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周恩来对桂林文化人的保护

来源 :党史文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rryholme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抗战时期,数以千计的文化人云集桂林。造成这种独特的历史现象的原因,除了桂林地处抗战后方之外,另一条带有根本性的原因就是周恩来的运作。
  
  关爱文化人
  
  云集桂林的文化人,首先受到周恩来的关爱。1938年12月3日,周恩来在郭沫若、叶剑英等的陪同下,从湖南南岳抵达桂林。他的脚刚踏上桂林这块热土,就有人向他反映说千家驹是桂林的大忙人,经常活动在桂林的大街小巷。当时,千家驹既在广西大学任教授,讲授经济理论,又常在市内为各界发表讲演,呼吁全国民众起来抗日;他既研究中国农村经济,不时到农村作经济调查,著书立说,又经常组织参与学生的抗日游行,一天的工作排得满满的,忙得不可开交。因此,他在桂林一些人的心目中,“比共产党还要共产党”。周恩来听到这些反映后,认为这样太危险了,会引起一些人的妒忌猜疑,招致祸患。从关爱出发,他决定约见千家驹、胡愈之,同他们谈一次话,以便引起他们警惕。他对他们说,工作上要注意方式方法,“不要太露锋芒,要隐蔽,保全实力,作长期打算。”话语不多,但画龙点睛,使他们刻骨铭心,懂得了对敌斗争要讲究策略。40年后的1979年,千家驹在回忆此事时说,“周恩来对我的教诲、帮助倾注全力了”,那次谈话,“至今留给我很深的印象。因为我不是共产党员。要不是出于衷心的爱护,总理是不会那么关怀备至的”。
  


  1937年12月,周恩来与邹韬奋在武汉相会。当时,周恩来担任中共中央驻国统区代表团负责人,而邹韬奋是救国会“七君子”之一,他从蒋介石的监狱走出之后,从上海经香港来到桂林创办生活书店桂林分店。刚从桂林来到武汉就与周恩来见面了。这是他二人的第一次见面,虽然有些生疏,但在思想感情上却是息息相通的,彼此特别亲热。周恩来紧紧握住邹韬奋的手说:“我们还没有见面的时候就像老朋友、好朋友了。救国会的主张和我们是一致的,救国会七君子的风节我是很佩服的。”在交谈中,周恩来十分关心邹韬奋的身体和家庭情况。还与他分析抗战形势与任务,接着,周恩来又说:“现在我们一起奋斗,以彻底打败日本帝国主义。将来,我们还要共同努力,以建设繁荣富强的新中国。”在分别的时候,周恩来热情关爱地对他说:“请你记住,爱国知识分子是国家的宝贵财富,无论什么时候都需要,有什么要求请随时提出来,我们共产党一定会尽可能帮助解决。”他们分别之后,邹韬奋回到桂林经营他的书店。
  1939年5月,邹韬奋离开桂林赴重庆参加蒋介石召开的国民参政会,同蒋介石展开面对面的斗争。在真理面前,蒋介石理屈词穷,但他怀恨在心,伺机反扑。皖南事变后,邹韬奋辛苦经营的分散在全国各地的50多家生活书店,全被蒋介石查封,随后,蒋介石派特务跟踪盯梢。在这种忍无可忍的情况下,他决定辞去参政员的职务,前往香港创办刊物,揭露蒋介石的罪恶阴谋。邹韬奋的这一行动得到周恩来的鼎力支持,并为他出走重庆作精心部署。
