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运动竞赛是高校课外运动训练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是高校体育教学与训练的继续,是对高校体育教学和训练的有效检验。大学生运动员处于生长发育后期,具有一特定时期的心理特点。本文结合高校间各种运动竞赛的实践,分析大学生运动员在高校间运动竞赛中心理状态的各种表现形式,据此在竞赛中调整大学生运动员的心理状态到最佳状态,发挥出最好水平,赛出最好成绩。
关键词: 大学生运动员 运动竞赛 心理状态
运动竞赛是现代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高校课外运动训练中一个重要的方面,是高校体育教学与训练的继续,是对高校体育教学和训练的有效检验。竞赛过程中比赛对手之间直接或间接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其运动水平以竞赛结果做出评定。因此,高校间的各种运动竞赛,不仅能促进高校体育运动水平的提高,而且能影响大学生运动员心理品质的发展,同时,通过运动竞赛,能够促进各高校间进行体育文化交流,增进友谊,促进团结。
一、认识大学生运动员的生理和心理发育特点
大学生运动员通常处在18—22之间的年龄段,属于生长发育后期,在生理方面,身高、体重、肩宽、胸围等的增长已经缓慢下来,身体肌肉开始发达起来,在性激素的影响下,男女外部的性别特征更加明显。例如:男性长胡须、喉结突出、声音变粗;女性乳房隆起、声音变高;男女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运动系统及生殖系统等功能基本完备。
在心理方面,个性基本形成,自我意识进一步发展,对未来抱着美好希望和幻想,自尊心、自信心和独立意识明显增强,乐于发表见解,表现才能,但缺乏社会实践经验。观察问题比较简单,有时脱离实际,遇到困难容易产生徘徊畏难的消极情绪。运动竞赛使运动员的心理状态过程进行得异常剧烈、迅速、深刻,超过人们在日常的生活、生产劳动或教学训练条件下的紧张程度,因而影响到运动员的生理和心理发展。因此,要发挥运动员的运动潜能,就要根据大学生运动员生理和心理发育特点,在竞赛心理状态的调整上,注重对大学生运动员情绪的调控,因为人的情绪能够影响其生理过程的变化,良好的情绪状态对运动员的活动,可以有积极的增力作用,不好的情绪状态则会对运动员产生消极的减力作用,从而影响运动员竞赛的成功与失败。
二、注意运动竞赛过程中大学生运动员的情绪表现
高校间的运动竞赛同样也会紧张、剧烈,竞赛过程中的情况复杂多变,大学生运动员因此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情绪状态,大致可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1.运动情绪的兴奋状态
运动情绪的兴奋状态,是以积极的增力情绪为特点,随着竞赛过程的竞争形势而发展的。运动员处于情绪兴奋状态的体验是:精神饱满全身力量增强,渴望参加比赛和在竞赛中显示力量的意向,整个生理、心理活动过程进行得协调和谐。运动情绪的兴奋,能使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技术水平充分发挥。
2.运动情绪的竞争状态
运动竞争情绪的产生,是与运动员自我评价相比较而成的,运动竞争情绪可以分三种结构,一是与对手的竞争,如一对一比赛项目和球类等对抗项目,运动竞争情绪表现为挫败对手的抵抗,或闯开对手加以限制。二是自身的竞争,这种运动竞争的表现形式,不是与对手的直接搏击,而是通过自身动作的完善,以时间或空间单位与对手进行对抗,但他们动作不需要以对方的动作为依据。三是自我的竞争,这是在非直接对抗情况下进行的竞赛活动,竞赛的对手是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里完成各自的动作,这时的运动竞争情绪表现为渴望超过自己以前的成绩,以尽可能完美地完成动作,打破自己原有的纪录,战胜自己,所以,完成动作是以自己作为竞争对手的。
