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紫砂壶所蕴含的历史信息、文化价值甚至科技含量都及其丰富。从原料的开采、筛选,到壶体的制作、修整,甚至其装饰、点缀,不仅融合了地质、地矿、化学、物理等各方面自然科学的智慧,还附加了金石、书画、诗词歌赋等人文内涵
在北京市大兴区中心地带坐落着一家以玉石珠宝、古董文玩为主要经营项目的大型经营场所。笔者处于工作目的,当然也会常年在全国各地的艺术品和古玩市场中出没,这里也是其中之一。不过今天来到这里既不是参加鉴定活动,也不是来“扫漏”,而是来拜会一位好友:北京兴雅珠宝古玩城总经理——朱克城。
朱克城——现任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交流中心北京中国书画收藏家协会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国家级杂项鉴定评估师,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鉴定师,北京城雅文物鉴定中心主任,河北卫视《文化杂货铺》栏目紫砂杂项鉴定专家,甘肃卫视《透望珠宝馆》栏目特约专家,陕西卫视《华夏夺宝》栏目终极宝物颁奖专家,国内多家知名拍卖公司紫砂杂项顾问。
要说朱总给人的第一印象,绝对是铁臂铜腕,膀阔腰圆,胳膊能有寻常男子的小腿般粗壮,性格也是非常直爽,完全颠覆大众对艺术品和古玩鉴藏家“温文尔雅”的普遍认知,倒是颇有几番“挥袂生风”的豪迈之气。熟识他的人都知道,朱总确实在年少时从事过专业体育训练,不仅磨练了身心意志,也造就了他稳扎稳打,去伪求真的执着。这对他接下来在古玩市场中的学习、研究、摸爬滚打奠定了非常坚实的思想基础。
如果说笔者每每谈及朱总的体型还略带调侃,那么当提及他的学识,则确实是发自内心地敬仰和佩服。作为一位杂项鉴定和收藏家,需要掌握的知识结构和储备犹甚于笔者这样的专项学者,极其不易。要做到博闻多识,那绝不是简单看几本书,上几次课就可以达到的,其间自有各中法门。朱总向来谦逊,常说自己“青铜弱项,字画不提”。不过既有所短,那就必有所长。在这些五花八门的收藏品类中,当然有他最擅长的一项,也就是今天我们要好好说说的:紫砂壶。
富贵土·五色泥
关于紫砂壶在历史中的源起并无详尽记载:民间传说相信,春秋战国时期,越国的范蠡,既是那位功成名就,最终与西施一同退隐江湖的“陶朱公”便是“宜兴陶瓷之祖”;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梅尧臣在《依韵和杜相公谢蔡君谟寄茶》以“小石冷泉留早味,紫泥新品泛春华”描绘了紫砂壶在宋代期间初为流传的情形;时至明末清初,才人周容在其《宜兴瓷壶记》中却另有记载:“今吴中较茶者,必言宜兴瓷,始万历,大朝山寺僧(即金沙寺僧)传供春者,吴氏小吏也”。原来,虽然紫砂制品早在春秋战国就已经出现,但直至宋代时期,经当朝书吏吴頣山的书僮供春为记录的最早创始、推广者,以至于用“供春壶”来为这一新生器物命名,后来世人才改称为紫砂壶。
自此以后,历经明、清两朝文人墨客的追捧,能工巧匠的创造,逐渐才演变为我们日常所见的紫砂制品。如今的紫砂壶在泥料的调配,造型的设计,工艺的精准等各个方面都在先人打下的基础上进行了各种创新和发展。但是无论如何只有一点,那就是“紫砂”这种原料的使用是亘古不变的,更是这种器物和其它容器最本质的区别。
