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近10年的时间里,中国很多城市都曾经或者正在进行垃圾分类的推广,但大多数城市的实践,往往无果而终、名存实亡。有人说垃圾分类“卡壳”在政府投入不够,有人说在于民众素质不足,还有人说垃圾分类在中国并无必要。事实上,垃圾分类在中国“卡壳”的原因,很可能更加复杂。
杭州的大决心
4月的一个周末,杭州上城区西牌楼社区的小区广场上,居委会给居民准备了露天电影,影片是风靡一时的《阿凡达》。这是小区里常见的活动,但这一次稍有不同。放映之前,居委会安排了一部介绍如何进行垃圾分类的专题片给居民们看,居委会主任张蓓告诉记者,对居民的教育必须采取大家喜闻乐见的各种形式,电影前的学习,就是一种。
春节以后,杭州大小媒体上出镜率最高的词语,是“垃圾”。3月开始,杭州市8个试点小区开始推行垃圾分类。跟全国很多城市一样,“垃圾分类”对于杭州人并不是陌生的词语。2000年,杭州也曾掀起过垃圾分类宣传热潮,彼时,杭州是全国8个垃圾分类试点城市之一,那一次垃圾分类推广活动,由建设部牵头发起。8个城市包括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南京、厦门和桂林,但到今天,很多城市的垃圾分类没有“下文”,其中一些城市采取了“折中”的方法,只分离灯泡、电池等危险垃圾,其他垃圾则还是混合在一起。
但这一次,发起和实施垃圾分类的机构——杭州市生活固体废弃物处置监管中心(以下简称固废中心),表现出巨大的决心。
西牌楼社区是一个建成于1990年代的老社区,这次也是试点社区之一。一大早,社区清洁工就守在4只垃圾桶前,戴着手套分拣垃圾。4只桶中2只绿色,2只黄色,绿色桶上写着“厨房垃圾”,大字下用图案标示“厨房垃圾”包括了菜叶、果皮、剩菜剩饭等。黄色桶则用于收集“其他垃圾”,包括纺织品、尘土、污染的纸张、一次性餐具等。除了这两种垃圾桶,小区里还有专门装“可回收物”的蓝色垃圾桶和装“有害垃圾”的红色垃圾桶。
很多居民趁着早上上班,顺路把家里的垃圾带了出来。经过一个多月的宣传,大多数居民在扔垃圾的时候会看看垃圾桶的颜色,然后再选择一个桶扔出去。但居民们对垃圾的分类,还是不能完全达到要求,所以清洁工会把扔得不对的垃圾,从一个桶分拣到另一个桶。
“形成垃圾分类的习惯,需要一个过程,大家慢慢适应,总会学会的。”本次杭州垃圾分类推广的主要负责人、杭州固废中心主任张束空,对于垃圾分类推进的难度有着充分的准备。尽管垃圾分类的推广,在中国几乎没有成功的案例,但张束空却对这次杭州的尝试,表现出很大的信心。
在之前各个城市的实践中,有一个问题大大影响了居民进行垃圾分类的积极性:居民们好不容易学会垃圾分类,把垃圾投入不同的垃圾箱,但他们随后发现,已经分类的垃圾在投入垃圾运输车的时候,还是被混合在一起。这意味着,居民们之前的行动,变成了“无用功”。张束空表示,杭州的新一轮垃圾分类推广,汲取了以往的经验教训,不仅要实现垃圾的分类投放,还要实现垃圾的分类处置,只有形成完整的分类处理链条,垃圾分类才有意义。
9点左右,2辆垃圾运输车到达西牌楼小区,这种小型封闭式运输车车身上分别注明了“厨房垃圾”、“其他垃圾”。小区清洁工把分散在小区各处的垃圾桶送到垃圾车后,随车的垃圾运输公司工人,将垃圾投入到指定的运输车中。杭州市目前试点垃圾分类的8个小区,都已经实现了垃圾分类直运,垃圾运输车直接把垃圾送到垃圾处置场所。
