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信息技术教育是增强我国经济实力、促进我国实现信息化目标的根本保证,本文首先介绍了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概念和特点,然后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解决措施。
关键词: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99 (2012) 23-0000-02
1 信息技术教育概念及其特点
1.1 信息技术教育的概念。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是指将信息技术有关知识纳入到中小学的日常教学中,通过开设信息技术课程,让中小学生从小就掌握信息技术知识和操作技能。现代社会是信息化社会,谁掌握了先进的信息技术,谁就获得了生存的权利。尤其是对一个国家来说,培养信息技术人才是当前最重要的任务。信息化人才能够熟练操作各种计算机软件、设计计算机操作程序、掌握先进的智能化技术,具有分析、加工和储存信息的能力。无论是经济的发展,还是国防实力的增强都离不开信息化人才。所以,信息技术教育承担着为国家培养优秀信息化人才的重大使命。
1.2 信息技术教育的特点.笔者对信息技术教育的特征归纳如下:
(1)起着基础作用。信息技术作为一门新学科,不是独立于其他学科的,学生通过学习信息技术,可以将学到的技能应用于其他领域或其他学科。比如,学生通过计算机完成语文、数学等作业后,可以用电子邮件的形式发到老师的邮箱,这样就节省了纸张。可见,信息技术可以作为完成其他学科的工具,并且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在整个教育系统中起着基础作用。
(2)投入成本高和技术水平高。信息技术教育和普通的语文、数学教育存在很大的不同,后者只需授课老师具有较强的专业知识和良好的表达能力。而信息技术是一门操作性比较强的课程,首先学校得具备计算机设备、购买或开发计算机软件、开通网络等;其次,学校还需要聘请精通信息技术的专业人士作为老师,以及有足够数量的专业人才来维护信息系统的日常运行和维修。可见,信息技术教育的投入成本高,技术水平要求高。
(3)更新速度快。我们经常说手机、电脑等产品的更新速度快,其实说的就是信息技术的更新速度比较快。可以用“日新月异”这个词汇来形容,谁掌握了最新的信息技术,谁就掌握了市场经济的命脉。众所周知,苹果之所以赫赫有名、产品在国际上占据首位,就是因为苹果掌握着最新的技术。由于信息技术具有这样的特点,所以从事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老师也应该不断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走在时代的前列。
(4)综合性和渗透性强。信息技术教育综合性强是指,世界上最先进的技术都被融入到了信息技术教育中,比如计算机操作技术、软件开发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智能化技术等,信息技术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综合素质较强的优秀人才。渗透性是指,信息技术不仅应用于计算机领域,还应用到了社会的各个方面,现代化的人们已经离不开信息技术,它极大的提高了人们的工作效率、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
2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2.1 信息技术教育设施建设不到位。由于信息技术教育具有投入成本高的特点,大部分中学只是购买少数的计算机、多媒体设备,网络维护工作也不到位。经常会出现网络故障、计算机故障、多媒体损坏等现象,这就扰乱了日常的信息技术教学工作。还有一些学校为了节省资金,选择购买二手计算机、多媒体设备,选择较便宜但不稳定的网络等。笔者认为,造成信息技术教育设施建设不到位的主要原因是:一、中学对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由于我国没有将信息技术教育纳入到中考、高考中,学校、家长以及学生自己都还是以“学习为重”;二、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匀。我国存在教育资源分配不合理的现象,同一个城市的不同中学可能由于财政投入的不平等,造成信息技术设施存在差别。另外,农村中学的信息技术设施普遍不足,不能满足农村中小学生的要求。
2.2 教学目标模糊并且缺乏考核机制。教学目标模糊主要体现在:首先,学校对信息技术教育的定位不准确,认为信息技术教育就是向学生传授计算机操作知识,没有认识到信息技术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课程。它不仅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分析、加工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其次,没有将信息技术教育作为重要目标。由于信息技术不是中考、高考的必考知识,所以学校只是为了响应国家的号召才勉强开信息技术课。再加上中学生的性格不成熟,容易受不良信息的诱惑,导致了很多学生沉迷于游戏世界、荒废了学业,造成了家长认识的错误,认为信息技术不是什么“好东西”。缺乏考核机制是指,学校没有一套完善的考核机制来对信息技术教学效果、信息技术教师素质等进行考评,只是简单的进行期中、期末闭卷考试,没有设置上级操作考试环节,对于学生是否学到有用知识、教师是否传授最新信息技术知识不甚了解。
2.3 教师信息素质低。教师信息素质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具有熟练操作计算机的技能,还应具有获取、加工、整合、使用、输出信息的能力。目前,我国中学教师普遍存在认识偏差,即所谓的教师信息素质,就是指教师应用计算机熟练程度,包括各种软件的使用、程序的破解、计算机故障的解决等,而没有将认识上升到信息加工和使用的水平。这主要表现在,大多数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在课堂上只讲授计算机的操作技巧,包括文档的编辑、表格的制作、课件的制作等,却没有向学生传授如何获取信息、阅读信息、使用信息的知识。由于学校没有做出强硬要求,导致了教师不愿意主动去学习获取、加工、使用信息的知识,造成了教师信息素质低。
