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信息化的今天,高校图书馆是否能为教师与学生提供相应的信息支持,对高校的教学与科研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现代高校图书馆要想增强其可持续发展能力,必需要从提高信息服务能力和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的途径入手。
我们已经处于信息爆炸的信息化社会,在信息的汪洋大海中,对高校图书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其不仅在馆藏上,而且在服务上都要符合信息社会的要求。作为高校的文献情报中心、学习资源中心、知识管理中心的图书馆,是高校课堂教学的有力延伸,是开展校园文化活动的重要场所,是学校教学科研的信息来源,是培养大学生信息素质的重要阵地。高校图书馆是否具有相应的信息服务能力,不仅决定高校图书馆是否具有持续发展的能力,还将决定高校的教学与科研走到所有高校发展的前列。
一、 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能力的提高
信息化的标志就是计算机技术发展迅猛,特别是网络技术、数码存贮与传输技术等的全面普及,人们已从“ 读书时代”进入“读图时代”,信息的传递和利用已不受时空、地域的限制,图书馆的自动化势在必行。
(一) 把握信息化环境中信息服务的特点 目前我国高校图书馆计算机普及率极高,已经开始不同程度地利用联机开展信息情报服务的工作。把握信息化环境中信息服务的特点,是高校图书馆为教学与科研做好服务的前提与基础。
1、服务对象的个性化。信息服务个性化是信息技术进一步发展的产物,它是指对用户服务的针对性。在高校对于使用网络信息资源的读者来说,具有范围广泛、程度不一、需求不同的特点,如教师所教授的课程与研究的学科领域有别,学生对信息需求和利用信息的视角不同、方法不同、类型不同、深浅程度不同。因此,图书馆必须以教师与学生的需求为前提,对网络信息资源进行科学而有效的组织管理,为用户提供个性化服务。
2、服务平台传统化与网络化的统一。在信息化不断深入发展的今天,高校图书馆员面对的是多元化文献资料的管理,包括印刷型、电子型、网络型的文献资源。他们既要对文献资源进行不断地优化、组织、集成,使其系统化、规范化、有序化,同时他们还要能够及时、准确、高效地为读者提供信息服务。在信息服务平台的传统化与网络化统一的情况下,原来各自独立生存的传统图书馆正走向全球一体化、网络化的连网状态。
如今,Internet 几乎覆盖了世界上所有的国家和地区,我国高校图书馆也采取相应的对策发展自己的局域网,并将自己的计算机互联并入全国图书网络中心与Internet 进行联接,从而构成快捷迅速广泛的信息服务网络。图书馆不仅要继续做好纸质文献的信息服务工作,更要做好数字化信息服务,利用网络获取最好最新的信息,通过有效的服务方式充分利用本馆及其他馆馆藏为教师与学生提供最满意的服务。
3、服务检索的自动化。传统的图书馆信息检索只能利用卡片式、书本式的目录索引等手工检索工具为用户提供服务。在信息化时代, 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使传统的手工检索向计算机检索转变,用户既可以进行光盘检索、联机检索,还可利用Internet 上的各种搜索引擎上网检索。检索方式从过去单一检索点的线性检索发展到可以进行多元、多检索点的组配检索,使传统的文本式检索发展到超文本式检索,提供的信息不仅包括目录、索引、全文等文字信息,还包括声音、图像等多媒体信息。
因此,图书馆只有掌握现代化信息服务的特点,实现信息服务模式的多种转换,才能提供主动的、全天候的、交互式的信息服务,才能准确把握信息服务的发展趋势,开拓信息服务的新领域。
(二) 高校图书馆员现代化信息服务能力的提高 信息时代高校图书馆馆藏特点的变化,要求高校图书馆人员要注重自己现代化信息服务能力的提高。信息的网络化要求高校图书馆员能使用计算机帮助教师与学生在网络上查找到所需文献,因此图书馆员必须掌握计算机基本操作技能、办公自动化文档处理、Internet 网络检索等基本技能;了解网络功能,熟悉各种网络检索工具,懂得光盘数据库的检索语言和结构。所有这一切对高校图书馆员的要求,均是图书馆管理内容由传统的数量规模型向现代的质量效益型转变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技能。高校图书馆员不再是传统图书馆内那种单纯“服务员”、“保管员”、“出纳员”,而应该是“信息咨询员”、“网络导航员”,以自己现代化的知识和技能指导读者,以更好地服务于教师与学生,满足其科研与成才发展的需要。
