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前我国证券市场上盲目从众的羊群效应非常明显。文章通过对羊群效应的概念,其表现及危害,对其产生的心理机制从迷信权威、获得安全感和受群体影响三个方面进行了深刻地分析,并得出投资者应认清当前经济形势,进行理性投资,避免掉入羊群效应陷阱的启示。
【关键词】羊群效应 盲目从众 证券市场 股票
一、羊群效应的概念
羊群效应是行为金融学的术语。在一定时期内,当采取相同策略(买或卖)交易特定资产的行为主体达到或超过一定数量时,羊群效应就发生了。关于羊群效应的分类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理性的羊群效应(Rational Herding);另一种是非理性的羊群效应(Irrational Herding)。非理性的羊群效应主要研究行为主体的心理,认为行为主体只会盲目的相互模仿,从而忽视了理性分析的重要性。而理性的羊群效应认为,由于信息获取的困难,行为主体的激励因素以及支付外部性的存在,使得羊群行为成为行为主体的最优策略。
在证券市场上,羊群效应主要是指在一个投资群体中,单个投资者总是根据其他同类投资者的行动而采取行动,在他人买入时买入,在他人卖出时卖出。这样投资者就会形成一种从众的心理,而从众很容易导致盲从,而盲从往往会陷入不可控制的境地。
当前我国证券市场上存在的羊群效应就非常明显。在股指从1000多点涨到4000多点的过程中,大批中小投资者蜂拥而入,而这些新股民很多人对股票都不了解。他们是在看到周围人都在股市中赚了钱,自己便也投入进来了。由于很多人缺乏股票方面的专业知识,其在炒股过程中就会依照别人的行动而采取行动,从而产生从众行为。而在当前,许多投资者都盲目地沉陷股市中,并且深信股市会越涨越高。于是,在他们的行动下,股市的泡沫也被越吹越大。没有永远的牛市,根据市场规律,股市总要会跌下来的。而现在众多投资者几乎处于疯狂的群体非理性状态。
二、羊群效应的表现及危害
1、羊群效应的表现
羊群效应主要表现在三个阶段,即股票的上涨阶段,下跌阶段和调整阶段。
在上涨阶段,投资者对市场信心空前高涨,受市场情绪感染,投资者纷纷购入股票,推动股价一路飙升。从去年开始到目前为止,我国的证券市场就一直处于这个阶段。受宏观经济向好,企业利润大幅增加,今年秋天召开党的十七大,以及08年奥运会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许多人对证券市场相当看好。因此股票市场异常火爆,认为股市黄金十年的大有人在。
在下跌阶段,投资者人心惶惶,盲目从众现象表现的更为突出。投资者集体溃逃。大家争相抛出股票,割肉清仓。而最近5月30号出台印花税从0.1%调高到0.3%之后,许多投资者仿佛发现了政府要打压股市的意图,疯狂地抛售股票。沪指也从4000多点,直泄一千多点,就说明了人们的从众现象。在调整阶段,投资者多处是迷茫心态。对入市找不到方向,股市处于观望状态。一旦出现反转,投资者就会蜂拥而至,或者集体入市,或者集体逃离。
可见,在股市发展的三个阶段过程中,羊群效应相当明显。分析羊群效应产生的影响,在这里主要谈它的危害,才能更好地认识它,为广大中小投资者在股市操作中提供有益启示。
2、羊群效应的危害
羊群效应的危害主要是指股市一旦暴跌,将会造成的许多不利的影响。股民将遭到惨重损失,并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有人搞抵押贷款炒股、卖房炒股、典当炒股,还有人把养老、保险的钱都拿出来炒股。一旦暴跌,许多人将由此负债,生活环境也将恶化,有人可能因此而做出违法犯罪的活动。这终将扰乱社会秩序,不利于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和人民群众的生活。
股市的暴涨暴跌也将对我国经济造成严重损害。它将严重损害经济的发展,造成投资、消费低迷。我国现在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阶段,虽然最近这些年,我们的经济实力日趋上升,国家综合实力日趋增强。但经济是命脉,一旦股市暴跌将会影响到人们的心理预期,造成投资低迷,社会消费缺乏动力,而出口也将会产生极大的危害。这样,对我国经济将造成致命的伤害。日本股市泡沫破灭后,经济长达十年停滞不前就是最好的例证。因而有必要对当前中小投资者的盲目从众现象进行深刻地心理分析。
