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面对困境,有人坚守,有人退缩。中国人民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面对发展困境,主动寻求新机遇,于艰难中前行。经过一年多的探索和尝试,不仅学院业务有了新拓展,整体发展状况也基本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
关键词 学历继续教育 非学历继续教育 职业教育 在线教育
面对困境,有人坚守,有人退缩。在与中国人民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院长刘鹏对话过程中,笔者能够深切感受到在面对发展困境时,学院主动寻求新机遇,于艰难中前行,努力开拓新局面的决心和进取精神。
“疫情一开始,学校所有项目都停了,怎么跟客户保持联系?他们的需求如何满足?2020年4月,我們尝试通过在线方式为他们提供服务。”刘鹏告诉本刊,为了支持各个业务部门的发展,学院一面给业务部门提供支持,一面向学校申请优惠政策,在双重努力下,业务部门的积极性被极大地激发出来,经过一年的适应期,学院业务有了新拓展,整体发展状况已基本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
坚守旗帜担当,办出特色和质量
在线学习:您如何看待近年来继续教育发展所处的大环境?这对行业发展提出了哪些新要求?
刘鹏:近年来,继续教育所处的国内外大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这对行业的影响很大。
一是对目标定位影响非常大。在民族振兴过程中,继续教育的定位发生了很多变化。比如有些高校已经停办学历继续教育,行业也在寻求新的发展路径,提出职继融通等发展理念,这些都是时代大背景下产生的。继续教育到底要承担什么样的任务?当前形势给我们提出了一些新要求,也引发了新的思考。
二是办学技术和手段发生很大变化,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线上教育体量增长巨大。过去,高校非学历继续教育,线下占了绝大部分,但是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线上非学历继续教育取得了飞跃式发展。以我院为例,以前几乎没有线上非学历业务,在疫情触发下,我们发现有能力和渠道把线上的形式和技术利用好。去年一年,学院纯线上的,以及线上线下融合的非学历继续教育,营收达到了几千万元。这是很大的突破。
三是办学要求发生变化。当前,人们对继续教育的学习和教学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以人大为例,过去,即便不用太花心思琢磨怎么办成精品,很多个人、企业或政府部门也都会慕名而来,业务很多。现在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不管是国企或政府部门,它们内部就组织了很多高质量的培训,这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冲击和挑战,倒逼我们一定要做出特色和质量,否则很难抢占市场。近一两年,这方面的感触非常强烈。
面对当下的形势,我们认识到,品牌建设很重要,在质量把控上,我们也提了很多具体要求,做了很多探索。
在线学习:近年来,很多高校退出学历继续教育,人大在这方面是如何考虑的?
刘鹏:受大形势影响,很多兄弟院校退出学历继续教育,我们也进行了认真的思考和研究。就目前情况看,人大还没有退出的日程表,还会坚持做。
新中国的学历继续教育是从人民大学起源的,作为该领域的旗帜展示,我们还不能倒,并且学历继续教育目前还有很大的社会需求。虽然开放大学系统也在做这一块,但尚不能完全满足大家的需求,这些需求不是简单的学历提升,它们有不同的层次。
有些取得了全日制本科学位,甚至还有硕士和博士学位的学生报考我校继续教育,他们不仅是为了一纸文凭,而是想学习新的东西。这部分人选择人民大学,看重的是学校的学科和专业优势。我们有责任和义务为这样的需求提供服务。
从市场角度尤其是北京市场来看,学历继续教育处于萎缩状态,每年的报名人数都在减少,但是我们也发现,有很多人想通过学历继续教育让自己的能力、学历各方面得到提升,只是没有找到很好的形式,当前的学历继续教育满足不了他们的需求。所以我们也在尝试提供一些个性化、定制化的服务。
这个假期,我们联系了几家单位,比如民航,由于工作性质的原因,导致他们没法用零散的时间学习。我们希望利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教学模式,工作日线上学习,周末集中线下学习。再如,有些单位如果集体报名,可以单独编班,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计划和教学安排。如果他们有自己的场地,学院还可以送教上门。我们希望针对行业性的需求,尽可能为他们提供定制化的服务。既保证教学效果,提升培养质量,同时也能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为他们提供方便。目前,我们联系到的这类学生有300多人,计划一个班50—100人。
还有很多外地的同学希望我们在当地举办学历继续教育,但是由于政策限制,没有办法实现。如果以后政策能够放开,让人大优质的学历继续教育资源发挥更大作用,就能探索出更多新的模式和经验。这应该是未来的趋势。
内筑“防火墙”,保障事业平稳发展
在线学习:学院的线上非学历继续教育取得了飞跃式发展,目前,这块业务情况如何?