厨房垃圾将被直接送到杭州生活垃圾第二填埋场,填埋场设立了生态填埋示范区,垃圾经过厌氧发酵后产生的沼气,将用于发电。而含水比较少的“其他垃圾”,被送往垃圾焚烧发电厂焚烧。张束空介绍,垃圾分类既要让居民容易接受,又要达到城市垃圾减量的目的,目前杭州垃圾分类的分类标准和处置方式,是考虑了现实情况后的选择。
“垃圾分类直运、分类处理,这些其实并不难,难的是让居民接受观念,并形成习惯。”从一开始,杭州固废中心就把垃圾分类的推广,看成一场公民运动,强调市民的参与。今年1月下旬,杭州主要媒体开始向市民发放调查问卷,征求市民的意见,让市民来决定垃圾分类的标准。最终,市民选择将垃圾分为可回收垃圾、有毒有害垃圾、厨房垃圾和其他垃圾四类,市民甚至票选决定了4种垃圾箱的颜色。
“可能没有哪一项工作,像推广垃圾分类这么难。因为它牵涉每一个人,每一户人家,每一天的生活。”张束空说。为了让居民更加积极地学习垃圾分类,在试点小区,每户人家可以得到免费的分类垃圾袋,厨房垃圾袋每个月20个,其他垃圾袋每月10个,免费发放3个月。另外,居民每家还可以得到1只绿色和1只黄色的塑料垃圾桶。
“3个月的免费垃圾袋不是一次性发给居民的,每个月发一次,我们把垃圾袋送到居民家里,这样做是为了在发放的时候,再顺便跟居民强调一遍,督促他们在家里做好分类。”居委会主任张蓓说。
“垃圾袋太大,能不能生产大小不同规格的?”“有些居民舍不得用,把专用垃圾袋都攒了起来。”垃圾分类在8个试点实施1个多月,很多问题从基层干部那里陆续反映到张束空的办公室,但他并没有感到为难,他一再向记者表明决心:这一次杭州垃圾分类,绝不会无果而终。
垃圾就是垃圾
在杭州固废中心的计划中,到2012年,杭州市80%的社区将实现垃圾分类。“你用什么来保障这次垃圾分类能够彻底地实现?”记者问。张束空回答说:“我不能说有什么保障,但我有责任、有信心。”
事实上,这样略显无奈的答案背后,是中国垃圾处理业界共有的困惑:在过往很长的时间里,各种政策倾向于将垃圾进行所谓“资源化”,而很少对垃圾的处理本身给予足够的重视。
“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这是我们都很熟悉的一句口号,但记者采访的几位垃圾处理业内人士,对这句话却非常反感。“垃圾就是垃圾,我们首先应该让垃圾无害化、减量化,最后才是资源利用。”陈吉平是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教授,由于从事有关垃圾焚烧产生二噁英方面的研究,对中国的垃圾处理问题也非常关心。
垃圾分类,被认为是实现垃圾无害化和减量化的最好方法——如果危险垃圾被分拣出来,垃圾處置的效率就会提高;如果可回收的垃圾分拣出来,垃圾总量就会变少。
但是,在过度强调“资源化”的主导思路下,垃圾处理被视作与其他营利行业同样的行业,既然是一般的营利行业,那么垃圾处理的目标就只会围绕着效益和利润。
中国环科院固体废物研究所所长王琪认为,“资源化”不是解决中国垃圾问题的唯一出路。“比如垃圾焚烧,焚烧的目的是什么?首先应该是为了处理垃圾,而不是为了生产电。垃圾发电能够产生收益,是处理垃圾的副产品,有收益当然最好,但它不是优先目标。”他介绍说,日本的垃圾焚烧厂,发电所获得的收益,只占发电成本的10%左右。很多垃圾焚烧厂生产的热能,并不发电,而是直接用于公益性公共设施,比如游泳池、浴池等等。
王琪认为,过去在宣扬资源化利用的思路时,忽略了资源化利用中的成本问题,如果在对垃圾进行资源化利用的过程中,会消耗一定量的资源和能源,也就会相应产生一定的污染,不一定具有所谓的经济效益,甚至不一定具有环境效益。“我们不能照抄人家。”王琪说。日本的垃圾处理方式,一直被作为可供中国学习的榜样,但在王琪看来,有一些做法,并不适合中国。“我参观过日本的包装废物回收工厂,混合废塑料先用光、电、风选等各种机械设备筛选,然后再由人工筛选,流程非常长,所以成本非常高。”
