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生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全面提高小学生素质打基础的一项重要工作,它的任务是重在训练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是体现学生语文素养高低的重要环节。作文是语文的“半壁江山”,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大多数人的写作能力基础定型于小学时代,因而小学语文教师的任务更为艰巨,如何在有限的课堂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成了教师们面临的一个问题。
【关键词】训练;小学生;作文能力;综合能力
作文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部分,是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是语文考试的半壁江山,能否搞好作文教学直接关系到语文质量的好坏。我们要搞好作文教学必须注重平时的基本能力的训练,提高学生作文的综合能力。
一、评说动情,训练学生的勤动手的能力
写作教学(作文)应贴近学生实际,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述。引起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由此可见,训练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是一个关键的问题,在教学中让学生从写作或学习中找到乐趣,从而产生兴趣。
千篇一律的学生作文,老师批阅得索然无味;同理,千篇一律的作文评语能激起学生研读的情趣吗?翻开现在小学的作文,诸如“中心(不)明确,语言(不)通顺,调理(不)分明,详略(不)得当……屡见不鲜。这些程式化的套语之所以可恶,是因为它司空见惯,没有个性,寡情乏味,文艺作品以情动人,作文评语也可以凭它内在的情感力量拨动学生的心弦。语文教师要谙熟学生心理,措辞委婉谨慎,把自己当成普通读者,写出自己的读后感,使自己对学生、对学生习作充满真挚的爱。让学生从别具一格的评语中看到自己习作的优点,还能体会到自己劳动的价值,体会到写作的乐趣。
二、积累应用能力
语文学习的重点是积累,语文学习的难点是理解和应用。积累是学习语文的基础,只有扎实的积累,才会有渊博的学识,才能提高学生作文的综合能力。我们要让学生准确地掌握教材中要求掌握的字词的音、形、义,我们尽量让学生多背、多记名言佳句,我们要让学生准确背诵、理解、默写要求背诵的文段及诗词,掌握语文基础知识,并能灵活地运用。
背诵、默写、理解、应用往往是枯燥无味的,我们教师要科学合理地利用不同的时间,采取不同的方式让学生积累。
例如:每节课前背诵一首诗,比一比看谁背得快。课后作业整理几句名言,或抄写一首诗,课堂上用竞赛的方式让学生速记字词,比赛文段的背诵。这样既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训练了学生的综合能力;既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为写好作文打下扎实的基础。
三、审题能力
文章的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审清题目,命好题目是写好作文的首要工作。我们把作文可以分为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话题作文,给材料作文。命题作文我们审题时首先审清内容、形式以及具体要求。其次立意要新。精心选取自己生活中独特的生活经历和体验。再次选取自己认为最佳的文体和表达方式。
半命题作文补充题目是关键。首先要仔细阅读题目及相关的文字。其次选取自己认为最能写好的内容,把题目补充完整。题目要求简洁明快、搭配得当,合乎要求,有利于写作。
话题作文我们要审材料,审话题和审要求。材料是媒体,划定了写作的范围和对象,认真阅读材料,深刻理解内容,既能自由创新地写出好文章又不会偏题和跑题。在此基础上拟定文章题目,把握住拟题时“小角度、具体化、易表达”的原则。
材料作文审题时首先要读懂材料。其次要看清要求。再次要选好角度,最后要精心布局。
四、构思能力
构思是写好文章的主要环节,主题已确定,题目已命好,接下来就是构思文章,即打腹稿,将个人生活中积累的与之相关的材料归类,确定哪些材料应详写,哪些材料应略写,如何过渡,怎样开头结尾,然后列出写作提纲,这时就可以动笔写文章了。
五、写实能力