运动竞赛的特点,表现为强烈的竞争性。运动员面对强烈的竞争,必须义无反顾地投身这种激烈竞争活动中去。如果运动员一旦失去竞争性,不敢或不想为优异成绩拼搏时,那么就等于自动退出了比赛场,所以,运动竞争情绪是运动员发挥潜力,获得优异成绩的一种力量。
3.运动荣誉感、自豪感、义务感和责任感
这是运动竞赛中最深刻、最有力量的一种情感,是大学生运动员作为一个高校的代表,参加运动竞赛时支配着活动的情绪体验。
比赛中,运动员预感到自己的优势有可能丢失或胜利受到威胁时,需要捍卫他们所代表的高校利益,并把个人利益与所在高校集体利益统一起来,产生运动荣誉感。荣誉感是促使运动员克服困难,战胜困难极为有力的情感,运动自豪感是在竞争中出现的集中优势,处于主动地位,并确认自己将会获得胜利而产生的情感体验,当运动员意识到必须无条件地完成高校这一集体交给自己的任务,在紧要的危险的竞赛形势中,运动员以自己的力量去战胜困难,并夺取胜利时,能清楚地意识到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及应尽的义务而产生的一种情绪体验,这些都是运动员意志行动的动力,使之在竞赛中克服和战胜困难。
三、竞赛过程中多种运动情绪综合效应
在运动竞赛中,各种运动情绪状态彼此密切联系,往往从一个情绪状态转入另一个情绪状态,有时又是几种情绪交织在一起,从而使运动员的身体和心理总是处于极度紧张状态中,许多紧张危险场面,使运动员的情绪反应发生巨大变化,机能的活动能力也随着发生变化,或者是由于机能发生巨大变化,使情绪反应相应的变化。当运动员处于积极的增力情绪状态时,各种心理过程进行得极为活跃,互相协调,相应地身体机能活动状态良好,工作效率高,反之运动使各种心理过程进行迟缓,身体机能工作效率低。所以,运动员各种心理能否处于最佳状态,并取得优异成绩,和他的情绪状态密切相关,赛前处于良好的情绪状态,比赛中又能保持情绪的稳定性,能较好地发挥身体、技术、战术的水平。如果赛前情绪准备状态不佳,竞赛中情绪不稳定,则竞赛中的身体、技术、战术水平都不能得到正常发挥。
四、竞赛过程中影响运动员情绪体验的条件
1.竞赛规模及面临的任务
一般来说,竞赛规模愈大,面临的任务愈重,如:全国性大学生运动会或单项比赛、省级大学生综合运动会等,大学生运动员竞赛时的情绪体验就会愈强和深刻。由于规模大、任务重,可能使大学生运动员感到不安和恐惧,特别是预感到失败的可能性大,担心有负重望,难以向领导和教练员交代。
2.竞赛双方的实力对比
当双方的实力和训练程度相差悬殊时,情绪比较放松,而且兴奋程度比较低,反之会使运动员情绪体验的强度变得很高。
3.比赛经验
与经常参加各种大赛的专业运动员相比,由于大学生运动员主要以课余训练为主,竞赛机会相对较少,缺乏比赛经验和各种大赛的考验,在临场比赛中情绪变化相对较大,事实表现为往往不能正确反映和预测比赛环境变化,从而产生种种精神负担和状态情绪,以致不能有效地控制自己的行为。
4.运动员的意志品质、个性特征和情绪修养
运动竞赛过程中的竞争激烈,情况复杂易变,各种各样的困难相继出现,要求运动员有顽强机智、坚韧不拔的意志性格特征和良好的道德修养,使之在很困难的情况下,以振奋、自信、积极的情绪,动员机能活动的最大能力去战胜困难,争取比赛的胜利。
五、结语
通过分析大学生运动员在高校间运动竞赛中心理状态的各种表现形式,根据大学生运动员处于生长发育后期,具有这一特定时期的心理特点等因素,在高校间的各种运动竞赛中,要根据各个运动项目的不同特点、产生紧张的原因和表现形式,进行合理的情绪调控。同时,在此过程中还应根据不同的情况,因人而异,采用不同形式的调整方法,使大学生运动员在高校运动竞赛中的情绪得到充分的调整,在竞赛中始终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从而在竞赛中发挥最好水平,赛出最好成绩。
参考文献:
[1]运动心理学.全国体育学院教材委员会.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2]秦霞.撑竿跳高运动员比赛心理探讨[J].田径,2010(10).
