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课堂教学生活化也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特点,符合现代家庭孩子脱离生活实际的要求。根据学生的实际和教学的需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进行生活化的课堂教学,打通数学与生活的无形屏障,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领悟数学的魅力。本文主要探究数学生活化存在的问题及其应对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问题;策略
小学生正处于待开发的阶段,他们的智力和心理发展还处于初期阶段,对于数学这门逻辑性和思维力比较强的学科来说,他们还没有足够的定力去学习它。实现小学数学教学与生活情境有机结合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索的热情,也能够给予他们更对的思考和想象空间,促使学生主动地把数学教学中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也更科学地检验了学生的学习成果,可谓是一个惠及多方的措施。基于此,积极认识数学生活化存在的问题并加以应对具有重要意义。
一、生活化在数学教学中的不足
(一)忽视了生活化教学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
在实际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大部分教师因长期受传统教学思想与应试教学模式的影响,使得教学重心更偏向于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生活与教学之间的联系,导致学生被动地进行学习。由于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抽象且枯燥,而通过机械化记忆与练习的学习方式,只会使学生对相关教学内容进行表面化的理解与掌握,无法将其充分运用在实际生活当中,使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性较差,进而对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与质量产生影响。
(二)生活化教学情境的引入频率较低
由于小学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极为紧密,如果教师可以将适合的生活化情境引入教学活动当中,就会使教学效率得到进一步提高。设置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可以使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得到有效调动,并对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进行培养,进而使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得到提升。但现阶段的大部分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引入生活情境的频率较低,重点侧重于完成教学目标。这一系列原因,使得教师常采用讲解与练习的方式引导学生对数学知识点进行掌握,对相关的知识点没有进行生活化的处理,导致学生无法理解各知识点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方式,进而无法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影响数学教学的整体质量。
二、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
(一)引入生活元素,丰富数学教学内容
根据数学教学经验发现,课程内容与现实生活联系越紧密,越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也就越准确,对知识的运用也越灵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这些数学现象是学生学习的重要素材,同时新课程标准中也强调“课程内容的选择要贴近学生的实际,有利于学生的体验和理解,思考和探索。”基于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设计中,教师可以从学生的生活背景出发,引入生活元素,设计生活案例,为学生在生活体验与数学学习之间搭建桥梁,以构建丰富多样且具有生活气息的课程内容。
例如,在讲解“乘法”相关知识的过程中,教师对生活中的一些现象进行整合,设计思考内容:学校洗手间的一些水龙头经常出现“长流水”的现象,假设每个水龙头平均每天会流失63立方米的水,某生通过一天的观察发现学校共有5个水龙头存在“长流水”的现象,请问这样一天大约会浪费多少水资源?学生在生活案例的引导下,踊跃发言,并很快给出了“63×5”的式子,教师也趁机引入“一位数乘以两位数”的知识,并与学生共同分析研究进位乘法的计算方法;学生在计算过程中逐渐将视角转移到数学知识的探究中,在教师的启发下,结合所学的乘法经验,尝试计算,进而完成了数学学习任务。教师在学生理解和掌握乘法计算方法后,再一次回归现实生活,引导学生根据计算结果说一说“长流水”这一现象所造成的水资源浪费,促使学生在生活中杜绝浪费、节约用水。
(二)在教学中探究生活问题,引導学生进行深入探究
教师对这种教学方法的运用,不能浅尝辄止,应该深入挖掘生活化教学的价值。除了运用生活素材提升课堂教学的生动性,教师还可以让学生探究生活中的问题,从而引发学生对数学本质的思考,实现深度教学。这样学生就能够在课堂上实现自身数学思维能力的锻炼,同时也能够更加明白数学在生活中应用的价值,对数学的学习有一个更加清晰且长远的目标,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做题和考试层面,也不是仅仅停留在一个知识点的运用,可以更加灵活多变,可以用联系的思维、创造性的思维去解决问题。例如,在教学《乘与除》一课时,教师可以提一个烙饼的问题,现在需要烙3张饼,然而家里的锅比较小,一次只能烙2张饼,想要烙熟1张饼,需要正面烙1分钟,反面烙1分钟。有几种方法,哪种方法最快?如果按照传统的方法,先烙2张饼,烙好以后再烙最后1张饼,那么就需要4分钟。而如果采取另一种方法,先将A、B两张饼烙1分钟,然后将A翻面再拿出B,放第3张饼C在锅里,烙一分钟以后,A烙好了,取出A,再烙B、C的另外一面,这样总共只需要花费3分钟,就能够烙完3张饼。这个问题体现了乘法的原理,但是不是直接用乘法运算公式来解决问题,而是需要结合实践去思考和尝试,去探究规律。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就能够意识到,需要基于更加灵活的视角去思考和应用数学知识。
总之,生活中的数学是鲜活的,脱离了生活实际的教和学是无味的,学生在课堂上不只是听数学、看数学、练数学,而是更多地做数学、玩数学,在生活中学数学,在应用中学数学,在数学思维活动中经历、体验和探索数学,从而获得广泛的数学价值和意义,让我们的数学贴近生活,让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将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孩子们面前,使学生感到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充满数学知识的世界,从而更加热爱生活、热爱数学。
参考文献
[1]钱真英.让知识运用于实践——浅谈如何开展小学数学实践化课堂[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10):64-49.
