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来源 :莫愁·家教与成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3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對重点学校有执念
  我所居住的Utrecht市,是荷兰第四大城市,人口33.5万,全市拥有小学99所。尽管教育资源丰富,很多荷兰父母依旧陷入巨大的择校压力之中。因为,很多家长都有一种对重点学校、排名及学费高低的执念。
  各个学校虽然学费差不多,但是要自愿支付的“家长资助费”却大不一样,比如有的学校要求一年交50欧元(合400元人民币),有的学校要一年交500欧元(合4000元人民币)。一些家长会选择后者,觉得贵的就是好的。
  其实,情况很可能恰恰相反。
  一般学校需要为孩子提供一些设施和额外的爱好项目时,家长可以自愿选择是否交付这笔费用。一个学校,可能想多买几个微波炉,或是增加益智玩具和外请培训老师等。学校为此会算一笔账,作为家长资助费。可见,有时资助费高的学校,反而是学校设施不理想。所以,不是贵的就是好的。
  新学年开学时,我的一位荷兰亲戚拒绝交学校开设的体育训练资助费,这笔资助费一年150欧元,不算贵。当我得知他家是学校唯一拒交的,就劝他:“人家都交,咱们不交不好吧。”结果亲戚很坚定地说,他儿子目前的足球训练非常不适合加入学校这种额外长跑训练,他已经咨询过教练了,那不仅没用还会损伤孩子的膝关节。他不能因为从众而放弃自己正确的坚持和选择。他也对儿子说,不要因为你是唯一跟别人不同的那个,就改变你的原则。
  所以,择校还是缴费,都别过多坚持表面化的执念,要去深入理解教育的内容和模式,与自己孩子的情况接轨。
  没有好坏之分,只有选择不同
  很多家长在教育孩子时,总是在寻求一种所谓最好的教育方式,就像面对考试时要找那个唯一正确答案一样。我始终认为,教育没有最好的方式,只有更多的选择。
  在欧洲,公私立教育类型众多,不按学费高低,而是依学校所选的教育方式和特点来区别。如,荷兰对正常儿童的教育分为公立综合学校、个体教育学校(即一般所说的私立学校)、联合学校三大类。个体教育学校中有十几种教育模式供选择,包括蒙氏、道尔顿、瑟谷教育等。每种模式下还有其各自具体的办学愿景,各有特色。
  我朋友的孩子就读幼儿园的愿景是:帮助孩子以最真实的方式接触生活和大自然;将生活和生命的真实与孩子拉近,让他们亲身体验和经历,从而一小步一小步的走向独立和自主。为此老师常带孩子走出去,处理日常生活中的大小事务,去大自然、博物馆等。
  我家孩子所在学校的愿景是:懂得何为健康——健康的身体、心理和思想。针对健康的身体,学校和健康卫生机构合作,与孩子身体力行健康理念,比如,体验各种锻炼和运动方式;每周两日为蔬果清水日,只吃蔬果喝白水,杜绝碳酸饮料;参观有机农场药厂,了解食药来源。为了培养健康的心理,学校带孩子接触不同文化,鼓励孩子多维思考,平衡包容。
  这些学校的办学侧重点都在学生身上,针对的是学生的个体规划,强调引导孩子找到自己的个性行为特点和学习习惯。例如,帮助不擅长某学科的孩子提高学习能力,让腼腆的孩子学会交际,等等。
  正是有这种多元化的办学模式,家长才会有充足的选择余地,从而让孩子成长与学校教育理念最大限度的契合,潜力得到最大程度的开发。
  编辑 朱璐 zhulu83@126.com
其他文献
瞧,那两个黑影正一步一步地向前挪动着。它们究竟是谁?哈,猜对啦!它们是我外婆家的两只小乌龟。  它们是一对形影不离的好兄弟,常常在一起吃食,一起玩耍。我给哥哥起名为“吞吞”,给弟弟起名為“慢慢”,因为它们做什么事总是慢条斯理的。  慢慢和吞吞身穿绿色外衣,身体的颜色比龟壳要深一些,如果光线弱一点,就如同一块黑炭。人们总爱用一个词来形容遇到困难就退缩的人,那就是“缩头龟”。的确,慢慢和吞吞喜欢把头缩
期刊
电视里出现了一个英国小男孩,他正根据主持人的提问进行即兴演说。他侃侃而谈,那眼神、那手势,一举一动都透着满满的自信。  他的名字叫尼亚姆·赫德森,难以相信,他才10岁就被誉为“英国最年轻的激励演说家”。这样过人的公众表达能力,让很多家长羡慕不已。  总体来说,英国的孩子大多有极强的演说能力,公开演讲落落大方,毫不怯场。那么,在英国,孩子的公众表達能力是怎么培养的?1  英国幼儿园和小学每周有一个活