刘鹏:线上非学历继续教育,社会机构早就走在高校前面了。
于高校而言,教育模式有了一些变化,把线下内容转到了线上,但是高校对线上非学历培训的探索远远落后于社会需求。疫情给我们打开了一扇门,倒逼我们走上了现在的发展道路。为了应对环境变化,学院成立了网络教育部,尝试做线上非学历继续教育。该部门有两项功能:一是为学院其他业务部门做线上培训搭建平台,并对平台进行开发、维护、管理;二是直接负责一些线上培训项目,或是和具体业务部门合作开发培训项目。
在线非学历培训相对零散,跟传统的业务是交叉进行的,有些属于纯线上,有些是线上线下相结合。其中,线下为主线上做补充的模式比较多。目前,学院有六七十个项目已经立项,并且基本都执行了。
当前,学院线上非学历主要以艺术教育培训为突破口。我们有一个艺术培训中心,以往是学生到学校参加面授学习,现在我们尝试把学习转到线上,学习灵活度提高很多,可以反复学。课程已经上线,并且开始招生,反响很好。我们也在探索线上线下融合的教学方式。 最初业务部门开会讨论时,大家以为线上项目更省事,实际操作起来才发现,环节一点没少,甚至比线下更复杂。不少业务部门反应,收益少了不少,做事比以前更辛苦。这都是一个摸索和实践的过程。
在线学习:非学历继续教育的规范发展将是教育部接下来重点推进的工作。某些高校的非学历继续教育被指摘存在偏离办学定位、合作办学混乱、容易滋生腐败等问题。您对此怎么看?学院有什么好的做法?
刘鹏:继续教育是高校和社会联系的一个渠道,也是展示学校办学成果、师资力量等方面综合能力的窗口,引发社会的广泛关注很正常。毕竟非学历继续教育涉及的资金往来比较大,也涉及到很多企業和政府部门。
我们在非学历继续教育风险防范方面做了一些尝试,在校内筑起两道“防火墙”。一是建立内部审计机制。在学校整体审查安排之外,学院每年会请专业的审计公司对学院各项业务、合同、资金收支、管理制度等诸多方面进行全面审计。目的是为了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或风险,已经做了三年,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二是建立法律防火墙。我们与专业的律师事务所合作,由专业律师提供法律咨询,学院所有的对外合约、商谈文本、相关文字内容等,都请专业律师审阅把关,做好法律风险防控。这几年,我们整体业务的发展相对安全。
这些做法很好地保护了我们的事业安全发展,对兄弟院校可能有借鉴意义。
在线学习:从线下为主转到线上为主,业务模式变了,对人才队伍的要求变化应该很大,相应的薪酬体系也会变,这些也是很多学院开展非学历继续教育时非常关注的点。学院有没有好的经验可以借鉴?