三、羊群效应的心理分析
人与生俱来就有一种从众行为,比如去饭店吃饭,哪家人多就去哪家。这可能源于人的一种天生的群体意识。当自己掌握的信息并不多时,也许别人对这方面更了解,我们应该看看别人怎么做,并跟随他们采取行动。这样就会更安全,至少在心理层面上,能够使自己感觉到有安全感。
羊群效应产生的原因有很多方面,在心理方面主要存在以下因素:
1、迷信权威
相对于专业投资机构(基金、QFII等)、证券分析师,和一些比较专业的个人投资者来说,广大中小投资者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两个方面:客观上信息不对称,主观上专业知识、投资经验不足。这就容易导致他们在股票买卖上易听从小道消息,采取跟风行动,从而采取盲目的从众行为。在心理学上,这被称为信息影响。
专业的投资者往往能够对国家经济发展的大环境、整个证券市场发展的形势、上市公司的各种消息进行详细而深刻地分析,因而他们掌握的信息也是全面的。并能够在此基础上进行科学的市场交易。而中小投资者,由于他们进行股票买卖主要是作为一种副业,不可能把主要的精力都花在这上面,他们在信息掌握上就不充分。这就造成了信息上的不对称。同时,在专业知识、投资经验方面,中小投资者也是处于下风。很多人对股票了解甚少,只是在听说别人炒股赚钱了,自己也就贸然进入了股市。这样在主客观方面的原因,造成了中小投资者往往是通过电视、报纸上财经评论员、证券分析师的建议,而采取行动。权威人士在这方面更有研究,他们之所以是专家,就是说明在这方面有专业的研究。我们更应该听他们的意见。于是迷信权威行动就开始形成了。这在心理学家米尔格拉姆所做的著名的服从实验中也得到验证:人们很尊重权威们提出的看法,然后会对这些看法提出近乎迷信的信任感,并把这种对权威的信心转移到自己的无决断中去(这些判断也是在权威的观点的基础上得出的)。
2、获得安全感
从众行为产生的另一个重要心理因素在于为了获得安全感。也许一个投资者能够对市场做出他自己独立的判断,但当大部分人都看涨股票时,而他自己的判断是看跌时,在他内心的冲突就会产生了。当不与集体保持一致时,个体内心就会产生冲突。在这种情况下,很多人都会改变自己的观点。采取与大部分人一致的行动,买入股票。以缓解内心的冲突,而拥有安全感。这被叫做与群体保持一致的规范影响。与群体保持一致会使人们特别容易获得证实自己的决策是正确的解释(Buebler & griffin,1994)。同时,心理学家阿什所做的著名的阿什实验也得出这种结论:人们普遍认为,当大部分人都做出相同判断时,那么差不多可以肯定,他们是正确的。在社会心理学上,这种为获得安全感而保持与大众一致的行为被称为规范影响。
这种心理在基金经理中也表现的较为突出。凯恩斯(Keynes)在《通论》中说道:“违反常规的胜利与符合常规的失败相比,后者更有利于维护声誉。”基金经理为了避免意外的失败,往往忽略个人的私有信息,而模仿其他基金经理的行为,这正是由基金经理业绩评价体系的相对性而非绝对性造成的,从而产生了羊群效应。这在行为金融学中被称为委托代理模型。
3、群体影响
行为金融学认为,投资者并非完全理性的,其投资行为受其情绪、态度等各种心理因素的影响。这就使得投资值者不可能采取完全理性的行动。而他们又都处在相互影响的投资群体中,通过群体的力量,推动羊群效应不断地放大。
社会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在群体活动中,容易出现去个体化倾向,即个体的自我意识变弱,更倾向于采取与集体一致的行动。同时搭便车行动应运而生:既然那么多的专业研究人员和投资者在研究股价并且对其表现给予了肯定,那么还有必要浪费时间试图找出合理价格吗?因此,人人都认为,其他细心的投资者已经研究过股价了,所以干脆学他们的:买进!同时,受到群体极化的影响,即群体会做出比单独个体行动时,更加趋向极端的行动。这样在投资市场的中小投资者们就会形成一股整体合力,推动股价或者突破巅峰,或者跌入谷底。这就是群体非理性从众行为的结果。
