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抗生素药物的滥用,已经造成许多社会问题。文章通过分析造成抗生素滥用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参考。
关键词 抗生素 滥用 合理用药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20.018
造成抗生素滥用的原因分析
社会因素:我国抗生素生产企业有4000多家,抗生素经营企业超过10 000家。我国生产的抗生素基本全部是“仿制药”,几乎没有拥有全部知识产权的“自主研发药”,重复生产的现象严重。为了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许多抗生素生产与经营企业采用虚假广告等手段欺骗消费者。有些生产企业将经典常用的抗生素更换名称,改变包装,使之摇身一变成为新药,疗效没有增加,价格却提高了几倍甚至几十倍。缺乏临床药师和相应的用药监督管理机制,也给普通群众自主使用抗生素带来了风险。
医生因素:①经济利益的诱惑:通过推荐患者使用昂贵的抗生素,医生可以获得高额利润。药品生产、经营企业给医生回扣已经是众所周知的潜规则。企业还通过其他途径,影响医生的处方行为。②把抗生素当作安慰剂使用。无论何种原因引起的疾病,部分医师总觉得不用抗生素就不放心。在不少医生心目中,抗生素相当于“保险药”、“安慰剂”,在病因诊断不明确的前提下,认为只要用了抗感染药物就保险了。③分不清抗生素和消炎药:实际上抗生素仅适用于由细菌引起的炎症,而对由病毒引起的炎症无效。人体内存在大量正常有益的菌群,如果用抗生素治疗无菌性炎症,这些药物进入人体内后将会压抑和杀灭人体内有益的菌群,引起菌群失调,造成抵抗力下降。日常生活中经常发生的局部软组织的瘀血、红肿、疼痛等,都不宜使用抗生素来进行治疗。④无规律用药:有些医师由于未能掌握抗生素的药代动力学,随意延长给药时间。看到患者病情缓解,又随意地减少剂量或停药。如果给药次数、剂量或疗程不合理,不但不能彻底杀灭病原菌,反而会促使病原菌产生耐药性。
患者因素:许多患者认为绝大多数的感染,都可以用抗生素治疗,因此希望从医生那里得到抗生素处方。许多患者认为新的昂贵的抗生素比老一代抗生素更加有效,所以这种想法往往导致抗生素的不必要使用。
食品因素:个别地方的养殖业滥用抗生素,在鸡、鸭、猪等饲料中掺杂抗生素类药品以防禽畜病瘟。一方面这类动物体内残留的抗生素因食用而转移到人体,相当于人们间接服用了抗生素,同样会产生细菌耐药;另一方面饲养环境中有可能产生目前仍无法消灭的耐药菌变种,这种耐药菌变种可以从动物身上因食用转移到人体,以致造成严重后果。水果、蔬菜等农作物使用抗生素,亦使抗生素残存于其中,污染我们的食物来源,造成隐性的抗生素滥用。
滥用抗生素的后果
日益严重的抗生素耐药性:青霉素刚问世时,小剂量即可治愈肺炎。而到了现在,即便剂量增加至600倍,治疗效果仍然不明显。通常花10年左右的时间去开发一种新的抗生素,而2年之后就会产生耐药性。近年来,细菌耐药性问题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关注,特别是以耐甲氧西林的葡萄球菌(MRS)为代表的“超级细菌”的出现[1],表明越来越多的病原菌已经发展成为多重耐药菌株,使临床抗感染治疗面临更多的困难。
严重的不良反应:抗生素在进入人体发挥治疗作用的同时,也会引起很多的不良反应。国家药品不良反应检测中心检测的病例报告显示,抗生素不良反应占了所有中西药不良反应总数的近一半。医学专家在调查2005年因药物不良反应死亡的20万病例后,得出结论[2]:40%的患者死于抗生素的濫用;住院患者有75%使用抗生素,门诊患者有20%使用抗生素;中国7岁以下儿童不合理使用抗生素造成疾病的人数多达30万,占总体患病儿童的35%。
干扰和掩盖疾病的诊断:由于对感染性疾病不合理地使用抗生素,致使对诊断有参考作用的症状和体征被掩盖,给诊断带来困难,而且有时会因延误诊断而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浪费自然资源:抗生素的生产可以通过三种途径来实现:天然提取、合成、半合成。天然提取消耗有机溶剂。合成与半合成需要以粮食作为培养基。同时新近研发的抗生素大多价格昂贵,陡然增加了患者的治疗费用。
破坏生态平衡:滥用抗生素的潜在威胁就是抗生素以活性形式存在于污水中。超过90%的人类使用的抗生素以活性形式排出体外,这些抗生素接着出现在我们的饮用水中,不仅会进入人体干扰正常的菌群平衡,而且还可以通过杀灭周围环境中的有益菌来破坏生态平衡。
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对策
根据疾病的病原学特点,找到强有力的临床指征:掌握患者的病原学检查结果和观察记录,对于制定抗生素的合理使用方案至关重要。患者既往病史中所涉及的检查记录也相当有用。如果没有明显的临床指征,医生应该避免使用抗生素。