刘鹏:确实面临很大的转变。
我们实行部门独立核算,项目也是独立核算。业务部门每年会规定业绩指标,学校、学院收取相应的管理费。我们会对项目进行质量监控,如果有质量不达标或者投诉等情况,会有相应处罚,出现事故学院会增加管理费,以此倒逼业务部门加强质量管理。扣除缴纳的管理费、相应的教学成本、人员成本后的部门结余完全由部门支配,相关工作人员的待遇直接跟部门结余挂钩。所以业务部门之间薪酬差距很大。学院行政部门的绩效则和学院整体业务挂钩,所有行政人员包括学院领导班子的绩效按照一定比例进行分配。大家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了起来。我们的政策就是把更多的自主权下放,调动业务部门的积极性。
为了提高员工业务能力,我们每年会安排相关人员参加培训学习,学院从行政经费里拨款报销。参加培训的人员积累到一定数量,我们会组织“思想荟”,请大家讲一讲学习后的收获,新的想法,与同行交流得到的新信息等,“思想荟”坚持两三年了,效果非常好。大家在学习过程中提高很多。
今年整体业绩非常好,我们做了一个估算,营收接近2019年同期的水平。
欲取先予,主动谋求高站位
在线学习: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行业专家提出“大职业教育”观,将继续教育纳入职业教育范畴。您怎么看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的关系?对行业热议的“职继融通”有何思考?
刘鹏:把继续教育纳入职业教育范畴,从高校继续教育来看,也可以这么理解。但是继续教育和中职、高职的职业教育有本质区别,更多是强调终生学习的理念,强调的是人的完善和提高,而不是掌握一种职业技能,二者互为补充。
如何坚持有特色而又统一的发展,这是以后我们要探索的。让高校继续教育和中职、高职教育衔接,这是未来发展的方向。去年我到河南一些民办学校沟通交流,他们迫切希望能够在学科建设、办学理念和办学管理经验上得到指导。我们也在探索一些合作计划,希望把一些优势课程和专业,以及常年办学积累下来的经验跟他们共享。比如,人大学科体系建设,优秀的师资和课程,包括有些专科院校升为本科学校,本科学校申办研究生专业,这方面我们是否可以提供技术指导和支持?我们准备做这些事,也特别有意义。
在线学习:继续教育在高校中处于边缘地位,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也是很多继续教育学院发展的痛点。学院有好的做法可以借鉴吗?
刘鹏:很多学院会有类似的困扰,我在几次会上也跟大家做过交流。
继续教育在学校到底处于什么样的地位,尤其像人大这样的“双一流”高校该怎么规划和定位它?首先,学院必须争取从学校层面进行继续教育的战略规划,把继续教育列入“双一流”高校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流高校没有一流的继续教育,说不过去,也说不通。
继续教育的首要职能是人才培养,这个人才培养不同于全日制教育,它的形式更灵活,范围更广泛,有其特色。继续教育的人才培养对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有直接的促进作用,这种作用是立竿见影的。
第二,为学校行政管理队伍提供培训服务。在学校“双一流”建设中,除了要有一流的师资、一流的学生、一流的学科外,还应该有一流的管理服务队伍。一流的管理服务队伍靠谁建设?我认为,应该靠继续教育。学校一系列职务性培训,我们牵头,与组织部、人事处等部门联合做,从学院经费中拨款为相关人员提供专业培训。我认为,这是继续教育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也是应该承担的职能。
我们考虑一年8个班次,每个班次投入30—50万元。每年为四五百人的行政队伍提供一周左右的培训。长期坚持做下去,学校整体管理能力和水平提高了,学员的参训体验也随之提升,对学院自然有好处。我认为,这种贡献比挣了钱之后交给学校要有意义得多。
第三,为校友服务。学校能为校友尤其是广大的普通校友提供的服务和帮助是有限的。我们现在在做整个校友培训的具体工作,完全免费。我们把老师们的一些新成果、新课程放在网上,校友可以登录自己的账号使用。甚至我们在考虑以后整个网络平台能够支持建立一些年级群、班级群、专业群,通过各种条块模式让大家进行资源的共享和交流,我们再给他们做一些短期的培训,更多是以线上为主。
把这三件事做好了,继续教育就能在学校落地,也会收到意想不到的回馈。
责任编辑:夏英 邮箱:chinadisedu@zxxx.net.cn
关键词 学历继续教育 非学历继续教育 职业教育 在线教育
面对困境,有人坚守,有人退缩。在与中国人民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院长刘鹏对话过程中,笔者能够深切感受到在面对发展困境时,学院主动寻求新机遇,于艰难中前行,努力开拓新局面的决心和进取精神。
“疫情一开始,学校所有项目都停了,怎么跟客户保持联系?他们的需求如何满足?2020年4月,我們尝试通过在线方式为他们提供服务。”刘鹏告诉本刊,为了支持各个业务部门的发展,学院一面给业务部门提供支持,一面向学校申请优惠政策,在双重努力下,业务部门的积极性被极大地激发出来,经过一年的适应期,学院业务有了新拓展,整体发展状况已基本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
坚守旗帜担当,办出特色和质量
在线学习:您如何看待近年来继续教育发展所处的大环境?这对行业发展提出了哪些新要求?
