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的政治理论课怎样才能做到使学员爱听和自愿接受呢?下面将我对讲好政治理论课的几点思考与大家一起分享。
总的来说就是“既要心中有书,又要目中有人”。所谓心中有书,是指要通过认真看书学习,吃透所要讲解的科学理论及党和国家有关文件精神,全面准确地把握其科学含义和精神实质。讲政治理论课是为了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武装干部群众头脑,帮助人们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认识能力。如果讲课者对所要讲的科学概念原理和有关文件精神吃不透、把握不准,在课堂上就只能像老和尚念经那样干巴巴地照本宣科,还可能把好经念歪。人们听了自然就会感到烦。这方面的道理人所共知,无须多说。
但讲政治理论课仅仅满足于心中有书还是不够的,还必须做到目中有人。就是要自觉地面向听众,了解听众、尊重听众、服务于听众。课是讲给人听的,而听课的人都是有需求、有情感、有自觉能动性的。如果我们讲课人仅仅心中有书而目中无人,讲课内容不适应听众的需要和胃口,那就非但引不起人家听讲的兴趣,反而会引起人家的反感和抵触情绪。据我体会,所谓目中有人,应包括以下几层含义:
首先,牢固树立讲课就是为听课人服务的思想,自觉地设身处地为听众着想,了解听众的需要和胃口,切实摸清在课题规定的内容范围内,听众关心和感到困惑的问题是什么,最需要我们讲清什么道理、传授什么知识、澄清什么事实,满腔热情地为听众释疑解惑,努力使我们讲的课成为雪中送炭、早地降雨。听众需要我们讲的问题,无论自已感到多么难,也要通过深入学习研究努力讲清楚;大家已经明白的道理,尽可能地不讲,有的由于内容逻辑需要不能不提及的,也要尽量少讲,点到为止。讲课必须力戒故弄玄虚、显示博学、卖弄华丽词藻之类的自我炫耀。凡是不属于课题范围和不适合听众需要的内容,无论自己感到多么好,也必须忍痛割爱。这就像人渴了急需喝水时,若没茶叶给送碗凉白开水人家也能解渴,也会很高兴。但如果不送水,一味地上饭菜,即使山珍海味也吊不起人家的胃口。
其次,高度地尊重听众。以平等的身份、诚恳的态度、商量的口气和大家探讨问题。讲课最忌以居高临下的口气教训人,听众也非常讨厌一味“要这样、要那样”式的发号召、提要求,不无讥讽意味地称这种讲课方式是“开药(要)铺”。讲课过程中眼睛要看着听众,注意观察听众的情绪反映,适时地征询听众意见,努力使讲课过程成为台上台下的思想感情交流过程。这样才能引起听众的共鸣。如果发现有些听众表现出了倦意,或者台下交头接耳、窃窃私语的人多了,那就表明听众对我们讲的内容没听懂、不赞成或听厌烦了,就需要赶紧通过必要的解释来弥补或者适时地转换到下一个话题。
第三,区别对象,分别对待。一些有普遍意义的课题,往往需要向多种不同类型的对象讲。这就需要充分考虑到各类听课对象在思想理论水平、理解接受能力、现实生活处境和思想关注热点等方面的差异,根据具体对象的不同情况采取不相同的具体讲法。在详略安排、材料取舍、语言表达方式等方面,都应有所区别,努力使同样的讲课内容适应不同对象的需要和胃口,做到雅俗共赏。使文化水准和思想理论素质高的人听了感到有新意、有兴味;使文化水准和思想理论素质低的人听了感到易理解、能接受;使各种类型的听众听了都能产生兴趣、受到教益。
最后,只要我们广大政治理论工作者都能像方永刚同志那样,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党的创新理论,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政治理论课就一定能够讲好。
总的来说就是“既要心中有书,又要目中有人”。所谓心中有书,是指要通过认真看书学习,吃透所要讲解的科学理论及党和国家有关文件精神,全面准确地把握其科学含义和精神实质。讲政治理论课是为了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武装干部群众头脑,帮助人们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认识能力。如果讲课者对所要讲的科学概念原理和有关文件精神吃不透、把握不准,在课堂上就只能像老和尚念经那样干巴巴地照本宣科,还可能把好经念歪。人们听了自然就会感到烦。这方面的道理人所共知,无须多说。
但讲政治理论课仅仅满足于心中有书还是不够的,还必须做到目中有人。就是要自觉地面向听众,了解听众、尊重听众、服务于听众。课是讲给人听的,而听课的人都是有需求、有情感、有自觉能动性的。如果我们讲课人仅仅心中有书而目中无人,讲课内容不适应听众的需要和胃口,那就非但引不起人家听讲的兴趣,反而会引起人家的反感和抵触情绪。据我体会,所谓目中有人,应包括以下几层含义:
首先,牢固树立讲课就是为听课人服务的思想,自觉地设身处地为听众着想,了解听众的需要和胃口,切实摸清在课题规定的内容范围内,听众关心和感到困惑的问题是什么,最需要我们讲清什么道理、传授什么知识、澄清什么事实,满腔热情地为听众释疑解惑,努力使我们讲的课成为雪中送炭、早地降雨。听众需要我们讲的问题,无论自已感到多么难,也要通过深入学习研究努力讲清楚;大家已经明白的道理,尽可能地不讲,有的由于内容逻辑需要不能不提及的,也要尽量少讲,点到为止。讲课必须力戒故弄玄虚、显示博学、卖弄华丽词藻之类的自我炫耀。凡是不属于课题范围和不适合听众需要的内容,无论自己感到多么好,也必须忍痛割爱。这就像人渴了急需喝水时,若没茶叶给送碗凉白开水人家也能解渴,也会很高兴。但如果不送水,一味地上饭菜,即使山珍海味也吊不起人家的胃口。
其次,高度地尊重听众。以平等的身份、诚恳的态度、商量的口气和大家探讨问题。讲课最忌以居高临下的口气教训人,听众也非常讨厌一味“要这样、要那样”式的发号召、提要求,不无讥讽意味地称这种讲课方式是“开药(要)铺”。讲课过程中眼睛要看着听众,注意观察听众的情绪反映,适时地征询听众意见,努力使讲课过程成为台上台下的思想感情交流过程。这样才能引起听众的共鸣。如果发现有些听众表现出了倦意,或者台下交头接耳、窃窃私语的人多了,那就表明听众对我们讲的内容没听懂、不赞成或听厌烦了,就需要赶紧通过必要的解释来弥补或者适时地转换到下一个话题。
第三,区别对象,分别对待。一些有普遍意义的课题,往往需要向多种不同类型的对象讲。这就需要充分考虑到各类听课对象在思想理论水平、理解接受能力、现实生活处境和思想关注热点等方面的差异,根据具体对象的不同情况采取不相同的具体讲法。在详略安排、材料取舍、语言表达方式等方面,都应有所区别,努力使同样的讲课内容适应不同对象的需要和胃口,做到雅俗共赏。使文化水准和思想理论素质高的人听了感到有新意、有兴味;使文化水准和思想理论素质低的人听了感到易理解、能接受;使各种类型的听众听了都能产生兴趣、受到教益。
最后,只要我们广大政治理论工作者都能像方永刚同志那样,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党的创新理论,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政治理论课就一定能够讲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