期刊
小镇上来了一只小猪。他刚在紫茉莉咖啡店里坐下,包里就传出急促的手机铃声。  墙上的挂钟指向上午十点整了,鸭太太和宝宝们正从街那头过来。他们排着队,唱着《快乐鸭之歌》从这条街上走过。  正在打电话的小猪也隔着玻璃向外看,忍不住对着话筒说:“……妈妈,我很好,刚才看到一队鸭子走过,还唱着欢快的歌,真是太可爱了!”  半小时过去了,小猪的闹钟响了,“啊,这是提醒我该给鲍比发邮件了。”  小猪说着,在电脑
期刊
一天,爸妈一早有事儿出门了,中午了还没见回来。我又不会做饭,只好呆呆地静坐在沙发上,期盼着他们早点儿归来。  可左等右等也不见门铃响,这时,肚子开始唱起了空城计。怎么办?我灵机一动,忙起身奔向厨房,打開冰箱,眼睛像雷达似的扫视着,嘴里念叨着:“零食,零食,你在哪儿?没有巧克力,小饼干也行啊!”可惜,冰箱里只剩下一条鱼和一点排骨,又没法把它们烧熟。我的心一下子凉了半截。  突然,一片口香糖映入我的眼
期刊
10岁的张砚申,是南京市力学小学五年级的学生,活泼开朗,明理知礼。小砚申是鼓楼区的“学习之星”,还是江苏省省级机关“家风事迹”的小小宣讲员。  回眸牵手孩子成长的十年,张砚申的妈妈感受到家风是历久弥新的铜镜,有岁月的积淀,更有崭新的风景;而孩子是家风的放大镜,他清澈通透,瑕瑜彰显。  “我都没有朋友”  记得五年前,小砚申上幼儿园大班。我工作很忙,孩子有奶奶带,不用我操心,我也真的不操心:我不知道
期刊
樊小雨:迎春花的花瓣是黄色的,真像我衣服上漂亮的小纽扣。  李舜宇:蒲公英飞起时像一把毛茸茸的小伞,飞呀飞呀真快活。  王天阳:桂花花瓣非常小,叶子还被虫子咬了一个口,但妈妈说可以用来做桂花糕。  林瀟潇:我家园子里种了一株桑树,每天我都在想,酸酸的桑葚是什么样子呢?  张小柯:有一次我看见风铃草长在岩石旁边,我就喜欢它了。  余小慧:紫色的牵牛花像个圆圆的小喇叭,还有香味,我想吹吹它,又想闻闻它
期刊
编辑推荐:  作者移居新西兰陪伴女儿求学,在三年的时间里,一点一滴记录下新西兰教育中别开生面的课程、丰富多彩的活动和富有传承意义的教育理念。阅读此书,就像打開一扇窗,你会看到教育的无限可能和多样色彩。《太空少年》  【澳大利亚】坎迪丝·莱蒙·斯科特 著  电子工业出版社  编辑推荐:  该书是科幻冒险小说。作者以科学理论和天文知识为依托,描写了五个来自不同星球的小主人公在未来太阳系中的一次次历险。
期刊
吃过晚饭,小兔正准备看动画片,突然停电了。屋子里漆黑一片,小兔噘着嘴说:“我讨厌停电。”  “别急,我去请蜡烛姑娘。”兔妈妈摸索着打开抽屉,拿出蜡烛和打火机。啪!打火机的火苗欢快地跳动起来。  “好久不见了,蜡烛姑娘。”打火机说。  “是啊,上一次见面大概是一年前了吧!”蜡烛姑娘的声音很温柔。  打火机点着了蜡烛姑娘,屋子里总算有点儿亮光了。可是,不管蜡烛姑娘怎么努力,都只能照亮桌子附近的一小块儿
期刊
闲来没事,我突发奇想,缠着爸爸和我做一个有趣的小实验——鸡蛋浮水。我一直很奇怪,早晨煮鸡蛋的时候,我从未看见过鸡蛋能浮在水面上,今天的实验能成功吗?  我小心翼翼地把雞蛋放入杯中,鸡蛋果然像一位“潜水员”,静静地横躺在杯底。  我看了看实验的说明,嗯,可以进入“加盐环节”了。于是,我拿出勺子,在杯子里撒入满满一勺盐,用筷子轻轻地搅拌。顿时,杯子里刮起了“龙卷风”,水也渐渐变成乳白色,杯里的鸡蛋悬浮
期刊
新加坡官方语言虽然是四种,但最主要的还是英语。新加坡学校日常用语当然也是英语,学校里的学生来自五湖四海各个民族,学习统一语言是必要的,也是为走向社会打下基础。  小学开设的英语课,除正常大纲规定的主课外,每周还有一节英语会话课。会话课由一位教师专门负责辅导,主要启发学生开口讲、参与活动,训练学会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整个小学阶段,学生接触英语的时间比母语要多得多,英语可以说是最重要、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