刘鹏:近年来,继续教育所处的国内外大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这对行业的影响很大。
一是对目标定位影响非常大。在民族振兴过程中,继续教育的定位发生了很多变化。比如有些高校已经停办学历继续教育,行业也在寻求新的发展路径,提出职继融通等发展理念,这些都是时代大背景下产生的。继续教育到底要承担什么样的任务?当前形势给我们提出了一些新要求,也引发了新的思考。
二是办学技术和手段发生很大变化,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线上教育体量增长巨大。过去,高校非学历继续教育,线下占了绝大部分,但是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线上非学历继续教育取得了飞跃式发展。以我院为例,以前几乎没有线上非学历业务,在疫情触发下,我们发现有能力和渠道把线上的形式和技术利用好。去年一年,学院纯线上的,以及线上线下融合的非学历继续教育,营收达到了几千万元。这是很大的突破。
三是办学要求发生变化。当前,人们对继续教育的学习和教学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以人大为例,过去,即便不用太花心思琢磨怎么办成精品,很多个人、企业或政府部门也都会慕名而来,业务很多。现在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不管是国企或政府部门,它们内部就组织了很多高质量的培训,这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冲击和挑战,倒逼我们一定要做出特色和质量,否则很难抢占市场。近一两年,这方面的感触非常强烈。
面对当下的形势,我们认识到,品牌建设很重要,在质量把控上,我们也提了很多具体要求,做了很多探索。
在线学习:近年来,很多高校退出学历继续教育,人大在这方面是如何考虑的?
刘鹏:受大形势影响,很多兄弟院校退出学历继续教育,我们也进行了认真的思考和研究。就目前情况看,人大还没有退出的日程表,还会坚持做。
新中国的学历继续教育是从人民大学起源的,作为该领域的旗帜展示,我们还不能倒,并且学历继续教育目前还有很大的社会需求。虽然开放大学系统也在做这一块,但尚不能完全满足大家的需求,这些需求不是简单的学历提升,它们有不同的层次。
有些取得了全日制本科学位,甚至还有硕士和博士学位的学生报考我校继续教育,他们不仅是为了一纸文凭,而是想学习新的东西。这部分人选择人民大学,看重的是学校的学科和专业优势。我们有责任和义务为这样的需求提供服务。
从市场角度尤其是北京市场来看,学历继续教育处于萎缩状态,每年的报名人数都在减少,但是我们也发现,有很多人想通过学历继续教育让自己的能力、学历各方面得到提升,只是没有找到很好的形式,当前的学历继续教育满足不了他们的需求。所以我们也在尝试提供一些个性化、定制化的服务。
这个假期,我们联系了几家单位,比如民航,由于工作性质的原因,导致他们没法用零散的时间学习。我们希望利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教学模式,工作日线上学习,周末集中线下学习。再如,有些单位如果集体报名,可以单独编班,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计划和教学安排。如果他们有自己的场地,学院还可以送教上门。我们希望针对行业性的需求,尽可能为他们提供定制化的服务。既保证教学效果,提升培养质量,同时也能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为他们提供方便。目前,我们联系到的这类学生有300多人,计划一个班50—100人。
还有很多外地的同学希望我们在当地举办学历继续教育,但是由于政策限制,没有办法实现。如果以后政策能够放开,让人大优质的学历继续教育资源发挥更大作用,就能探索出更多新的模式和经验。这应该是未来的趋势。
内筑“防火墙”,保障事业平稳发展
在线学习:学院的线上非学历继续教育取得了飞跃式发展,目前,这块业务情况如何?
