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唐代诗歌;边塞;闺怨;征人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18—0079—01
唐代,妇女的地位得到了空前提高,但从根本上说,妇女的命运,尤其是下层妇女的遭遇仍然是极其辛酸而艰难的。《全唐诗》近五万首诗中,涉及妇女的占五分之一左右,诗人们或借后妃的不幸命运抒写自己怀才不遇的情绪,或借宫女的沦落不偶表达自己的沧桑之感,本文则选取闺怨诗这一角度分析、展示唐代诗人笔下征人妇的生活状态。
唐代闺怨诗的作者多为男性,也有一些女性诗人的诗歌,由于特殊的感情经历以及敏锐的感官,她们的诗往往真挚而感人。如陈玉兰的《寄夫》一诗,曰:
夫戍边关妾在吴,西风吹妾妾忧夫。一行书信千行泪,寒到君边衣到无?
朴素平淡的问候让人感到真切的关怀和对丈夫的思念。男性诗人所写的闺怨诗则不同,他们是时代生活的积极参与者,一些人甚至亲历过边塞,对战争带来的影响亲有所感,因此,他们笔下的征人妇生活是当时社会的真实反映,或有揣度征人妇的内心之作,但都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普遍现象。如李白《子夜吴歌·秋歌》,曰: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这首诗仅选取捣衣这一场景,从广阔的视角反映出征人之多,征战之频繁,也表现了征人妇渴望夫妻团圆的心愿。
唐代战争频繁,同邻国争战,平定叛乱和地方割据势力,镇压农民起义等接连不断,有诗曰:“去岁闻西伐,今岁送北征”,频繁的战争给人民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影响。据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记载,唐承隋制,实行府兵制:下三等民户,是没有当兵资格的,只有在上等中等之中,自己愿意当兵的,由政府挑选出来,给他正式当兵。当兵人家的租庸调都豁免了。这是国家对他们的优待。此外则更无饷给,一切随身武装,也需军人自办。
可以看出初、盛唐时期的戍卒多出于富贵之家,且受到时代气氛的影响,征人们具有强烈的自豪感和自信心,抱着建功立业、壮年封侯的宏愿告别妻儿,走向边塞,有的征人在离别时还与妻子开玩笑:“自笑儒生著战袍,书斋壁上挂弓刀。如今便是征人妇,好织回文寄窦滔。”因此,这一时期的闺怨诗中征人妇的感伤之情漂浮在华丽与富贵中,愁思中留有浓浓的香粉气,显得轻盈动人、愁而不哀。初唐诗人沈佺期的《古意呈补阙乔知之》正是如此:
卢家少妇郁金堂,海燕双栖玳瑁梁。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白狼河北音书断,丹凤城南秋夜长。谁为含愁独不见,更教明月照流黄。
“郁金堂”、“玳瑁梁”决非一般人家所能有,诗中虽有“九月寒砧”、“十年征戍”这样颇具边塞意味的词语,但我们感受不到边塞的荒凉,也体会不出征人妇愁苦的深度,从“音书断”、“秋夜长”等诗句中我们体会到的仅是深闺中少妇的离情别绪和淡淡的忧伤。
盛唐妇女受到时代氛围的影响,对丈夫远赴边塞求取功名的态度是比较豁达的,如王昌龄《闺怨》诗曰: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从诗中我们可看出少妇的生活是无忧无虑的,在春风和煦的日子整妆出游,看到这欣欣向荣的景色,顿生悔意,当初教夫婿戍边立功是多么冲动啊!可见丈夫当初走向边塞,征人妇的态度是积极支持,只是被春光撩拨之后有些许后悔,从整首诗所营造的意境来看,征人妇确实是“不知愁”的,全诗充满的是积极乐观的态度。
虽然征人妇的清泪与幽思也能够打动读者,但反映的仅仅是征人妇个人的情感,并没有深刻的社会内容,这与唐代中晚期的闺怨诗形成了巨大反差。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诗歌将极悲惨的事与极美好的事联系在一起,形成强烈的对比,使读者加倍地为征人妇感到可怜、可悲、可叹。
唐代士兵戍边要自备军装,所以秋闺捣练、制衣和寄衣成为妇女生活的重要内容。捣衣声牵动着千家万户的心,也凝聚着千千万万征人妇的情感,所以这类诗歌的基调是悲凉的。
唐代频繁的边塞战争形成了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征人妇,也产生了一批优秀的诗歌,跟随诗人们的笔触,从前期闺怨诗中反映的征人妇生活的豪华富贵与盼夫封侯,到后期生活的窘迫与盼夫生还的变化中,我们看到的是唐代社会由盛而衰的历史轨迹;从征人妇的喜怒怨嗔、希望绝望以及艰辛的生活中更能感受到唐代妇女处于从属地位,依然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其生活状态受到来自社会、家庭甚至内心的种种制约。
编辑:刘於诚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18—0079—01
唐代,妇女的地位得到了空前提高,但从根本上说,妇女的命运,尤其是下层妇女的遭遇仍然是极其辛酸而艰难的。《全唐诗》近五万首诗中,涉及妇女的占五分之一左右,诗人们或借后妃的不幸命运抒写自己怀才不遇的情绪,或借宫女的沦落不偶表达自己的沧桑之感,本文则选取闺怨诗这一角度分析、展示唐代诗人笔下征人妇的生活状态。
唐代闺怨诗的作者多为男性,也有一些女性诗人的诗歌,由于特殊的感情经历以及敏锐的感官,她们的诗往往真挚而感人。如陈玉兰的《寄夫》一诗,曰:
夫戍边关妾在吴,西风吹妾妾忧夫。一行书信千行泪,寒到君边衣到无?