[3]于海清,刘成林,刘剑.竞赛中运动员的心理障碍与调控[J].湖南城建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01).
[4]樊新,周曙.浅论竞赛中运动员心理障碍与心理训练[J].皖西学院学报,2004(05).
关键词: 大学生运动员 运动竞赛 心理状态
运动竞赛是现代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高校课外运动训练中一个重要的方面,是高校体育教学与训练的继续,是对高校体育教学和训练的有效检验。竞赛过程中比赛对手之间直接或间接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其运动水平以竞赛结果做出评定。因此,高校间的各种运动竞赛,不仅能促进高校体育运动水平的提高,而且能影响大学生运动员心理品质的发展,同时,通过运动竞赛,能够促进各高校间进行体育文化交流,增进友谊,促进团结。
一、认识大学生运动员的生理和心理发育特点
大学生运动员通常处在18—22之间的年龄段,属于生长发育后期,在生理方面,身高、体重、肩宽、胸围等的增长已经缓慢下来,身体肌肉开始发达起来,在性激素的影响下,男女外部的性别特征更加明显。例如:男性长胡须、喉结突出、声音变粗;女性乳房隆起、声音变高;男女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运动系统及生殖系统等功能基本完备。
在心理方面,个性基本形成,自我意识进一步发展,对未来抱着美好希望和幻想,自尊心、自信心和独立意识明显增强,乐于发表见解,表现才能,但缺乏社会实践经验。观察问题比较简单,有时脱离实际,遇到困难容易产生徘徊畏难的消极情绪。运动竞赛使运动员的心理状态过程进行得异常剧烈、迅速、深刻,超过人们在日常的生活、生产劳动或教学训练条件下的紧张程度,因而影响到运动员的生理和心理发展。因此,要发挥运动员的运动潜能,就要根据大学生运动员生理和心理发育特点,在竞赛心理状态的调整上,注重对大学生运动员情绪的调控,因为人的情绪能够影响其生理过程的变化,良好的情绪状态对运动员的活动,可以有积极的增力作用,不好的情绪状态则会对运动员产生消极的减力作用,从而影响运动员竞赛的成功与失败。
二、注意运动竞赛过程中大学生运动员的情绪表现
高校间的运动竞赛同样也会紧张、剧烈,竞赛过程中的情况复杂多变,大学生运动员因此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情绪状态,大致可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1.运动情绪的兴奋状态
运动情绪的兴奋状态,是以积极的增力情绪为特点,随着竞赛过程的竞争形势而发展的。运动员处于情绪兴奋状态的体验是:精神饱满全身力量增强,渴望参加比赛和在竞赛中显示力量的意向,整个生理、心理活动过程进行得协调和谐。运动情绪的兴奋,能使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技术水平充分发挥。
2.运动情绪的竞争状态
运动竞争情绪的产生,是与运动员自我评价相比较而成的,运动竞争情绪可以分三种结构,一是与对手的竞争,如一对一比赛项目和球类等对抗项目,运动竞争情绪表现为挫败对手的抵抗,或闯开对手加以限制。二是自身的竞争,这种运动竞争的表现形式,不是与对手的直接搏击,而是通过自身动作的完善,以时间或空间单位与对手进行对抗,但他们动作不需要以对方的动作为依据。三是自我的竞争,这是在非直接对抗情况下进行的竞赛活动,竞赛的对手是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里完成各自的动作,这时的运动竞争情绪表现为渴望超过自己以前的成绩,以尽可能完美地完成动作,打破自己原有的纪录,战胜自己,所以,完成动作是以自己作为竞争对手的。
运动竞赛的特点,表现为强烈的竞争性。运动员面对强烈的竞争,必须义无反顾地投身这种激烈竞争活动中去。如果运动员一旦失去竞争性,不敢或不想为优异成绩拼搏时,那么就等于自动退出了比赛场,所以,运动竞争情绪是运动员发挥潜力,获得优异成绩的一种力量。
