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先秦文学中,上古神话占有相当的比例,而人与自然的斗争则是神话传说中一个永恒的主题。夸父逐日、女娲补天、精卫填海、愚公移山无不诚如马克思所说,都是自然人化、人化自然,都是人性与神性的辩证统一。
中学语文课本入选的《愚公移山》,堪称一首劳动人民的颂歌,一如愚公形象千百年来一直岿然屹立,人定胜天的豪迈更让人坚信不疑。最多退一步说,愚公移山尽管行动上不足效法,但精神上确应提倡。可惜,抛开固有的定性论调,揭下厚厚的耀眼外衣,平心而论,客观分析,其实愚公形象并没有那么高大,甚至他的行动和精神都值得质疑!
我们先说行动。
首先,行动的情景是荒唐可笑的。
虽然移山行动开始后也是叩石垦壤,叮叮当当,场面红火,热烈异常,但从课文上分析,我们却不得不承认,绝大多数的劳动时间还是花费在了运输过程中。“荷担者……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想想吧,天苍苍、地茫茫、担重重、路长长!把空间再拓展一些,辽阔无际的天地间出现几个小黑点,慢慢走出小小的愚公一家,弓背弯腰,气喘吁吁,勇往直前,风餐露宿,历经寒霜酷暑,走过一年四季!好家伙,如果加上妖魔鬼怪拦阻,这四位恐怕比唐僧取经还要辛苦,偏偏肩上挑的仅仅是几担土!此情此景,真令人想到“闲得没活干”、“吃饱了撑的”一类的可笑之举、“傻帽”、“神经病”一类的可笑之人!
其次,行动的作用是微乎其微的。
愚公一家的行动最终目的当然是为了把两座山移走,但其实际的日常工作量实在太难让我们将之与最后的总目标联系起来。这明明是九牛之一毛、大海之一勺嘛!用整整一年时间去挖下“方七百里、高万仞”的两座大山的三四担土,根本就不比精卫填海的劳动效率高多少,即使愚公的子子孙孙当真无穷无匮,移山能够移到二十一世纪、移到今天,那也只能像填海的精卫依旧不得不面对波澜起伏、无边无际的大海一样,面对危峰入云、青翠未了的太行王屋,高山仰止,摇头叹息。
最后,行动的回报是遥遥无期的。
今天我们可以很偶然的、在极短暂的期限内唱个高调——只做贡献不要回报;但是无庸质疑,身体是最原始的本钱,民以食为天,这总是理所当然的吧;而愚公呢,家庭主要劳动力几乎都用在了移山伟业之上,姑且不说如此高强度的劳动所磨损的工具如何补充,无人从事正当农业生产,这些劳动力的日常生活资料、最基本的吃喝从何而来?偏偏又仅仅是移山而不是开矿淘金、刨铁挖煤,说得不客气一点,愚公简直就是判了自己和子孙们无期徒刑,劳改犯一样卖命干活却又连基本的生存条件都无法保障,这可不是你主观上肯干就能干得下去的!
再说精神。
首先,精神的动机是利己主义。
一般认为愚公高瞻远瞩,为的是子孙后代的幸福,这一点我们可以肯定;宁愿移山不愿搬家,乡土情结也无可非议。但如果说他是为他人着想,为大多数人谋利就未必正确了。从课文“聚室而谋”上看,愚公开的是家庭会而不是村民动员会更不是人民代表会。如果是立足于为整个父老乡亲服务,移山活动的参与者决不会仅仅是自己家里的两三个劳力;识文明理的老熟人智叟更不会公开唱反调、向他泼冷水。不少同志认为“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跳往助之”正说明了得道多助,是愚公正义行动获得广大乡亲们热烈拥护的最好例证,这也太夸张了吧!拉选票根本就不看对象;一个刚换牙的六七岁的小孩子知道什么呀,不过是觉得丁丁当当的砸石声敲锣像打鼓似的有趣好玩罢了,吸引其“跳往”而来的仅仅是移山的热闹外表而不是正义本质,这样的儿童连啦啦队的资格都不够,谈何“助之”!