刘鹏:线上非学历继续教育,社会机构早就走在高校前面了。
于高校而言,教育模式有了一些变化,把线下内容转到了线上,但是高校对线上非学历培训的探索远远落后于社会需求。疫情给我们打开了一扇门,倒逼我们走上了现在的发展道路。为了应对环境变化,学院成立了网络教育部,尝试做线上非学历继续教育。该部门有两项功能:一是为学院其他业务部门做线上培训搭建平台,并对平台进行开发、维护、管理;二是直接负责一些线上培训项目,或是和具体业务部门合作开发培训项目。
在线非学历培训相对零散,跟传统的业务是交叉进行的,有些属于纯线上,有些是线上线下相结合。其中,线下为主线上做补充的模式比较多。目前,学院有六七十个项目已经立项,并且基本都执行了。
当前,学院线上非学历主要以艺术教育培训为突破口。我们有一个艺术培训中心,以往是学生到学校参加面授学习,现在我们尝试把学习转到线上,学习灵活度提高很多,可以反复学。课程已经上线,并且开始招生,反响很好。我们也在探索线上线下融合的教学方式。 最初业务部门开会讨论时,大家以为线上项目更省事,实际操作起来才发现,环节一点没少,甚至比线下更复杂。不少业务部门反应,收益少了不少,做事比以前更辛苦。这都是一个摸索和实践的过程。
在线学习:非学历继续教育的规范发展将是教育部接下来重点推进的工作。某些高校的非学历继续教育被指摘存在偏离办学定位、合作办学混乱、容易滋生腐败等问题。您对此怎么看?学院有什么好的做法?
刘鹏:继续教育是高校和社会联系的一个渠道,也是展示学校办学成果、师资力量等方面综合能力的窗口,引发社会的广泛关注很正常。毕竟非学历继续教育涉及的资金往来比较大,也涉及到很多企業和政府部门。
我们在非学历继续教育风险防范方面做了一些尝试,在校内筑起两道“防火墙”。一是建立内部审计机制。在学校整体审查安排之外,学院每年会请专业的审计公司对学院各项业务、合同、资金收支、管理制度等诸多方面进行全面审计。目的是为了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或风险,已经做了三年,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二是建立法律防火墙。我们与专业的律师事务所合作,由专业律师提供法律咨询,学院所有的对外合约、商谈文本、相关文字内容等,都请专业律师审阅把关,做好法律风险防控。这几年,我们整体业务的发展相对安全。
这些做法很好地保护了我们的事业安全发展,对兄弟院校可能有借鉴意义。
在线学习:从线下为主转到线上为主,业务模式变了,对人才队伍的要求变化应该很大,相应的薪酬体系也会变,这些也是很多学院开展非学历继续教育时非常关注的点。学院有没有好的经验可以借鉴?
