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先说“薄意”这门雕刻艺术。
薄意是施于石印周面的种浅浮雕艺术。私人印章自明、清以后转为以石印为大宗,使秦、汉以来向以铜印为大宗的篆刻艺术,自此进入一个崭新的时期。有人说在某种意义上,这也可能与明、清文字狱遍布而考据复古之风勃兴,有 定的关系。因为篆刻艺术能在方寸之内集中体现文人士大夫的高古情趣,足以让他们在死去的篆书间缔造个千变万化的迷宫般世界,于是集书法、章法、刀法和文学、哲理等情趣于炉的篆刻艺术,空前地繁荣起来,出现了众多专事篆刻艺术并名重一时乃至开后代风气之先河的大师级人物,如明代的文彭、何震,清代皖、浙两派的丁敬、黄易、邓石如、陈鸿寿……等等。
石印的石材,以福建的寿山石、浙江的青田石最具名声。与石印篆刻艺术的发展相辅而行,讲求印石的品种、质地之美,印端的立雕“印钮”雕刻之美,印周的浅浮雕薄意雕刻之美,也都进步构成了文人士大夫追求印章整体艺术之美的要素。
此刻要说的薄意艺术,创始于清代,这是一种工艺性很浓厚的艺术,颇能迎合于文人士大夫追求飘逸、淡雅等精神境界的审美情趣,从趣味倾向上看,可以说和明、清的山水花鸟又人画相一致。
薄意这种浅浅雕刻于印周的画意雕刻艺术,由康熙年间福建的两位寿山石雕刻大师杨玉旋、周尚均首创。他们在雕刻印端的印钮时,有时也会掺用阴刻法在印石的侧面饰以浅浅的花纹图案。同治、光绪年间,福州西门外凤尾乡的“西门派”创始人潘玉茂、潘玉进兄弟,推动了向浅浮雕的薄意艺术演变。清代末年、民国初年“西门派”的“挑门主将”林清卿,大胆吸收中国画立意、构图的成份,置万水千山于石面上,终使薄意艺术达到成熟,能在晶莹的印石石面上,展现玲珑剔透的高妙境界。
林清卿的取得辉煌成就,得益于他中年曾经一度放下雕刀,拜师潜心学习中国画。如果没有这番的洗礼,薄意就很难从工匠技术提高到雕刻艺术,与书画同登大雅之堂。关于中国画的画理,宋人苏辙说:“贵真空,不贵顽空。盖顽空则顽然无知之空,木石是也。若真空,则犹之无焉,湛然寂然,元无一物;然四时自尔行,百物自尔生。灿为日星,滃为云雾,沛为雨露,轰为雷霆,皆自虚空生。而所谓湛然寂然者,自若也。”(《论语解》)他哥哥苏轼也说:“余尝论画,以为人禽宫室器用皆有常形,至于山石竹木水波烟云,虽无常形而有常理。”(《净因院画纪》)这是说:“真空”,指的是一种不是缺少精神性的“空”,不是虚无缥缈的“空”,而是能在雨雾迷濛中得见四时运转、生命更替、灵气贯通的“空”。“常理”,则是不受物形束缚的无形之理。这样种审美观念表现在绘画上,是要置万水千山于眼前,见一石一木于情理,体现在技巧上,则是抛弃工整的勾勒,而代之以皴擦渲染。林清卿学画以后的薄意艺术,即是石面虽小,也以尺幅视之,推云驱雾,描花勾草,于毫厘之间,虽然不能像中国画那样恣意泼墨,随心挥洒,但是也自有中国画难以得见的“刀味”;即溶刀法和意境于一体,自成另一种天地。
再说林清卿这个人。