  1942年6月,周恩来指示中共广东省委与东江游击纵队,派专人护送邹韬奋离开东江游击区去苏北新四军驻地,并指示他们要绝对保证邹的安全,做到万无一失。这一切,使邹韬奋无比感激,他对好友说:“周恩来先生的确是我的良师益友”,是我“最敬佩的朋友”。他来到苏北,无比兴奋,原准备去革命圣地延安,但在当时,他已重病在身,行走非常困难。不得不以邹恒逊、李晋卿、季晋卿、沈白甫的假名到上海治病。在上海,他先后换了五家医院,然而疗效不佳。周恩来得知邹韬奋在上海住院治病,当即给中共华中局发去急电,要他们派专人并携带医药费,前往上海探视。邹韬奋感动得热泪直流,他对来看他的代表说:“我死也要死在抗日民主根据地。”接着叙述了他要求加入中国共产党的过程:“在武汉时,曾向周恩来同志提出要求入党。周恩来同志说:‘你现在以党外民主人士身份所起到的作用不一样。这是党需要你这样做的。’我接受恩来同志的指示。到重庆后,我又向恩来同志提出入党要求,他还是以前的意见,说‘目前党还是需要你这样做’。从武汉至重庆,直到我离开重庆到香港,其后回到上海转到解放区,我的一切工作和行动,都是在党和恩来指示下进行的。”1944年6月1日子夜,他突然几次昏迷,当他清醒之后,预感到自己来日无多,反复思考自己的后事,遂口授遗嘱:“我死后,希能将遗体先行解剖,或可对医学上有所贡献,然后举行火葬,骨灰尽可能妥送延安,请中国共产党中央严格审查我一生奋斗历史,如其合格,请追认入党,遗嘱亦望能妥送延安。”7月27日,耳癌夺去了他宝贵的生命。
  邹韬奋病逝时,周恩来尚在重庆。当时,日寇发动湘桂战役,长沙已经失守,衡阳也危在旦夕,桂林已在紧急疏散,周恩来日理万机,正在指挥桂林文化人早日撤离桂林。直至9月2日,他才获悉邹韬奋病逝这个不幸消息,极为悲恸。他当即向中共中央提出三条提议:(一)在延安开追悼会,先组筹备会;(二)《解放日报》发表追悼文章;(三)中央致挽电。周恩来这三条提议,毛泽东收到后批示照准。9月28日,毛泽东以中共中央的名义,向邹韬奋的家属发出吊唁,宣布:“我们以严肃而沉痛的心情,接受先生临终的请求,并引此为吾党的光荣。”追认邹韬奋为中共党员。周恩来高度评价了邹韬奋的一生,说他“经历的道路,是中国知识分子走向进步,走向革命的道路”。
  周恩来对范长江是十分关爱的。他们在1938年4月于武汉相识。这年9月,周恩来通知在长沙的范长江去桂林开展抗日新闻宣传。范长江根据周恩来的指示,来到桂林。中国青年记者学会于1938年3月在武汉成立,范长江是该学会会长。范长江随会迁入桂林时,只有20多名会员。通过范长江在桂林的运作,会员猛增至1200多人,会员分布在全国150多家报社;桂林成为团结全国进步青年记者的中心。
  1939年4月底,周恩来在向新四军传达党的六届六中全会精神与处理叶、项矛盾之后,在返回重庆时途经桂林作短暂逗留。因范长江曾多次向周提出入党要求,这次周要在桂林全面考察范长江是否符合共产党员条件。在桂林,通过与范长江个别谈话,结合一年多对范长江的观察与考核,认为他已具备了共产党员的条件,于是批准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田汉是中国话剧运动的开拓者与奠基人,曹禺说他“是一部中国话剧发展史”。抗战期间,他在周恩来指导下,先后四次来到桂林,从事抗战戏剧救亡运动,累计时间长达四年多。在这期间,他在桂林创作、改编的戏剧作品达25部,是他从事创作的黄金时期。此外,他与杜宣在桂林组建了新中国剧社,与欧阳予倩主持了西南剧展,为中国抗日剧运作出了巨大贡献。
