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治.艾略特前期小说创作心理分析

来源 :作家·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xsdly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英国著名女作家乔治·艾略特是英国心理小说的领路人,她的最高道德理想是“普遍的爱”。本文从心理角度分析了艾略特小说的心理艺术的特色、成因、内涵,旨在充分领会、把握艾略特独特的审美心理方式,显示其在英国文学史上的作用。
  关键词:乔治·艾略特 心理分析 小说 特色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乔治·艾略特是19世纪英国著名女作家,她发扬光大了英国现实主义文学,尤其是她心理分析艺术手法的运用,使她在小说中塑造的人物心理愈加真实复杂。艾略特的小说像是描绘社会的画册,非常突出地表现了人物的灵魂和当时社会中人们的道德心理。
   一 对人物的心理发展进行整体把握
   艾略特前期作品在一定的时间跨度里,展示了主要人物的心理发展过程。她重视环境、经历对人物心理的影响,强调社会和人类关系的决定作用,把人物置于特定的社会环境里,在与各种人物的关系纠葛中,抓住人物心理,展示蕴含在人物心灵中的情感,达到在整体上把握人物心理的发展。其作品《弗洛斯河上的磨坊》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在这部作品中,主人公麦琪的心理发展脉络整体非常清晰——童年的热烈情感、憧憬幻想;少女的自我压抑、否定;最后的自我牺牲。在小说中,麦琪出生在保留着传统生活方式的圣奥格镇,由于所处的环境正处于英国资本主义对农村传统进行着巨大冲击的时期,童年的麦琪性情活泼、热情,但孩子的天性又使她有着冲动、任性的个性。乔治·艾略特在这部作品中抓住麦琪在各个成长时期所发生的冲突中的心理变化特征,如由于不能适应环境而产生的内心情感的各种变化,时而热烈、时而悲伤,渴望爱又不敢爱,想挣脱却不能面对束缚,从而对麦琪的心理发展进行了非常细致的整体把握。
   在小说中,麦琪的个性不被当时以男性为中心的成人世界接受,以至于同周围的环境发生冲突。麦琪内心强烈渴望爱和幸福,她深深地爱着汤姆,而汤姆虽然耿直、勤奋,但性格却固执倔强。他责怪麦琪疏忽而让兔子饿死,严加指责她后,表示不再爱她。两人激烈的性格冲突给麦琪带来非常深的痛苦,即使在她成年后,也无法走出这种困境。
   少女麦琪在13岁时,她的家破产了,这给她的心灵带来了沉重的冲击,她过早地看到了成人世界的冷酷,深感命运的艰难。贫困悲苦的现实,与富足欢乐的过去对比,让她的内心世界比常人更绝望痛苦。乔治·艾略特在小说中充分表现出麦琪对自己的自我否定:由于麦琪不能协调好自己内心的情感和矛盾,只好求助于基督教的禁欲主义,用精神上高尚的自我来缓解内心中的痛苦,以补偿现实中失败的自我。艾略特描写了在麦琪这种心态下,菲力普闯进了麦琪的生活。出于心灵的孤寂和对菲力普的怜悯,她接受了他的求爱。她把同情与自我牺牲套入了爱情,麦琪对菲力普的感情始终像对待兄长,不是爱情,而她这种纯洁的道德要求,在当时社会是不能被接受的。麦琪作为当时毫无社会地位的女性,必须服从家庭的利益。艾略特为了给麦琪日后的命运埋下悲剧的种子,在这里打了一个伏笔:由于汤姆的粗暴干涉,使麦琪产生逆反心理,她不爱菲力普,但责任感让她想献身菲力普并想嫁给他。