他晚清光绪二年(1876)生于福州观前,幼年移家到西门外的凤尾乡。活到72岁,1948年才去世,只差年没有赶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福州的寿山石雕刻早就分成了“东门派”、“西门派”两大派,林清卿移家而居的凤尾乡,是西门派的基地,林清卿懂事的时候,正值西门派的鼎盛年月,自幼喜欢吟诗作画的林清卿,在村前村后弥漫着派寿山石雕刻艺术氛围的熏陶渐染下,很快也拜西门派二代传人陈可应为师,投身到寿山石雕刻的行列。可叹的是这位以雕工清逸流丽著称的一代名师陈可应,竟于1941年活活饿死于日本法西斯统治下的福州!林清卿不到20岁成为西门派的挑门主将,人称“西门清”。以福州东门外后屿乡为基地的东门派,挑门主将的名字叫林友清,人称“东门清”。
林清卿中年学画归来,表现在他的薄意艺术上,首先是自行创作的题材更加广泛。在这些创作题材中,更多地渗透了他的雅致情趣和对艺术的新认识,不再是作者在艺术中简单地“独白”,而是更多地着意于氛围的创造,着意于诗一样的“对话”,也即是“画”味更足、境界更深。
接下来得说到郭功森。
我国上世纪50年代由国家正式命名的第一位寿山石雕刻工艺美术大师郭功森,幼年还曾赶得上在为林清卿打磨薄意作品,从旁跟林清卿学习薄意艺术。他深深景仰林清卿的薄意艺术,当时没有条件摄影,却保存了大量林清卿薄意艺术的拓片。80年代我在主持花城出版社的编政时,曾经于1984年2月出版过郭功森编的《林清卿薄意艺术》画册。可惜因为我思想保守,担心薄意艺术“曲高和寡”,“陌生少识”,又是只印拓片,销路堪虞,只选用了64种,还印数不多。如今匆匆23年过去,想来早已存世甚稀。近日翻弄一些郭功森昔日所寄拓片,深感昔日思想保守的有愧,忽生有思于想借《收藏·拍卖》杂志的篇幅,再次介绍几种给广大读者的念头。
薄意多施于名贵印石的周面,如以重量计比黄金更昂贵许多倍的田黄石,就常是尽可能保存它的原始自然形状,略施薄意于周面,以增加艺术美,去除某些缺陷,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原石的损耗。林清卿的薄意,人物、山水、花鸟兼长:
如《赤壁夜游》:山月掩映,崖石崎立,一叶扁舟,飘泊于浩浩长江之上,苏轼在与佛印和尚谈禅,舟子在止篙谛听,童子在弄炉烹茶,森森然让读者恍如身临其境,把个苏轼泛舟夜游赤壁的情景,跃跃然烘托于小小印石之上。
如《米颠拜石》:宋代大书法家米芾,有拜石癖,一生膜拜奇石。看着他那样虔诚地拜石的傻样儿,很容易引起读者猜测:他是因为想到了“石不能言最可人”,“石,气之核也”而“气生万物”,或“石中有火,不打不发;心有佛性,不修不出”……而拜石?还是因为见到了雅号“云根”的石,受“云无心以出岫”,“白云抱幽石”,“白云高岫闲”……等等禅家以为“无我”意象的感念,而拜石?可是著名画家林墉给我画的张扇面,在他笔下那位米颠式人物的信条却是:“我心非石,何须拜石!”