杭州的大决心
4月的一个周末,杭州上城区西牌楼社区的小区广场上,居委会给居民准备了露天电影,影片是风靡一时的《阿凡达》。这是小区里常见的活动,但这一次稍有不同。放映之前,居委会安排了一部介绍如何进行垃圾分类的专题片给居民们看,居委会主任张蓓告诉记者,对居民的教育必须采取大家喜闻乐见的各种形式,电影前的学习,就是一种。
春节以后,杭州大小媒体上出镜率最高的词语,是“垃圾”。3月开始,杭州市8个试点小区开始推行垃圾分类。跟全国很多城市一样,“垃圾分类”对于杭州人并不是陌生的词语。2000年,杭州也曾掀起过垃圾分类宣传热潮,彼时,杭州是全国8个垃圾分类试点城市之一,那一次垃圾分类推广活动,由建设部牵头发起。8个城市包括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南京、厦门和桂林,但到今天,很多城市的垃圾分类没有“下文”,其中一些城市采取了“折中”的方法,只分离灯泡、电池等危险垃圾,其他垃圾则还是混合在一起。
但这一次,发起和实施垃圾分类的机构——杭州市生活固体废弃物处置监管中心(以下简称固废中心),表现出巨大的决心。
西牌楼社区是一个建成于1990年代的老社区,这次也是试点社区之一。一大早,社区清洁工就守在4只垃圾桶前,戴着手套分拣垃圾。4只桶中2只绿色,2只黄色,绿色桶上写着“厨房垃圾”,大字下用图案标示“厨房垃圾”包括了菜叶、果皮、剩菜剩饭等。黄色桶则用于收集“其他垃圾”,包括纺织品、尘土、污染的纸张、一次性餐具等。除了这两种垃圾桶,小区里还有专门装“可回收物”的蓝色垃圾桶和装“有害垃圾”的红色垃圾桶。
很多居民趁着早上上班,顺路把家里的垃圾带了出来。经过一个多月的宣传,大多数居民在扔垃圾的时候会看看垃圾桶的颜色,然后再选择一个桶扔出去。但居民们对垃圾的分类,还是不能完全达到要求,所以清洁工会把扔得不对的垃圾,从一个桶分拣到另一个桶。
“形成垃圾分类的习惯,需要一个过程,大家慢慢适应,总会学会的。”本次杭州垃圾分类推广的主要负责人、杭州固废中心主任张束空,对于垃圾分类推进的难度有着充分的准备。尽管垃圾分类的推广,在中国几乎没有成功的案例,但张束空却对这次杭州的尝试,表现出很大的信心。
在之前各个城市的实践中,有一个问题大大影响了居民进行垃圾分类的积极性:居民们好不容易学会垃圾分类,把垃圾投入不同的垃圾箱,但他们随后发现,已经分类的垃圾在投入垃圾运输车的时候,还是被混合在一起。这意味着,居民们之前的行动,变成了“无用功”。张束空表示,杭州的新一轮垃圾分类推广,汲取了以往的经验教训,不仅要实现垃圾的分类投放,还要实现垃圾的分类处置,只有形成完整的分类处理链条,垃圾分类才有意义。
9点左右,2辆垃圾运输车到达西牌楼小区,这种小型封闭式运输车车身上分别注明了“厨房垃圾”、“其他垃圾”。小区清洁工把分散在小区各处的垃圾桶送到垃圾车后,随车的垃圾运输公司工人,将垃圾投入到指定的运输车中。杭州市目前试点垃圾分类的8个小区,都已经实现了垃圾分类直运,垃圾运输车直接把垃圾送到垃圾处置场所。
厨房垃圾将被直接送到杭州生活垃圾第二填埋场,填埋场设立了生态填埋示范区,垃圾经过厌氧发酵后产生的沼气,将用于发电。而含水比较少的“其他垃圾”,被送往垃圾焚烧发电厂焚烧。张束空介绍,垃圾分类既要让居民容易接受,又要达到城市垃圾减量的目的,目前杭州垃圾分类的分类标准和处置方式,是考虑了现实情况后的选择。