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能力的提高,还要表现在对高校学生的现代化信息素质的教育上,具有开设文献检索课的能力。即现代高校图书馆人员除了岗位工作之外,还要承担相应的教育任务。检索课的内容应多偏重于文献方面的知识,如文献类型、检索语言、检索工具、检索方法、各类工具书的使用方法等。但传统的文献检索课与现代的文献检索课明显不同。传统的文献检索课信息教育和检索培训的主要内容是介绍馆藏及卡片式、书本式检索工具的使用方法,但现代的文献检索课的内容要针对用户在缺乏网上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技能的情况下而出现的各种障碍,如现代技术设备利用障碍、现代检索技术运用障碍、情报语言应用能力障碍和检索策略应用技能障碍等,图书馆文献检索课的培训内容和培训方式自然地就将重点转移到利用计算机及网络检索信息的方式上来,主要表现在对用户开展光盘检索培训、校园网检索普及、Internet 检索培训以及各种类型的计算机检索和数据库检索与利用的培训等,同时还要加强正确表达检索要求、检索词间逻辑关系组配及检索技能的培训。
二、 坚持“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管理理念,促进高校图书馆的发展
高校图书馆的管理理念,决定了高校图书馆的发展方向与服务水平。高校图书馆的现代管理理念就是“以人为本”,坚持人性化管理。“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在现代高校图书馆的管理中具体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对外,以读者为本,为读者提供良好的服务。即“ 以读者为本”, 维护、实现、发展读者的利益和需要, 突出读者在图书馆服务中的地位,着重体现图书馆“ 服务至上”的宗旨。二是对内,以图书馆工作人员为本,实现人文关怀。即“以馆员为本”, 维护、实现馆员的利益, 充分发挥馆员的主体作用,体现馆员在图书馆的主人翁地位和主力军作用。
(一)“以读者为本” “以读者为本”就是指高校图书馆应该紧紧围绕读者的要求,了解读者的需求,尽可能地满足读者的要求。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要尊重所有读者阅读的平等权利,这也是现代图书馆人性化管理的必然选择。被尊重被理解的情感,是读者普遍的心理需要。尊重和满足读者的阅读要求,奉行读者第一的理念,无论是读者为了获取最新信息,还解决实际难题;无论是读者为了得到审美享受,还是为了改善知识结构,都离不开图书馆“以人为本”的精神提供的良好服务。尊重读者就是要以尊重读者人格为工作起点。图书馆工作人员在提供文献信息服务的同时,始终要坚持尊重读者的人格和爱护读者的自尊心,走近读者、关心读者、了解读者的需求,给读者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特别是针对确实存在着查阅困难和查阅障碍的读者,能够做到耐心而细致地了解这些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进行信息导航,这样使读者在整个借阅过程中充分感受到人文关怀,使提供资料者和寻求资料者同时得到心理上的愉悦。
(二)“以馆员为本” “以馆员为本”要求高校图书馆在平时的内部管理中,要以关心图书馆员成长成才为出发点,进行人性化的管理,使之具有一定自我价值实现的成就感,能以饱满的热情去为读者服务。关爱馆员,注重其服务能力的提高,是“以馆员为本”的核心。现代高校图书馆的服务职能已经产生了根本变化,在信息变革日新月异的今天,静态的知识已经不具有情报信息价值,只有对知识的新认识和深入挖掘,并进行动态处理,才能使其产生推动社会进步的巨大能量。高校图书馆员应能担负起文献信息的筛选、组织和传递工作。现代化的高校图书馆要求图书馆员不仅要有图书馆情报学、文献学、目录等专业知识,而且要有计算机操作能力和一定的外语水平。高校图书馆的文献资料保存职能已不是评价其质量高低的首要条件,居于主导地位的是文献信息的传递职能。传统的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主要从事纸质文献的收集整理储存和传递工作。高校图书馆人员更要掌握最新的信息收集技术,注重分学科最新信息收集能力的提高,为教师与学生提供全面、及时、准确的情报信息,为教学与科研做好服务。因此加强对馆员有计划地岗位培训非常必要,可以通过学习考察、离职深造、学术交流等方式,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提高图书馆员的能力。而在学习内容上,不仅要求图书馆员学习图书馆学及相关学科理论,还应学习现在最新技术知识,以此来全面提高馆员的综合素质。
注重现代化图书馆员素质的培养固然重要,但是如果这种培养不是在正确合理地使用人力资源的前提下,所有的培养与投入都是枉然,而且不利用调动图书馆员的积极性。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是“以馆员为本”的关键所在。