写真事、抒真情,是学生作文中一个很重要方面。学生写作文时往往会感到老虎吃天一般,无内容可写,不知道怎样去写,或者写出东西如流水账一般,没有一点情味。要解决好这个问题就是要训练学生的写实能力。动笔之前让学生先讲故事般口述情节(口头作文),然后集体讨论,同学谈优缺点,老师点评,再重新构思,动笔写文章,这样学生就会发现原来我们平时的谈话、讲故事就像写文章,写作文就是在此基础上进行艺术再加工。作文并不神秘,其实会说话就会作文,作文就是记话;会思考就会作文,作文就是记思想。
生活中所发生的事,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看法,表现出不同的情感—喜怒哀乐。这就是真情流露。写文章也是这样,流露出真实情感才会打动读者,产生共鸣,达到作者的写作目的。
六、观察能力
观察是写文章的基础,只有用心去仔细地看,才能对客观事物作出深入的了解。观察要通过眼看、耳闻、鼻嗅、舌尝、身融、心想去完成。综合运用各感觉器官和大脑才能对事物作出全面正确的认识。
(一)观察有重点。作文要有重点,紧扣主题,观察也要有重点,紧紧围绕主题去有目的的观察。
(二)观察要抓特点。人物肖像要抓住特征,形象生动地描写。让读者读后如同见其人或认出他是谁。联想到他的性格特点。
事物观察要抓住特点、深刻体会,如何想,怎样做具体
写出来,即使廖廖数语也会生动感人。
(三)观察要注意顺序。观察的顺序可以按静点和动点来分,静点观察即站在一个相对固定位置去观察,可以从近到远,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前到后去看。动点观察多个观察点,可以走到哪里,观察到哪里,动点观察应注意详略的合理安排。
因而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老师要不断挖掘孩子们的观察力,培养想像力。如利用现代教育手段把文字变为直观的可以感知的图片、声音、动画、视频画像,即采取动态教学使课堂“活”起来。如在教学《小摄影师》一课时,我特意制作了动画,让学生从小男孩的神情、语言、动作中观察出、感悟出小男孩忘记带胶卷时的沮丧,以及取胶卷的急切,从中展开想像;小男孩大约什么时候返回(深夜、半夜、第二天的黎明……),返回时的神情(满头大汗、气喘吁吁-----),故事发展的结局,顺序的为文章写出后续。即所谓“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极大的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拓展了学生的想像力。
作文是对语文的综合能力考察,不是短时间和几篇文章可以提高的,需要我们进行综合的能力培养,经过长期地有计划地训练,作文水平才能有较大的提高。
【关键词】训练;小学生;作文能力;综合能力
作文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部分,是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是语文考试的半壁江山,能否搞好作文教学直接关系到语文质量的好坏。我们要搞好作文教学必须注重平时的基本能力的训练,提高学生作文的综合能力。
一、评说动情,训练学生的勤动手的能力
写作教学(作文)应贴近学生实际,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述。引起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由此可见,训练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是一个关键的问题,在教学中让学生从写作或学习中找到乐趣,从而产生兴趣。
千篇一律的学生作文,老师批阅得索然无味;同理,千篇一律的作文评语能激起学生研读的情趣吗?翻开现在小学的作文,诸如“中心(不)明确,语言(不)通顺,调理(不)分明,详略(不)得当……屡见不鲜。这些程式化的套语之所以可恶,是因为它司空见惯,没有个性,寡情乏味,文艺作品以情动人,作文评语也可以凭它内在的情感力量拨动学生的心弦。语文教师要谙熟学生心理,措辞委婉谨慎,把自己当成普通读者,写出自己的读后感,使自己对学生、对学生习作充满真挚的爱。让学生从别具一格的评语中看到自己习作的优点,还能体会到自己劳动的价值,体会到写作的乐趣。
二、积累应用能力
语文学习的重点是积累,语文学习的难点是理解和应用。积累是学习语文的基础,只有扎实的积累,才会有渊博的学识,才能提高学生作文的综合能力。我们要让学生准确地掌握教材中要求掌握的字词的音、形、义,我们尽量让学生多背、多记名言佳句,我们要让学生准确背诵、理解、默写要求背诵的文段及诗词,掌握语文基础知识,并能灵活地运用。
