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心电图检查所采用12导联记录方法在临床上的应用(包括国外医院)已有几十年历史,标准肢体导联及单极加压肢体导联均为各科临床医师及心电图工作者所熟悉。本期发表黄宛教授撰写的《建议将现行的肢体导联系统合并为单一的“F”导联系统》一文,所提的建议是创新的,对今后临床心电图工作的开展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该文作者黄宛教授是国内著名的心脏病学专家,也是国内研究心电图学的前辈,由他主编的“临床心电图学”专著在国内享有盛名,已再版4次,是学习心电图的必要读物。在数十年悉心研究心电图学的基础上,黄宛教授首先提出把临床上常规应用的6个肢体导联(标准肢导Ⅰ、Ⅱ、Ⅲ及单极加压肢体导联aVR、aVL、aVF)根据不同导联电轴反映额面心电向量顺序图形,建议采用统一的F导联(F1~F6)6个导联,把习惯的6个肢体导联无保留地记录,仅把aVR导联改为-aVR导联,同时加大单极加压三个导联的记录幅度(1.15倍),使与标准肢体导联振幅相一致,便于分析,观察其图形顺序的变化。文中的图表清晰,理论阐明简要精确,并附有正常及异常的(左心室肥厚劳损,左束支传导阻滞及下壁心肌梗塞)F导联及胸导联记录图,使读者易于掌握,且从F1~F6导联顺序阅读对临床医师及心电图工作者在分析心电图时更为方便,不必先后反复分析Ⅰ、Ⅱ、Ⅲ,aVR、aVL、aVF等6个导联,而对分析结果丝毫不会产生影响。因此临床上值得重视,研究。阅读该文后有以下一些想法提供作者及同道们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