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苏教版数学教材的认识和体会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amluyundongPP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能力的发展,教师应注意给学生提供积极思考、自主探究的空间,提供大量观察、实验、探究活动的机会,让学生充分地感知、观察、思考、经历和体验解决问题的过程,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落实,重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重视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关键词: 苏教版数学教材 理解数学概念 数学的兴趣 生活经验
  
  我深深体会到苏教版课程标准教学教材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改进学生学习方式上发挥了积极的指导作用。以下是我的一点认识和体会。
  
  一、苏教版为学生提供了探索、交流的时间与空间,体验成功的机会。
  
  对于每一个知识技能领域或每一堂课的教学,都提供充足的时间和空间,着重组织学生进行操作实验、讨论探索、相互交流等学习活动,以便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讨论、探究和交流等过程中,体会数学问题的提出,理解数学概念的形成和数学结论的获得,使数学学习活动成为“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并使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获得成功的体验,逐步形成对数学的求知欲和学习数学的信心。
  
  二、苏教版加强了与其他学科的整合,体现了数学文化。
  
  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逐步安排一些数学史料,如三年级上册《认数》这一个内容,教材通过介绍古人用石子、结绳、刻痕计数法,甲骨文数字、早期的阿拉伯数字。还有《24时记时法》教材通过介绍古人从只知道用“日”“夜”来记时,到利用测太阳影子和滴水漏沙的方法来记时,再到最后发明了钟表来准确记时,等等。通过史料的学习,学生知道数学知识的产生首先源于人类生活的需要,体会数学在人类发展史上的作用,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也使学生接受历史唯物主义的启蒙教育,增强民族自豪感。还有二年级下册用减法解决的一道简单的实际问题:婴儿的骨头有305块,儿童的骨头比婴儿少88块,大人的骨头比儿童少11块。学生在运用减法知识解决这一实际问题的同时,也了解到人体骨骼变化的科学知识,进一步探索的欲望也许就会就此萌生。教材还安排了大量与其他学科有联系的内容。例如,有介绍我国四大河流的长度、五岳的高度、太阳表面的
  温度,有介绍京杭大运河修成的年代、世界著名建筑等,既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又长了学生的见识。
  