在这里,作家设置了她整体心理变化的感情第二次冲动;当麦琪真正爱上表妹露西的情人斯蒂芬后,她这时的心理极为矛盾:她渴望与他接触,却违心地回避、抗拒,同时为他对自己的狂热爱情所陶醉。艾略特在这里描写了麦琪整个心理变化的最后一次冲突:麦琪心理挣扎的最后阶段是再次收到斯蒂芬的求婚信。她发现自己几乎难以拒绝,麦琪最终仍选择了自我牺牲。其实作家想表明的是一个严酷的社会问题:在当时的社会里,妇女的社会地位就是道德价值的保证,社会的误解加剧了麦琪放弃爱情的痛苦。以至于最后弗洛斯河水狂暴地吞噬了麦琪。麦琪怀着绝望的心理,“一点也不慌张”地跳入了洪水,象征了麦琪心理矛盾的狂潮以及结局。
   在作品中,艾略特对麦琪的心理发展进行了整体把握,即麦琪全力追求的高尚道德理想以及这期间的矛盾。艾略特真实地描写了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的人物心理的发展,把握了麦琪心灵发展的轴心,她的心理现象成为整体、有序的一个个动态心理环节。作家用大自然偶然事件最终为麦琪的生命画上了句号,从而使人物的心理标准突破了她的伦理标准,具有较高的认识价值及审美价值。
   二 内在的情节主线以人物心理变化为主
   艾略特前期的长篇小说的创新在于以新的处理方式描写了人物的心理发展,即以人物心理变化作为小说的情节主线,这也是她前期小说的创作特色之一,她的作品《亚当·贝德》的主题是庄园主亚瑟让少女海蒂怀孕后,又抛弃了她。艾略特在这部小说里着重分析了他们悲剧的根源:年青的亚瑟作为庄园继承人,既善良慷慨又虚荣自满,既热情冲动又怯懦。他抛弃海蒂欺骗亚当,最终把自己和海蒂引上绝路。为了说明这一内在的情节主线,艾略特详细描写了亚瑟复杂的心理状态。亚瑟在内心非常矛盾的情况下赴了海蒂的约会,本想在第二次约会时提出与海蒂分手,但内心的善良让亚瑟不自禁地抚慰她。乔治·艾略特在这里以描绘主人公的心理状态来突出小说情节的发展,暗示了最终悲剧的发生发展。
   又如,艾略特的代表作品之一《织工马南传》,主要以马南心理变化的三个阶段对应小说中的主要情节,故事主要描写的是织工马南一生的遭遇,即马南生活中的三次变故。作家以此反映出19世纪初英国中部农村一角。艾略特通过故事中的人物心理变化,一层一层地展开情节,以此细致入微地表现了马南的一生。
   马南是来自英国北方灯笼广场的一名虔诚基督徒,为人和善、慷慨,他把劳动所得捐给教会。在作品中,艾略特细致地描绘了马南满怀热望拥抱生活的心理变化:当被自己的好朋友陷害后,马南竟被逐出教会,未婚妻也在这时离开了他。这些突如其来的打击使马南对生活、对信仰、以及对整个人生一下子失去了信心,他的心灵从此迷失了。艾略特用马南独自定居到拉维罗村与织机终日为伴的心态,表达了以他心理变化为主的情节发展。如他的生活变成一种机械活动,似乎停下来,他就会觉得“就像停止呼吸一样不自然”。他每晚抚摸那堆不断增高的金钱自慰,以终日忙碌的投梭来填补心灵的孤寂和绝望:“马南只想着织布,只想着挣更多的钱”,以此表达他对情感的绝望;“在数不尽的织布的岁月中,还要慢慢地到来的几尼”,以此来表达由于希望破灭,马南只有靠积攒钱财来打发时间的麻木生活心态。
   艾略特用马南的心理变化描绘了主人公的生活是一种完全异化了的生活。在第十五年的圣诞节前后,主人公的生活又发生了大变化:有人偷走了他用来慰藉心灵的金钱,这次打击让马南的思想变得更加木然。艾略特用这样的语言描写了主人公的心理状态:“有如一只辛勤的蚂蚁在回家途中,突然碰上土地崩裂”,“他的心曾经像个里边藏有宝贝的密封的箱子,再也没有支撑生命的东西了。他每天晚上孤寂地双手抱着脑袋叹息,自己的心灵被悲伤和孤寂淹没了。”
