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河北省承德县朝梁子村村口的山坡上矗立着一座毛主席批语碑,上刻毛主席在农业合作化运动中对该村的批语“所谓落后乡村并非一切都落后”。十多年来,一位年轻的女村党支部书记始终坚持以毛主席批语的精神鼓舞自己,一步一个脚印带领群众走艰苦创业之路,把一个名副其实的落后村变成了全国文明村。这位女支书就是杨秀华。
1982年杨秀华高中毕业后在小兰窝村担任教学工作。在工作中她越来越体会到知识的宝贵,1983年毅然报名参加了中央农业广播学校承德县分校农学专业中专班的学习,1987年以优异成绩取得了农广校中专毕业证书。
“要对得起投我票的党员,对得起全村的父老乡亲”
1991年10月,在改选村领导班子的党员大会上,28岁的村妇代会主任杨秀华以全票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面对村民们期待的目光,她庄严承诺:“一定要对得起投我票的党员,对得起全村的父老乡亲。”
那个时候,朝梁子村因为村办企业管理不善欠下了沉重的债务,杨秀华上任后,首先面临着两大包袱:一是亏损25万元濒临倒闭的村橡胶厂,二是欠了110万元外债已经倒闭的村肥皂厂。面对130多万元外债,她夜不能寐,冥思苦想之后暗下决心:一定要甩掉这两大包袱,搬开压在村民身上的沉重债务负担,带领乡亲们轻装前进。
村橡胶厂由于原厂长撂了挑子,生产处于停顿状态,杨秀华连夜召集班子成员商议,第二天就把厂子接管过来。她带领村干部向老工人学技术,和工人一起加夜班,经过半年苦战,厂子起死回生,当年还清了25万元外债,实现产值100多万元,安置40多名劳动力就业,其中残疾人20名。
村橡胶厂的状况刚刚好转,欠了98万元贷款已经倒闭的村肥皂厂又被信用社起诉了。通过广泛征求干部群众意见和咨询相关部门,杨秀华决定通过法律手段,申请企业破产还债。但在当时,村办企业破产还没有先例,难度可想而知。杨秀华没有放弃,1991-1994的4年里,她先后30多次到承德市中级人民法院和其他有关部门,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她的执着使肥皂厂走上破产还债的道路,卸下了压在朝梁子村民身上的巨额债务。消息传回,小山村沸腾了,大家连夜打着手电把杨秀华迎回村。
“当干部就要带头勤劳致富,不能当混饭吃的干部”
杨秀华常对班子成员说:“我们当干部的得先勤劳致富,千万别让群众说你们要是不当干部,连饭都吃不上。”
过去,朝梁子村男劳力外出打工,妇女大部分赋闲在家。杨秀华想在村里办一个服装厂,给妇女们找点活干,可没资金、少技术、缺人才,要办厂谈何容易。她听说在县服装厂工作的朝梁子村村民栾洪奎懂服装加工技术,就每天一趟往返6公里山路去请他,诚意打动了栾洪奎的心,他毅然辞去县服装厂的工作回村办厂;没有厂房,他们就暂时租借几间闲置库房,从山上砍来树枝做架子,把屋子吊上棚、糊上报纸作为厂房;没资金买机器,杨秀华召集班子成员开会,动员村干部们带头集资办厂,她率先拿出5000元积蓄,与其他几位村干部凑了3万元,把设备买了回来。厂子投产以后,杨秀华把两岁的儿子交给婆婆照管,自己和厂里的销售人员到天津、唐山等地四处奔走,很快打开了产品销路。现在,该厂建起了高标准厂房,机器设备进行了3次更新换代,企业固定资产由建厂初期的 15万元增加到200多万元,年创产值300多万元,产品畅销国内外。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结构调整是发展的核心,它不仅决定着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还决定着经济发展的后劲和整体竞争力。以杨秀华为首的村两委班子清楚地认识到了这一点,不断强化科技兴村意识,依靠科技促进结构调整。村里经常请县、镇技术人员来讲课,还利用农闲季节找来农业、种养业等科技资料、光盘、录像带,通过举办培训班等形式,向农民灌输科技知识。朝梁子村平均每年发放科技材料500余份,举办培训班30多场次,放映科技录像10余场次,使80%的农户都掌握了1~2门专业技术,为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科技基础。
此外,村两委班子不断树样板、立典型,积极引导农户科学种田、科学养殖、科学办厂、科学致富,不仅提高了经济效益,还涌现出了一批能人,在他们的带动下,全村建成个体私营企业2家、个体工商户68户;扶持蔬菜种植业和特色养殖业的发展,建日光温室17栋,培育蔬菜种植大户25户,大力发展生猪、牛、羊、肉鸡、獭兔等畜禽特色养殖,扶持发展养殖户40户;建“三位一体”沼气池26个;种植各种干鲜果树4万株,有效地促进了农民收入增长。
