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建立个人心理档案是在高职院校做好心理工作的必然要求。明确心理档案的基本要求,规范心理档案的制作过程,优化心理档案的內容结构,完善心理档案的管理制度,是高职院校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高职院校;心理档案;心理教育
高职院校主要担负着为全社会培养面向生产、制造、建设、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应用型专门人才的使命。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适应并胜任各项富有挑战性的工作,还应该重视培育学生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这就对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想能够有针对性地做好学生的心理教育,必须要做到因材施教,只有对学生各自具有的不同心理特点有比较全面的把握,才能有的放矢地开展相应的心理工作,因此加强学生心理档案建设就显得至关重要了。
一、高职院校为学生建立心理档案建设的重要意义
(一)高职院校为学生建立心理档案是非常必要的。高职院校为学生建立心理档案,可以动态地全面地了解和监测学生心理状况。教师不但可以根据心理档案建立心理问题预警机制,对学生产生的一般性心理问题及时尽早地进行疏导,避免问题向更严重的方向发展,而且还可以及时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对产生心理危机进行有效干预,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健康成长。
(二)高职院校为学生建立心理档案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高职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决定了他们在身心发展上处于不平衡、不稳定的状态,非常容易受到内外各种因素的影响。比如部分高职学生与身边的本科以上学生相比,总会有一种无形的自卑感,没有文凭上的优势,所以有“低人一等”的错误认知。据某研究结果显示,随着独生子女的增多,高职学生心理问题也是层出不穷。因此,高职院校针对不同的学生建立心理档案,可以对他们产生的心理问题进行总结分析,以便能够找到引起心理问题的原因。同时对产生的各种心理问题归类,,通过进行对单个学生有针对性地疏导或对同一类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集中的团体辅导,有助于他们及时解决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心理问题。
(三)高职院校学生建立心理档案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我。当学生面对自己心理档案的时候将会更全面地进行自我认知和自我反思,在这个基础上能够帮助自己更好地了解在未来竞争激烈的社会中需要在哪些方面增强自身的心理素质。当前激烈的社会竞争要求高职学生具有较高的心理素质,因此学生对自己的心理素质的了解程度直接决定着学生是否能够按照社会的需求以及自身发展的需要更好地调节个性心理特征。高职院校学生心理档案的建立,可以利用心理量表对高职学生进行心理测量的结果进行整合,让学生从这种客观化的工具中能准确地了解自己的心理状况。
建立心理档案,可以获得真实客观反映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的第一手资料,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地发展,为学生顺利地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心理档案建设也是反映高职院校现代化管理能力的一个窗口,能为学校的学生管理工作提供一个科学的动态的信息资源。
二、高职院校学生心理档案建设的基本过程
高职学生心理档案是对高职学生个性特征和心理健康状况的详实明确的历史记录,为确保心理档案的科学性、专业性,高职院校教师必须遵循心理档案建设的基本原则,按照科学、规范的程序和方法建立高职学生心理档案。
(一)明确高职学生心理档案建设的基本原则。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保密性原则,要确保学生心理资料的私密性。2、客观性性原则。针对这突出的心理问题就要建立真实的心理档案,以便使心理教师的工作有理可依,有情可考,能够最大限度地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3、动态性原则。动态变化是高职学生心理状态的特点。要全面、系统地反映高职学生在校的心理状况,就必须动态地来看待学生,把心理档案建设成为动态变化、与时俱进的资料。