  然而,田汉一家人在桂林的生活却十分清苦。他没有固定的工资收入,一家人的生计全靠他写稿所得的微薄稿酬来维持。1943年9月23日,桂林的《大公报》报道了田汉一家人的生活状况:“说来真有点黯然,田汉的笔尖挑不起一家八口人的生活重担,近来连谈天的豪气也失掉了。一桌人吃饭,每天的菜钱三十几元,一片辣子,一碗酸汤。”时人还为田汉写了一首诗:
  多才多艺田寿昌,
  箪食瓢饮写文章。
  秋风秋雨秋声赋,
  自古奇才属楚湘。
  远在重庆的周恩来,对于田汉一家人生活上的困难了如指掌。他曾多次托人给田汉捎去生活补贴。可田汉将周恩来给他的生活补助费,一笔又一笔地转给比他更困难的老人。对此,周恩来表示理解、赞赏和同情,说田汉风格高尚,有志气;说他能广交朋友,“社会上的三教九流、五湖四海无不交往,他关心老艺人,善于团结老艺人,使他们接近党,为党工作,这是田汉的一个长处”。
  我国新音乐运动奠基人之一的张曙,1938年12月16日,从长沙随郭沫若率领的其他成员抵达桂林。在桂林生活仅一个星期,12月23日晚上还创作了他人生的最后一支歌——《负伤战士歌》。次日中午,敌机9架侵入桂林上空,向市中心区投下50多枚炸弹,张曙与身边五岁的爱女达真当场被炸身亡。张曙牺牲的消息传到重庆,周恩来极为悲恸,当即给张曙的夫人周畸致电表示沉痛哀掉。接着,他指示八路军桂林办事处李克农处长,将周畸及两个遗孤送至重庆。他见到周畸及两个遗孤后表示:“张曙同志的孩子,由党来抚养。”然后,周恩来设法将周畸及两个孩子送至延安。后来,他们在党的培养教育下,茁壮成长为革命战士。1940年9月3日,重庆文化界为张曙牺牲两周年举行纪念会。当时,周恩来尽管公务缠身,很多事情等待他去处理。但他千方百计腾出时间来参加。会上,周恩来发表讲话,赞许“张曙之可贵在于和聂耳同为文化战线两员猛将……给全民抗战起了推动作用。救亡歌咏便是最明显的,代表了发出了反抗的怒吼!代表了大家发出了要求团结的呼声!张曙先生便是这样的工作者中的一个,这功绩永远永远不能磨灭的”。
  


  1944年,日寇发动豫湘桂战役,即东条英机的“一号作战”。8月8日,衡阳失守,广西当局发布桂林紧急疏散令。就在这个关键时刻,8月20日,我国著名作家、翻译家王鲁彦在桂林病逝。事前,周恩来在重庆得知他病重,便指示中共桂林文化工作组长邵荃麟,想尽一切办法为王鲁彦筹集医疗费,把他送进医院治疗。王鲁彦病逝后,周恩来当即电示桂林的邵荃麟为王妥善处理后事,安抚遗孤。他亲自发唁电慰问。接着从中共南方局的活动经费中支出一万元,作为抚恤金,交给冯雪峰,请他设法转给王妻覃英。后来,桂林强迫疏散,已找不到覃英母子。周恩来立即派人到贵阳、都匀等地寻找,终于把她们接至重庆。覃英母子在重庆见到冯雪峰,热泪直流,深深感激党的关怀。
  
  设法保护
  
  1940年下半年,蒋介石加快了反共步伐。为了应付时局的变化,中共中央决定把桂林文化人中已暴露政治身份或经常露面那些人,分期分批地转移到香港或比桂林更安全的地方去。1940年下半年的一天,胡愈之正与一出版家商谈出版古籍的事,忽然接到八路军桂林办事处李克农打来的电话,叫他来办事处看急件。他急忙赶到办事处,李克农立刻从机要室拿出电话记录给他看,原来是周恩来的来电,通知他立刻撤往香港,然后转去新加坡办报。这一点,胡愈之感到意外。而久经沙场的李克农,一眼看出胡愈之在想什么,于是对他说:“你是个出头露面的人,谁都认识,还是先去香港比较适合。”从此,胡愈之在桂林消失了。