其次,精神的本质是以邻为壑。
亚圣孟子曾强烈谴责魏相白圭的治水之策,称之是把邻国当成了排水沟,是用牺牲他人的方式来为自己避祸。那么愚公又何尝不是在损人利己呢!你要移山不就是苦于“山北之塞,出入之迂”吗,为了使自家门前一马平川而把这两座大山移到他人门前,这又算是什么事?并且从地理方位上相比较而言,愚公的家乡只能算是穷僻的山区,渤海之尾那可是鱼米之乡啊!——两地的经济水平、交通地位、人口密度显然都无法同日而语。愚公却正是利小家而损大家,幸福我一个,苦了千万人。进一步说,假如愚公真的像夸娥氏那样具有超人的力量,移山成功;我们设想一下:渤海口噼里啪啦下来两座大山,这对于山和水原有的自然生态系统无疑都是一场近乎毁灭性的浩劫,沧海变桑田、人兽为鱼鳖,如此巨大的自然破坏力恐怕远远不是愚公和他无穷匮的子孙们所能修复得了的。所以移山未成功还真应该庆幸,否则愚公就不仅仅不能流芳千古、而且还要遗臭万年了!
最后,精神的核心是愚顽不化。
我们总是赞颂愚公那种大无畏的精神,迎难而上、百折不挠,却很少思考这种大无畏必要不必要、应该不应该。比如董存瑞舍身炸碉堡,那就是大无畏、是迎难而上;而绑匪面对警察群众扬言要撕票炸房,那却是丧心病狂、愚顽不化。现在我们再看看愚公,明明在损人利己、明明在徒劳无功,却又振振有辞,大义凛然地自诩高瞻远瞩、大智若愚,批判劝诫者自作聪明、鼠目寸光,这才叫愚得可笑、愚得可恨、愚得可悲!在这个问题上,子孙是无能的,在家长具有绝对统治权威的当时,家中其他成员即使有发言资格也不过是投支持票而已;玉帝是无奈的,“帝感其诚”的“感”未必是感动,而是有感触,一来山神不堪愚公骚扰,反复上本请求调动;二来真由着愚公这么闹下去肯定要出乱子,玉帝才伸了手。不过需要强调的是:移山的目的地可远远不是“渤海之尾,隐土之北”,而是“朔东”和“雍南”,也即人迹罕至的大东北和大西南,看来老天还是有眼的。移山成功了是不假,但如果说愚公移山成功了,这种南辕北辙式的移山结局则简直是讽刺!
当然,不少同志认为正是愚公移山难度大、意志坚强才感动了玉帝,并且这个感动是必然的,愚公正是看准了这一点才敢于挑战自然。愚公并不是愚顽不化,而是胸有成竹、大智若愚。但如此一来,一位质朴的老农民倒成了一个阴险的政治家,移山竟然是一项面子工程,竟然是一条苦肉计,连玉帝都敢糊弄,这个“大智若愚”还是别要的好。
这样看来,老愚公当真是应了智叟的评语“甚矣,汝之不惠(慧)”,太不明智了!笔者的脑子也无所谓智愚,兹为愚公献上几计;
一是靠水吃山。
“九万里河东入海”嘛,既然离家没多远就是黄河这条大自然的传送带,又何必舍近而求远呢,直接把土石运到这儿不就行了吗?在当时开发自然呼声高涨、环保意识低落的情况下,每天往滔滔巨浪中倒上那么几担土应该还构不成犯法吧!虽然同样需要假以时日,但只有这样才既能保住移山的美名,又能大大提高劳动效率。
二是靠田吃山。
既然有战天斗地的大无畏精神,为什么不改山为田呢?因地制宜,垦荒种地,化山为田,开发固有资源,农业学大寨一样打出地方招牌,并且农林牧副渔任你发展,带动家乡人民脱贫致富,诚如是,老愚公获个“五一”奖章、当个全国劳模什么的还不是小菜一碟?又何乐而不为呢?
三是靠景吃山。
从旅游开发角度说,愚公真可谓当局者迷:背靠太行、面临黄河,如此得天独厚的山水形胜,加之地处中原燕赵古址,完全还可以打出兵家要冲、战场遗迹的招牌,也就是说,愚公家乡自然风景与历史人文的含金量都是相当高的,开发旅游前景远大,人们看重的是景之美而不是山之高,酒香不怕巷子深,一旦旅游业火红起来,路还不是就自动走出来了吗?“山北之塞,出入之迂”当然也就迎刃而解了!