实施抗生素分级管理、复核制度:抗生素按照不良反应、药效和价格等综合因素,在医院内应该分为三级[3],实行分类管理。第一代和第二代抗生素,价格相对便宜、安全范围较大,有处方权的医生都有资格开具;第三代抗生素,价格相对较贵、安全范围较小,具有主治医师或以上资质的医生才能开具;第四代抗生素,相对而言,不良反应较大、价格昂贵,只有经过科室主任或总值班医生的同意才可使用。
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使用原则:医生必须严格执行国家药监局(SFDA)于2004年10月9日公布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从技术方面加强对抗生素使用的管理。一旦确定使用抗生素,医生必须优化治疗原则,在保证疗效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减少耐药菌株的出现,保证公众和患者健康。医生应该时刻牢记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四个原则:能不用就不用、能少用就少用、能用窄谱就不用广谱、能用低级就不用高级。
参加继续教育:医生和药师应该定期参加包括抗生素耐药性的新进展等内容在内的继续教育培训。医院应该通过发放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学习资料,举办专题讲座,加强医务人员药理知识的培训,提高医务人员合理用药的综合能力[4]。
加强公益宣传:针对抗生素广告混乱的现状,政府应该对抗生素类广告进行严格把关,加大惩治力度。通过大众媒体宣传规范使用抗生素的重要性以及滥用抗生素的危害。通过科普宣讲等手段,加强对消费者的教育,纠正其在抗生素药物使用方面的错误观念,帮助其养成良好的用药习惯。
综上所述,滥用抗生素已经给人类带来了很大危害,陷入了“感染-用抗生素-再感染-再用抗生素”,从而使细菌耐药性不断增加的恶性循环圈。有效遏制抗生素的滥用是一项系统工程,它不单是医疗部门的责任,还要药品监管部门和卫生教育单位通力合作,通过法律、法规进行规范,实现有效管理,同时强化对公众的健康教育,才能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1 马越,金少鸿.抗生素资源与公共健康.中国抗生素,2004,29(6):321-323.
2 杨钦,邓楠.临床滥用抗生素原因分析及对策.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8,14(3):70-72.
3 王芸,孙雪宁,王芸,等.我国儿童抗生素滥用现状及改革对策研究.齐鲁药事,2009,8(6):370-373.
4 张莉霞,靳艳,翟秀玲,等.当前滥用抗生素原因及对策.中国热带医学,2004,4(16):1075-1076.
关键词 抗生素 滥用 合理用药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20.018
造成抗生素滥用的原因分析
社会因素:我国抗生素生产企业有4000多家,抗生素经营企业超过10 000家。我国生产的抗生素基本全部是“仿制药”,几乎没有拥有全部知识产权的“自主研发药”,重复生产的现象严重。为了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许多抗生素生产与经营企业采用虚假广告等手段欺骗消费者。有些生产企业将经典常用的抗生素更换名称,改变包装,使之摇身一变成为新药,疗效没有增加,价格却提高了几倍甚至几十倍。缺乏临床药师和相应的用药监督管理机制,也给普通群众自主使用抗生素带来了风险。
医生因素:①经济利益的诱惑:通过推荐患者使用昂贵的抗生素,医生可以获得高额利润。药品生产、经营企业给医生回扣已经是众所周知的潜规则。企业还通过其他途径,影响医生的处方行为。②把抗生素当作安慰剂使用。无论何种原因引起的疾病,部分医师总觉得不用抗生素就不放心。在不少医生心目中,抗生素相当于“保险药”、“安慰剂”,在病因诊断不明确的前提下,认为只要用了抗感染药物就保险了。③分不清抗生素和消炎药:实际上抗生素仅适用于由细菌引起的炎症,而对由病毒引起的炎症无效。人体内存在大量正常有益的菌群,如果用抗生素治疗无菌性炎症,这些药物进入人体内后将会压抑和杀灭人体内有益的菌群,引起菌群失调,造成抵抗力下降。日常生活中经常发生的局部软组织的瘀血、红肿、疼痛等,都不宜使用抗生素来进行治疗。④无规律用药:有些医师由于未能掌握抗生素的药代动力学,随意延长给药时间。看到患者病情缓解,又随意地减少剂量或停药。如果给药次数、剂量或疗程不合理,不但不能彻底杀灭病原菌,反而会促使病原菌产生耐药性。
患者因素:许多患者认为绝大多数的感染,都可以用抗生素治疗,因此希望从医生那里得到抗生素处方。许多患者认为新的昂贵的抗生素比老一代抗生素更加有效,所以这种想法往往导致抗生素的不必要使用。
食品因素:个别地方的养殖业滥用抗生素,在鸡、鸭、猪等饲料中掺杂抗生素类药品以防禽畜病瘟。一方面这类动物体内残留的抗生素因食用而转移到人体,相当于人们间接服用了抗生素,同样会产生细菌耐药;另一方面饲养环境中有可能产生目前仍无法消灭的耐药菌变种,这种耐药菌变种可以从动物身上因食用转移到人体,以致造成严重后果。水果、蔬菜等农作物使用抗生素,亦使抗生素残存于其中,污染我们的食物来源,造成隐性的抗生素滥用。
