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陶粒混凝土具有无碱骨料反应、隔音和质轻等优点.本文采用松散体积法设计混凝土配合比.除抗压强度外,创新性通过应变片法,利用静态应力应变仪研究陶粒对混凝土的弹性模量和泊松比等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陶粒在使用前需进行浸水1h的预处理,以避免坍落度损失过大;10-15mm粒径陶粒可以使混凝土表观密度达到2000kg/m3,同时抗压强度损失小于20%;10mm粒径陶粒混凝土除了轻质高强外,还有一定的韧性.高强陶粒混凝土在一些强度要求较低的民用工程中的应用有广阔前景.
【机 构】
:
江苏尼高科技有限公司,江苏 常州 213141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陶粒混凝土具有无碱骨料反应、隔音和质轻等优点.本文采用松散体积法设计混凝土配合比.除抗压强度外,创新性通过应变片法,利用静态应力应变仪研究陶粒对混凝土的弹性模量和泊松比等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陶粒在使用前需进行浸水1h的预处理,以避免坍落度损失过大;10-15mm粒径陶粒可以使混凝土表观密度达到2000kg/m3,同时抗压强度损失小于20%;10mm粒径陶粒混凝土除了轻质高强外,还有一定的韧性.高强陶粒混凝土在一些强度要求较低的民用工程中的应用有广阔前景.
其他文献
研究了白水泥、矿物掺合料和聚合物掺量对新型装饰水泥(微水泥)施工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并应用于某商业区墙地面的装修.结果表明,白水泥掺量越高,微水泥粘度越大,施工性能越差,硬化后强度虽有提升,但柔性变差,脆性增加.适量的石粉取代白水泥可有效降低微水泥粘度,且对强度产生负面影响较小.掺加聚合物可有效提高微水泥的韧性,提高施工后的微水泥的表面强度.现场应用显示,微水泥产品有良好的装饰质感及一般装饰涂料不具备的坚固、耐磨耐水性能.
分析了一起电动单梁起重机出现端梁撕裂事件的原因.以现场勘察实际情况为基础,结合机械设计制造工艺和特种设备使用安全管理相关要求,从起重机的设计、制造、使用、维护等各个环节进行技术分析,指出起重机械制造单位设计制造方面以及使用单位使用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了改进建议和措施.为有效落实特种设备安全主体责任、预防类似事故的发生总结了经验.
采用现场勘察、光谱分析和金相检验等方法对一起立式锅炉爆炸事故进行原因分析,发现该锅炉制造时存在严重未焊透的设备缺陷和其他使用管理方面的问题.为此制定了超声波检测工艺,对本地区同一制造厂生产的在用锅炉进行隐患排查.对排查发现存在严重制造缺陷的锅炉进行现场维修或召回,对排查发现的使用管理方面的问题也一并跟踪整改.
为了研究基于数字图像关联技术(DIC)在材料应变测试中的精确度及使用范围,采用接触式引伸计、电阻应变片和DIC三种测试技术,分别对不锈钢、SiC/SiC复合材料和石墨弹性模量及在拉伸过程中的应变进行测试与评价.结果表明,三种测试技术测得的每种材料的弹性模量基本一致;但DIC在固体材料应变评价中的精度足以和引伸计相比,并弥补了电阻应变片的测量范围有限和引伸计不能全程测量的不足.
建立了一种EDTA容量法结合ICP-AES法测定氟化镁中镁含量的方法,该方法适用于不同生产工艺制备的氟化镁样品,弥补了GB/T 21994.4-2008《氟化镁化学分析方法第4部分:镁含量的测定EDTA容量法》在测定某些特殊工艺制备的氟化镁样品中镁含量明显偏低的不足.该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0.5%,回收率在99%~100%.结果表明,该方法准确、可靠.
提出了一种基于图像球面化算法的机器视觉技术,建立了球面、椭球面和马鞍面三种模型,并将该技术应用于固体材料微纳米尺度形貌检测中.首先通过数学推演方式建立了图像球面化模型,然后以直线图像为标准图对各种模型做投影成像模拟,根据模拟成像结果分析不同模型的成像特征,并解释固体材料像旋转现象的产生机理.光干涉仪的实际测量结果表明,固体材料的实际形貌与模拟结论相符.该方法只需观察固体材料上反射的投影物体的像即可完成形变检测,测量过程简单易行,且对测试环境要求较低,适合于工业检测.
与建筑有关的耗能约占我国总能耗的30%,降低建筑能耗、节约能源已成为建筑业亟需解决的问题.基于此,结合夏热冬冷地区的气候特征,针对该地区的近零能耗建筑的围护体系关键技术进行探索,以期为该气候特征地区近零能耗建筑的发展提供参考.
本文基于超高压及亚临界锅炉用BHW35锅筒,系统介绍了其制造工艺,包括材料的入厂验收、切割,锅筒筒节的预弯、卷圆、纵缝及环缝的焊接、复圆,管孔开孔及管接头焊接,焊后整体热处理,水压试验等.以及检验人员对锅筒进行制造监检时,容易忽视但应该注意的关键点,如材料质量证明书要求、焊接试件的要求、温成形时温度的要求、焊接及热处理要求、水压试验温度要求、超声检测要求等.
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的止渗效果与裂缝的宽度及形态、形成位置等有关.本文以海口新海滚装码头客运综合枢纽站项目为背景,对该项目中心区的防水底板应用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的效果进行评价分析.
通过试验和图像分析方法,研究不同引气剂种类与掺量、不同消泡剂掺量的聚羧酸减水剂复配过程对新拌混凝土和易性、含气量及硬化后表观质量的影响.合适比例的引气剂与消泡剂的减水剂复配有利于改善新拌混凝土的和易性和表观质量.结果表明,0.2%的ZY-EA1型引气剂与0.6‰的消泡剂在本试验条件下所得混凝土新拌状态与表观质量最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