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3年12月17-18日,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分别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和香港联合交易所两地上市。这标志着2003年全球最大的IPO项目尘埃落定, 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也因此成为国内第一家在港、美两地同时上市的金融企业。人寿如期上市,一片欢声笑语,但三大难题也伴随人们满脸的喜气突兀而来,横亘在人寿的面前。 难题之一:原本是寡 头垄断、横刀立马的企 业在资本市场能跟外国: 同行比拼吗?
2002年,保险业面对入世后的激烈国际竞争,中国人寿总经理王宪章在年初全国系统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实现保费1000亿元,跻身世界500强”。公司上下艰辛努力,业务以58.3%的高速发展,最终提前两个多月超过了1000亿的目标。全年实现保费收入1287.19亿元,市场份额为56。59%。中国人寿以营业总收入排名290,利润排名第351位,资产排名第224位的成绩入选,成为中国内地惟一一家进入全球500强的保险企业。但我们也看到,同在500强之列,中国人寿与外国保险公司的位次有天壤之别。据了解,与中国人寿同时进入全球 500强企业的保险公司共有48家,中国人寿仅名列第32位。排名在前 5位的保险公司依次是德国安联、荷兰国际、美国国际、法国安盛和日本生命。中国人寿与国外大公司相比,资产规模存在明显差距。 WTO允许我们有保护性地开放市场,但这种保护的时间不会太长,中国人寿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内发展壮大自己。由于寿险产品一般期限较长,一旦丧失市场份额,则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难以收复失地。中国人寿在本土占据全国寿险市场份额的65%,称其为寡头垄断、横刀立马一点不为过。可要与世界保险列强比拼,中国人寿保险确实还“嫩”了点,与外资公司在国际资本市场上开展竞争,稍有不慎,会遭受致命性打击,着实令人担心。 难题之二:原本龙头老大、自以为是的企业能习惯于高度透明的股市运作吗?
有人把海外上市公司比喻成“只穿一条裤衩的公司”,企业在海外上市,要接受证监机构“翻口袋式”的检查监督,公司的一切运作昭然天下,稍有违规,就会遭到“黄牌”警告,高度透明的股市运作规则要求上市企业完全市场化运行。而上市后募集的资金必须做到有效使用,增加了保险业务和资金运用管理的难度。而缺乏制度保障的高速度,既缺后劲,也有隐患。原本以龙头老大自居的中国人寿冲向国际市场后,不仅要克服自身原有体制上的问题,还要面临境外挑剔的投资者和合作方的压力。按国际规则打篮球,中国人寿行吗?中央财经大学保险系一位主任直言,国有保险企业一定要明确股改和上市的真正目的,不要为了上市而上市,因为企业上市后会成为“公众企业”,如果管理不跟上,业绩不好,对公司声誉造成的负面影响会大大超过上市前。 难题之三:原本嗷嗷待哺、捉襟见肘的众多国有金融企业能让人寿一家享受财政担保的特殊优待吗?