四、结论和启示
投资者盲目从众的羊群效应,在股市一片大好的时候,可能会表现出其好的一面。但是,一旦股市崩盘,将会产生难以估量的后果。中国股市向来有“政策市”这一说法,有人认为政府在奥运会之前是不会让股市跌下来的,这只能是一部分人的皮毛之见。中国要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将会采用更多的市场调控的手段,而不会像以前一样采用较多的行政手段来调控股市。因此,“政策市”也将离我们越来越远。如最近央行连续的加息和上调银行存款准备金利率政策,证监会发布的教育投资者对自己的投资行为负责的通告等,都说明政府认为股市存在的一定的风险。另外很多人还存在着侥幸心理,“击鼓传花”自己不会接到最后一棒,依然痴迷在股市中。这也是盲目从众的表现,问题是当大部分人都这样想时,最后会是谁接到最后的一棒呢。
政府希望我们的股市平稳的上涨,而不是暴涨暴跌。广大投资者则能够分享到我国经济增长,所带来的成果。而前几天出台调高印花税的政策,就是政府意图的证明,不是为了打压股市,而是为了让其平稳地发展。
羊群效应有理性与非理性之分,理性的行为有利于加快证券的发现速度,维护市场稳定;而非理性行为则加剧了市场的动荡。当前我国证券市场上所出现的羊群效应则为非理性行为。中小投资者在股票市场上处于劣势地位,对信息掌握的可能并不充分,专业知识、防风险经验意识也并不多,但在从事股票交易活动中要记住:股市有风险,入市须谨慎。投资者要对自己的投资行为负责。现在我国的股票指数已经涨得太高了,如果继续盲目从众,对投资者来说,风险是相当大的。我认为,在市场操作中,投资者应深刻理解羊群效应产生的心理机制,在自己的投资活动中,独立地做出分析、判断。同时,认清当前的经济形势,合理的选择投资工具。比如,在投资股票风险大时,可以选择基金、保险等其他投资手段,多元化的进行组合,这样可以达到分散风险的目的。同时才能不至于盲目跟随而掉入羊群效应的陷阱。
【参考文献】
[1]吴福龙:羊群效应理论及其对中国股市的现实意义[J],预测,2003(2).
[2]王淑臻:对证券市场中从众行为的心理探讨[J],市场论坛,2005(6).
[3]戴维·迈尔斯:社会心理学[M],人民邮电出版社.
【关键词】羊群效应 盲目从众 证券市场 股票
一、羊群效应的概念
羊群效应是行为金融学的术语。在一定时期内,当采取相同策略(买或卖)交易特定资产的行为主体达到或超过一定数量时,羊群效应就发生了。关于羊群效应的分类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理性的羊群效应(Rational Herding);另一种是非理性的羊群效应(Irrational Herding)。非理性的羊群效应主要研究行为主体的心理,认为行为主体只会盲目的相互模仿,从而忽视了理性分析的重要性。而理性的羊群效应认为,由于信息获取的困难,行为主体的激励因素以及支付外部性的存在,使得羊群行为成为行为主体的最优策略。
在证券市场上,羊群效应主要是指在一个投资群体中,单个投资者总是根据其他同类投资者的行动而采取行动,在他人买入时买入,在他人卖出时卖出。这样投资者就会形成一种从众的心理,而从众很容易导致盲从,而盲从往往会陷入不可控制的境地。
当前我国证券市场上存在的羊群效应就非常明显。在股指从1000多点涨到4000多点的过程中,大批中小投资者蜂拥而入,而这些新股民很多人对股票都不了解。他们是在看到周围人都在股市中赚了钱,自己便也投入进来了。由于很多人缺乏股票方面的专业知识,其在炒股过程中就会依照别人的行动而采取行动,从而产生从众行为。而在当前,许多投资者都盲目地沉陷股市中,并且深信股市会越涨越高。于是,在他们的行动下,股市的泡沫也被越吹越大。没有永远的牛市,根据市场规律,股市总要会跌下来的。而现在众多投资者几乎处于疯狂的群体非理性状态。
二、羊群效应的表现及危害
1、羊群效应的表现
羊群效应主要表现在三个阶段,即股票的上涨阶段,下跌阶段和调整阶段。