早在明代,产自江苏宜兴的紫泥便成为人们趋之若鹜的至宝。不仅因其质地独特,更因其产量极低。紫泥是甲泥矿层的一个夹层,矿体呈薄层、透镜状,矿层厚度一般在几十公分到一公尺左右,稳定性差,属内陆湖泊及滨海湖沼相沉积矿床,通过外力沉积成矿,深埋于山腹之中。在整个甲泥矿层中,紫泥仅占总储量的3-4%,极其稀少。可想而知,受限于古代对原料勘探和开采的能力,更是极难获得,以至于一度被宫廷垄断,成为了皇家御用的珍贵材料。
紫泥如此稀有,却另无数人竞相追逐,究其原因主要是其矿物含量造成的特殊性所致,是其它材料无法替代的。不同于普通的制陶泥料,紫泥属于粒土中的石英云母系,主要由粘土、水云母、赤铁矿和石英颗粒四种主要物质组成。使用他制成的泥胚具有可塑性大、强度高、干燥收缩率小等特点,非常适于制作成丰富多彩、设计复杂的造型。而泥料中的石英颗粒在经过高温烧制后能够形成双气孔结构,在水分子的表面张力作用下达到“透气不透水”的功效。
“晚上喝剩的茶根,即便是大夏天的放一宿,第二天茶也不馊,就是因为透气儿。”朱总解释道。
那么既然紫砂壶有这么神奇的功效,自古以来又有名家辈出,如何进行鉴赏一定大有学问了。当问到这个话题,朱总干净利索地说:“就三件事儿:泥,款,工!”
首先,泥料的选择基本可以说是重中之重,也是成壶品质的最基本要素。上等的泥料本已十分稀有,还要让生泥经过常年的日晒、风干后才能打碎调砂。同时由于紫砂泥料的成分非常复杂,如何调配泥料是件极有讲究的学问。从诸如白泥、紫泥、绿泥等单一单色材料,多种原料混合后产生的“拼泥”料,掺入一定比例的土骨、石骨、石黄等原料产生的复合泥料,民国后还出现了掺入氧化钴、氧化铬(绿色)、氧化铬锡(黄色)调配的彩色泥料等,种类极其繁复。
“大师和工坊在调砂时都有自己的秘诀,各有心得和手法,甚至很多都是秘方,概不外传的。我当初也是到宜兴花了很长时间学艺,从基础一点点亲自做起,才逐渐理解了调砂的重要性。如果你不自己从头做几十甚至几百遍,对其中的感觉是很难用量化的数据来描述的,真的只能口传心授。”
为了保障烧制后的紫砂壶长久使用不会龟裂,在调制拼料泥的时候还要将各类氧化物含量控制到5%以内。朱总进一步解释道:“这个步骤除了影响成品美观性外,还与良品率有关。搞不好你的壶在烧制过程中就已经裂掉了,很有可能就是因为调砂比例不好造成的。”
制作材料的准备当然是一切的基础,而接下来的工艺流程更是非常复杂。在紫砂壶的造型过程中,古往今来的工匠们发明了各种方法让泥胎成型。起初,工匠都是全程手工捏制泥胎,不仅壶身、壶盖、壶把或提梁,甚至上面的装饰性花纹都是一点一点雕、捏、铲、磨出来的。直到后来紫砂壶的市场需求日益旺盛,为了提供更多商品货源,保证快速生产的规格和质量,才逐渐开始流行使用“合模”法灌浆成型,再经过手工修整来批量制作壶体。 泥胎制作完成后送进窑火之中烧制,这是对工匠的再一次考验。造型复杂的壶体未经烧制之前很可能由于结构支撑问题而出现坍塌、走形的状况,需要利用各种方法加以固定。此后,精心调配而成的紫砂泥胎需要在高达1100至1200摄氏度的温度环境中才能成型。不同的配料对温度有极为具体、严格的要求,上下温差容错率仅在二、三十度之间。即便当代工匠利用现代工具可以准确监控窑内温度,要做到万无一失也是极为不易,更何况古时的制壶名家全凭经验判断,当真是令人难以想象了。
三大要点中的“款”含义比较丰富,并不单纯特指工匠在壶上落的款识。小小一个款识中蕴含了大量信息,并非仅作为制壶者的身份说明而已。
从工艺角度来看,款识包含了书法和金石学的各类特征,原本是以一个独立的收藏门类来看待的。不同于印在纸、绢制品上的章印,紫砂壶的款要在烧制之前印上。虽然也罕有直接雕刻在泥胎上的,但绝大多数是使用印章印制。根据印章的材质、工艺不同,也会对款识在烧制后体现出的外观造成差距。
