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现代科技的发达与普及使得教师不再局限于书本化的教学资源,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网络搜寻或制作可利用的教学资源,在此过程中,微课教学便应运而生。本文对小学数学微课的制作与教学应用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小学;数学;微课;应用研究
微课围绕教学内容当中的重难点进行凝练的、针对性的讲解,在较短的时间内给学生带来高效的学习体验,让学生不再害怕学习中的各种“疑难杂症”,并能够以视频的形式保存下来以供学生反复观看与学习,其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实体性课堂不可复制、时间限制以及重点不突出的缺失,再者,微课便于储存与传送的特点使其在教育教学中具有更加明显的优势。学生能够随时随地利用这一教学资源展开高效的学习。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笔者对教学大趋势的变革感触颇深,故围绕小学数学微课的制作与教学应用展开了如下研究与论述,以供广大读者交流参考。
一、 课前微课的应用——传递新知识
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前置性学习是整个数学学习环节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教师高效率地进行后期教学的重要前提,传统的前置性学习一般情况下都是教师为学生列出需要大致了解的知识点,让学生去看、去学,最终整体效果并不理想。而微课在前置性学习当中的运用对传统课前学习的形态进行了变革——将静态的数学知识变为动态,将有限的教学内容拓展为无限,并且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预习兴趣。
例如,在对“方向与位置”这一章节进行教学之前,笔者由于考虑到小学生对方向感的生疏以及对方位的不敏感,也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探究欲望,笔者制作了如下微课——笔者首先以一种轻松的语调跟学生打了招呼,以此来消除学生在前置性学习中的压迫感;其次,笔者给出了一个指南针,并问学生:“这是古代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同学们都认识吗?”并短暂停顿几秒,随后告知学生这是指南针,并让学生说出指南针的作用——指出方向;最后,笔者又从身后“变”出一把量角器:“生活当中并不是只有东、南、西、北这四个方向,那么,遇到其他方向我们应该怎样去表达呢?(指出一个北偏东30度的方位)这个时候我们就要用到量角器啦!同学们明天上课记得都带上它哦!就这样,学生在较为轻松的氛围下高效率地对“方向与位置”进行了前置性学习,微课在学生数学学习当中的引导性与启发性在这个时候得到了明确的凸显与应用。
二、 课中微课辅助教学——数学教师之间课堂微课资源的合作与共享
美国的韦伯斯特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人们在一起可以做出单独一个人所不能做出的事业,智慧 双手 力量结合在一起,几乎是万能的。”由此,合作的重要性可见一斑。在数学微课的制作与教学应用中,一个教师的思想与能力毕竟是有限的,而众位教师将各自的教学思想与方法加以探讨与融合,再将其运用到数学教学当中,能够极大地提高整体的教学效率。
例如,在对“混合运算”进行教学之前,笔者结合以往教学经验对进行内容的重点与难点进行了分析——以往的数学学习过程中,学生接触与学习的都是单一的加减乘除,这种混合型的数学计算对于学生来说无疑具有一定的难度与陌生感。笔者将这一想法与办公室其他数学教师进行了及时的沟通,并与其他数学教师以“混合运算”这一章节的教学内容成立了一个微课制作小组,大家集思广益、各抒己见,一起制作了一段简短却凝练的微课教学视频。笔者将此微课教学视频穿插在对“混合运算”的课堂教学当中,其不但辅助了教师的教学工作,而且锻炼了学生的自主学习与思考能力。课程结束之后,笔者又与众位教师交流了微课在“混合运算”教学过程中的心得体会,并从中获益匪浅,这给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学生的受教育质量带来了很大程度的提升。
三、 课后微课的应用——学习能力的锻炼
课堂教学的主要作用便是教授学生学习数学知识,而学生课后对所学内容的总结与学习、思维能力的锻炼同样不可或缺,但是学生课后学习的时间和地点往往具有不确定性,教师并不能确保对学生进行及时的帮助,而微课便是一个很好地进行辅助学生进行课后学习的工具。
为了让学生维持对课后学习的兴趣,笔者认为作为课后总结与巩固拓展的微课视频不要太过“正式”,视频时间要短,教师的语气应尽量亲切柔和。例如,在结束了对“对称、平移与旋转”的教学之后,笔者便利用课余时间制作了一节七分钟的微课教学视频,在视频当中引导学生去观察身边的轴对称图形:“同学们,当大家看到这个视频的时候,一定都已经安全到家了吧,请代老师向你们的父母问好。接下来请同学们跟随老师对今天的学习内容进行复习——首先请同学们找到身边的镜子……”笔者通过这一节温馨的微课,引导学生对当天所学内容进行了回顾与总结,巩固了学生对“对称、平移与旋转”的学习成果,并在一定程度上增進了师生之间的感情。
微课虽好,用之有度。在数学教学当中教师不应过度依赖微课教学,却忽视教师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而应根据实际教学内容与教学情况对这个“度”进行精心的把控。
参考文献:
[1]张薇薇.论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的策略[J].当代教育论坛(教学研究),2010(6).
[2]李晨晨.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新教育时代杂志,2016,11(16):42-43.