[2]张传山.小学数学教学怎样同学生生活进行互动的相关思考[J].华夏教师,2020(24):78.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问题;策略
小学生正处于待开发的阶段,他们的智力和心理发展还处于初期阶段,对于数学这门逻辑性和思维力比较强的学科来说,他们还没有足够的定力去学习它。实现小学数学教学与生活情境有机结合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索的热情,也能够给予他们更对的思考和想象空间,促使学生主动地把数学教学中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也更科学地检验了学生的学习成果,可谓是一个惠及多方的措施。基于此,积极认识数学生活化存在的问题并加以应对具有重要意义。
一、生活化在数学教学中的不足
(一)忽视了生活化教学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
在实际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大部分教师因长期受传统教学思想与应试教学模式的影响,使得教学重心更偏向于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生活与教学之间的联系,导致学生被动地进行学习。由于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抽象且枯燥,而通过机械化记忆与练习的学习方式,只会使学生对相关教学内容进行表面化的理解与掌握,无法将其充分运用在实际生活当中,使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性较差,进而对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与质量产生影响。
(二)生活化教学情境的引入频率较低
由于小学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极为紧密,如果教师可以将适合的生活化情境引入教学活动当中,就会使教学效率得到进一步提高。设置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可以使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得到有效调动,并对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进行培养,进而使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得到提升。但现阶段的大部分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引入生活情境的频率较低,重点侧重于完成教学目标。这一系列原因,使得教师常采用讲解与练习的方式引导学生对数学知识点进行掌握,对相关的知识点没有进行生活化的处理,导致学生无法理解各知识点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方式,进而无法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影响数学教学的整体质量。
二、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
(一)引入生活元素,丰富数学教学内容
根据数学教学经验发现,课程内容与现实生活联系越紧密,越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也就越准确,对知识的运用也越灵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这些数学现象是学生学习的重要素材,同时新课程标准中也强调“课程内容的选择要贴近学生的实际,有利于学生的体验和理解,思考和探索。”基于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设计中,教师可以从学生的生活背景出发,引入生活元素,设计生活案例,为学生在生活体验与数学学习之间搭建桥梁,以构建丰富多样且具有生活气息的课程内容。
例如,在讲解“乘法”相关知识的过程中,教师对生活中的一些现象进行整合,设计思考内容:学校洗手间的一些水龙头经常出现“长流水”的现象,假设每个水龙头平均每天会流失63立方米的水,某生通过一天的观察发现学校共有5个水龙头存在“长流水”的现象,请问这样一天大约会浪费多少水资源?学生在生活案例的引导下,踊跃发言,并很快给出了“63×5”的式子,教师也趁机引入“一位数乘以两位数”的知识,并与学生共同分析研究进位乘法的计算方法;学生在计算过程中逐渐将视角转移到数学知识的探究中,在教师的启发下,结合所学的乘法经验,尝试计算,进而完成了数学学习任务。教师在学生理解和掌握乘法计算方法后,再一次回归现实生活,引导学生根据计算结果说一说“长流水”这一现象所造成的水资源浪费,促使学生在生活中杜绝浪费、节约用水。
(二)在教学中探究生活问题,引導学生进行深入探究
教师对这种教学方法的运用,不能浅尝辄止,应该深入挖掘生活化教学的价值。除了运用生活素材提升课堂教学的生动性,教师还可以让学生探究生活中的问题,从而引发学生对数学本质的思考,实现深度教学。这样学生就能够在课堂上实现自身数学思维能力的锻炼,同时也能够更加明白数学在生活中应用的价值,对数学的学习有一个更加清晰且长远的目标,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做题和考试层面,也不是仅仅停留在一个知识点的运用,可以更加灵活多变,可以用联系的思维、创造性的思维去解决问题。例如,在教学《乘与除》一课时,教师可以提一个烙饼的问题,现在需要烙3张饼,然而家里的锅比较小,一次只能烙2张饼,想要烙熟1张饼,需要正面烙1分钟,反面烙1分钟。有几种方法,哪种方法最快?如果按照传统的方法,先烙2张饼,烙好以后再烙最后1张饼,那么就需要4分钟。而如果采取另一种方法,先将A、B两张饼烙1分钟,然后将A翻面再拿出B,放第3张饼C在锅里,烙一分钟以后,A烙好了,取出A,再烙B、C的另外一面,这样总共只需要花费3分钟,就能够烙完3张饼。这个问题体现了乘法的原理,但是不是直接用乘法运算公式来解决问题,而是需要结合实践去思考和尝试,去探究规律。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就能够意识到,需要基于更加灵活的视角去思考和应用数学知识。
总之,生活中的数学是鲜活的,脱离了生活实际的教和学是无味的,学生在课堂上不只是听数学、看数学、练数学,而是更多地做数学、玩数学,在生活中学数学,在应用中学数学,在数学思维活动中经历、体验和探索数学,从而获得广泛的数学价值和意义,让我们的数学贴近生活,让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将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孩子们面前,使学生感到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充满数学知识的世界,从而更加热爱生活、热爱数学。
参考文献
[1]钱真英.让知识运用于实践——浅谈如何开展小学数学实践化课堂[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10):64-49.
[2]张传山.小学数学教学怎样同学生生活进行互动的相关思考[J].华夏教师,2020(2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