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作为刚工作两年多的新教师,小学教育给我的感觉是:上课很赶,孩子很躁,老师很累。教育不是让人增长见识,学习本领吗?这本是快乐的事啊!现实为什么会这样呢?可能这不是一个三言两语就能言明的问题。本文笔者试就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材谈几点粗浅的看法,仿照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做法,求得问题的真解。
【关键词】人教版教材;小学语文;四年级;思考
【中图分类号】G624 【文献标识码】A
周三下午,适逢英国利物浦金斯威小学校长一行来我们钱塘小学访问,中间有一段与全体教师短暂交流的时间。当我用有些蹩脚的英语问她认为中英之间的小学最大的差别是什么时,她毫不犹豫地用了一个词回答了我的问题:“creativity(创造力)”。虽不是第一次听这个词,但当这个词语在这样一个场合,在当下中国教改、课改喧嚣尘上之时,从一个英国校长的嘴里直接说出时,我很自然地联系起现实教育的种种,内心禁不住地思考起来。
作为刚工作两年多的新教师,小学教育给我的感觉是:上课很赶,孩子很躁,老师很累。教育不是让人增长见识,学习本领吗?这本是快乐的事啊!可现实为什么会这样呢?可能这不是一个三言两语就能言明的问题。以下,我仅就人教版四年级语文教材为着眼点,谈几点感想。
首先,四年级语文,每册有必读课文32篇,所选课文多为名家之作,或文字优美可倾心一读,或道理深刻可为之一悟。但有一点却十分碍眼,在每一课课文开篇第一页下方介绍作者时,上下册课文竟各有十三篇课文赫然标着“选作课文时有改动”,“改动”课文占整课文总数的40.7%。语文到底是名家名作荟萃,还是编者改编故事集呢?有时真替人教社担心,万一要是行文作者较起真来,真不知人教社会惹来多少文字官司。以上册第9课《巨人的花园》为例:对照《巨人的花园》和原著《自私的巨人》,无论是人物形象的刻画,景物场面的描绘,还是情节发展的走向,改动是很大的,较《巨人的花园》而言,原著《自私的巨人》内涵更加博大精深。为适应教学的需要,对原著进行适度地修剪可以理解,但如果借此大刀阔斧,捉刀相向,对原著进行“面目全非”式的裁减,这就不免令人费解了。就如对《自私的巨人》的改写,一个貌似自私其实心地善良的巨人,被改成了外表任性、内心冷酷的形象,而后又突然“顿悟”,痛改前非,读完之后总不免给人一种突兀的感觉。
其次,我还发现一个怪现象:比起讲道理、谈理想、介绍型的“大”文章,孩子更愿意学小故事、小动物类(如上册第四单元有关小动物类的文章)的“小”文章;比起正儿八经的必读课文来,孩子更愿意学习园地的日积月累、趣味语文等不打紧的“闲杂”文字。是孩子们胸无大志、不愿思考,还是我们的教材没有投其所好,深入他们的内心呢?我想答案无疑是后者。既然小学生是儿童,那么他们的读本就必须是儿童文学,这才是他们所关注,所在乎的,这样才能引起他们的兴趣,使他们乐学善思。不然就会造成:什么都说了,其实什么也没说的后果。如下册第十课《黄河是怎样变化的》,课文介绍了黄河变化的过程、变化的原因及其治理的方案。立意很明确,就是告诉读者要有环保意识。行文不仅用了很多的专业术语,全无半点儿童味,阅读提示还列有一问:为治理黄河出出主意。且不说孩子能否看懂,有没有兴趣去看明白,治理黄河,这个从古至今都困扰当权者的超大难题,要是写书都能写出几百本,一个乳臭未干、尚未涉世的孩子能提出什么有效建议呢?这是一个既不能深入,更不能浅出的问题。黄河于中华民族而言所承载的东西太多太多了,远不止环保一主题。立意可不可以不这么高远,语言能不能儿童化些呢?记得叶圣陶先生主编的《开明国语课本》也有一篇以黄河为题材的课文。该文借用童话形式,赋予黄河以生命的律动,可读性强,这样的黄河才能真正流进孩子的心中和血液中。
再者,全册教材内容过多,老师普遍反映语文课内容过满。以一学期20周(除去半期考和复习等,其实一般只有18周左右)正常授新课为例,一周六节语文课,在理想状态下,整学期下来也就120课时。一个单元平均以13课时为记,共8单元,仅教授新课就需104课时。每个单元仅剩余2课时。那这2个课时要解决什么问题呢?要对每个单元的测评考及订正讲评;每课一练的讲评及二次甚至三次订正……于是,为了完成正常的教学进度,抢占技能课,拖堂延时,追赶进度就成了常事,而这些,对于正常健康的教育而言,损害是不言而喻的。
此外,我们似乎还应关注教材选材上的功利性,关注小学生存在两套语言系统。依我之见,很多课文是什么都对,什么又都不对;教材的时代性(如上册第29课《呼风唤雨的世纪》,现在都21世纪了,还在谈20世纪,有明显的滞后性);个別有争议性的篇章(如下册第9课《自然之道》,向导如果把小海龟不是抱向大海,而是抱回龟巢的话,不就既救了那只探路的小海龟又能使其他小海龟不会得到错误信号,不破坏自然之道吗?这些都是我班一个孩子所言);每课朗读要求标准的精确性和可操作性(几乎从头到尾每篇课文的朗读要求都是有感情地读课文)。