“你想啊,比如木头章料印在泥上,线条就比较浅,烧出来后文字边缘多少都有些毛碴。金属章料的边缘锋利,硬度高,压出来的款识不仅较深,整体线条也比较整洁。牙、角章料印出来的,款识底部通常有斜纹,那是章料本身的纹理造成的。”
朱总一边讲解,一边指着自己藏品上的不同款识加以说明。果然就像他说的,
这些款识细看之下确实有很大差别。除了工艺风格的不同外,每个款识的含义还要经过求证才能辨别。很多艺术家在一生的创作当中,根据时间段、制作目的等区别,使用过的章款多大几十个。要想把这些印章全部辨识,那着实需要进行大量的史料研究和考证工作才能明了。
除了款识之外,文人墨客和制壶名家们也常在壶体上刻字作画,寄托情怀或表达祝福。这不仅仅是对紫砂壶本身的一种装饰,更是紫砂、茶艺文化的体现,甚至可以说是古往今来文人情操的载体。
总之,一把制作精良,档次上乘的紫砂壶所蕴含的历史信息、文化价值甚至科技含量都及其丰富。从原料的开采、筛选,到壶体的制作、修整,甚至其装饰、点缀,不仅融合了地质、地矿、化学、物理等各方面自然科学的智慧,还附加了金石、书画、诗词歌赋等人文内涵,当真可以说是博大精深了。
一边请教着有关紫砂的种种,一边品着用紫砂壶泡出的茶汤,笔者似乎也随着朱总的娓娓道来而一跃回到古代的茶会之间。品茗论道,吟诗作对,无论古今都是一件风雅之事,令人身心无比愉悦。不过既然说到收藏,就不得不谈谈关于这些雅物如今的市场价值。按照朱总的说法,古人制壶可谓不惜成本。而时至当代,紫泥资源的开采和成品市场的供应又是一个什么状况呢?
“真正的宜兴紫砂泥料早就已经禁止开采了,对环境影响太大。不过工匠手中多少都还有屯料,毕竟这些原矿泥挖出来后也不能直接使用,得经过晾晒、风干几年后才能使用。”
朱总接着解释道:“现在市场上,入门级的原矿泥紫砂壶基本都在大几千。卖一、两千的,如果不是捡了个天漏,那单就价格来说也不可能是原矿泥做的。毕竟资源就这么多,没可能要的人越多越便宜。”
确实,作为一种已经濒临绝产的资源,其原料成本就已经成为了一道门槛。之后再加上名家的工艺成本,甚至古董文玩的附加价值,一把名壶的价格可能高达几十甚至百万以上。不过朱总也给入门藏友了一个建议,可以选择一些价格在一、两千的民国晚期到建国早期的老壶作为起步。这些老壶通常外观处于一般水准,但是制作较为规整,泥色普遍较好,值得收藏。另外当代一些工匠的作品,小几千元的价位,也是不错的选择。至于当代大师的作品,如果不是以投资为目的,或比较高端的藏友,不建议作为一般藏品入手。
“以前在海外回流古董和艺术品市场中,偶尔能捡到些漏,那就得自己带着眼睛去了。比如这把光明式提梁壶就是6、7年前在日本的一次拍卖会上买来的。当时我记得评估价是5到8万人民币,最终16万拍得。如今这壶的市场价格少说也得百八十万了。”说到这里,朱总的脸上透露出一股得意的神色。
确实,以朱总小十年来的海外回流经验,过手的古玩艺术品杂项数以万计,可以称得上是真正的“实战专家”。加上深厚的理论基础知识,难怪在收藏行业能够游刃有余了。当然,聊到这个话题,那又是一段精彩的故事了。
(下期待续:十年海外回流经验实口真说辩真伪)(作者为收藏家协会学术研究部研究员)
在北京市大兴区中心地带坐落着一家以玉石珠宝、古董文玩为主要经营项目的大型经营场所。笔者处于工作目的,当然也会常年在全国各地的艺术品和古玩市场中出没,这里也是其中之一。不过今天来到这里既不是参加鉴定活动,也不是来“扫漏”,而是来拜会一位好友:北京兴雅珠宝古玩城总经理——朱克城。