“党组织为老百姓办实事,我也要成为党的一份子”
2002年,由于连续3年干旱,朝梁子村全村240户村民吃水困难。村党支部、村委会决定在村口建蓄水池,修自来水。杨秀华多次向有关部门申请,终于使总投资28万元的饮水工程得以立项。工程扫尾时,出现2万元资金缺口,杨秀华决定向村民们借。她在广播中说:“村里安自来水,向大家借钱,到期还不上,我个人还大家。”听到广播以后,很多村民主动把钱送到村部,不到一天时间就凑齐了2万元,240户村民如期吃上了清澈甘甜的自来水。
由于多年持续干旱导致水位下降,村里的大眼井干涸见底,原有的水浇地几乎变成了旱田。杨秀华和其他几位班子成员商量后,决定投资15万元兴修水利。在村干部的带领下,全村新打机井8眼,维修机井17眼,修建高压节水工程一处,增加水浇地200多亩,种植多种高效作物,村民收入大幅增加。
朝梁子村座落在一条长3公里的山沟里,原先只有一条坑洼不平的土路,晴天尘土飞扬,雨天泥泞不堪。为解决行路难问题,杨秀华与村民商量,决定采取分期施工的办法修路,10年实现道路硬化。1999年一期工程正式开工,由于资金不足,水泥无法到位,杨秀华把自家建筑队用的10万元水泥借给村里使用,在村口首先修了一条800米的水泥样板路;2003年,采取“村民自愿捐一点,集体出一点,多方争取一点”的办法,筹集资金50多万元修建二期工程,把全村1660米主街道铺成了水泥路面;2004年,借助“村村通”工程优惠政策,投资40多万元,完成了余下的1600米路面硬化工程,比原计划整整提前了5年。在修路过程中为节省资金,杨秀华经常带领村民开展义务劳动,很多村民每天早晨都自觉到修路工地参加义务劳动,仅2003年全村就有2800多人(次)参加义务劳动。
看到党支部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实事,很多村民积极要求加入党组织。61岁的村民邢素云在入党申请书中写道:“入党是我多年的夙愿,现在看到党组织为老百姓办实事,我更盼望成为党组织中的一份子,为党支部分忧,为村里尽力。”
加快发展,改善民生,带领村民共同致富
杨秀华紧紧把握发展这一硬道理,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产业富民、实事惠民,千方百计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建村福利橡胶厂和服装厂,年产值超过1000万元,安排本村500余名劳动力就业,实现了村集体经济和村民收入的双增收。为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结合本村实际,杨秀华提出了“整合发展”的思路,坚持规划先行、产业带动,聘请河北农业大学建筑设计院的专家对朝梁子村进行科学规划,并广泛征求村民的意见和建议,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满足村民的愿望紧密结合,朝阳新区、现代农业示范区、综合文化旅游区“三区”并进,建设生态环境、发展生态经济、培育生态文化“三措”齐动。重点实施了新型民居、红色旅游、休闲娱乐、观光采摘、现代农业示范、小流域综合治理“六项”工程,按照“山坡观光采摘园、经济林果遍山间、沟川棚室瓜菜鲜、高产葡萄满庭院”的发展目标,新建观光采摘园1000多亩,投资5000万元建设的集休闲、餐饮、观光、会议接待于一体的“绿谷生态园”已经正式投入使用,生态、高效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已初具规模。同时,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500万元新建的村民服务中心主体工程已经完工;积极推进新民居建设,打造“花园式”居住环境,目前已建成花园式民居524套,使村民过上了和城里人一样的生活。
十几年来,朝梁子村党支部先后被授予“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省级“优秀农村党支部”、国家级和省级“文明村”、市级“农村标杆党支部”等荣誉称号,并连续多年被县委评为“红旗党支部”。杨秀华本人也先后被省、市、县评为“优秀共产党员”、“三八红旗标兵”、“市级劳模”,并于2008年当选为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2010年12月,中央农广校建校30周年会议上,杨秀华作为优秀学员代表宣读了开展“农民读书月”活动的倡议书。回首十多年来带领朝梁子村大步前进的历程,杨秀华更加体会到了知识的宝贵,依靠科技才能更快致富。知识就是力量,只有村民真正掌握了知识,农业才能又好又快发展,农村的明天才能更加美好!