以上几点,是个人几点粗浅的看法。仿照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做法,求得问题的真解。
(责任编辑:龙大为)
【关键词】人教版教材;小学语文;四年级;思考
【中图分类号】G624 【文献标识码】A
周三下午,适逢英国利物浦金斯威小学校长一行来我们钱塘小学访问,中间有一段与全体教师短暂交流的时间。当我用有些蹩脚的英语问她认为中英之间的小学最大的差别是什么时,她毫不犹豫地用了一个词回答了我的问题:“creativity(创造力)”。虽不是第一次听这个词,但当这个词语在这样一个场合,在当下中国教改、课改喧嚣尘上之时,从一个英国校长的嘴里直接说出时,我很自然地联系起现实教育的种种,内心禁不住地思考起来。
作为刚工作两年多的新教师,小学教育给我的感觉是:上课很赶,孩子很躁,老师很累。教育不是让人增长见识,学习本领吗?这本是快乐的事啊!可现实为什么会这样呢?可能这不是一个三言两语就能言明的问题。以下,我仅就人教版四年级语文教材为着眼点,谈几点感想。
首先,四年级语文,每册有必读课文32篇,所选课文多为名家之作,或文字优美可倾心一读,或道理深刻可为之一悟。但有一点却十分碍眼,在每一课课文开篇第一页下方介绍作者时,上下册课文竟各有十三篇课文赫然标着“选作课文时有改动”,“改动”课文占整课文总数的40.7%。语文到底是名家名作荟萃,还是编者改编故事集呢?有时真替人教社担心,万一要是行文作者较起真来,真不知人教社会惹来多少文字官司。以上册第9课《巨人的花园》为例:对照《巨人的花园》和原著《自私的巨人》,无论是人物形象的刻画,景物场面的描绘,还是情节发展的走向,改动是很大的,较《巨人的花园》而言,原著《自私的巨人》内涵更加博大精深。为适应教学的需要,对原著进行适度地修剪可以理解,但如果借此大刀阔斧,捉刀相向,对原著进行“面目全非”式的裁减,这就不免令人费解了。就如对《自私的巨人》的改写,一个貌似自私其实心地善良的巨人,被改成了外表任性、内心冷酷的形象,而后又突然“顿悟”,痛改前非,读完之后总不免给人一种突兀的感觉。
其次,我还发现一个怪现象:比起讲道理、谈理想、介绍型的“大”文章,孩子更愿意学小故事、小动物类(如上册第四单元有关小动物类的文章)的“小”文章;比起正儿八经的必读课文来,孩子更愿意学习园地的日积月累、趣味语文等不打紧的“闲杂”文字。是孩子们胸无大志、不愿思考,还是我们的教材没有投其所好,深入他们的内心呢?我想答案无疑是后者。既然小学生是儿童,那么他们的读本就必须是儿童文学,这才是他们所关注,所在乎的,这样才能引起他们的兴趣,使他们乐学善思。不然就会造成:什么都说了,其实什么也没说的后果。如下册第十课《黄河是怎样变化的》,课文介绍了黄河变化的过程、变化的原因及其治理的方案。立意很明确,就是告诉读者要有环保意识。行文不仅用了很多的专业术语,全无半点儿童味,阅读提示还列有一问:为治理黄河出出主意。且不说孩子能否看懂,有没有兴趣去看明白,治理黄河,这个从古至今都困扰当权者的超大难题,要是写书都能写出几百本,一个乳臭未干、尚未涉世的孩子能提出什么有效建议呢?这是一个既不能深入,更不能浅出的问题。黄河于中华民族而言所承载的东西太多太多了,远不止环保一主题。立意可不可以不这么高远,语言能不能儿童化些呢?记得叶圣陶先生主编的《开明国语课本》也有一篇以黄河为题材的课文。该文借用童话形式,赋予黄河以生命的律动,可读性强,这样的黄河才能真正流进孩子的心中和血液中。
再者,全册教材内容过多,老师普遍反映语文课内容过满。以一学期20周(除去半期考和复习等,其实一般只有18周左右)正常授新课为例,一周六节语文课,在理想状态下,整学期下来也就120课时。一个单元平均以13课时为记,共8单元,仅教授新课就需104课时。每个单元仅剩余2课时。那这2个课时要解决什么问题呢?要对每个单元的测评考及订正讲评;每课一练的讲评及二次甚至三次订正……于是,为了完成正常的教学进度,抢占技能课,拖堂延时,追赶进度就成了常事,而这些,对于正常健康的教育而言,损害是不言而喻的。
此外,我们似乎还应关注教材选材上的功利性,关注小学生存在两套语言系统。依我之见,很多课文是什么都对,什么又都不对;教材的时代性(如上册第29课《呼风唤雨的世纪》,现在都21世纪了,还在谈20世纪,有明显的滞后性);个別有争议性的篇章(如下册第9课《自然之道》,向导如果把小海龟不是抱向大海,而是抱回龟巢的话,不就既救了那只探路的小海龟又能使其他小海龟不会得到错误信号,不破坏自然之道吗?这些都是我班一个孩子所言);每课朗读要求标准的精确性和可操作性(几乎从头到尾每篇课文的朗读要求都是有感情地读课文)。
以上几点,是个人几点粗浅的看法。仿照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做法,求得问题的真解。
(责任编辑:龙大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