如《羲之爱鹅》:这是晋人“书圣”王羲之的故事。人爱宠物,有的爱猫,有的爱狗,王羲之爱鹅。据郭功森告诉我,林清卿在创作这作品的时候,先是起了几次稿,都不满意。后来干脆上街买了 只大肥鹅,养在院子里,仔细观察,用心琢磨,之后又几次起稿,直到较为满意,才欣然奏刀。
再如他的《香山九老》、《竹林七贤》、《达摩面壁》、《无量寿佛》、《八仙过海》、《罗汉》、《宫女》、《红楼梦》……等人物、仙佛题材的薄意; 《远浦归航》、《寒夜归航》、《秋山行旅》、《密林深溪》、《浮云绕树》、《飞泉出洞》、《山后》、《赏月》、《夜游》……等山水风景题材的薄意;《松鹤》、《苇塘芦雁》、《春江水暖》、《一鹭(路)福星》、《梅》、《荷塘清趣》……等花鸟题材的薄意,或精雕细凿,或放刀写意,大都生动活泼,兴味盎然,每每能唤起人们种舒朗、向上、健康、雅致的情趣,达到了极高的艺术水平。
薄意是施于石印周面的种浅浮雕艺术。私人印章自明、清以后转为以石印为大宗,使秦、汉以来向以铜印为大宗的篆刻艺术,自此进入一个崭新的时期。有人说在某种意义上,这也可能与明、清文字狱遍布而考据复古之风勃兴,有 定的关系。因为篆刻艺术能在方寸之内集中体现文人士大夫的高古情趣,足以让他们在死去的篆书间缔造个千变万化的迷宫般世界,于是集书法、章法、刀法和文学、哲理等情趣于炉的篆刻艺术,空前地繁荣起来,出现了众多专事篆刻艺术并名重一时乃至开后代风气之先河的大师级人物,如明代的文彭、何震,清代皖、浙两派的丁敬、黄易、邓石如、陈鸿寿……等等。
石印的石材,以福建的寿山石、浙江的青田石最具名声。与石印篆刻艺术的发展相辅而行,讲求印石的品种、质地之美,印端的立雕“印钮”雕刻之美,印周的浅浮雕薄意雕刻之美,也都进步构成了文人士大夫追求印章整体艺术之美的要素。
此刻要说的薄意艺术,创始于清代,这是一种工艺性很浓厚的艺术,颇能迎合于文人士大夫追求飘逸、淡雅等精神境界的审美情趣,从趣味倾向上看,可以说和明、清的山水花鸟又人画相一致。
薄意这种浅浅雕刻于印周的画意雕刻艺术,由康熙年间福建的两位寿山石雕刻大师杨玉旋、周尚均首创。他们在雕刻印端的印钮时,有时也会掺用阴刻法在印石的侧面饰以浅浅的花纹图案。同治、光绪年间,福州西门外凤尾乡的“西门派”创始人潘玉茂、潘玉进兄弟,推动了向浅浮雕的薄意艺术演变。清代末年、民国初年“西门派”的“挑门主将”林清卿,大胆吸收中国画立意、构图的成份,置万水千山于石面上,终使薄意艺术达到成熟,能在晶莹的印石石面上,展现玲珑剔透的高妙境界。
林清卿的取得辉煌成就,得益于他中年曾经一度放下雕刀,拜师潜心学习中国画。如果没有这番的洗礼,薄意就很难从工匠技术提高到雕刻艺术,与书画同登大雅之堂。关于中国画的画理,宋人苏辙说:“贵真空,不贵顽空。盖顽空则顽然无知之空,木石是也。若真空,则犹之无焉,湛然寂然,元无一物;然四时自尔行,百物自尔生。灿为日星,滃为云雾,沛为雨露,轰为雷霆,皆自虚空生。而所谓湛然寂然者,自若也。”(《论语解》)他哥哥苏轼也说:“余尝论画,以为人禽宫室器用皆有常形,至于山石竹木水波烟云,虽无常形而有常理。”(《净因院画纪》)这是说:“真空”,指的是一种不是缺少精神性的“空”,不是虚无缥缈的“空”,而是能在雨雾迷濛中得见四时运转、生命更替、灵气贯通的“空”。“常理”,则是不受物形束缚的无形之理。这样种审美观念表现在绘画上,是要置万水千山于眼前,见一石一木于情理,体现在技巧上,则是抛弃工整的勾勒,而代之以皴擦渲染。林清卿学画以后的薄意艺术,即是石面虽小,也以尺幅视之,推云驱雾,描花勾草,于毫厘之间,虽然不能像中国画那样恣意泼墨,随心挥洒,但是也自有中国画难以得见的“刀味”;即溶刀法和意境于一体,自成另一种天地。
再说林清卿这个人。
