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社会快速的发展,人们精神压力的增大,心理健康问题也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尤其是近年来,小学生由于心理疾病造成的各种不良事件频繁发生,发人深省。教师是学生人生阶段的指路明灯,对于人生价值观念还不成熟的小学生来说,教师的心理疏导是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保障。因此,开展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成为各小学面临的重要课题。作为教育工作者,承担着培养学校师资队伍以及教学建设的重要职能,必须要做好学生的心理教学规划、培养优秀的师资队伍,为调适学生的心理問题提供条件。
【关键词】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心理问题;心理调适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小学生的健康成长是以良好的心理素质为前提的,而小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离不开教师的正确引导。对于小学中高年级的学生来讲,升学、考试接踵而来,学习任务增多、压力增大、学习环境等因素不可避免地让学生产生一些心理问题,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健康成长。
一、中高年级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以及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厌学情绪日趋严重
虽然当前我国大力倡导素质教育,并且一些小学也在贯彻实行素质教育,但是小学教学仍然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对于小学中高年级的学生来讲,“一考定终生”的升学方式使得学生无形中面临着来自自己、家长以及教师的各种压力。随着这些压力的日积月累以及不断放大,严重影响了学生健康的学习状态。很多学生听到考试已经产生了明显的排斥状态,造成厌学情绪严重。当学生日益埋头于学习中,也就压抑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传统的教学方式注重教师为主的知识的传授,枯燥的教学方式不仅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也限制了学生创造力的发展。小学中高阶段的学生正是张扬自我个性的时期,枯燥的学习方式束缚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由于缺乏学习的激情,导致其不能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从而产生严重的厌学情绪。
(二)课程化倾向严重
当前素质教育不断强调心理健康课程走进校园,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然而,实际上开设心理健康课程的学校并不多。可以说,心理健康课程还没有在小学得到普及性的发展。纵使有些学校设有专门的心理健康室,其出发点大都是为了应付检查,并没有应用于学生的实际教学中。对于开设了心理健康课程的学校来说,由于缺乏专门的心理教师,导致课程的教授也是以理论知识的教育方式进行的,机械化的教学方式并不能为学生的心理健康提供有效的帮助。
(三)师资队伍数量不够,质量不高
教师作为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引领者,在学生的健康成长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是对于价值观念还未形成的小学生来说,更是需要专业的教师进行积极引导。然而,就我国大部分小学来说,还没有实现心理教师的普及化。对于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学校来说,其心理教师一般由班主任或者德育教师担任,专业知识的不完备性决定了这些教师不能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心理疏导。并且学校对于心理教师也不够重视,忽视了对心理教师的培训,导致心理教师的专业技能不强。这些都影响了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展开。
二、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调适策略
(一)培养学习兴趣,减少心理压力
学生的厌学情绪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传统的授课方法以及学习方法造成的,学习兴趣不高,加上学习比较枯燥,学习的压力也很大,就容易丧失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减少学生的厌学情趣就要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并且减少学生的心理压力。作为教育工作者,要做好学生在兴趣课程方面的安排。如某小学五年级,为了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主动性,开设了“寓教于乐”的教学项目,利用教学游戏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避免学生产生厌学情绪。
(二)开设多样化的心理健康活动
心理健康课程并不仅仅是把基本的理论知识传递给学生,更是要让学生通过多样化的课程方法做好心理调节。因此,在进行课程安排时,也要按照这两部分来展开。首先,在理论知识普及部分,教师要利用多样化的授课方式让学生融入心理课程中。其次,通过理论知识学习后,教师要让学生进行有效的运用。例如,某校为了充分让学生掌握心理健康课程,发挥心理健康的作用,开展了“我是心理医生”的角色扮演活动,通过让学生对有心理问题的案例进行分析与“治疗”,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并培养其良好的心理素养。
(三)中小学心理辅导教师培训体系形成
小学生良好的心理健康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只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体系还没有彻底建立起来。小学副校长承担着培养优秀师资队伍的职能,应该建立高质量的小学心理健康辅导教师队伍。这就需要学校定期对教师进行培训,充分提高其专业技能。例如,定期开展教师培训,为教师的专业技能提供保障,也让心理教师作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指路明灯,做到尊重学生、关心学生、理解学生。
三、结语