   在马南丢钱后的一年除夕,一个金发小女孩走到马南炉火前睡着了。马南瞬间的心理变化被艾略特非常真实地刻画出来:由于对失去金子的念念不忘,马南一瞬间误把女孩的金发当成了黄金!马南失去了金子,却得到了金发小女孩。艾略特匠心独运地安排了这个关键情节:马南遭受第一次打击后流落他乡,存钱自慰却不能给他带来永久性欢乐。金发小女孩的出现唤醒了马南心中沉睡的爱,把马南的灵魂从绝望中拯救出来。与此同时,善良的邻居温兹洛甫太太的慷慨帮助,使马南在抚养爱蓓的过程中,重新回到人的世界。人和人之间的爱使马南找到了爱和温暖,令他重生。
   在艾略特的创作中,她思考以人为主体的生活,真正从人物内心的角度展开了小说情节,特别突出地强调了心理分析的重要,对人物心理的发展十分注意,把人、人的心理、人的情感作为主要对象,更加重视人的心理变化,强调个体对社会环境的反应,深入表现出了丰富的微观心灵世界。
   三 心理活动的复杂性
   艾略特用她敏感的思维和意识准确地抓住了人类在特定环境下的心理活动的偶然和无序,并用她犀利的文笔对这些心理活动进行了非常到位的描写,再现了复杂心理过程的千变万化。
   1 不稳定和偶然的心理世界
   艾略特准确地抓住了其作品中人物在特定环境中的不稳定的心理,用来表达人们心理活动的偶然和多变。在《亚当·贝德》中,亚当深爱着海蒂,而海蒂却对亚瑟一往情深。在舞会上,当亚当看到海蒂掉下的小盒时,艾略特详细地描摹了他当时的复杂心情:“难道海蒂有了一个他没听说过的爱人?”亚当想送给海蒂小盒的人应是被海蒂所爱的人。这种意识使亚当心里凄苦不安,这意味着他对海蒂的心灵世界一无所知,也意味着海蒂不爱自己。而亚当在离开舞会后,心里又有了希望:“说不定这东西是她自己买的……”但他的心理又产生了变化:为什么当时海蒂那么不自然,很快他的心理又开始变化:可能是因为海蒂难为情了,因为毕竟她知道亚当不喜这些花花绿绿的小东西。亚当的心理就这样不断地反复变化,就这样在不断设想,他的幻想让他相信自己的解释。在这个过程中,亚当整个的心理过程充满了偶然性,作家真实而细腻地分析了亚当的善良和深情以及他在恋爱中的心理:对爱情患得患失的不稳定性。又如,亚瑟的心理也是不断地处于矛盾之中,亚瑟一直想告诉欧文他和海蒂的事,但一看到了欧文,他便改变了想法,当欧文直接问他是否有话想告诉他时,亚瑟“倒退缩了回来”,这让欧文以为他对海蒂怀有很深的热情。亚瑟的这种复杂矛盾的心理变化也间接地导致了最后悲剧的发生。
   艾略特有意识地详细地进行的这些描写,都是基于她认识到的不稳定和偶然的心理活动。是为了说明:不稳定的人的心理活动可能会造成人的冲动及软弱。暗示人们必须正视内心情感,协调与外界的关系,才能坚持良心责任。
   2 丰富的心理层次
   这主要表现在艾略特对人物的潜意识心理的描绘。潜意识活动是人潜在的心理活动,不为人自己把握,能表现人内心最隐秘的活动。艾略特注意捕捉人物心灵的深层跳动,在表现更为复杂的人物心理活动时,主要通过对人物行动、语言、梦境等的刻画,来表现人物的潜意识。
   在《弗洛斯河上的磨坊》中,当麦琪第一次见到斯蒂芬时,第一次领悟了受“比您高大健壮的人”照料的幸福。麦琪内心的骚动由于梦幻般美好的世界出现了,它唤醒了麦琪的爱情。麦琪被斯蒂芬狂热的爱情所吸引,她下意识地允许他们的关系更加深入。潜意识里的“爱恋”冲击着道德防线。艾略特在这部小说里,用梦的形式揭示了人物的丰富心理活动,细致描写了梦境以突出人物心底的情绪,反映了人物在睡眠状态中所表现的生活积淀。艾略特描写麦琪的梦境实际上就是告诉读者麦琪那丰富的心理变化,通过梦境流露出了她自己的意识,她觉得自己对不起露西和菲力普,渴望脱离沉迷欲望的心灵。