(二)建立高职学生基本资料动态收集体系。建立学院、系、专业、班级四级资料动态收集体系。以高职院校专业心理辅导机构为主,各系、各专业为辅,每班级确定责任心强、有一定心理学知识的班干部男女各一名为信息收集员,定期或根据需要随时动态收集班级所有学生资料,以班级为单位按学号顺序归入文件夹,建立纸质和电子档案,便于随时使用。学校定期进行培训,加强其业务能力,使其收集的资料更加全面,更具价值。
(三)确定建立高职学生心理档案的内容。高职学生心理档案的内容,应尽可能全面反映高职学生的心理特点,从而为学校教育提供可靠准确的信息。心理档案的内容一般包括以下几方面:1、一般资料。主要是提供一些背景资料,以帮助教师深入分析高职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2、学校学习生活情况。3、对学生个人生活有影响的重大社会生活事件。如家庭成员的亡故、与其他人关系紧张、生活条件改变、重大挫折等。4、能力状况及社会实践情况。5、人格特征分析、学习心理分析及教育对策、职业能力倾向类型分析及指导、心理健康状况及辅导策略等。
(四)根据实际需要科学选择资料收集方法。建立心理档案主要是记录不同时期高职学生的心理状态,要求材料来源广泛,客观真实。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一是填表法。定期要求学生填写不同的表格,真实反映个人的心理特征。二是观察法。教师通过在校集体活动时留心观察,把不同学生的不同表现和对同一事物的不同态度进行记录。三是个人咨询法。学院心理咨询室专业心理老师接待来访学生,通过谈话法、观察法和作品分析法等了解和研究学生真实的心理背景,对其提供咨询帮助,并将咨询结果进行分析,最后整理咨询记录。四是心理测验法。这些量表的优势在于基于中国本土化的研究、量表的标准化工作规范,值得采用。
总之,在高职院校对学生心理档案的建设,不仅是教师对学生开展心理疏导的需要,也是学生能够较好地面对社会的需要。重视高职学生心理档案建设,是加强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性工作。要充分认识建立高职学生心理档案的必要性,科学设计和完善高职院校学生心理档案的管理机制,正确使用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档案,以促进高职学生心理素质的全面发展,努力实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 朱小根. 建立高职学生心理档案若干问题的思考[J]. 兰台世界, 2012(02):42-43.
[2] 蔡文庆. 高职学生心理档案初探[J]. 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5, 5(1):91-93.
[3] 王岩, 解晓飞. 高职生心理档案的构建与应用研究[J]. 石油教育, 2010, 000(001):43-47.
关键词:高职院校;心理档案;心理教育
高职院校主要担负着为全社会培养面向生产、制造、建设、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应用型专门人才的使命。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适应并胜任各项富有挑战性的工作,还应该重视培育学生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这就对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想能够有针对性地做好学生的心理教育,必须要做到因材施教,只有对学生各自具有的不同心理特点有比较全面的把握,才能有的放矢地开展相应的心理工作,因此加强学生心理档案建设就显得至关重要了。
一、高职院校为学生建立心理档案建设的重要意义
(一)高职院校为学生建立心理档案是非常必要的。高职院校为学生建立心理档案,可以动态地全面地了解和监测学生心理状况。教师不但可以根据心理档案建立心理问题预警机制,对学生产生的一般性心理问题及时尽早地进行疏导,避免问题向更严重的方向发展,而且还可以及时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对产生心理危机进行有效干预,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健康成长。
(二)高职院校为学生建立心理档案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高职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决定了他们在身心发展上处于不平衡、不稳定的状态,非常容易受到内外各种因素的影响。比如部分高职学生与身边的本科以上学生相比,总会有一种无形的自卑感,没有文凭上的优势,所以有“低人一等”的错误认知。据某研究结果显示,随着独生子女的增多,高职学生心理问题也是层出不穷。因此,高职院校针对不同的学生建立心理档案,可以对他们产生的心理问题进行总结分析,以便能够找到引起心理问题的原因。同时对产生的各种心理问题归类,,通过进行对单个学生有针对性地疏导或对同一类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集中的团体辅导,有助于他们及时解决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心理问题。