无论是“以读者为本”,还是“以馆员为本”,都是“以人为本”管理理念的体现,这对于信息化过程中高校图书馆的服务职能的发挥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单位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 )
我们已经处于信息爆炸的信息化社会,在信息的汪洋大海中,对高校图书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其不仅在馆藏上,而且在服务上都要符合信息社会的要求。作为高校的文献情报中心、学习资源中心、知识管理中心的图书馆,是高校课堂教学的有力延伸,是开展校园文化活动的重要场所,是学校教学科研的信息来源,是培养大学生信息素质的重要阵地。高校图书馆是否具有相应的信息服务能力,不仅决定高校图书馆是否具有持续发展的能力,还将决定高校的教学与科研走到所有高校发展的前列。
一、 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能力的提高
信息化的标志就是计算机技术发展迅猛,特别是网络技术、数码存贮与传输技术等的全面普及,人们已从“ 读书时代”进入“读图时代”,信息的传递和利用已不受时空、地域的限制,图书馆的自动化势在必行。
(一) 把握信息化环境中信息服务的特点 目前我国高校图书馆计算机普及率极高,已经开始不同程度地利用联机开展信息情报服务的工作。把握信息化环境中信息服务的特点,是高校图书馆为教学与科研做好服务的前提与基础。
1、服务对象的个性化。信息服务个性化是信息技术进一步发展的产物,它是指对用户服务的针对性。在高校对于使用网络信息资源的读者来说,具有范围广泛、程度不一、需求不同的特点,如教师所教授的课程与研究的学科领域有别,学生对信息需求和利用信息的视角不同、方法不同、类型不同、深浅程度不同。因此,图书馆必须以教师与学生的需求为前提,对网络信息资源进行科学而有效的组织管理,为用户提供个性化服务。
2、服务平台传统化与网络化的统一。在信息化不断深入发展的今天,高校图书馆员面对的是多元化文献资料的管理,包括印刷型、电子型、网络型的文献资源。他们既要对文献资源进行不断地优化、组织、集成,使其系统化、规范化、有序化,同时他们还要能够及时、准确、高效地为读者提供信息服务。在信息服务平台的传统化与网络化统一的情况下,原来各自独立生存的传统图书馆正走向全球一体化、网络化的连网状态。
如今,Internet 几乎覆盖了世界上所有的国家和地区,我国高校图书馆也采取相应的对策发展自己的局域网,并将自己的计算机互联并入全国图书网络中心与Internet 进行联接,从而构成快捷迅速广泛的信息服务网络。图书馆不仅要继续做好纸质文献的信息服务工作,更要做好数字化信息服务,利用网络获取最好最新的信息,通过有效的服务方式充分利用本馆及其他馆馆藏为教师与学生提供最满意的服务。
3、服务检索的自动化。传统的图书馆信息检索只能利用卡片式、书本式的目录索引等手工检索工具为用户提供服务。在信息化时代, 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使传统的手工检索向计算机检索转变,用户既可以进行光盘检索、联机检索,还可利用Internet 上的各种搜索引擎上网检索。检索方式从过去单一检索点的线性检索发展到可以进行多元、多检索点的组配检索,使传统的文本式检索发展到超文本式检索,提供的信息不仅包括目录、索引、全文等文字信息,还包括声音、图像等多媒体信息。
因此,图书馆只有掌握现代化信息服务的特点,实现信息服务模式的多种转换,才能提供主动的、全天候的、交互式的信息服务,才能准确把握信息服务的发展趋势,开拓信息服务的新领域。
(二) 高校图书馆员现代化信息服务能力的提高 信息时代高校图书馆馆藏特点的变化,要求高校图书馆人员要注重自己现代化信息服务能力的提高。信息的网络化要求高校图书馆员能使用计算机帮助教师与学生在网络上查找到所需文献,因此图书馆员必须掌握计算机基本操作技能、办公自动化文档处理、Internet 网络检索等基本技能;了解网络功能,熟悉各种网络检索工具,懂得光盘数据库的检索语言和结构。所有这一切对高校图书馆员的要求,均是图书馆管理内容由传统的数量规模型向现代的质量效益型转变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技能。高校图书馆员不再是传统图书馆内那种单纯“服务员”、“保管员”、“出纳员”,而应该是“信息咨询员”、“网络导航员”,以自己现代化的知识和技能指导读者,以更好地服务于教师与学生,满足其科研与成才发展的需要。