据了解,中国人寿为实现上市,只保留在1999年6月10日或之后的保单,而之前要支付高保证回报的蚀本保单,则留在母公司人寿集团之内,导致人寿集团出现资本亏绌约1760亿元,偿付能力严重不足,不符合中国保监会的最低偿付能力要求。于是,政府出门用财政担保,帮中国人寿“金蝉脱壳”,潇洒上市。人寿甩掉350亿元“亏损保单”,逍遥自在,在海外最终上市成功,津津有味地吃起来了“鸡蛋炒饭”,依仗的是国家行政干预,享受财政担保这个最保险的政策优待。那么眼下好多连一口稀粥都朝不保夕、嗷嗷待哺的众多国有金融企业,他们可不是“后娘”养的呀,本是同根生,缘何看待不一样,叹息、攀比、埋怨似所难免,政府总要一碗水端平,不能厚此薄彼,人为地制造亲疏。如果政府把国有金融企业眼下巨额不良资产全担保下来,也没有这个雄厚的财政实力。况且,财政担保也有悖市场公平竞争的游戏规则,一旦外国保险巨头杀进国门,一定会拿中国财政担保说事,人寿总有一天会面临“断奶”的危机。
(编辑/林春山)
2002年,保险业面对入世后的激烈国际竞争,中国人寿总经理王宪章在年初全国系统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实现保费1000亿元,跻身世界500强”。公司上下艰辛努力,业务以58.3%的高速发展,最终提前两个多月超过了1000亿的目标。全年实现保费收入1287.19亿元,市场份额为56。59%。中国人寿以营业总收入排名290,利润排名第351位,资产排名第224位的成绩入选,成为中国内地惟一一家进入全球500强的保险企业。但我们也看到,同在500强之列,中国人寿与外国保险公司的位次有天壤之别。据了解,与中国人寿同时进入全球 500强企业的保险公司共有48家,中国人寿仅名列第32位。排名在前 5位的保险公司依次是德国安联、荷兰国际、美国国际、法国安盛和日本生命。中国人寿与国外大公司相比,资产规模存在明显差距。 WTO允许我们有保护性地开放市场,但这种保护的时间不会太长,中国人寿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内发展壮大自己。由于寿险产品一般期限较长,一旦丧失市场份额,则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难以收复失地。中国人寿在本土占据全国寿险市场份额的65%,称其为寡头垄断、横刀立马一点不为过。可要与世界保险列强比拼,中国人寿保险确实还“嫩”了点,与外资公司在国际资本市场上开展竞争,稍有不慎,会遭受致命性打击,着实令人担心。 难题之二:原本龙头老大、自以为是的企业能习惯于高度透明的股市运作吗?
有人把海外上市公司比喻成“只穿一条裤衩的公司”,企业在海外上市,要接受证监机构“翻口袋式”的检查监督,公司的一切运作昭然天下,稍有违规,就会遭到“黄牌”警告,高度透明的股市运作规则要求上市企业完全市场化运行。而上市后募集的资金必须做到有效使用,增加了保险业务和资金运用管理的难度。而缺乏制度保障的高速度,既缺后劲,也有隐患。原本以龙头老大自居的中国人寿冲向国际市场后,不仅要克服自身原有体制上的问题,还要面临境外挑剔的投资者和合作方的压力。按国际规则打篮球,中国人寿行吗?中央财经大学保险系一位主任直言,国有保险企业一定要明确股改和上市的真正目的,不要为了上市而上市,因为企业上市后会成为“公众企业”,如果管理不跟上,业绩不好,对公司声誉造成的负面影响会大大超过上市前。 难题之三:原本嗷嗷待哺、捉襟见肘的众多国有金融企业能让人寿一家享受财政担保的特殊优待吗?
据了解,中国人寿为实现上市,只保留在1999年6月10日或之后的保单,而之前要支付高保证回报的蚀本保单,则留在母公司人寿集团之内,导致人寿集团出现资本亏绌约1760亿元,偿付能力严重不足,不符合中国保监会的最低偿付能力要求。于是,政府出门用财政担保,帮中国人寿“金蝉脱壳”,潇洒上市。人寿甩掉350亿元“亏损保单”,逍遥自在,在海外最终上市成功,津津有味地吃起来了“鸡蛋炒饭”,依仗的是国家行政干预,享受财政担保这个最保险的政策优待。那么眼下好多连一口稀粥都朝不保夕、嗷嗷待哺的众多国有金融企业,他们可不是“后娘”养的呀,本是同根生,缘何看待不一样,叹息、攀比、埋怨似所难免,政府总要一碗水端平,不能厚此薄彼,人为地制造亲疏。如果政府把国有金融企业眼下巨额不良资产全担保下来,也没有这个雄厚的财政实力。况且,财政担保也有悖市场公平竞争的游戏规则,一旦外国保险巨头杀进国门,一定会拿中国财政担保说事,人寿总有一天会面临“断奶”的危机。
(编辑/林春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