综上所述,关注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迫在眉睫。小学教师作为学生的指路明灯,要自主提高教育技能。同时,作为学校师资队伍的培养者,要不断进行教师培训,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雷鸣.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的构建:内涵、研究对象与学科体系[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
(编辑:龙贤东)
【关键词】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心理问题;心理调适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小学生的健康成长是以良好的心理素质为前提的,而小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离不开教师的正确引导。对于小学中高年级的学生来讲,升学、考试接踵而来,学习任务增多、压力增大、学习环境等因素不可避免地让学生产生一些心理问题,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健康成长。
一、中高年级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以及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厌学情绪日趋严重
虽然当前我国大力倡导素质教育,并且一些小学也在贯彻实行素质教育,但是小学教学仍然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对于小学中高年级的学生来讲,“一考定终生”的升学方式使得学生无形中面临着来自自己、家长以及教师的各种压力。随着这些压力的日积月累以及不断放大,严重影响了学生健康的学习状态。很多学生听到考试已经产生了明显的排斥状态,造成厌学情绪严重。当学生日益埋头于学习中,也就压抑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传统的教学方式注重教师为主的知识的传授,枯燥的教学方式不仅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也限制了学生创造力的发展。小学中高阶段的学生正是张扬自我个性的时期,枯燥的学习方式束缚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由于缺乏学习的激情,导致其不能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从而产生严重的厌学情绪。
(二)课程化倾向严重
当前素质教育不断强调心理健康课程走进校园,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然而,实际上开设心理健康课程的学校并不多。可以说,心理健康课程还没有在小学得到普及性的发展。纵使有些学校设有专门的心理健康室,其出发点大都是为了应付检查,并没有应用于学生的实际教学中。对于开设了心理健康课程的学校来说,由于缺乏专门的心理教师,导致课程的教授也是以理论知识的教育方式进行的,机械化的教学方式并不能为学生的心理健康提供有效的帮助。
(三)师资队伍数量不够,质量不高
教师作为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引领者,在学生的健康成长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是对于价值观念还未形成的小学生来说,更是需要专业的教师进行积极引导。然而,就我国大部分小学来说,还没有实现心理教师的普及化。对于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学校来说,其心理教师一般由班主任或者德育教师担任,专业知识的不完备性决定了这些教师不能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心理疏导。并且学校对于心理教师也不够重视,忽视了对心理教师的培训,导致心理教师的专业技能不强。这些都影响了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展开。
二、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调适策略
(一)培养学习兴趣,减少心理压力
学生的厌学情绪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传统的授课方法以及学习方法造成的,学习兴趣不高,加上学习比较枯燥,学习的压力也很大,就容易丧失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减少学生的厌学情趣就要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并且减少学生的心理压力。作为教育工作者,要做好学生在兴趣课程方面的安排。如某小学五年级,为了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主动性,开设了“寓教于乐”的教学项目,利用教学游戏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避免学生产生厌学情绪。
(二)开设多样化的心理健康活动
心理健康课程并不仅仅是把基本的理论知识传递给学生,更是要让学生通过多样化的课程方法做好心理调节。因此,在进行课程安排时,也要按照这两部分来展开。首先,在理论知识普及部分,教师要利用多样化的授课方式让学生融入心理课程中。其次,通过理论知识学习后,教师要让学生进行有效的运用。例如,某校为了充分让学生掌握心理健康课程,发挥心理健康的作用,开展了“我是心理医生”的角色扮演活动,通过让学生对有心理问题的案例进行分析与“治疗”,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并培养其良好的心理素养。
(三)中小学心理辅导教师培训体系形成
小学生良好的心理健康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只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体系还没有彻底建立起来。小学副校长承担着培养优秀师资队伍的职能,应该建立高质量的小学心理健康辅导教师队伍。这就需要学校定期对教师进行培训,充分提高其专业技能。例如,定期开展教师培训,为教师的专业技能提供保障,也让心理教师作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指路明灯,做到尊重学生、关心学生、理解学生。
三、结语
综上所述,关注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迫在眉睫。小学教师作为学生的指路明灯,要自主提高教育技能。同时,作为学校师资队伍的培养者,要不断进行教师培训,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雷鸣.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的构建:内涵、研究对象与学科体系[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
(编辑:龙贤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