朱克城——现任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交流中心北京中国书画收藏家协会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国家级杂项鉴定评估师,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鉴定师,北京城雅文物鉴定中心主任,河北卫视《文化杂货铺》栏目紫砂杂项鉴定专家,甘肃卫视《透望珠宝馆》栏目特约专家,陕西卫视《华夏夺宝》栏目终极宝物颁奖专家,国内多家知名拍卖公司紫砂杂项顾问。
要说朱总给人的第一印象,绝对是铁臂铜腕,膀阔腰圆,胳膊能有寻常男子的小腿般粗壮,性格也是非常直爽,完全颠覆大众对艺术品和古玩鉴藏家“温文尔雅”的普遍认知,倒是颇有几番“挥袂生风”的豪迈之气。熟识他的人都知道,朱总确实在年少时从事过专业体育训练,不仅磨练了身心意志,也造就了他稳扎稳打,去伪求真的执着。这对他接下来在古玩市场中的学习、研究、摸爬滚打奠定了非常坚实的思想基础。
如果说笔者每每谈及朱总的体型还略带调侃,那么当提及他的学识,则确实是发自内心地敬仰和佩服。作为一位杂项鉴定和收藏家,需要掌握的知识结构和储备犹甚于笔者这样的专项学者,极其不易。要做到博闻多识,那绝不是简单看几本书,上几次课就可以达到的,其间自有各中法门。朱总向来谦逊,常说自己“青铜弱项,字画不提”。不过既有所短,那就必有所长。在这些五花八门的收藏品类中,当然有他最擅长的一项,也就是今天我们要好好说说的:紫砂壶。
富贵土·五色泥
关于紫砂壶在历史中的源起并无详尽记载:民间传说相信,春秋战国时期,越国的范蠡,既是那位功成名就,最终与西施一同退隐江湖的“陶朱公”便是“宜兴陶瓷之祖”;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梅尧臣在《依韵和杜相公谢蔡君谟寄茶》以“小石冷泉留早味,紫泥新品泛春华”描绘了紫砂壶在宋代期间初为流传的情形;时至明末清初,才人周容在其《宜兴瓷壶记》中却另有记载:“今吴中较茶者,必言宜兴瓷,始万历,大朝山寺僧(即金沙寺僧)传供春者,吴氏小吏也”。原来,虽然紫砂制品早在春秋战国就已经出现,但直至宋代时期,经当朝书吏吴頣山的书僮供春为记录的最早创始、推广者,以至于用“供春壶”来为这一新生器物命名,后来世人才改称为紫砂壶。
自此以后,历经明、清两朝文人墨客的追捧,能工巧匠的创造,逐渐才演变为我们日常所见的紫砂制品。如今的紫砂壶在泥料的调配,造型的设计,工艺的精准等各个方面都在先人打下的基础上进行了各种创新和发展。但是无论如何只有一点,那就是“紫砂”这种原料的使用是亘古不变的,更是这种器物和其它容器最本质的区别。
早在明代,产自江苏宜兴的紫泥便成为人们趋之若鹜的至宝。不仅因其质地独特,更因其产量极低。紫泥是甲泥矿层的一个夹层,矿体呈薄层、透镜状,矿层厚度一般在几十公分到一公尺左右,稳定性差,属内陆湖泊及滨海湖沼相沉积矿床,通过外力沉积成矿,深埋于山腹之中。在整个甲泥矿层中,紫泥仅占总储量的3-4%,极其稀少。可想而知,受限于古代对原料勘探和开采的能力,更是极难获得,以至于一度被宫廷垄断,成为了皇家御用的珍贵材料。
紫泥如此稀有,却另无数人竞相追逐,究其原因主要是其矿物含量造成的特殊性所致,是其它材料无法替代的。不同于普通的制陶泥料,紫泥属于粒土中的石英云母系,主要由粘土、水云母、赤铁矿和石英颗粒四种主要物质组成。使用他制成的泥胚具有可塑性大、强度高、干燥收缩率小等特点,非常适于制作成丰富多彩、设计复杂的造型。而泥料中的石英颗粒在经过高温烧制后能够形成双气孔结构,在水分子的表面张力作用下达到“透气不透水”的功效。
“晚上喝剩的茶根,即便是大夏天的放一宿,第二天茶也不馊,就是因为透气儿。”朱总解释道。
那么既然紫砂壶有这么神奇的功效,自古以来又有名家辈出,如何进行鉴赏一定大有学问了。当问到这个话题,朱总干净利索地说:“就三件事儿:泥,款,工!”