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能力的提高,还要表现在对高校学生的现代化信息素质的教育上,具有开设文献检索课的能力。即现代高校图书馆人员除了岗位工作之外,还要承担相应的教育任务。检索课的内容应多偏重于文献方面的知识,如文献类型、检索语言、检索工具、检索方法、各类工具书的使用方法等。但传统的文献检索课与现代的文献检索课明显不同。传统的文献检索课信息教育和检索培训的主要内容是介绍馆藏及卡片式、书本式检索工具的使用方法,但现代的文献检索课的内容要针对用户在缺乏网上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技能的情况下而出现的各种障碍,如现代技术设备利用障碍、现代检索技术运用障碍、情报语言应用能力障碍和检索策略应用技能障碍等,图书馆文献检索课的培训内容和培训方式自然地就将重点转移到利用计算机及网络检索信息的方式上来,主要表现在对用户开展光盘检索培训、校园网检索普及、Internet 检索培训以及各种类型的计算机检索和数据库检索与利用的培训等,同时还要加强正确表达检索要求、检索词间逻辑关系组配及检索技能的培训。
二、 坚持“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管理理念,促进高校图书馆的发展
高校图书馆的管理理念,决定了高校图书馆的发展方向与服务水平。高校图书馆的现代管理理念就是“以人为本”,坚持人性化管理。“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在现代高校图书馆的管理中具体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对外,以读者为本,为读者提供良好的服务。即“ 以读者为本”, 维护、实现、发展读者的利益和需要, 突出读者在图书馆服务中的地位,着重体现图书馆“ 服务至上”的宗旨。二是对内,以图书馆工作人员为本,实现人文关怀。即“以馆员为本”, 维护、实现馆员的利益, 充分发挥馆员的主体作用,体现馆员在图书馆的主人翁地位和主力军作用。
(一)“以读者为本” “以读者为本”就是指高校图书馆应该紧紧围绕读者的要求,了解读者的需求,尽可能地满足读者的要求。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要尊重所有读者阅读的平等权利,这也是现代图书馆人性化管理的必然选择。被尊重被理解的情感,是读者普遍的心理需要。尊重和满足读者的阅读要求,奉行读者第一的理念,无论是读者为了获取最新信息,还解决实际难题;无论是读者为了得到审美享受,还是为了改善知识结构,都离不开图书馆“以人为本”的精神提供的良好服务。尊重读者就是要以尊重读者人格为工作起点。图书馆工作人员在提供文献信息服务的同时,始终要坚持尊重读者的人格和爱护读者的自尊心,走近读者、关心读者、了解读者的需求,给读者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特别是针对确实存在着查阅困难和查阅障碍的读者,能够做到耐心而细致地了解这些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进行信息导航,这样使读者在整个借阅过程中充分感受到人文关怀,使提供资料者和寻求资料者同时得到心理上的愉悦。
(二)“以馆员为本” “以馆员为本”要求高校图书馆在平时的内部管理中,要以关心图书馆员成长成才为出发点,进行人性化的管理,使之具有一定自我价值实现的成就感,能以饱满的热情去为读者服务。关爱馆员,注重其服务能力的提高,是“以馆员为本”的核心。现代高校图书馆的服务职能已经产生了根本变化,在信息变革日新月异的今天,静态的知识已经不具有情报信息价值,只有对知识的新认识和深入挖掘,并进行动态处理,才能使其产生推动社会进步的巨大能量。高校图书馆员应能担负起文献信息的筛选、组织和传递工作。现代化的高校图书馆要求图书馆员不仅要有图书馆情报学、文献学、目录等专业知识,而且要有计算机操作能力和一定的外语水平。高校图书馆的文献资料保存职能已不是评价其质量高低的首要条件,居于主导地位的是文献信息的传递职能。传统的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主要从事纸质文献的收集整理储存和传递工作。高校图书馆人员更要掌握最新的信息收集技术,注重分学科最新信息收集能力的提高,为教师与学生提供全面、及时、准确的情报信息,为教学与科研做好服务。因此加强对馆员有计划地岗位培训非常必要,可以通过学习考察、离职深造、学术交流等方式,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提高图书馆员的能力。而在学习内容上,不仅要求图书馆员学习图书馆学及相关学科理论,还应学习现在最新技术知识,以此来全面提高馆员的综合素质。
注重现代化图书馆员素质的培养固然重要,但是如果这种培养不是在正确合理地使用人力资源的前提下,所有的培养与投入都是枉然,而且不利用调动图书馆员的积极性。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是“以馆员为本”的关键所在。
无论是“以读者为本”,还是“以馆员为本”,都是“以人为本”管理理念的体现,这对于信息化过程中高校图书馆的服务职能的发挥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单位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