在上涨阶段,投资者对市场信心空前高涨,受市场情绪感染,投资者纷纷购入股票,推动股价一路飙升。从去年开始到目前为止,我国的证券市场就一直处于这个阶段。受宏观经济向好,企业利润大幅增加,今年秋天召开党的十七大,以及08年奥运会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许多人对证券市场相当看好。因此股票市场异常火爆,认为股市黄金十年的大有人在。
在下跌阶段,投资者人心惶惶,盲目从众现象表现的更为突出。投资者集体溃逃。大家争相抛出股票,割肉清仓。而最近5月30号出台印花税从0.1%调高到0.3%之后,许多投资者仿佛发现了政府要打压股市的意图,疯狂地抛售股票。沪指也从4000多点,直泄一千多点,就说明了人们的从众现象。在调整阶段,投资者多处是迷茫心态。对入市找不到方向,股市处于观望状态。一旦出现反转,投资者就会蜂拥而至,或者集体入市,或者集体逃离。
可见,在股市发展的三个阶段过程中,羊群效应相当明显。分析羊群效应产生的影响,在这里主要谈它的危害,才能更好地认识它,为广大中小投资者在股市操作中提供有益启示。
2、羊群效应的危害
羊群效应的危害主要是指股市一旦暴跌,将会造成的许多不利的影响。股民将遭到惨重损失,并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有人搞抵押贷款炒股、卖房炒股、典当炒股,还有人把养老、保险的钱都拿出来炒股。一旦暴跌,许多人将由此负债,生活环境也将恶化,有人可能因此而做出违法犯罪的活动。这终将扰乱社会秩序,不利于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和人民群众的生活。
股市的暴涨暴跌也将对我国经济造成严重损害。它将严重损害经济的发展,造成投资、消费低迷。我国现在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阶段,虽然最近这些年,我们的经济实力日趋上升,国家综合实力日趋增强。但经济是命脉,一旦股市暴跌将会影响到人们的心理预期,造成投资低迷,社会消费缺乏动力,而出口也将会产生极大的危害。这样,对我国经济将造成致命的伤害。日本股市泡沫破灭后,经济长达十年停滞不前就是最好的例证。因而有必要对当前中小投资者的盲目从众现象进行深刻地心理分析。
三、羊群效应的心理分析
人与生俱来就有一种从众行为,比如去饭店吃饭,哪家人多就去哪家。这可能源于人的一种天生的群体意识。当自己掌握的信息并不多时,也许别人对这方面更了解,我们应该看看别人怎么做,并跟随他们采取行动。这样就会更安全,至少在心理层面上,能够使自己感觉到有安全感。
羊群效应产生的原因有很多方面,在心理方面主要存在以下因素:
1、迷信权威
相对于专业投资机构(基金、QFII等)、证券分析师,和一些比较专业的个人投资者来说,广大中小投资者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两个方面:客观上信息不对称,主观上专业知识、投资经验不足。这就容易导致他们在股票买卖上易听从小道消息,采取跟风行动,从而采取盲目的从众行为。在心理学上,这被称为信息影响。
专业的投资者往往能够对国家经济发展的大环境、整个证券市场发展的形势、上市公司的各种消息进行详细而深刻地分析,因而他们掌握的信息也是全面的。并能够在此基础上进行科学的市场交易。而中小投资者,由于他们进行股票买卖主要是作为一种副业,不可能把主要的精力都花在这上面,他们在信息掌握上就不充分。这就造成了信息上的不对称。同时,在专业知识、投资经验方面,中小投资者也是处于下风。很多人对股票了解甚少,只是在听说别人炒股赚钱了,自己也就贸然进入了股市。这样在主客观方面的原因,造成了中小投资者往往是通过电视、报纸上财经评论员、证券分析师的建议,而采取行动。权威人士在这方面更有研究,他们之所以是专家,就是说明在这方面有专业的研究。我们更应该听他们的意见。于是迷信权威行动就开始形成了。这在心理学家米尔格拉姆所做的著名的服从实验中也得到验证:人们很尊重权威们提出的看法,然后会对这些看法提出近乎迷信的信任感,并把这种对权威的信心转移到自己的无决断中去(这些判断也是在权威的观点的基础上得出的)。
2、获得安全感