“垃圾分类直运、分类处理,这些其实并不难,难的是让居民接受观念,并形成习惯。”从一开始,杭州固废中心就把垃圾分类的推广,看成一场公民运动,强调市民的参与。今年1月下旬,杭州主要媒体开始向市民发放调查问卷,征求市民的意见,让市民来决定垃圾分类的标准。最终,市民选择将垃圾分为可回收垃圾、有毒有害垃圾、厨房垃圾和其他垃圾四类,市民甚至票选决定了4种垃圾箱的颜色。
“可能没有哪一项工作,像推广垃圾分类这么难。因为它牵涉每一个人,每一户人家,每一天的生活。”张束空说。为了让居民更加积极地学习垃圾分类,在试点小区,每户人家可以得到免费的分类垃圾袋,厨房垃圾袋每个月20个,其他垃圾袋每月10个,免费发放3个月。另外,居民每家还可以得到1只绿色和1只黄色的塑料垃圾桶。
“3个月的免费垃圾袋不是一次性发给居民的,每个月发一次,我们把垃圾袋送到居民家里,这样做是为了在发放的时候,再顺便跟居民强调一遍,督促他们在家里做好分类。”居委会主任张蓓说。
“垃圾袋太大,能不能生产大小不同规格的?”“有些居民舍不得用,把专用垃圾袋都攒了起来。”垃圾分类在8个试点实施1个多月,很多问题从基层干部那里陆续反映到张束空的办公室,但他并没有感到为难,他一再向记者表明决心:这一次杭州垃圾分类,绝不会无果而终。
垃圾就是垃圾
在杭州固废中心的计划中,到2012年,杭州市80%的社区将实现垃圾分类。“你用什么来保障这次垃圾分类能够彻底地实现?”记者问。张束空回答说:“我不能说有什么保障,但我有责任、有信心。”
事实上,这样略显无奈的答案背后,是中国垃圾处理业界共有的困惑:在过往很长的时间里,各种政策倾向于将垃圾进行所谓“资源化”,而很少对垃圾的处理本身给予足够的重视。
“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这是我们都很熟悉的一句口号,但记者采访的几位垃圾处理业内人士,对这句话却非常反感。“垃圾就是垃圾,我们首先应该让垃圾无害化、减量化,最后才是资源利用。”陈吉平是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教授,由于从事有关垃圾焚烧产生二噁英方面的研究,对中国的垃圾处理问题也非常关心。
垃圾分类,被认为是实现垃圾无害化和减量化的最好方法——如果危险垃圾被分拣出来,垃圾處置的效率就会提高;如果可回收的垃圾分拣出来,垃圾总量就会变少。
但是,在过度强调“资源化”的主导思路下,垃圾处理被视作与其他营利行业同样的行业,既然是一般的营利行业,那么垃圾处理的目标就只会围绕着效益和利润。
中国环科院固体废物研究所所长王琪认为,“资源化”不是解决中国垃圾问题的唯一出路。“比如垃圾焚烧,焚烧的目的是什么?首先应该是为了处理垃圾,而不是为了生产电。垃圾发电能够产生收益,是处理垃圾的副产品,有收益当然最好,但它不是优先目标。”他介绍说,日本的垃圾焚烧厂,发电所获得的收益,只占发电成本的10%左右。很多垃圾焚烧厂生产的热能,并不发电,而是直接用于公益性公共设施,比如游泳池、浴池等等。
王琪认为,过去在宣扬资源化利用的思路时,忽略了资源化利用中的成本问题,如果在对垃圾进行资源化利用的过程中,会消耗一定量的资源和能源,也就会相应产生一定的污染,不一定具有所谓的经济效益,甚至不一定具有环境效益。“我们不能照抄人家。”王琪说。日本的垃圾处理方式,一直被作为可供中国学习的榜样,但在王琪看来,有一些做法,并不适合中国。“我参观过日本的包装废物回收工厂,混合废塑料先用光、电、风选等各种机械设备筛选,然后再由人工筛选,流程非常长,所以成本非常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