   此外,心理层次的丰富性,还体现在艾略特意识到这种意识是多层次的。她描写了人物外在意识与内心深处丰富意识之间的不协调与融合,并进行了对比。如:《亚当·贝德》里的海蒂贪图享乐,个性自私虚荣,唐尼桑恩上尉对她爱慕的眼光,让她产生希望,她的内心在不停地梦想各种各样的享受情景:唐尼桑恩上尉在她身旁,人人都艳羡爱慕她。海蒂的内心和外表的分裂表现在:在人前,海蒂生活在现实的世界里,而人背后的海蒂,会对着一面斑驳的旧镜子,学着贵妇人的样子庄严地走来走去。她的意识世界发生了分裂:意识活动是情感的虚幻的,这种分裂的根源在于海蒂那种攀荣附贵,向往与亚瑟结婚的虚荣心理。
   四 结语
   内心世界是丰富和多层次的,乔治·艾略特前期创作最突出的特色就是描绘出了她小说中人物在心灵深外最细小、最敏感的变化过程。她对人物心理层次的展示体现了文学表现人物内心世界的能力,她以此把人物心理活动完整清晰地传达给读者。
  
   参考文献:
   [1] 王晓英:《乔治·艾略特和她的小说》,《南京社会科学》,1993年第2期。
   [2] 乔治·艾略特,祝庆英等译:《弗洛斯河上的磨坊》,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版。
   [3] 乔治·艾略特:《织工马南传》,浙江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其他文献
20世纪是妇女运动风起云涌的一个时期,在黑人解放运动和女权运动的大背景下,黑人女性作家们纷纷用自己的手中之笔,写出了一部又一部佳作。她们打破了之前黑人女性们多年的失
“私小说”是日本现代文学史上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在创作观念、内容主题、写作方法和外在形式上都对五四时期中国的“私小说”起到了多方面的借鉴作用。然而中国的私小说作
作为美国文学的一部分,华裔美国文学成为备受关注的一个文学分支其实只有短短的40年。它从诞生那天起,经历了被忽视、被消声、被边缘化到蓬勃发展的跌宕历程。李恩富在1887年
阿瑟·米勒(1915—2005)是当代美国著名的戏剧“良心”和现实主义剧作家,其代表作《推销员之死》以独特的心理表现手法、对威利·洛曼的悲剧性格的刻画等赢得广泛的关注与好
长期以来,劳伦斯对事物给予的情感都受到众人的争议,在家庭生活中,他与妻子对同一事物会表现出不同的情感,甚至有时情感的变化是十分快速的,而这种相互矛盾的情感体验放置在
时间大约是1989年。我们在周日早晨出发。阿拉斯加东南部的天空阴云密布,空气略带潮湿,橘黄色的风向袋一个劲地拍打着金属杆。码头上,我腹 The time is about 1989. We star
20世纪70年代初,文学批评家奥赫曼(Richard Ohmann)首次将奥斯汀(Jane Austin)的言语行为理论(Speech Act Theory)引入当代西方文论。自此,言语行为理论开始给当代西方文论带
爱伦·坡是一个不停“做梦”的人,他的文学创作就是将现实天地转化为幻想世界的过程。他的诗歌无一不在泣诉自己对梦幻的偏好:“做梦就是我全部的生活。”从弗洛伊德关于梦的
古德曼博士接了个电话。电话那头传来糟糕的消息:巴斯提克公司的股票一路下滑,公司岌岌可危。几个星期前他就该把股票抛出去的,真是后悔啊。哎,自己要是巴斯提克公司的大股东
一、寻找母亲的花园面对伍而夫所倡导的妇女在创作时需要有自我空间以及充足的经济实力支持的说法,沃克在她的黑人女性主义的重要论文《寻找我们母亲的花园》中,尖锐地指出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