  皖南事变后,周恩来在重庆得到可靠情报,蒋介石派特工要逮捕桂林《救亡日报》总编辑夏衍。于是,他立即急电李克农,转告夏衍去香港。李克农接到周恩来的急电后,火速赶到《救亡日报》社。是时,夏衍正在看编辑们的乒乓球比赛。他看到李克农来报社,心里明白他是无事不登三宝殿,一定有重要事情。于是,把他迎到宿舍。这时,李克农才说,刚才周公从重庆来电,通知你马上离桂赴港。至于飞机票的问题,你“可以放心,我已经和李任仁先生谈妥,他已和黄旭初通了电话”,由黄旭初派副官帮你去买。这样,夏衍在周恩来精心安排下,从桂林去了香港,躲过了蒋介石的追捕。
  1938年11月,周恩来与白崇禧在湖南南岳达成三项口头协议。其中一项就是广西当局负责保护八路军桂林办事处和桂林文化人。白崇禧从南岳回到桂林后,在这方面做了两件事:第一,召开了有广西省主席黄旭初参加的有关人员会议,传达三项口头协议,研究决定由刘仲容(白的机要秘书)等三人作为双方联络人。第二,白崇禧亲自召开军、警、宪人员会议,会上宣布:“未经他批准,不许对桂林的民主人士与广大文化人以及文艺团体、报刊、书店进行搜查、干扰,更不得私下抓人。”
  1938年12月,周恩来从桂林来重庆就任中共南方局书记。此时,李济深也在重庆,担任国民党战地党政委员会第一副主任,主持会务。周恩来与李济深早在大革命时期的广州就相识了,不过,彼此间的交往不多。现在,他们来重庆之后,由于工作上的联系,彼此之间建立了“和衷共济的合作关系”。1940年2月,蒋介石撤销桂林行营,将白崇禧革职调往重庆,另在桂林设立国民政府军委会桂林办公厅,任命李济深为桂林办公厅主任,统辖第三、第四、第七、第九这四个战区的军务。虽然,办公厅主任无权指挥军队作战与军队调动,但这四个战区的司令长官顾祝同、张发奎、余汉谋、薛岳都是李济深过去的老部下,行政上仍听从李济深的工作安排,叫他们做什么事,他们还是服从的。9月4日,李济深离开重庆赴桂林视事。行前,周恩来与邓颖超专程到李公馆为其送行。在寒暄之后,周恩来提醒李济深多多关照桂林文化人,李济深表示说:你放心好了,我会照你的意思办的。
  在蒋介石发布李济深为桂林办公厅主任之后,周恩来特地把李亚群从重庆调往桂林,重组中共桂林统一战线工作委员会,任命他为书记。在李亚群离渝赴桂之时,周恩来特地交代他说,桂林这个地方很重要,“这个阵地不能丢,一定要保存下来,大大发挥作用”。接着又说,你到桂林后的“第一项任务是搞好与李济深以及桂系中民主派的团结合作,并通过他们做桂系的工作”。李亚群到了桂林,周恩来又电告他做李济深工作的极端重要性,指出:“李济深仍是一个有影响的人物”,“在桂林作统战工作的同志,应充分认识李济深的重要地位,努力做好李济深的工作”。
  由于周恩来坚持做李济深的统战工作,勤交朋友,从而建立了深厚友谊,工作上相互支持。这一切,使李济深对中共有了更深的认识。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寇随之占领香港。在港的广大文化人在周恩来等的营救下,又重新回到桂林。这时,蒋介石从重庆来电,叫李济深动员他们去重庆。李济深拒绝执行蒋的指令。事后,他在桂林文化人的一次集会上说:“记得两年前许多文化工作者从香港回到桂林的时候,我曾经被授意劝他们去重庆,而结果,我并没有尽着劝导的责任,原因是我的良心要我不做勉强别人意志的事情!”