如此是否可行,还望愚公三思……
中学语文课本入选的《愚公移山》,堪称一首劳动人民的颂歌,一如愚公形象千百年来一直岿然屹立,人定胜天的豪迈更让人坚信不疑。最多退一步说,愚公移山尽管行动上不足效法,但精神上确应提倡。可惜,抛开固有的定性论调,揭下厚厚的耀眼外衣,平心而论,客观分析,其实愚公形象并没有那么高大,甚至他的行动和精神都值得质疑!
我们先说行动。
首先,行动的情景是荒唐可笑的。
虽然移山行动开始后也是叩石垦壤,叮叮当当,场面红火,热烈异常,但从课文上分析,我们却不得不承认,绝大多数的劳动时间还是花费在了运输过程中。“荷担者……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想想吧,天苍苍、地茫茫、担重重、路长长!把空间再拓展一些,辽阔无际的天地间出现几个小黑点,慢慢走出小小的愚公一家,弓背弯腰,气喘吁吁,勇往直前,风餐露宿,历经寒霜酷暑,走过一年四季!好家伙,如果加上妖魔鬼怪拦阻,这四位恐怕比唐僧取经还要辛苦,偏偏肩上挑的仅仅是几担土!此情此景,真令人想到“闲得没活干”、“吃饱了撑的”一类的可笑之举、“傻帽”、“神经病”一类的可笑之人!
其次,行动的作用是微乎其微的。
愚公一家的行动最终目的当然是为了把两座山移走,但其实际的日常工作量实在太难让我们将之与最后的总目标联系起来。这明明是九牛之一毛、大海之一勺嘛!用整整一年时间去挖下“方七百里、高万仞”的两座大山的三四担土,根本就不比精卫填海的劳动效率高多少,即使愚公的子子孙孙当真无穷无匮,移山能够移到二十一世纪、移到今天,那也只能像填海的精卫依旧不得不面对波澜起伏、无边无际的大海一样,面对危峰入云、青翠未了的太行王屋,高山仰止,摇头叹息。
最后,行动的回报是遥遥无期的。
今天我们可以很偶然的、在极短暂的期限内唱个高调——只做贡献不要回报;但是无庸质疑,身体是最原始的本钱,民以食为天,这总是理所当然的吧;而愚公呢,家庭主要劳动力几乎都用在了移山伟业之上,姑且不说如此高强度的劳动所磨损的工具如何补充,无人从事正当农业生产,这些劳动力的日常生活资料、最基本的吃喝从何而来?偏偏又仅仅是移山而不是开矿淘金、刨铁挖煤,说得不客气一点,愚公简直就是判了自己和子孙们无期徒刑,劳改犯一样卖命干活却又连基本的生存条件都无法保障,这可不是你主观上肯干就能干得下去的!
再说精神。
首先,精神的动机是利己主义。
一般认为愚公高瞻远瞩,为的是子孙后代的幸福,这一点我们可以肯定;宁愿移山不愿搬家,乡土情结也无可非议。但如果说他是为他人着想,为大多数人谋利就未必正确了。从课文“聚室而谋”上看,愚公开的是家庭会而不是村民动员会更不是人民代表会。如果是立足于为整个父老乡亲服务,移山活动的参与者决不会仅仅是自己家里的两三个劳力;识文明理的老熟人智叟更不会公开唱反调、向他泼冷水。不少同志认为“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跳往助之”正说明了得道多助,是愚公正义行动获得广大乡亲们热烈拥护的最好例证,这也太夸张了吧!拉选票根本就不看对象;一个刚换牙的六七岁的小孩子知道什么呀,不过是觉得丁丁当当的砸石声敲锣像打鼓似的有趣好玩罢了,吸引其“跳往”而来的仅仅是移山的热闹外表而不是正义本质,这样的儿童连啦啦队的资格都不够,谈何“助之”!