3 解决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问题的措施
3.1 提高对信息技术重要性的认识。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信息技术教育的普及应该从娃娃抓起”,我们国家应该响应邓小平同志的提议,将信息技术课程纳入到中学教学计划中,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对国家强盛的重要性。要做到这一点,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鼓励学校采取多种方式筹集资金,以便有足够的资金投入到信息技术教育中。资金是购买先进信息技术设施、建造信息技术教育基地、维护网络通畅性的物质基础。因此,学校不能只等着国家财政拨款,还应想办法从民间筹集资本,得到地方企业的支持是最佳的筹资办法;其次,各级教学主管部门应该深刻认识到信息技术的重要性,并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来强硬要求各地区的中小学提高对信息技术重要性的认识,督促他们加大对信息技术教育的投入。
3.2 将信息技术课程纳入正式考试并建立考评机制。信息技术教育既然同中学语文、数学等课程一样起着基础作用,笔者认为我国应该逐步实现将信息技术纳入到高考的考试科目中,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的学习兴趣。为了进一步表明国家对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视程度,还可以鼓励学校实行“一票否决”制,即只要信息技术这门课程考试不合格,不管语文和数学考试多高的分数,都将被重点中学或大学拒之门外。另外,中学还应建立完善的考评机制,对信息技术教学成果进行考核。这主要包括制定适合学校自身情况的奖惩制度,对优秀信息技术教师给予物质或精神奖励,对获得信息技术比赛的学生给予表扬和物质奖励等,形成相互竞争、共同进步的良好学习氛围。
3.3 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首先是让教师认识到信息素养不仅包括计算机操作技能,还包括搜集信息、加工处理信息、将信息为我所用的能力。在此基础上,学校应该鼓励教师不断提高获取、处理信息的能力,并要求教师将如何获取有用信息、如何提炼有用信息、如何增加信息价值等知识传授给学生,并纳入对教师的考评中来。
参考文献:
[1]李海章.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一路走好[J].教育技术导刊,2005,1.
[2]张爱华.中学信息技术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学周刊,2011,3.
[作者简介]程双全(1968-),男,重庆市开县人,重庆市开县教育经费核算中心。
关键词: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99 (2012) 23-0000-02
1 信息技术教育概念及其特点
1.1 信息技术教育的概念。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是指将信息技术有关知识纳入到中小学的日常教学中,通过开设信息技术课程,让中小学生从小就掌握信息技术知识和操作技能。现代社会是信息化社会,谁掌握了先进的信息技术,谁就获得了生存的权利。尤其是对一个国家来说,培养信息技术人才是当前最重要的任务。信息化人才能够熟练操作各种计算机软件、设计计算机操作程序、掌握先进的智能化技术,具有分析、加工和储存信息的能力。无论是经济的发展,还是国防实力的增强都离不开信息化人才。所以,信息技术教育承担着为国家培养优秀信息化人才的重大使命。
1.2 信息技术教育的特点.笔者对信息技术教育的特征归纳如下:
(1)起着基础作用。信息技术作为一门新学科,不是独立于其他学科的,学生通过学习信息技术,可以将学到的技能应用于其他领域或其他学科。比如,学生通过计算机完成语文、数学等作业后,可以用电子邮件的形式发到老师的邮箱,这样就节省了纸张。可见,信息技术可以作为完成其他学科的工具,并且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在整个教育系统中起着基础作用。
(2)投入成本高和技术水平高。信息技术教育和普通的语文、数学教育存在很大的不同,后者只需授课老师具有较强的专业知识和良好的表达能力。而信息技术是一门操作性比较强的课程,首先学校得具备计算机设备、购买或开发计算机软件、开通网络等;其次,学校还需要聘请精通信息技术的专业人士作为老师,以及有足够数量的专业人才来维护信息系统的日常运行和维修。可见,信息技术教育的投入成本高,技术水平要求高。
(3)更新速度快。我们经常说手机、电脑等产品的更新速度快,其实说的就是信息技术的更新速度比较快。可以用“日新月异”这个词汇来形容,谁掌握了最新的信息技术,谁就掌握了市场经济的命脉。众所周知,苹果之所以赫赫有名、产品在国际上占据首位,就是因为苹果掌握着最新的技术。由于信息技术具有这样的特点,所以从事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老师也应该不断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走在时代的前列。
(4)综合性和渗透性强。信息技术教育综合性强是指,世界上最先进的技术都被融入到了信息技术教育中,比如计算机操作技术、软件开发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智能化技术等,信息技术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综合素质较强的优秀人才。渗透性是指,信息技术不仅应用于计算机领域,还应用到了社会的各个方面,现代化的人们已经离不开信息技术,它极大的提高了人们的工作效率、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