从众行为产生的另一个重要心理因素在于为了获得安全感。也许一个投资者能够对市场做出他自己独立的判断,但当大部分人都看涨股票时,而他自己的判断是看跌时,在他内心的冲突就会产生了。当不与集体保持一致时,个体内心就会产生冲突。在这种情况下,很多人都会改变自己的观点。采取与大部分人一致的行动,买入股票。以缓解内心的冲突,而拥有安全感。这被叫做与群体保持一致的规范影响。与群体保持一致会使人们特别容易获得证实自己的决策是正确的解释(Buebler & griffin,1994)。同时,心理学家阿什所做的著名的阿什实验也得出这种结论:人们普遍认为,当大部分人都做出相同判断时,那么差不多可以肯定,他们是正确的。在社会心理学上,这种为获得安全感而保持与大众一致的行为被称为规范影响。
这种心理在基金经理中也表现的较为突出。凯恩斯(Keynes)在《通论》中说道:“违反常规的胜利与符合常规的失败相比,后者更有利于维护声誉。”基金经理为了避免意外的失败,往往忽略个人的私有信息,而模仿其他基金经理的行为,这正是由基金经理业绩评价体系的相对性而非绝对性造成的,从而产生了羊群效应。这在行为金融学中被称为委托代理模型。
3、群体影响
行为金融学认为,投资者并非完全理性的,其投资行为受其情绪、态度等各种心理因素的影响。这就使得投资值者不可能采取完全理性的行动。而他们又都处在相互影响的投资群体中,通过群体的力量,推动羊群效应不断地放大。
社会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在群体活动中,容易出现去个体化倾向,即个体的自我意识变弱,更倾向于采取与集体一致的行动。同时搭便车行动应运而生:既然那么多的专业研究人员和投资者在研究股价并且对其表现给予了肯定,那么还有必要浪费时间试图找出合理价格吗?因此,人人都认为,其他细心的投资者已经研究过股价了,所以干脆学他们的:买进!同时,受到群体极化的影响,即群体会做出比单独个体行动时,更加趋向极端的行动。这样在投资市场的中小投资者们就会形成一股整体合力,推动股价或者突破巅峰,或者跌入谷底。这就是群体非理性从众行为的结果。
四、结论和启示
投资者盲目从众的羊群效应,在股市一片大好的时候,可能会表现出其好的一面。但是,一旦股市崩盘,将会产生难以估量的后果。中国股市向来有“政策市”这一说法,有人认为政府在奥运会之前是不会让股市跌下来的,这只能是一部分人的皮毛之见。中国要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将会采用更多的市场调控的手段,而不会像以前一样采用较多的行政手段来调控股市。因此,“政策市”也将离我们越来越远。如最近央行连续的加息和上调银行存款准备金利率政策,证监会发布的教育投资者对自己的投资行为负责的通告等,都说明政府认为股市存在的一定的风险。另外很多人还存在着侥幸心理,“击鼓传花”自己不会接到最后一棒,依然痴迷在股市中。这也是盲目从众的表现,问题是当大部分人都这样想时,最后会是谁接到最后的一棒呢。
政府希望我们的股市平稳的上涨,而不是暴涨暴跌。广大投资者则能够分享到我国经济增长,所带来的成果。而前几天出台调高印花税的政策,就是政府意图的证明,不是为了打压股市,而是为了让其平稳地发展。
羊群效应有理性与非理性之分,理性的行为有利于加快证券的发现速度,维护市场稳定;而非理性行为则加剧了市场的动荡。当前我国证券市场上所出现的羊群效应则为非理性行为。中小投资者在股票市场上处于劣势地位,对信息掌握的可能并不充分,专业知识、防风险经验意识也并不多,但在从事股票交易活动中要记住:股市有风险,入市须谨慎。投资者要对自己的投资行为负责。现在我国的股票指数已经涨得太高了,如果继续盲目从众,对投资者来说,风险是相当大的。我认为,在市场操作中,投资者应深刻理解羊群效应产生的心理机制,在自己的投资活动中,独立地做出分析、判断。同时,认清当前的经济形势,合理的选择投资工具。比如,在投资股票风险大时,可以选择基金、保险等其他投资手段,多元化的进行组合,这样可以达到分散风险的目的。同时才能不至于盲目跟随而掉入羊群效应的陷阱。
【参考文献】
[1]吴福龙:羊群效应理论及其对中国股市的现实意义[J],预测,2003(2).
[2]王淑臻:对证券市场中从众行为的心理探讨[J],市场论坛,2005(6).
[3]戴维·迈尔斯:社会心理学[M],人民邮电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