  1941年3月初,邹韬奋出于义愤,毅然决然辞去参政员的职务。按照周恩来的安排,化装成商人模样,躲过蒋介石特工人员的监视与追捕,于3月4日子夜秘密来到桂林,在陈此生帮助下找到了李济深,请求帮助购买飞往香港的机票,李一口应允,当即叫行政处长为他办理此事,并在家设宴款待他。次日上午,李济深亲自用小汽车把他送至机场,让他乘机赴港。这时,蒋介石派到李济深身边的特工发现邹韬奋的行踪,旋即报告蒋介石。蒋接到密报之后,马上电告李济深在桂林拦阻,让李“坚决挽留”邹韬奋。然而,此时的邹韬奋已在港两个多小时了。李济深收到蒋之来电后,不慌不忙地给蒋介石复电:据查,人已走了。
  生活书店桂林分店被蒋介石查封之后,该店几十名职工生活无着。该店经理邵公文为了解决职工的生计,另行筹办了三户图书社和三户印刷厂。这一举动,被蒋介石派到桂林的特工发现,他们伺机迫害职工。恰在此时,邵公文妻子的同学从贵阳来信,说他回金华无路费,请求帮助。这样,邵公文的妻子给贵阳同学寄去了路费。后来,这位同学回到金华却被第三战区特谍人员抓去,罪名是“投奔新四军”。第三战区将上述情况向桂林办公厅作了通报,并要求桂林办公厅速将邵公文逮捕法办,理由是“接济新四军的异党分子”。蒋介石安插在桂林办公厅内的特工人员,收到第三战区的通报后,并没有向桂林办公厅主任报告,而是直接将邵公文夫妇抓了起来,投入监狱。周恩来在重庆获悉此事后,当即电示在桂林的李亚群,要他速找李济深,请求解救。而李济深明了李亚群的来意之后,马上把那个特工找来,质问他:谁给你的权力?这个特工无言以对。接着,李济深火速致电三战区司令长官顾祝同让他马上通知金华放人,桂林的邵公文夫妇也从敌人牢房走了出来,化险为夷。
  皖南事变之后,蒋介石对进步文化人的迫害步步升级,国内形势更加紧张起来。这时,张友渔在重庆躲过蒋介石的追捕,回到了桂林。他根据周恩来的指示找到李济深,请求帮助。李济深满腔热情设宴招待他,当即叫行政处长为张友渔买飞往香港的机票。行政处长反问他说:“张友渔是共产党,给他买飞机票好吗?”李济深巧妙地回答他说:“张友渔是共产党,把他送走,不让他在这里‘捣乱’,不很好吗?”这样,张友渔在李济深的保护下,安全地乘飞机到了香港,避免了蒋介石特工的追捕。
  1943年3月,蒋介石的中统局特务要逮捕在桂林的戏剧家杜宣、许之乔。周恩来得知此事后,通知在桂林的田汉,要他找李济深求助。田汉跑步去找李济深,对他说:“你们的人要抓我的朋友……”李济深见田汉急匆匆地下气不接上气的样子,等他气平之后,才对他说:“你放心好了,我决不会用这些人的血来染红我的顶子。”杜宣、许之乔有了李济深的保护,因而在桂林十分安全。
  
  大营救与大疏散
  
  周恩来营救与疏散桂林文化人,有两次大行动:第一次,是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寇占领香港之前。事先周恩来电示在香港的中共组织负责人廖承志、潘汉年、刘少文,八路军驻香港办事处负责人连贯等人,要他们必须“与广东党组织想尽一切办法,营救转移留在香港的许多重要文化人和民主人士”。1941年12月20日,他又急电廖承志,询问营救进展情况,并对在港文化人的撤离方向,又作了新的安排。
  营救在港文化人,必须做到万无一失。为了做到这一点,周恩来又电示中共广东省委,在文化人撤离香港之后,你们必须保证他们沿途的安全。他在电示中告诉中共广东省委,“自香港撤退的人士,大多数是统一战线的文化人”,他们“过去均已很红了,若久住,不仅国民党特务,就是广东当局也要注意”。因此,你们必须设法做好沿途保卫;桂林方面“已派人去接济,可找夏衍,如果夏衍已离去,可(找)廖沫沙”。