刘鹏:确实面临很大的转变。
我们实行部门独立核算,项目也是独立核算。业务部门每年会规定业绩指标,学校、学院收取相应的管理费。我们会对项目进行质量监控,如果有质量不达标或者投诉等情况,会有相应处罚,出现事故学院会增加管理费,以此倒逼业务部门加强质量管理。扣除缴纳的管理费、相应的教学成本、人员成本后的部门结余完全由部门支配,相关工作人员的待遇直接跟部门结余挂钩。所以业务部门之间薪酬差距很大。学院行政部门的绩效则和学院整体业务挂钩,所有行政人员包括学院领导班子的绩效按照一定比例进行分配。大家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了起来。我们的政策就是把更多的自主权下放,调动业务部门的积极性。
为了提高员工业务能力,我们每年会安排相关人员参加培训学习,学院从行政经费里拨款报销。参加培训的人员积累到一定数量,我们会组织“思想荟”,请大家讲一讲学习后的收获,新的想法,与同行交流得到的新信息等,“思想荟”坚持两三年了,效果非常好。大家在学习过程中提高很多。
今年整体业绩非常好,我们做了一个估算,营收接近2019年同期的水平。
欲取先予,主动谋求高站位
在线学习: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行业专家提出“大职业教育”观,将继续教育纳入职业教育范畴。您怎么看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的关系?对行业热议的“职继融通”有何思考?
刘鹏:把继续教育纳入职业教育范畴,从高校继续教育来看,也可以这么理解。但是继续教育和中职、高职的职业教育有本质区别,更多是强调终生学习的理念,强调的是人的完善和提高,而不是掌握一种职业技能,二者互为补充。
如何坚持有特色而又统一的发展,这是以后我们要探索的。让高校继续教育和中职、高职教育衔接,这是未来发展的方向。去年我到河南一些民办学校沟通交流,他们迫切希望能够在学科建设、办学理念和办学管理经验上得到指导。我们也在探索一些合作计划,希望把一些优势课程和专业,以及常年办学积累下来的经验跟他们共享。比如,人大学科体系建设,优秀的师资和课程,包括有些专科院校升为本科学校,本科学校申办研究生专业,这方面我们是否可以提供技术指导和支持?我们准备做这些事,也特别有意义。
在线学习:继续教育在高校中处于边缘地位,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也是很多继续教育学院发展的痛点。学院有好的做法可以借鉴吗?
刘鹏:很多学院会有类似的困扰,我在几次会上也跟大家做过交流。
继续教育在学校到底处于什么样的地位,尤其像人大这样的“双一流”高校该怎么规划和定位它?首先,学院必须争取从学校层面进行继续教育的战略规划,把继续教育列入“双一流”高校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流高校没有一流的继续教育,说不过去,也说不通。
继续教育的首要职能是人才培养,这个人才培养不同于全日制教育,它的形式更灵活,范围更广泛,有其特色。继续教育的人才培养对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有直接的促进作用,这种作用是立竿见影的。
第二,为学校行政管理队伍提供培训服务。在学校“双一流”建设中,除了要有一流的师资、一流的学生、一流的学科外,还应该有一流的管理服务队伍。一流的管理服务队伍靠谁建设?我认为,应该靠继续教育。学校一系列职务性培训,我们牵头,与组织部、人事处等部门联合做,从学院经费中拨款为相关人员提供专业培训。我认为,这是继续教育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也是应该承担的职能。
我们考虑一年8个班次,每个班次投入30—50万元。每年为四五百人的行政队伍提供一周左右的培训。长期坚持做下去,学校整体管理能力和水平提高了,学员的参训体验也随之提升,对学院自然有好处。我认为,这种贡献比挣了钱之后交给学校要有意义得多。
第三,为校友服务。学校能为校友尤其是广大的普通校友提供的服务和帮助是有限的。我们现在在做整个校友培训的具体工作,完全免费。我们把老师们的一些新成果、新课程放在网上,校友可以登录自己的账号使用。甚至我们在考虑以后整个网络平台能够支持建立一些年级群、班级群、专业群,通过各种条块模式让大家进行资源的共享和交流,我们再给他们做一些短期的培训,更多是以线上为主。
把这三件事做好了,继续教育就能在学校落地,也会收到意想不到的回馈。
责任编辑:夏英 邮箱:chinadisedu@zxxx.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