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台跳水是人们最爱观赏的竞技项目之一。运动员以矫健的英姿腾空而起,通过瞬息万变的空中造型给人以美的享受。其实,每块金牌无不浸透着运动员刻苦训练的汗水。尤其是跳水运动员,还要承担一种鲜为人知的风险,那就是可使人致盲的视网膜裂孔和视网膜脱离。为了祖国的荣誉,他们冒着牺牲视力的危险积极训练,肖海亮就是其中之一。早在1997年他就因视网膜裂孔做过手术。家人担心他的眼睛再也承受不了高台跳水的压力,劝他退役。他不顾家人的反对,毅然继续训练,终于在悉尼奥运会上获得了亚军。备战亚特兰大奥运会的世界跳水冠军孙淑伟,也曾患视网膜裂孔,经治疗后仍积极参加训练,终因视力差而放弃比赛。跳水冠军许艳梅、李孔政、陈肖霞等人,竞技状态正处于巅峰期,终因视网膜脱离的困扰,不得不告别心爱的跳台,令人为之惋惜。
为什么视网膜裂孔和视网膜脱离成了跳水运动员的“职业病”?这得从人们不大熟悉的视网膜的构造说起。视网膜是眼球壁的最内层,是一层厚仅0.5毫米的透明薄膜,如同照像机的底片,能感受光的刺激,引起神经冲动的产生,通过视神经传到大脑皮质,形成视觉。视网膜是由色素上皮层和感觉细胞层所组成。在两层之间,从胚胎时起就存在着一个潜在的间隙。又由于色素上皮层紧密地附着于脉络膜,故视网膜感觉细胞层具有从色素上皮层分离开来的倾向。
跳水运动员在长期的跳水生涯中,眼球一次次地反复撞击水面,入水后又受到水压力的影响。视网膜在反复遭到震动和拉撕后,很容易形成裂孔,继而发生视网膜脱离。当然,原发性视网膜脱离的因素很多,除眼钝挫伤外,还与视网膜本身发生退行变性、遗传因素及近视有关。尤其是高度近视患者易罹此病,其发生几率是正常人群的8倍。患高度近视后眼轴延长,容易牵拉视网膜。同时由于局部血液供应差,常发生囊样退行变性,致使视网膜边缘越拉越薄。倘若眼球受外力撞击,极易出现视网膜裂孔和视网膜脱离。有时即使没有任何明显外因也会引起视网膜脱离。还有,玻璃体变性产生液化或脱离,有纤细的玻璃体素条与周边部变性的视网膜相粘连。眼球即使受到轻微震荡或外伤,也有可能由于索条的牵引引起视网膜破裂,形成裂孔。这时液化的玻璃体可经裂孔流入潜在的腔内,导致视网膜脱离。另外,眼部或全身其他疾病,如渗出性视网膜脉络膜炎、妊娠毒血症、脉络膜肿瘤和增殖性视网膜炎等,也可引发继发性视网膜脱离。
视网膜脱离一般都有先兆症状。首先,眼前某一方位出现闪光感,有时会持续3~5秒钟。这是由于变性脱离的玻璃体对视网膜的机械牵引所致。还有,眼前突然出现飞蚊幻视,常误以为是眼镜片沾有污物,但拭之不去。其后,在眼前似有云雾遮挡,黑影由某一方位逐渐向中央推进。在病变部位可出现视野缺损。如脱离进一步发展波及黄斑部,则中心视力受影响,出现视物变形。若不经治疗,数周或数个月后,可引起视网膜全脱离,视力丧失,眼球变软。视网膜脱离可并发其他眼病,如虹膜睫状体炎、瞳孔闭锁,继发白内障和青光眼等,最终导致眼球萎缩。
视网膜脱离的治疗是个棘手的问题,直至20世纪初,这种病还是一种不治之症。1922年发明了裂孔封闭术,从而开创了治疗视网膜脱离的新途径。随着手术方式的不断改进及新仪器设备相继问世,手术成功率不断地提高。特别是近20年来,由于激光的应用,显微手术的普及,玻璃体切割术的推广,视网膜剥膜术的开展及玻璃体注气术的使用,手术成功率在90%以上。