(三)高职院校学生建立心理档案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我。当学生面对自己心理档案的时候将会更全面地进行自我认知和自我反思,在这个基础上能够帮助自己更好地了解在未来竞争激烈的社会中需要在哪些方面增强自身的心理素质。当前激烈的社会竞争要求高职学生具有较高的心理素质,因此学生对自己的心理素质的了解程度直接决定着学生是否能够按照社会的需求以及自身发展的需要更好地调节个性心理特征。高职院校学生心理档案的建立,可以利用心理量表对高职学生进行心理测量的结果进行整合,让学生从这种客观化的工具中能准确地了解自己的心理状况。
建立心理档案,可以获得真实客观反映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的第一手资料,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地发展,为学生顺利地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心理档案建设也是反映高职院校现代化管理能力的一个窗口,能为学校的学生管理工作提供一个科学的动态的信息资源。
二、高职院校学生心理档案建设的基本过程
高职学生心理档案是对高职学生个性特征和心理健康状况的详实明确的历史记录,为确保心理档案的科学性、专业性,高职院校教师必须遵循心理档案建设的基本原则,按照科学、规范的程序和方法建立高职学生心理档案。
(一)明确高职学生心理档案建设的基本原则。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保密性原则,要确保学生心理资料的私密性。2、客观性性原则。针对这突出的心理问题就要建立真实的心理档案,以便使心理教师的工作有理可依,有情可考,能够最大限度地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3、动态性原则。动态变化是高职学生心理状态的特点。要全面、系统地反映高职学生在校的心理状况,就必须动态地来看待学生,把心理档案建设成为动态变化、与时俱进的资料。
(二)建立高职学生基本资料动态收集体系。建立学院、系、专业、班级四级资料动态收集体系。以高职院校专业心理辅导机构为主,各系、各专业为辅,每班级确定责任心强、有一定心理学知识的班干部男女各一名为信息收集员,定期或根据需要随时动态收集班级所有学生资料,以班级为单位按学号顺序归入文件夹,建立纸质和电子档案,便于随时使用。学校定期进行培训,加强其业务能力,使其收集的资料更加全面,更具价值。
(三)确定建立高职学生心理档案的内容。高职学生心理档案的内容,应尽可能全面反映高职学生的心理特点,从而为学校教育提供可靠准确的信息。心理档案的内容一般包括以下几方面:1、一般资料。主要是提供一些背景资料,以帮助教师深入分析高职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2、学校学习生活情况。3、对学生个人生活有影响的重大社会生活事件。如家庭成员的亡故、与其他人关系紧张、生活条件改变、重大挫折等。4、能力状况及社会实践情况。5、人格特征分析、学习心理分析及教育对策、职业能力倾向类型分析及指导、心理健康状况及辅导策略等。
(四)根据实际需要科学选择资料收集方法。建立心理档案主要是记录不同时期高职学生的心理状态,要求材料来源广泛,客观真实。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一是填表法。定期要求学生填写不同的表格,真实反映个人的心理特征。二是观察法。教师通过在校集体活动时留心观察,把不同学生的不同表现和对同一事物的不同态度进行记录。三是个人咨询法。学院心理咨询室专业心理老师接待来访学生,通过谈话法、观察法和作品分析法等了解和研究学生真实的心理背景,对其提供咨询帮助,并将咨询结果进行分析,最后整理咨询记录。四是心理测验法。这些量表的优势在于基于中国本土化的研究、量表的标准化工作规范,值得采用。
总之,在高职院校对学生心理档案的建设,不仅是教师对学生开展心理疏导的需要,也是学生能够较好地面对社会的需要。重视高职学生心理档案建设,是加强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性工作。要充分认识建立高职学生心理档案的必要性,科学设计和完善高职院校学生心理档案的管理机制,正确使用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档案,以促进高职学生心理素质的全面发展,努力实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 朱小根. 建立高职学生心理档案若干问题的思考[J]. 兰台世界, 2012(02):42-43.
[2] 蔡文庆. 高职学生心理档案初探[J]. 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5, 5(1):91-93.
[3] 王岩, 解晓飞. 高职生心理档案的构建与应用研究[J]. 石油教育, 2010, 000(001):4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