2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2.1 信息技术教育设施建设不到位。由于信息技术教育具有投入成本高的特点,大部分中学只是购买少数的计算机、多媒体设备,网络维护工作也不到位。经常会出现网络故障、计算机故障、多媒体损坏等现象,这就扰乱了日常的信息技术教学工作。还有一些学校为了节省资金,选择购买二手计算机、多媒体设备,选择较便宜但不稳定的网络等。笔者认为,造成信息技术教育设施建设不到位的主要原因是:一、中学对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由于我国没有将信息技术教育纳入到中考、高考中,学校、家长以及学生自己都还是以“学习为重”;二、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匀。我国存在教育资源分配不合理的现象,同一个城市的不同中学可能由于财政投入的不平等,造成信息技术设施存在差别。另外,农村中学的信息技术设施普遍不足,不能满足农村中小学生的要求。
2.2 教学目标模糊并且缺乏考核机制。教学目标模糊主要体现在:首先,学校对信息技术教育的定位不准确,认为信息技术教育就是向学生传授计算机操作知识,没有认识到信息技术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课程。它不仅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分析、加工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其次,没有将信息技术教育作为重要目标。由于信息技术不是中考、高考的必考知识,所以学校只是为了响应国家的号召才勉强开信息技术课。再加上中学生的性格不成熟,容易受不良信息的诱惑,导致了很多学生沉迷于游戏世界、荒废了学业,造成了家长认识的错误,认为信息技术不是什么“好东西”。缺乏考核机制是指,学校没有一套完善的考核机制来对信息技术教学效果、信息技术教师素质等进行考评,只是简单的进行期中、期末闭卷考试,没有设置上级操作考试环节,对于学生是否学到有用知识、教师是否传授最新信息技术知识不甚了解。
2.3 教师信息素质低。教师信息素质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具有熟练操作计算机的技能,还应具有获取、加工、整合、使用、输出信息的能力。目前,我国中学教师普遍存在认识偏差,即所谓的教师信息素质,就是指教师应用计算机熟练程度,包括各种软件的使用、程序的破解、计算机故障的解决等,而没有将认识上升到信息加工和使用的水平。这主要表现在,大多数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在课堂上只讲授计算机的操作技巧,包括文档的编辑、表格的制作、课件的制作等,却没有向学生传授如何获取信息、阅读信息、使用信息的知识。由于学校没有做出强硬要求,导致了教师不愿意主动去学习获取、加工、使用信息的知识,造成了教师信息素质低。
3 解决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问题的措施
3.1 提高对信息技术重要性的认识。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信息技术教育的普及应该从娃娃抓起”,我们国家应该响应邓小平同志的提议,将信息技术课程纳入到中学教学计划中,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对国家强盛的重要性。要做到这一点,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鼓励学校采取多种方式筹集资金,以便有足够的资金投入到信息技术教育中。资金是购买先进信息技术设施、建造信息技术教育基地、维护网络通畅性的物质基础。因此,学校不能只等着国家财政拨款,还应想办法从民间筹集资本,得到地方企业的支持是最佳的筹资办法;其次,各级教学主管部门应该深刻认识到信息技术的重要性,并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来强硬要求各地区的中小学提高对信息技术重要性的认识,督促他们加大对信息技术教育的投入。
3.2 将信息技术课程纳入正式考试并建立考评机制。信息技术教育既然同中学语文、数学等课程一样起着基础作用,笔者认为我国应该逐步实现将信息技术纳入到高考的考试科目中,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的学习兴趣。为了进一步表明国家对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视程度,还可以鼓励学校实行“一票否决”制,即只要信息技术这门课程考试不合格,不管语文和数学考试多高的分数,都将被重点中学或大学拒之门外。另外,中学还应建立完善的考评机制,对信息技术教学成果进行考核。这主要包括制定适合学校自身情况的奖惩制度,对优秀信息技术教师给予物质或精神奖励,对获得信息技术比赛的学生给予表扬和物质奖励等,形成相互竞争、共同进步的良好学习氛围。
3.3 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首先是让教师认识到信息素养不仅包括计算机操作技能,还包括搜集信息、加工处理信息、将信息为我所用的能力。在此基础上,学校应该鼓励教师不断提高获取、处理信息的能力,并要求教师将如何获取有用信息、如何提炼有用信息、如何增加信息价值等知识传授给学生,并纳入对教师的考评中来。
参考文献:
[1]李海章.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一路走好[J].教育技术导刊,2005,1.
[2]张爱华.中学信息技术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学周刊,2011,3.
[作者简介]程双全(1968-),男,重庆市开县人,重庆市开县教育经费核算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