1982年杨秀华高中毕业后在小兰窝村担任教学工作。在工作中她越来越体会到知识的宝贵,1983年毅然报名参加了中央农业广播学校承德县分校农学专业中专班的学习,1987年以优异成绩取得了农广校中专毕业证书。
“要对得起投我票的党员,对得起全村的父老乡亲”
1991年10月,在改选村领导班子的党员大会上,28岁的村妇代会主任杨秀华以全票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面对村民们期待的目光,她庄严承诺:“一定要对得起投我票的党员,对得起全村的父老乡亲。”
那个时候,朝梁子村因为村办企业管理不善欠下了沉重的债务,杨秀华上任后,首先面临着两大包袱:一是亏损25万元濒临倒闭的村橡胶厂,二是欠了110万元外债已经倒闭的村肥皂厂。面对130多万元外债,她夜不能寐,冥思苦想之后暗下决心:一定要甩掉这两大包袱,搬开压在村民身上的沉重债务负担,带领乡亲们轻装前进。
村橡胶厂由于原厂长撂了挑子,生产处于停顿状态,杨秀华连夜召集班子成员商议,第二天就把厂子接管过来。她带领村干部向老工人学技术,和工人一起加夜班,经过半年苦战,厂子起死回生,当年还清了25万元外债,实现产值100多万元,安置40多名劳动力就业,其中残疾人20名。
村橡胶厂的状况刚刚好转,欠了98万元贷款已经倒闭的村肥皂厂又被信用社起诉了。通过广泛征求干部群众意见和咨询相关部门,杨秀华决定通过法律手段,申请企业破产还债。但在当时,村办企业破产还没有先例,难度可想而知。杨秀华没有放弃,1991-1994的4年里,她先后30多次到承德市中级人民法院和其他有关部门,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她的执着使肥皂厂走上破产还债的道路,卸下了压在朝梁子村民身上的巨额债务。消息传回,小山村沸腾了,大家连夜打着手电把杨秀华迎回村。
“当干部就要带头勤劳致富,不能当混饭吃的干部”
杨秀华常对班子成员说:“我们当干部的得先勤劳致富,千万别让群众说你们要是不当干部,连饭都吃不上。”
过去,朝梁子村男劳力外出打工,妇女大部分赋闲在家。杨秀华想在村里办一个服装厂,给妇女们找点活干,可没资金、少技术、缺人才,要办厂谈何容易。她听说在县服装厂工作的朝梁子村村民栾洪奎懂服装加工技术,就每天一趟往返6公里山路去请他,诚意打动了栾洪奎的心,他毅然辞去县服装厂的工作回村办厂;没有厂房,他们就暂时租借几间闲置库房,从山上砍来树枝做架子,把屋子吊上棚、糊上报纸作为厂房;没资金买机器,杨秀华召集班子成员开会,动员村干部们带头集资办厂,她率先拿出5000元积蓄,与其他几位村干部凑了3万元,把设备买了回来。厂子投产以后,杨秀华把两岁的儿子交给婆婆照管,自己和厂里的销售人员到天津、唐山等地四处奔走,很快打开了产品销路。现在,该厂建起了高标准厂房,机器设备进行了3次更新换代,企业固定资产由建厂初期的 15万元增加到200多万元,年创产值300多万元,产品畅销国内外。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结构调整是发展的核心,它不仅决定着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还决定着经济发展的后劲和整体竞争力。以杨秀华为首的村两委班子清楚地认识到了这一点,不断强化科技兴村意识,依靠科技促进结构调整。村里经常请县、镇技术人员来讲课,还利用农闲季节找来农业、种养业等科技资料、光盘、录像带,通过举办培训班等形式,向农民灌输科技知识。朝梁子村平均每年发放科技材料500余份,举办培训班30多场次,放映科技录像10余场次,使80%的农户都掌握了1~2门专业技术,为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科技基础。
此外,村两委班子不断树样板、立典型,积极引导农户科学种田、科学养殖、科学办厂、科学致富,不仅提高了经济效益,还涌现出了一批能人,在他们的带动下,全村建成个体私营企业2家、个体工商户68户;扶持蔬菜种植业和特色养殖业的发展,建日光温室17栋,培育蔬菜种植大户25户,大力发展生猪、牛、羊、肉鸡、獭兔等畜禽特色养殖,扶持发展养殖户40户;建“三位一体”沼气池26个;种植各种干鲜果树4万株,有效地促进了农民收入增长。
“党组织为老百姓办实事,我也要成为党的一份子”
2002年,由于连续3年干旱,朝梁子村全村240户村民吃水困难。村党支部、村委会决定在村口建蓄水池,修自来水。杨秀华多次向有关部门申请,终于使总投资28万元的饮水工程得以立项。工程扫尾时,出现2万元资金缺口,杨秀华决定向村民们借。她在广播中说:“村里安自来水,向大家借钱,到期还不上,我个人还大家。”听到广播以后,很多村民主动把钱送到村部,不到一天时间就凑齐了2万元,240户村民如期吃上了清澈甘甜的自来水。