滥用抗生素的后果
日益严重的抗生素耐药性:青霉素刚问世时,小剂量即可治愈肺炎。而到了现在,即便剂量增加至600倍,治疗效果仍然不明显。通常花10年左右的时间去开发一种新的抗生素,而2年之后就会产生耐药性。近年来,细菌耐药性问题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关注,特别是以耐甲氧西林的葡萄球菌(MRS)为代表的“超级细菌”的出现[1],表明越来越多的病原菌已经发展成为多重耐药菌株,使临床抗感染治疗面临更多的困难。
严重的不良反应:抗生素在进入人体发挥治疗作用的同时,也会引起很多的不良反应。国家药品不良反应检测中心检测的病例报告显示,抗生素不良反应占了所有中西药不良反应总数的近一半。医学专家在调查2005年因药物不良反应死亡的20万病例后,得出结论[2]:40%的患者死于抗生素的濫用;住院患者有75%使用抗生素,门诊患者有20%使用抗生素;中国7岁以下儿童不合理使用抗生素造成疾病的人数多达30万,占总体患病儿童的35%。
干扰和掩盖疾病的诊断:由于对感染性疾病不合理地使用抗生素,致使对诊断有参考作用的症状和体征被掩盖,给诊断带来困难,而且有时会因延误诊断而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浪费自然资源:抗生素的生产可以通过三种途径来实现:天然提取、合成、半合成。天然提取消耗有机溶剂。合成与半合成需要以粮食作为培养基。同时新近研发的抗生素大多价格昂贵,陡然增加了患者的治疗费用。
破坏生态平衡:滥用抗生素的潜在威胁就是抗生素以活性形式存在于污水中。超过90%的人类使用的抗生素以活性形式排出体外,这些抗生素接着出现在我们的饮用水中,不仅会进入人体干扰正常的菌群平衡,而且还可以通过杀灭周围环境中的有益菌来破坏生态平衡。
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对策
根据疾病的病原学特点,找到强有力的临床指征:掌握患者的病原学检查结果和观察记录,对于制定抗生素的合理使用方案至关重要。患者既往病史中所涉及的检查记录也相当有用。如果没有明显的临床指征,医生应该避免使用抗生素。
实施抗生素分级管理、复核制度:抗生素按照不良反应、药效和价格等综合因素,在医院内应该分为三级[3],实行分类管理。第一代和第二代抗生素,价格相对便宜、安全范围较大,有处方权的医生都有资格开具;第三代抗生素,价格相对较贵、安全范围较小,具有主治医师或以上资质的医生才能开具;第四代抗生素,相对而言,不良反应较大、价格昂贵,只有经过科室主任或总值班医生的同意才可使用。
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使用原则:医生必须严格执行国家药监局(SFDA)于2004年10月9日公布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从技术方面加强对抗生素使用的管理。一旦确定使用抗生素,医生必须优化治疗原则,在保证疗效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减少耐药菌株的出现,保证公众和患者健康。医生应该时刻牢记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四个原则:能不用就不用、能少用就少用、能用窄谱就不用广谱、能用低级就不用高级。
参加继续教育:医生和药师应该定期参加包括抗生素耐药性的新进展等内容在内的继续教育培训。医院应该通过发放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学习资料,举办专题讲座,加强医务人员药理知识的培训,提高医务人员合理用药的综合能力[4]。
加强公益宣传:针对抗生素广告混乱的现状,政府应该对抗生素类广告进行严格把关,加大惩治力度。通过大众媒体宣传规范使用抗生素的重要性以及滥用抗生素的危害。通过科普宣讲等手段,加强对消费者的教育,纠正其在抗生素药物使用方面的错误观念,帮助其养成良好的用药习惯。
综上所述,滥用抗生素已经给人类带来了很大危害,陷入了“感染-用抗生素-再感染-再用抗生素”,从而使细菌耐药性不断增加的恶性循环圈。有效遏制抗生素的滥用是一项系统工程,它不单是医疗部门的责任,还要药品监管部门和卫生教育单位通力合作,通过法律、法规进行规范,实现有效管理,同时强化对公众的健康教育,才能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1 马越,金少鸿.抗生素资源与公共健康.中国抗生素,2004,29(6):321-323.
2 杨钦,邓楠.临床滥用抗生素原因分析及对策.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8,14(3):70-72.
3 王芸,孙雪宁,王芸,等.我国儿童抗生素滥用现状及改革对策研究.齐鲁药事,2009,8(6):370-373.
4 张莉霞,靳艳,翟秀玲,等.当前滥用抗生素原因及对策.中国热带医学,2004,4(16):1075-1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