3.运动荣誉感、自豪感、义务感和责任感
这是运动竞赛中最深刻、最有力量的一种情感,是大学生运动员作为一个高校的代表,参加运动竞赛时支配着活动的情绪体验。
比赛中,运动员预感到自己的优势有可能丢失或胜利受到威胁时,需要捍卫他们所代表的高校利益,并把个人利益与所在高校集体利益统一起来,产生运动荣誉感。荣誉感是促使运动员克服困难,战胜困难极为有力的情感,运动自豪感是在竞争中出现的集中优势,处于主动地位,并确认自己将会获得胜利而产生的情感体验,当运动员意识到必须无条件地完成高校这一集体交给自己的任务,在紧要的危险的竞赛形势中,运动员以自己的力量去战胜困难,并夺取胜利时,能清楚地意识到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及应尽的义务而产生的一种情绪体验,这些都是运动员意志行动的动力,使之在竞赛中克服和战胜困难。
三、竞赛过程中多种运动情绪综合效应
在运动竞赛中,各种运动情绪状态彼此密切联系,往往从一个情绪状态转入另一个情绪状态,有时又是几种情绪交织在一起,从而使运动员的身体和心理总是处于极度紧张状态中,许多紧张危险场面,使运动员的情绪反应发生巨大变化,机能的活动能力也随着发生变化,或者是由于机能发生巨大变化,使情绪反应相应的变化。当运动员处于积极的增力情绪状态时,各种心理过程进行得极为活跃,互相协调,相应地身体机能活动状态良好,工作效率高,反之运动使各种心理过程进行迟缓,身体机能工作效率低。所以,运动员各种心理能否处于最佳状态,并取得优异成绩,和他的情绪状态密切相关,赛前处于良好的情绪状态,比赛中又能保持情绪的稳定性,能较好地发挥身体、技术、战术的水平。如果赛前情绪准备状态不佳,竞赛中情绪不稳定,则竞赛中的身体、技术、战术水平都不能得到正常发挥。
四、竞赛过程中影响运动员情绪体验的条件
1.竞赛规模及面临的任务
一般来说,竞赛规模愈大,面临的任务愈重,如:全国性大学生运动会或单项比赛、省级大学生综合运动会等,大学生运动员竞赛时的情绪体验就会愈强和深刻。由于规模大、任务重,可能使大学生运动员感到不安和恐惧,特别是预感到失败的可能性大,担心有负重望,难以向领导和教练员交代。
2.竞赛双方的实力对比
当双方的实力和训练程度相差悬殊时,情绪比较放松,而且兴奋程度比较低,反之会使运动员情绪体验的强度变得很高。
3.比赛经验
与经常参加各种大赛的专业运动员相比,由于大学生运动员主要以课余训练为主,竞赛机会相对较少,缺乏比赛经验和各种大赛的考验,在临场比赛中情绪变化相对较大,事实表现为往往不能正确反映和预测比赛环境变化,从而产生种种精神负担和状态情绪,以致不能有效地控制自己的行为。
4.运动员的意志品质、个性特征和情绪修养
运动竞赛过程中的竞争激烈,情况复杂易变,各种各样的困难相继出现,要求运动员有顽强机智、坚韧不拔的意志性格特征和良好的道德修养,使之在很困难的情况下,以振奋、自信、积极的情绪,动员机能活动的最大能力去战胜困难,争取比赛的胜利。
五、结语
通过分析大学生运动员在高校间运动竞赛中心理状态的各种表现形式,根据大学生运动员处于生长发育后期,具有这一特定时期的心理特点等因素,在高校间的各种运动竞赛中,要根据各个运动项目的不同特点、产生紧张的原因和表现形式,进行合理的情绪调控。同时,在此过程中还应根据不同的情况,因人而异,采用不同形式的调整方法,使大学生运动员在高校运动竞赛中的情绪得到充分的调整,在竞赛中始终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从而在竞赛中发挥最好水平,赛出最好成绩。
参考文献:
[1]运动心理学.全国体育学院教材委员会.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2]秦霞.撑竿跳高运动员比赛心理探讨[J].田径,2010(10).
[3]于海清,刘成林,刘剑.竞赛中运动员的心理障碍与调控[J].湖南城建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01).
[4]樊新,周曙.浅论竞赛中运动员心理障碍与心理训练[J].皖西学院学报,20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