朴素平淡的问候让人感到真切的关怀和对丈夫的思念。男性诗人所写的闺怨诗则不同,他们是时代生活的积极参与者,一些人甚至亲历过边塞,对战争带来的影响亲有所感,因此,他们笔下的征人妇生活是当时社会的真实反映,或有揣度征人妇的内心之作,但都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普遍现象。如李白《子夜吴歌·秋歌》,曰: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这首诗仅选取捣衣这一场景,从广阔的视角反映出征人之多,征战之频繁,也表现了征人妇渴望夫妻团圆的心愿。
唐代战争频繁,同邻国争战,平定叛乱和地方割据势力,镇压农民起义等接连不断,有诗曰:“去岁闻西伐,今岁送北征”,频繁的战争给人民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影响。据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记载,唐承隋制,实行府兵制:下三等民户,是没有当兵资格的,只有在上等中等之中,自己愿意当兵的,由政府挑选出来,给他正式当兵。当兵人家的租庸调都豁免了。这是国家对他们的优待。此外则更无饷给,一切随身武装,也需军人自办。
可以看出初、盛唐时期的戍卒多出于富贵之家,且受到时代气氛的影响,征人们具有强烈的自豪感和自信心,抱着建功立业、壮年封侯的宏愿告别妻儿,走向边塞,有的征人在离别时还与妻子开玩笑:“自笑儒生著战袍,书斋壁上挂弓刀。如今便是征人妇,好织回文寄窦滔。”因此,这一时期的闺怨诗中征人妇的感伤之情漂浮在华丽与富贵中,愁思中留有浓浓的香粉气,显得轻盈动人、愁而不哀。初唐诗人沈佺期的《古意呈补阙乔知之》正是如此:
卢家少妇郁金堂,海燕双栖玳瑁梁。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白狼河北音书断,丹凤城南秋夜长。谁为含愁独不见,更教明月照流黄。
“郁金堂”、“玳瑁梁”决非一般人家所能有,诗中虽有“九月寒砧”、“十年征戍”这样颇具边塞意味的词语,但我们感受不到边塞的荒凉,也体会不出征人妇愁苦的深度,从“音书断”、“秋夜长”等诗句中我们体会到的仅是深闺中少妇的离情别绪和淡淡的忧伤。
盛唐妇女受到时代氛围的影响,对丈夫远赴边塞求取功名的态度是比较豁达的,如王昌龄《闺怨》诗曰: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从诗中我们可看出少妇的生活是无忧无虑的,在春风和煦的日子整妆出游,看到这欣欣向荣的景色,顿生悔意,当初教夫婿戍边立功是多么冲动啊!可见丈夫当初走向边塞,征人妇的态度是积极支持,只是被春光撩拨之后有些许后悔,从整首诗所营造的意境来看,征人妇确实是“不知愁”的,全诗充满的是积极乐观的态度。
虽然征人妇的清泪与幽思也能够打动读者,但反映的仅仅是征人妇个人的情感,并没有深刻的社会内容,这与唐代中晚期的闺怨诗形成了巨大反差。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诗歌将极悲惨的事与极美好的事联系在一起,形成强烈的对比,使读者加倍地为征人妇感到可怜、可悲、可叹。
唐代士兵戍边要自备军装,所以秋闺捣练、制衣和寄衣成为妇女生活的重要内容。捣衣声牵动着千家万户的心,也凝聚着千千万万征人妇的情感,所以这类诗歌的基调是悲凉的。
唐代频繁的边塞战争形成了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征人妇,也产生了一批优秀的诗歌,跟随诗人们的笔触,从前期闺怨诗中反映的征人妇生活的豪华富贵与盼夫封侯,到后期生活的窘迫与盼夫生还的变化中,我们看到的是唐代社会由盛而衰的历史轨迹;从征人妇的喜怒怨嗔、希望绝望以及艰辛的生活中更能感受到唐代妇女处于从属地位,依然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其生活状态受到来自社会、家庭甚至内心的种种制约。
编辑:刘於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