首先,泥料的选择基本可以说是重中之重,也是成壶品质的最基本要素。上等的泥料本已十分稀有,还要让生泥经过常年的日晒、风干后才能打碎调砂。同时由于紫砂泥料的成分非常复杂,如何调配泥料是件极有讲究的学问。从诸如白泥、紫泥、绿泥等单一单色材料,多种原料混合后产生的“拼泥”料,掺入一定比例的土骨、石骨、石黄等原料产生的复合泥料,民国后还出现了掺入氧化钴、氧化铬(绿色)、氧化铬锡(黄色)调配的彩色泥料等,种类极其繁复。
“大师和工坊在调砂时都有自己的秘诀,各有心得和手法,甚至很多都是秘方,概不外传的。我当初也是到宜兴花了很长时间学艺,从基础一点点亲自做起,才逐渐理解了调砂的重要性。如果你不自己从头做几十甚至几百遍,对其中的感觉是很难用量化的数据来描述的,真的只能口传心授。”
为了保障烧制后的紫砂壶长久使用不会龟裂,在调制拼料泥的时候还要将各类氧化物含量控制到5%以内。朱总进一步解释道:“这个步骤除了影响成品美观性外,还与良品率有关。搞不好你的壶在烧制过程中就已经裂掉了,很有可能就是因为调砂比例不好造成的。”
制作材料的准备当然是一切的基础,而接下来的工艺流程更是非常复杂。在紫砂壶的造型过程中,古往今来的工匠们发明了各种方法让泥胎成型。起初,工匠都是全程手工捏制泥胎,不仅壶身、壶盖、壶把或提梁,甚至上面的装饰性花纹都是一点一点雕、捏、铲、磨出来的。直到后来紫砂壶的市场需求日益旺盛,为了提供更多商品货源,保证快速生产的规格和质量,才逐渐开始流行使用“合模”法灌浆成型,再经过手工修整来批量制作壶体。 泥胎制作完成后送进窑火之中烧制,这是对工匠的再一次考验。造型复杂的壶体未经烧制之前很可能由于结构支撑问题而出现坍塌、走形的状况,需要利用各种方法加以固定。此后,精心调配而成的紫砂泥胎需要在高达1100至1200摄氏度的温度环境中才能成型。不同的配料对温度有极为具体、严格的要求,上下温差容错率仅在二、三十度之间。即便当代工匠利用现代工具可以准确监控窑内温度,要做到万无一失也是极为不易,更何况古时的制壶名家全凭经验判断,当真是令人难以想象了。
三大要点中的“款”含义比较丰富,并不单纯特指工匠在壶上落的款识。小小一个款识中蕴含了大量信息,并非仅作为制壶者的身份说明而已。
从工艺角度来看,款识包含了书法和金石学的各类特征,原本是以一个独立的收藏门类来看待的。不同于印在纸、绢制品上的章印,紫砂壶的款要在烧制之前印上。虽然也罕有直接雕刻在泥胎上的,但绝大多数是使用印章印制。根据印章的材质、工艺不同,也会对款识在烧制后体现出的外观造成差距。
“你想啊,比如木头章料印在泥上,线条就比较浅,烧出来后文字边缘多少都有些毛碴。金属章料的边缘锋利,硬度高,压出来的款识不仅较深,整体线条也比较整洁。牙、角章料印出来的,款识底部通常有斜纹,那是章料本身的纹理造成的。”
朱总一边讲解,一边指着自己藏品上的不同款识加以说明。果然就像他说的,