  三、苏教版利用生活素材,调动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积极性。
  
  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结合他们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随便翻开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中的任何一页,便会发现教材注意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以学生有所体验和容易理解的现实问题为题材,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尝试去解决问题,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苏教版针对学生心理特点和认知能力的发展,创设动手操作和自主探索的空间。
  编者在进行教材的编排时,针对学生心理特点和认知能力的发展,十分注意给学生提供积极思考、自主探究的空间,提供大量观察、实验、探究活动的机会,让学生充分地感知、观察a、思考、经历和体验解决问题的过程,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落实,重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重视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给学生留下广阔的思维空间,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
  1.重视自主确定解题策略,鼓励算法多化。知识和能力的获得是通过内化活动实现的,要实现真正意义的内化,学生必须有一个主动获取、主动发展的过程。教材在设计上尽可能地增大学生的学习自由度,为学生创设操作、实验、探究的机会。比如《20以内的退位减法》例题:13-9=?教材不急于教学生算法,而是让学生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独立去探究,鼓励学生探求不同的计算方法,使他们有机会展示个性,探索创新。又如,在《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编排中先让学生尝试加减法的计算,呈现两种可能产生的计算方法,一种是小数点对齐,另一种是末位对齐,制造认知冲突,然后组织学生进行探究,在探究中明确算理,掌握计算方法。而在小数乘除法中提倡算法多样化,在此基础上发现规律,整合学生对一般算法的理解和应用。
  2.重视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教材留给了学生较多的动手机会和活动的空间,使学生在操作中思考,在动手中创新,在活动中体验获取知识的喜悦。例如二年级上册《认识除法》,“平均数”的概念是除法知识的生长点,教材设计有6个桃,分成几堆,可以怎样分?你想怎样来分呢?用小棒摆一摆。
  然后我把展示学生不同的分法,让学生观察,根据每一份分法中每一份的多少不同,再把这些分法分成不同的两类。开放的空间,促进学生思考的问题,调动学生已有的“分一分”的知识经验,经过学生之间的讨论与交流,分出了每份同样多的为一类,不同样多的为一类。我趁机引出“平均分”的感念,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又如三年级上册《统计与可能性》教材安排了摸球活动,我先组织学生观察、猜测、发言、小组分配工作最后进行摸球活动。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经历数学产生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
  通过以上的观点阐述,我们知道:教科书既是教学理念的载体,又是课堂教学的依托。教师应让学生经历探索数学知识的过程;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关注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这些启示将有助于我们进一步理解新课程理念,更好地改进课堂教学。
其他文献
对杀螟丹水剂不同剂量防治菜青虫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300~600 m l/667m2对2龄幼虫速效性好、持效期长,药后7 d防效可达93.23%~96.23%。推荐用量为300 m l/667m2,对
摘 要: 本文通过对各地中考试卷中常见概率题的归类解析,力求点评出初中阶段《概率》教学的尺度和教学要点,能让教师在教学中正确把握《概率》教学尺度和教学要点,使学生能对概率知识正确建构,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解概率题的能力。  关键词: 中考 概率 建构 列举法    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的需要,中学数学教学内容的设计和编排发生了重大变化。一些以前课程中没有的,而与我们社会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被安排在新的
摘 要: 探索式教学的模式目的是改变单纯的学科知识体系构建课程的思路和方法,通过划分学习领域,加强学习活动的综合性和探索性,促使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紧密关联,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这就要求美术教育工作者在美术学习领域之间、美术与其他学科、美术与现实社会等方面开展综合活动,发展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探索发现能力。  关键词: 新课改 美术教学模式 转变    美术能促进人的思维
摘 要: 中学图书馆是我国图书馆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加强中学图书馆建设是学校实行素质教育,提升学生全面素质的重要一环。积极发挥图书馆第二课堂的作用,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是学校图书馆义不容辞的责任。由于学校图书馆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实现学生自主学习和主体化发展的重要阵地,因此,从这一意义上说,中学图书馆工作人员的专业化水准和服务技能将直接关系到图书馆服务功能的发挥。本
摘 要: 职业学校体育是素质教育的窗口,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是实现终身体育锻炼的基础。因此,职业学校体育要从教育的指导思想、学习的目的、学习方法、教学内容和方式上发生重要变革,努力构建适应在素质教育中的科学的体育课程体系。那么,职业学校如何结合自身特点实施素质教育呢,本文作者对此进行论述,以期对职业学校体育教育起到一定作用。  关键词: 高职院校 素质教育 体育教学 教学改革    一、体育
摘 要: 随着我国进一步深入推行新课程改革,小学教师的专业成长和专业身份认同更为人们所关注。本研究从小学教师专业身份认同的调查入手,分析小学教师专业身份认同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提高教师专业身份认同的对策。  关键词: 小学教师 教师专业身份认同 对策    一、调查背景与目的    近十年来,随着我国进一步深入推行新课程改革,“教师专业发展”也渐渐纳入国内许多教育学者的研究视域之中。《中国教育
今年召开的“两会”中,推进机关和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被列入我国2011年度工作要点,部分改革方案也已经出台并在部分省市开始试点。机关和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涉
摘 要: 高职院校是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的基地。在当今教育模式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形势下,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师应积极突破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为己任,通过体育课程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突出“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这是当今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  关键词: 高职体育 教学改革 激发兴趣    一、不利于教学的传统旧模式    (一)体育教师自身
近日,由中国食用菌协会主办,江苏省灌南县人民政府协办的“全国第二届食用菌工厂化生产论坛暨全国第五届菌需物资展销会”在江苏灌南举行。“全国食用菌工厂化生产论坛”旨在
摘 要: 1994年以来的元结研究较以前有深入,表现在数量上有所增加,质量上有所提高,尤其是元结散文研究进一步深化。但研究范围却日益狭窄,基本上集中在元结诗歌与新乐府运动、元结散文与古文运动的关系的研究上。本文认为,元结研究的全面性需要进一步开拓。  关键词: 元结 新乐府运动 古文运动 全面性    孙望先生校《元次山集》出版后,一直到文革结束,元结研究才渐渐展开,从1979年到1993年,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