他晚清光绪二年(1876)生于福州观前,幼年移家到西门外的凤尾乡。活到72岁,1948年才去世,只差年没有赶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福州的寿山石雕刻早就分成了“东门派”、“西门派”两大派,林清卿移家而居的凤尾乡,是西门派的基地,林清卿懂事的时候,正值西门派的鼎盛年月,自幼喜欢吟诗作画的林清卿,在村前村后弥漫着派寿山石雕刻艺术氛围的熏陶渐染下,很快也拜西门派二代传人陈可应为师,投身到寿山石雕刻的行列。可叹的是这位以雕工清逸流丽著称的一代名师陈可应,竟于1941年活活饿死于日本法西斯统治下的福州!林清卿不到20岁成为西门派的挑门主将,人称“西门清”。以福州东门外后屿乡为基地的东门派,挑门主将的名字叫林友清,人称“东门清”。
林清卿中年学画归来,表现在他的薄意艺术上,首先是自行创作的题材更加广泛。在这些创作题材中,更多地渗透了他的雅致情趣和对艺术的新认识,不再是作者在艺术中简单地“独白”,而是更多地着意于氛围的创造,着意于诗一样的“对话”,也即是“画”味更足、境界更深。
接下来得说到郭功森。
我国上世纪50年代由国家正式命名的第一位寿山石雕刻工艺美术大师郭功森,幼年还曾赶得上在为林清卿打磨薄意作品,从旁跟林清卿学习薄意艺术。他深深景仰林清卿的薄意艺术,当时没有条件摄影,却保存了大量林清卿薄意艺术的拓片。80年代我在主持花城出版社的编政时,曾经于1984年2月出版过郭功森编的《林清卿薄意艺术》画册。可惜因为我思想保守,担心薄意艺术“曲高和寡”,“陌生少识”,又是只印拓片,销路堪虞,只选用了64种,还印数不多。如今匆匆23年过去,想来早已存世甚稀。近日翻弄一些郭功森昔日所寄拓片,深感昔日思想保守的有愧,忽生有思于想借《收藏·拍卖》杂志的篇幅,再次介绍几种给广大读者的念头。
薄意多施于名贵印石的周面,如以重量计比黄金更昂贵许多倍的田黄石,就常是尽可能保存它的原始自然形状,略施薄意于周面,以增加艺术美,去除某些缺陷,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原石的损耗。林清卿的薄意,人物、山水、花鸟兼长:
如《赤壁夜游》:山月掩映,崖石崎立,一叶扁舟,飘泊于浩浩长江之上,苏轼在与佛印和尚谈禅,舟子在止篙谛听,童子在弄炉烹茶,森森然让读者恍如身临其境,把个苏轼泛舟夜游赤壁的情景,跃跃然烘托于小小印石之上。
如《米颠拜石》:宋代大书法家米芾,有拜石癖,一生膜拜奇石。看着他那样虔诚地拜石的傻样儿,很容易引起读者猜测:他是因为想到了“石不能言最可人”,“石,气之核也”而“气生万物”,或“石中有火,不打不发;心有佛性,不修不出”……而拜石?还是因为见到了雅号“云根”的石,受“云无心以出岫”,“白云抱幽石”,“白云高岫闲”……等等禅家以为“无我”意象的感念,而拜石?可是著名画家林墉给我画的张扇面,在他笔下那位米颠式人物的信条却是:“我心非石,何须拜石!”
如《羲之爱鹅》:这是晋人“书圣”王羲之的故事。人爱宠物,有的爱猫,有的爱狗,王羲之爱鹅。据郭功森告诉我,林清卿在创作这作品的时候,先是起了几次稿,都不满意。后来干脆上街买了 只大肥鹅,养在院子里,仔细观察,用心琢磨,之后又几次起稿,直到较为满意,才欣然奏刀。
再如他的《香山九老》、《竹林七贤》、《达摩面壁》、《无量寿佛》、《八仙过海》、《罗汉》、《宫女》、《红楼梦》……等人物、仙佛题材的薄意; 《远浦归航》、《寒夜归航》、《秋山行旅》、《密林深溪》、《浮云绕树》、《飞泉出洞》、《山后》、《赏月》、《夜游》……等山水风景题材的薄意;《松鹤》、《苇塘芦雁》、《春江水暖》、《一鹭(路)福星》、《梅》、《荷塘清趣》……等花鸟题材的薄意,或精雕细凿,或放刀写意,大都生动活泼,兴味盎然,每每能唤起人们种舒朗、向上、健康、雅致的情趣,达到了极高的艺术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