  在被营救的文化人中,备受周恩来关注的是何香凝、柳亚子等人。因为他们年事已高,不适合陆路昼伏夜行,只能用船只护送。他们在撤离香港时,极为秘密,一天中午时分,中共香港地下党组织把他们送至海丰汕尾,然后在此改乘旧帆船,在海上漂泊好几天。之后,船上的淡水与食物都已吃完喝光,大家心急如焚。就在此时,巧遇东江游击队的巡逻船,他们得知旧帆船上有柳亚子、何香凝,立即报告上级。东江游击队获悉后,当即派人送去了淡水、烧鸡、鸡蛋、奶粉、番薯、大米等物资。这样,柳亚子、何香凝等在海上航行七天七夜,安全地到达海丰。此时,何香凝激情满怀,命笔题诗一首:
  水尽粮空渡海丰,
  敢将勇气抗时穷。
  时穷见节吾侪责,
  即死还留后世风。
  不久,柳亚子、何香凝等在地下党的护送下,从海丰辗转经柳州于4月7日抵达桂林。周恩来在重庆获知柳亚子等脱险后,安全抵桂,十分高兴,于6月14日写信致柳亚子,信说:“亚子先生出脱,欣然无量。其行止自以在桂林小住为宜……生活之维持,凡吾后辈,责无旁贷,亦义所当然也。”表达了周恩来对柳亚子的无比敬重与关怀。
  经济学家千家驹也是这次在周恩来指挥的营救中,从香港撤离再次来到桂林的。他在《党中央的无私营救》中写道:中共香港组织,遵照周恩来的部署,决定将香港的文化人营救出来,把他们护送到东江游击区或内地桂林。我因上有70多岁的老母,下有三个未成年的小孩,爱人还怀着孕,无法徒步到东江去,只好等机会到广州湾,再转到桂林去。
  就在千家驹等待日寇解除对海面的封锁的时候,突然从报纸上得悉,汪精卫派4个贴身汉奸来香港“慰问”。其中一个叫陈君慧的汉奸,与汪精卫的老婆关系很好,此人过去与千家驹在社会调查所共过事,知道千家驹抗日态度坚决。如果此人知道千现在在香港,那就糟了。想到这儿,千家驹不寒而栗。
  一天,千家驹在香港一个小市场买东西,突然一个青年凑过来低声问他说:“你是不是千家驹先生?”千家驹侧过身来一看,这人一身农民装束,手里拿着一根扁担,目光炯炯有神,心想这个人可能是我们的同志。于是,点头称是。他立刻对千家驹说:“走!到你家里谈谈。”
  果然不出所料,此人原来是香港地下党派来联系的。到了家里,来人立刻问道:“你打算怎么走?”千家驹把自己的想法一五一十地告诉他。接着,来人又问他:“你有什么困难吗?”“主要是旅费还不太够。”千家驹回答说。
  第二天,来人送来400元港币。对此,千家驹感动不已。他在回忆中说:“当时的港币不像现在,那400元是很值钱的,至少合目前4000元港币的购买力,能顶大用。这真是雪中送炭!对党组织的援助,我心里充满了感激之情。”这样,千家驹在周恩来指挥的营救下,一家老少六口人经澳门,最终又回到了桂林。
  这次对香港文化人的大营救,在周恩来的亲自指挥下,历时近200天,先后营救出800多位文化人。他们中的大部又云集桂林,如柳亚子、何香凝、胡愈之、夏衍、廖沫沙、范长江、金仲华、张友渔、高士其、千家驹等等,他们后来成为新中国文化理论战线上的栋梁。
  周恩来第二次营救疏散桂林文化人,是1944年敌人发动豫湘桂战役之后。豫湘桂战役中,国民党军队一溃千里。在这种大溃败的形势下,就要考虑桂林文化人的撤退问题。周恩来提出兵分两路,一路由陆路向西撤到重庆,另一路,由水路向桂东撤退。并指示必要时,组织当地军民,打一仗,掩护他们撤退。在这次桂林文化人的撤离中,周恩来仍然特别关注有重要影响的文化人的安全。他在给李亚群的电示中,充分体现了这一点。他说:“柳亚子、何香凝向桂东转移。”又说:“对叶(叶挺夫人李秀文)廖(何香凝)柳(亚子)三家宜多接济,以便其早日移动。”
  何香凝按照周恩来的安排向桂东转移。她在撤离桂林之前,蒋介石派国民政府军委会政治部长张治中,携带法币数十万元与多张飞机票,专程从重庆来桂林,动员说服她到重庆避难。何香凝谢绝了蒋介石的“好意”,表示要带儿媳、孙子孙女去桂东,同当地民众一道抗击日寇。为此她特作诗一首,以表对蒋耻与为伍:
  漂泊天涯隐桂林,
  国愁家恨两相侵。
  难行蜀道知何故,
  事出无因却有因。