其次,精神的本质是以邻为壑。
亚圣孟子曾强烈谴责魏相白圭的治水之策,称之是把邻国当成了排水沟,是用牺牲他人的方式来为自己避祸。那么愚公又何尝不是在损人利己呢!你要移山不就是苦于“山北之塞,出入之迂”吗,为了使自家门前一马平川而把这两座大山移到他人门前,这又算是什么事?并且从地理方位上相比较而言,愚公的家乡只能算是穷僻的山区,渤海之尾那可是鱼米之乡啊!——两地的经济水平、交通地位、人口密度显然都无法同日而语。愚公却正是利小家而损大家,幸福我一个,苦了千万人。进一步说,假如愚公真的像夸娥氏那样具有超人的力量,移山成功;我们设想一下:渤海口噼里啪啦下来两座大山,这对于山和水原有的自然生态系统无疑都是一场近乎毁灭性的浩劫,沧海变桑田、人兽为鱼鳖,如此巨大的自然破坏力恐怕远远不是愚公和他无穷匮的子孙们所能修复得了的。所以移山未成功还真应该庆幸,否则愚公就不仅仅不能流芳千古、而且还要遗臭万年了!
最后,精神的核心是愚顽不化。
我们总是赞颂愚公那种大无畏的精神,迎难而上、百折不挠,却很少思考这种大无畏必要不必要、应该不应该。比如董存瑞舍身炸碉堡,那就是大无畏、是迎难而上;而绑匪面对警察群众扬言要撕票炸房,那却是丧心病狂、愚顽不化。现在我们再看看愚公,明明在损人利己、明明在徒劳无功,却又振振有辞,大义凛然地自诩高瞻远瞩、大智若愚,批判劝诫者自作聪明、鼠目寸光,这才叫愚得可笑、愚得可恨、愚得可悲!在这个问题上,子孙是无能的,在家长具有绝对统治权威的当时,家中其他成员即使有发言资格也不过是投支持票而已;玉帝是无奈的,“帝感其诚”的“感”未必是感动,而是有感触,一来山神不堪愚公骚扰,反复上本请求调动;二来真由着愚公这么闹下去肯定要出乱子,玉帝才伸了手。不过需要强调的是:移山的目的地可远远不是“渤海之尾,隐土之北”,而是“朔东”和“雍南”,也即人迹罕至的大东北和大西南,看来老天还是有眼的。移山成功了是不假,但如果说愚公移山成功了,这种南辕北辙式的移山结局则简直是讽刺!
当然,不少同志认为正是愚公移山难度大、意志坚强才感动了玉帝,并且这个感动是必然的,愚公正是看准了这一点才敢于挑战自然。愚公并不是愚顽不化,而是胸有成竹、大智若愚。但如此一来,一位质朴的老农民倒成了一个阴险的政治家,移山竟然是一项面子工程,竟然是一条苦肉计,连玉帝都敢糊弄,这个“大智若愚”还是别要的好。
这样看来,老愚公当真是应了智叟的评语“甚矣,汝之不惠(慧)”,太不明智了!笔者的脑子也无所谓智愚,兹为愚公献上几计;
一是靠水吃山。
“九万里河东入海”嘛,既然离家没多远就是黄河这条大自然的传送带,又何必舍近而求远呢,直接把土石运到这儿不就行了吗?在当时开发自然呼声高涨、环保意识低落的情况下,每天往滔滔巨浪中倒上那么几担土应该还构不成犯法吧!虽然同样需要假以时日,但只有这样才既能保住移山的美名,又能大大提高劳动效率。
二是靠田吃山。
既然有战天斗地的大无畏精神,为什么不改山为田呢?因地制宜,垦荒种地,化山为田,开发固有资源,农业学大寨一样打出地方招牌,并且农林牧副渔任你发展,带动家乡人民脱贫致富,诚如是,老愚公获个“五一”奖章、当个全国劳模什么的还不是小菜一碟?又何乐而不为呢?
三是靠景吃山。
从旅游开发角度说,愚公真可谓当局者迷:背靠太行、面临黄河,如此得天独厚的山水形胜,加之地处中原燕赵古址,完全还可以打出兵家要冲、战场遗迹的招牌,也就是说,愚公家乡自然风景与历史人文的含金量都是相当高的,开发旅游前景远大,人们看重的是景之美而不是山之高,酒香不怕巷子深,一旦旅游业火红起来,路还不是就自动走出来了吗?“山北之塞,出入之迂”当然也就迎刃而解了!
如此是否可行,还望愚公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