由于多年持续干旱导致水位下降,村里的大眼井干涸见底,原有的水浇地几乎变成了旱田。杨秀华和其他几位班子成员商量后,决定投资15万元兴修水利。在村干部的带领下,全村新打机井8眼,维修机井17眼,修建高压节水工程一处,增加水浇地200多亩,种植多种高效作物,村民收入大幅增加。
朝梁子村座落在一条长3公里的山沟里,原先只有一条坑洼不平的土路,晴天尘土飞扬,雨天泥泞不堪。为解决行路难问题,杨秀华与村民商量,决定采取分期施工的办法修路,10年实现道路硬化。1999年一期工程正式开工,由于资金不足,水泥无法到位,杨秀华把自家建筑队用的10万元水泥借给村里使用,在村口首先修了一条800米的水泥样板路;2003年,采取“村民自愿捐一点,集体出一点,多方争取一点”的办法,筹集资金50多万元修建二期工程,把全村1660米主街道铺成了水泥路面;2004年,借助“村村通”工程优惠政策,投资40多万元,完成了余下的1600米路面硬化工程,比原计划整整提前了5年。在修路过程中为节省资金,杨秀华经常带领村民开展义务劳动,很多村民每天早晨都自觉到修路工地参加义务劳动,仅2003年全村就有2800多人(次)参加义务劳动。
看到党支部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实事,很多村民积极要求加入党组织。61岁的村民邢素云在入党申请书中写道:“入党是我多年的夙愿,现在看到党组织为老百姓办实事,我更盼望成为党组织中的一份子,为党支部分忧,为村里尽力。”
加快发展,改善民生,带领村民共同致富
杨秀华紧紧把握发展这一硬道理,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产业富民、实事惠民,千方百计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建村福利橡胶厂和服装厂,年产值超过1000万元,安排本村500余名劳动力就业,实现了村集体经济和村民收入的双增收。为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结合本村实际,杨秀华提出了“整合发展”的思路,坚持规划先行、产业带动,聘请河北农业大学建筑设计院的专家对朝梁子村进行科学规划,并广泛征求村民的意见和建议,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满足村民的愿望紧密结合,朝阳新区、现代农业示范区、综合文化旅游区“三区”并进,建设生态环境、发展生态经济、培育生态文化“三措”齐动。重点实施了新型民居、红色旅游、休闲娱乐、观光采摘、现代农业示范、小流域综合治理“六项”工程,按照“山坡观光采摘园、经济林果遍山间、沟川棚室瓜菜鲜、高产葡萄满庭院”的发展目标,新建观光采摘园1000多亩,投资5000万元建设的集休闲、餐饮、观光、会议接待于一体的“绿谷生态园”已经正式投入使用,生态、高效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已初具规模。同时,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500万元新建的村民服务中心主体工程已经完工;积极推进新民居建设,打造“花园式”居住环境,目前已建成花园式民居524套,使村民过上了和城里人一样的生活。
十几年来,朝梁子村党支部先后被授予“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省级“优秀农村党支部”、国家级和省级“文明村”、市级“农村标杆党支部”等荣誉称号,并连续多年被县委评为“红旗党支部”。杨秀华本人也先后被省、市、县评为“优秀共产党员”、“三八红旗标兵”、“市级劳模”,并于2008年当选为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2010年12月,中央农广校建校30周年会议上,杨秀华作为优秀学员代表宣读了开展“农民读书月”活动的倡议书。回首十多年来带领朝梁子村大步前进的历程,杨秀华更加体会到了知识的宝贵,依靠科技才能更快致富。知识就是力量,只有村民真正掌握了知识,农业才能又好又快发展,农村的明天才能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