  何香凝断然拒绝了蒋介石的邀请来到桂东,住进昭平县国民中学一间教室里。不久,广西民团副总指挥蒋如荃以何香凝的小孙儿夜间爱哭,影响军务为由,要将何香凝撵至贺州八步。这时,何香凝火了,对来人说:“你们竟对我下逐客令,我不在昭平住了,你们为我准备交通工具,我立刻到别的地方去。”又说:“即使张向华(即张发奎,第四战区司令长官),我相信也不会对我下逐客令吧。”几句话,把蒋如荃惊呆了。立即派人向何香凝道歉,何毅然迁至八步。何香凝在八步已失去一切经济来源,靠摆地摊卖画为生。她的广东老乡、原桂林逸仙中学刘校长为她谋划:只要求画者送鸡两只,生油两斤、猪肉两斤、白糖两斤,作为润笔费,就可以求得画一幅。告示一出,求画者不少,何香凝一家的生活,便可以勉强维持。
  在豫湘桂战役中,桂林文化人的撤离,大部分是往西向重庆方向转移的。这一路文化人的转移,大部分是靠徒步来重庆的。以作家秦牧为例,撤退前,他是桂林中山中学的语文教师。后来,邵荃麟通知他与家人往重庆方向转移。他与夫人计划乘火车到柳州、金城江。然而,当时的火车为达官贵人把持,一般平民百姓根本买不到车票。在乘火车无望的情况下,他们只得步行了。他与夫人步行两个多月才到贵阳。在此,他们找到秘密接待站,接待他们的是桂林文化人熊佛西与金仲华。不久,周恩来在重庆运动社会各种力量,打通各种关节,弄到几辆汽车,将从桂林疏散出来流落在都匀、独山、贵阳、遵义等地的文化人,营救至重庆。
  (责编兴柱)
其他文献
设计意图:我园比较注重球类活动,经过一年多的学习,孩子们的拍球水平普遍较高,但单一的拍球活动有时不能很好地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因此我们尝试花样拍球,既让幼儿保持对拍球的
非常高兴来州委党校,与大家一起共同探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州经济社会发展问题。大家知道,全州五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和《恩施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
李宁的名字将注定被镌刻在20世纪的体坛丰碑上。“体操王子”飞天逐火之举构思奇绝,令世界为之震撼。近日他又以不少于9.3亿元人民币的费用,获得Lotto Sports在中国20年的独
拖拉法施工工艺在钢梁架设过程中普遍采用,具有施工方便快速、安全性较高的优点,因而广泛应用在大跨度钢梁施工中.通过具体工程钢梁架设案例,简析拖拉法在钢梁架设过程的应用
1 概述随着生产技术飞速发展 ,起重机对硬齿面减速器的需求越来越大。为此 ,北京起重运输机械研究所负责组织了多家行业厂参加的起重机用硬齿面减速器系列的研制工作。该工
读汪家熔先生在今年第一期《出版史料》上发表的《抗战期间,郑振铎抢救珍贵典籍的事迹》,觉得很失望。汪先生是商务印书馆馆史研究和出版史研究的权威,他写的文章,影响就会大
2008年12月26日,本刊学术委员会委员、前任主编陈乐民先生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78岁。陈老师长期从事欧洲问题研究,在国际政治和中西文化比较研究等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所长、中国欧洲学会会长,1991年被授予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2006年当选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
“陈迹残影”前记“追寻风中碎片”系列连载完毕,在《书城》上历时一年多的“老人与书”专栏,也就“随风而去”了。承蒙《书城》同人不弃,时隔数月,我再另起炉灶,开设一个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