背诵、默写、理解、应用往往是枯燥无味的,我们教师要科学合理地利用不同的时间,采取不同的方式让学生积累。
例如:每节课前背诵一首诗,比一比看谁背得快。课后作业整理几句名言,或抄写一首诗,课堂上用竞赛的方式让学生速记字词,比赛文段的背诵。这样既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训练了学生的综合能力;既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为写好作文打下扎实的基础。
三、审题能力
文章的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审清题目,命好题目是写好作文的首要工作。我们把作文可以分为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话题作文,给材料作文。命题作文我们审题时首先审清内容、形式以及具体要求。其次立意要新。精心选取自己生活中独特的生活经历和体验。再次选取自己认为最佳的文体和表达方式。
半命题作文补充题目是关键。首先要仔细阅读题目及相关的文字。其次选取自己认为最能写好的内容,把题目补充完整。题目要求简洁明快、搭配得当,合乎要求,有利于写作。
话题作文我们要审材料,审话题和审要求。材料是媒体,划定了写作的范围和对象,认真阅读材料,深刻理解内容,既能自由创新地写出好文章又不会偏题和跑题。在此基础上拟定文章题目,把握住拟题时“小角度、具体化、易表达”的原则。
材料作文审题时首先要读懂材料。其次要看清要求。再次要选好角度,最后要精心布局。
四、构思能力
构思是写好文章的主要环节,主题已确定,题目已命好,接下来就是构思文章,即打腹稿,将个人生活中积累的与之相关的材料归类,确定哪些材料应详写,哪些材料应略写,如何过渡,怎样开头结尾,然后列出写作提纲,这时就可以动笔写文章了。
五、写实能力
写真事、抒真情,是学生作文中一个很重要方面。学生写作文时往往会感到老虎吃天一般,无内容可写,不知道怎样去写,或者写出东西如流水账一般,没有一点情味。要解决好这个问题就是要训练学生的写实能力。动笔之前让学生先讲故事般口述情节(口头作文),然后集体讨论,同学谈优缺点,老师点评,再重新构思,动笔写文章,这样学生就会发现原来我们平时的谈话、讲故事就像写文章,写作文就是在此基础上进行艺术再加工。作文并不神秘,其实会说话就会作文,作文就是记话;会思考就会作文,作文就是记思想。
生活中所发生的事,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看法,表现出不同的情感—喜怒哀乐。这就是真情流露。写文章也是这样,流露出真实情感才会打动读者,产生共鸣,达到作者的写作目的。
六、观察能力
观察是写文章的基础,只有用心去仔细地看,才能对客观事物作出深入的了解。观察要通过眼看、耳闻、鼻嗅、舌尝、身融、心想去完成。综合运用各感觉器官和大脑才能对事物作出全面正确的认识。
(一)观察有重点。作文要有重点,紧扣主题,观察也要有重点,紧紧围绕主题去有目的的观察。
(二)观察要抓特点。人物肖像要抓住特征,形象生动地描写。让读者读后如同见其人或认出他是谁。联想到他的性格特点。
事物观察要抓住特点、深刻体会,如何想,怎样做具体
写出来,即使廖廖数语也会生动感人。
(三)观察要注意顺序。观察的顺序可以按静点和动点来分,静点观察即站在一个相对固定位置去观察,可以从近到远,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前到后去看。动点观察多个观察点,可以走到哪里,观察到哪里,动点观察应注意详略的合理安排。
因而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老师要不断挖掘孩子们的观察力,培养想像力。如利用现代教育手段把文字变为直观的可以感知的图片、声音、动画、视频画像,即采取动态教学使课堂“活”起来。如在教学《小摄影师》一课时,我特意制作了动画,让学生从小男孩的神情、语言、动作中观察出、感悟出小男孩忘记带胶卷时的沮丧,以及取胶卷的急切,从中展开想像;小男孩大约什么时候返回(深夜、半夜、第二天的黎明……),返回时的神情(满头大汗、气喘吁吁-----),故事发展的结局,顺序的为文章写出后续。即所谓“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极大的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拓展了学生的想像力。
作文是对语文的综合能力考察,不是短时间和几篇文章可以提高的,需要我们进行综合的能力培养,经过长期地有计划地训练,作文水平才能有较大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