这些款识细看之下确实有很大差别。除了工艺风格的不同外,每个款识的含义还要经过求证才能辨别。很多艺术家在一生的创作当中,根据时间段、制作目的等区别,使用过的章款多大几十个。要想把这些印章全部辨识,那着实需要进行大量的史料研究和考证工作才能明了。
除了款识之外,文人墨客和制壶名家们也常在壶体上刻字作画,寄托情怀或表达祝福。这不仅仅是对紫砂壶本身的一种装饰,更是紫砂、茶艺文化的体现,甚至可以说是古往今来文人情操的载体。
总之,一把制作精良,档次上乘的紫砂壶所蕴含的历史信息、文化价值甚至科技含量都及其丰富。从原料的开采、筛选,到壶体的制作、修整,甚至其装饰、点缀,不仅融合了地质、地矿、化学、物理等各方面自然科学的智慧,还附加了金石、书画、诗词歌赋等人文内涵,当真可以说是博大精深了。
一边请教着有关紫砂的种种,一边品着用紫砂壶泡出的茶汤,笔者似乎也随着朱总的娓娓道来而一跃回到古代的茶会之间。品茗论道,吟诗作对,无论古今都是一件风雅之事,令人身心无比愉悦。不过既然说到收藏,就不得不谈谈关于这些雅物如今的市场价值。按照朱总的说法,古人制壶可谓不惜成本。而时至当代,紫泥资源的开采和成品市场的供应又是一个什么状况呢?
“真正的宜兴紫砂泥料早就已经禁止开采了,对环境影响太大。不过工匠手中多少都还有屯料,毕竟这些原矿泥挖出来后也不能直接使用,得经过晾晒、风干几年后才能使用。”
朱总接着解释道:“现在市场上,入门级的原矿泥紫砂壶基本都在大几千。卖一、两千的,如果不是捡了个天漏,那单就价格来说也不可能是原矿泥做的。毕竟资源就这么多,没可能要的人越多越便宜。”
确实,作为一种已经濒临绝产的资源,其原料成本就已经成为了一道门槛。之后再加上名家的工艺成本,甚至古董文玩的附加价值,一把名壶的价格可能高达几十甚至百万以上。不过朱总也给入门藏友了一个建议,可以选择一些价格在一、两千的民国晚期到建国早期的老壶作为起步。这些老壶通常外观处于一般水准,但是制作较为规整,泥色普遍较好,值得收藏。另外当代一些工匠的作品,小几千元的价位,也是不错的选择。至于当代大师的作品,如果不是以投资为目的,或比较高端的藏友,不建议作为一般藏品入手。
“以前在海外回流古董和艺术品市场中,偶尔能捡到些漏,那就得自己带着眼睛去了。比如这把光明式提梁壶就是6、7年前在日本的一次拍卖会上买来的。当时我记得评估价是5到8万人民币,最终16万拍得。如今这壶的市场价格少说也得百八十万了。”说到这里,朱总的脸上透露出一股得意的神色。
确实,以朱总小十年来的海外回流经验,过手的古玩艺术品杂项数以万计,可以称得上是真正的“实战专家”。加上深厚的理论基础知识,难怪在收藏行业能够游刃有余了。当然,聊到这个话题,那又是一段精彩的故事了。
(下期待续:十年海外回流经验实口真说辩真伪)(作者为收藏家协会学术研究部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