作者简介:
张诗卉,福建省泉州市,泉州市丰泽区第三实验小学。
关键词:小学;数学;微课;应用研究
微课围绕教学内容当中的重难点进行凝练的、针对性的讲解,在较短的时间内给学生带来高效的学习体验,让学生不再害怕学习中的各种“疑难杂症”,并能够以视频的形式保存下来以供学生反复观看与学习,其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实体性课堂不可复制、时间限制以及重点不突出的缺失,再者,微课便于储存与传送的特点使其在教育教学中具有更加明显的优势。学生能够随时随地利用这一教学资源展开高效的学习。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笔者对教学大趋势的变革感触颇深,故围绕小学数学微课的制作与教学应用展开了如下研究与论述,以供广大读者交流参考。
一、 课前微课的应用——传递新知识
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前置性学习是整个数学学习环节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教师高效率地进行后期教学的重要前提,传统的前置性学习一般情况下都是教师为学生列出需要大致了解的知识点,让学生去看、去学,最终整体效果并不理想。而微课在前置性学习当中的运用对传统课前学习的形态进行了变革——将静态的数学知识变为动态,将有限的教学内容拓展为无限,并且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预习兴趣。
例如,在对“方向与位置”这一章节进行教学之前,笔者由于考虑到小学生对方向感的生疏以及对方位的不敏感,也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探究欲望,笔者制作了如下微课——笔者首先以一种轻松的语调跟学生打了招呼,以此来消除学生在前置性学习中的压迫感;其次,笔者给出了一个指南针,并问学生:“这是古代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同学们都认识吗?”并短暂停顿几秒,随后告知学生这是指南针,并让学生说出指南针的作用——指出方向;最后,笔者又从身后“变”出一把量角器:“生活当中并不是只有东、南、西、北这四个方向,那么,遇到其他方向我们应该怎样去表达呢?(指出一个北偏东30度的方位)这个时候我们就要用到量角器啦!同学们明天上课记得都带上它哦!就这样,学生在较为轻松的氛围下高效率地对“方向与位置”进行了前置性学习,微课在学生数学学习当中的引导性与启发性在这个时候得到了明确的凸显与应用。
二、 课中微课辅助教学——数学教师之间课堂微课资源的合作与共享
美国的韦伯斯特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人们在一起可以做出单独一个人所不能做出的事业,智慧 双手 力量结合在一起,几乎是万能的。”由此,合作的重要性可见一斑。在数学微课的制作与教学应用中,一个教师的思想与能力毕竟是有限的,而众位教师将各自的教学思想与方法加以探讨与融合,再将其运用到数学教学当中,能够极大地提高整体的教学效率。
例如,在对“混合运算”进行教学之前,笔者结合以往教学经验对进行内容的重点与难点进行了分析——以往的数学学习过程中,学生接触与学习的都是单一的加减乘除,这种混合型的数学计算对于学生来说无疑具有一定的难度与陌生感。笔者将这一想法与办公室其他数学教师进行了及时的沟通,并与其他数学教师以“混合运算”这一章节的教学内容成立了一个微课制作小组,大家集思广益、各抒己见,一起制作了一段简短却凝练的微课教学视频。笔者将此微课教学视频穿插在对“混合运算”的课堂教学当中,其不但辅助了教师的教学工作,而且锻炼了学生的自主学习与思考能力。课程结束之后,笔者又与众位教师交流了微课在“混合运算”教学过程中的心得体会,并从中获益匪浅,这给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学生的受教育质量带来了很大程度的提升。
三、 课后微课的应用——学习能力的锻炼
课堂教学的主要作用便是教授学生学习数学知识,而学生课后对所学内容的总结与学习、思维能力的锻炼同样不可或缺,但是学生课后学习的时间和地点往往具有不确定性,教师并不能确保对学生进行及时的帮助,而微课便是一个很好地进行辅助学生进行课后学习的工具。
为了让学生维持对课后学习的兴趣,笔者认为作为课后总结与巩固拓展的微课视频不要太过“正式”,视频时间要短,教师的语气应尽量亲切柔和。例如,在结束了对“对称、平移与旋转”的教学之后,笔者便利用课余时间制作了一节七分钟的微课教学视频,在视频当中引导学生去观察身边的轴对称图形:“同学们,当大家看到这个视频的时候,一定都已经安全到家了吧,请代老师向你们的父母问好。接下来请同学们跟随老师对今天的学习内容进行复习——首先请同学们找到身边的镜子……”笔者通过这一节温馨的微课,引导学生对当天所学内容进行了回顾与总结,巩固了学生对“对称、平移与旋转”的学习成果,并在一定程度上增進了师生之间的感情。
微课虽好,用之有度。在数学教学当中教师不应过度依赖微课教学,却忽视教师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而应根据实际教学内容与教学情况对这个“度”进行精心的把控。
参考文献:
[1]张薇薇.论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的策略[J].当代教育论坛(教学研究),2010(6).
[2]李晨晨.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新教育时代杂志,2016,11(16):42-43.
作者简介:
张诗卉,福建省泉州市,泉州市丰泽区第三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