手术的难易程度,与视网膜脱离的时间、范围和玻璃体增殖程度有密切关系。如脱离时间短,脱离范围小,无玻璃体增殖,只须作简单的巩膜扣带术即可;如脱离时间长,脱离范围大,玻璃体增殖严重,就要采用常规扣带术联合玻璃体切割术或其他方法。严重者术后视网膜脱离虽然复位,但视力难以提高。因此,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是治愈本病的关键所在。如在出现裂孔、视网膜尚未脱离时即被发现,仅用激光封闭裂孔就能治愈,视力恢复也很好。肖海亮、孙淑伟就是因为及时发现了视网膜裂孔并做了激光裂孔封闭,才获得治愈并重返跳台的。
编辑 士心
为什么视网膜裂孔和视网膜脱离成了跳水运动员的“职业病”?这得从人们不大熟悉的视网膜的构造说起。视网膜是眼球壁的最内层,是一层厚仅0.5毫米的透明薄膜,如同照像机的底片,能感受光的刺激,引起神经冲动的产生,通过视神经传到大脑皮质,形成视觉。视网膜是由色素上皮层和感觉细胞层所组成。在两层之间,从胚胎时起就存在着一个潜在的间隙。又由于色素上皮层紧密地附着于脉络膜,故视网膜感觉细胞层具有从色素上皮层分离开来的倾向。
跳水运动员在长期的跳水生涯中,眼球一次次地反复撞击水面,入水后又受到水压力的影响。视网膜在反复遭到震动和拉撕后,很容易形成裂孔,继而发生视网膜脱离。当然,原发性视网膜脱离的因素很多,除眼钝挫伤外,还与视网膜本身发生退行变性、遗传因素及近视有关。尤其是高度近视患者易罹此病,其发生几率是正常人群的8倍。患高度近视后眼轴延长,容易牵拉视网膜。同时由于局部血液供应差,常发生囊样退行变性,致使视网膜边缘越拉越薄。倘若眼球受外力撞击,极易出现视网膜裂孔和视网膜脱离。有时即使没有任何明显外因也会引起视网膜脱离。还有,玻璃体变性产生液化或脱离,有纤细的玻璃体素条与周边部变性的视网膜相粘连。眼球即使受到轻微震荡或外伤,也有可能由于索条的牵引引起视网膜破裂,形成裂孔。这时液化的玻璃体可经裂孔流入潜在的腔内,导致视网膜脱离。另外,眼部或全身其他疾病,如渗出性视网膜脉络膜炎、妊娠毒血症、脉络膜肿瘤和增殖性视网膜炎等,也可引发继发性视网膜脱离。
视网膜脱离一般都有先兆症状。首先,眼前某一方位出现闪光感,有时会持续3~5秒钟。这是由于变性脱离的玻璃体对视网膜的机械牵引所致。还有,眼前突然出现飞蚊幻视,常误以为是眼镜片沾有污物,但拭之不去。其后,在眼前似有云雾遮挡,黑影由某一方位逐渐向中央推进。在病变部位可出现视野缺损。如脱离进一步发展波及黄斑部,则中心视力受影响,出现视物变形。若不经治疗,数周或数个月后,可引起视网膜全脱离,视力丧失,眼球变软。视网膜脱离可并发其他眼病,如虹膜睫状体炎、瞳孔闭锁,继发白内障和青光眼等,最终导致眼球萎缩。
视网膜脱离的治疗是个棘手的问题,直至20世纪初,这种病还是一种不治之症。1922年发明了裂孔封闭术,从而开创了治疗视网膜脱离的新途径。随着手术方式的不断改进及新仪器设备相继问世,手术成功率不断地提高。特别是近20年来,由于激光的应用,显微手术的普及,玻璃体切割术的推广,视网膜剥膜术的开展及玻璃体注气术的使用,手术成功率在90%以上。
手术的难易程度,与视网膜脱离的时间、范围和玻璃体增殖程度有密切关系。如脱离时间短,脱离范围小,无玻璃体增殖,只须作简单的巩膜扣带术即可;如脱离时间长,脱离范围大,玻璃体增殖严重,就要采用常规扣带术联合玻璃体切割术或其他方法。严重者术后视网膜脱离虽然复位,但视力难以提高。因此,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是治愈本病的关键所在。如在出现裂孔、视网膜尚未脱离时即被发现,仅用激光封闭裂孔就能治愈,视力恢复也很好。肖海亮、孙淑伟就是因为及时发现了视网膜裂孔并做了激光裂孔封闭,才获得治愈并重返跳台的。
编辑 士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