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中国成立后,在我省农业主管部门中就设有专门负责土肥工作的机构和人员。目前,一个网络通畅快
捷、手段设备先进、技术特色鲜明、服务功能完备的土肥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已在全省形成。
一.推广体系及科技队伍现状
截止到2008年,全省九个市(州)中,长春、四平、通化、白城、松原、延边等六个市(州)有单独设立的土壤肥料工作站,吉林、辽源、白山等三市从事土肥技术推广工作的科技人员则隶属于本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全省县级单位中,只有九台市设置了独立建制的土壤肥料工作站,其余各县(市、区)的土肥科技推广人员归属当地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站)。全省现有土肥技术推广人员690名。其中高级农艺师以上科技人员227名,农艺师276名。
在实际工作中,土肥技术推广服务部门十分注重与吉林农大、农科院等涉农单位搞好协作,充分利用省内外科研院校的技术优势,通过横向联合为全省土肥技术推广工作做好技术支撑和技术储备。
二.基础设施建设
建国后全省土肥系统有过二次较为集中的基础设施建设。第一次是伴随第二次土壤普查的全面展开,每个县级单位都建设了土壤常规化验室。但随着土普工作的结束,后续资金匮乏,这些化验室绝大部分也随之停止使用直至报废;第二次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全省土肥系统充分利用国家各项惠农政策,重点加强县级土肥基础设施和检测手段建设。截止2008年末,全省所有农业县(市、区)都完成了土肥专业化验室的改扩建工作,61个土肥专业化验室基本可满足现阶段全省土肥工作的需要。
省级化验室也于2007年9月通过国家计量认证和机构审查认可,晋升为“农业部肥料监督检验测试中心
(长春)”。
三.主要工作成就
1.开展了全省第二次土壤普查工作。此次普查规模巨大,成果显著。基本查清了全省土地利用现状,主要土壤类型、面积、分布及理化性状,土壤主要障碍因素等。出版了《吉林土壤》、《吉林省土种志》、《吉林省第二次土壤普查专题研究文集》及市、县级《土壤志》共56册,出版编绘各种图件6万余幅。
2.大面积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目前,一场大规模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工作正在全省轰轰烈烈展开。仅2008年,全省就累计采集、测试土样30.9万个,化验分析132.2万项次,完成各种肥料试验1571个,发放施肥技术指导卡136.6万张,指导配方施肥面积3320万亩,增产粮食6.52亿公斤,节省肥料7.1万吨,农民增收节资12.10亿元。
3.大力发展旱作节水农业。一是每年在中部雨养农业区推广土壤蓄水保墒技术1000万亩,在西部干旱区推广节水灌溉技术1500万亩;二是建立起一批示范区,幅射带动节水技术推广。协助前郭、乾安两县建立了具有国际领先、国内先进的720公顷现代农业膜下滴灌示范区,在伊通、洮北、梨树、大安4个县(市、区)建设节水示范区20万亩。三是在全省建立52个省级土壤墒情与旱情监测点,为领导决策和农民耕种提供科学依据。
4.强化肥料市场监管。首先,依据《肥料登记管理办法》和《吉林省肥料管理办法》严把肥料市场准入关;其次,每年对全省肥料生产企业和经营单位的检查覆盖率达95%以上,有效净化了肥料市场,优化了市场环境。另外,积极开展肥料质量监督检验工作。
四.进一步发挥土壤肥料技术的优势
1.积极开展耕地质量建设与保护工作。一是促进《吉林省耕地质量保护条例》早日出台,使耕地质量保护工作尽快步入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的管理轨道;二是全面开展耕地地力调查与评价;三是积极参与土地整理、中低产田改造、标准粮田建设等项工作。
2.探索新的耕作制度。随着大型农机具保有量的不断增加,建立以协调水肥关系为目标的新的耕作制度成为可能。大垄覆膜、保护性耕作、宽窄行轮作、垄侧栽培、深松深翻等都是不同种植区域新耕作制的主要技术模式。要在不断探求的基础上,加大对新耕作制的示范推广力度。
3.旱作节水。水是制约我省粮食生产的“瓶颈”。要充分利用各种项目组合,扩大节水示范面积和影响,积极探索在大面积推广情况下推广节水技术的有效运行机制。
4.农业节能减排。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提高了肥料利用率,减少了损失,降低了污染。因此,要建立测土配方施肥的长效机制,保持全省每年推广面积在2500万亩以上。要积极引导农民积造施用有机肥,积极探索农民积造施用有机肥的有效运行机制。
全省土肥工作将充分发挥技术推广职能和优势,努力为全省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做出新贡献。
捷、手段设备先进、技术特色鲜明、服务功能完备的土肥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已在全省形成。
一.推广体系及科技队伍现状
截止到2008年,全省九个市(州)中,长春、四平、通化、白城、松原、延边等六个市(州)有单独设立的土壤肥料工作站,吉林、辽源、白山等三市从事土肥技术推广工作的科技人员则隶属于本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全省县级单位中,只有九台市设置了独立建制的土壤肥料工作站,其余各县(市、区)的土肥科技推广人员归属当地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站)。全省现有土肥技术推广人员690名。其中高级农艺师以上科技人员227名,农艺师276名。
在实际工作中,土肥技术推广服务部门十分注重与吉林农大、农科院等涉农单位搞好协作,充分利用省内外科研院校的技术优势,通过横向联合为全省土肥技术推广工作做好技术支撑和技术储备。
二.基础设施建设
建国后全省土肥系统有过二次较为集中的基础设施建设。第一次是伴随第二次土壤普查的全面展开,每个县级单位都建设了土壤常规化验室。但随着土普工作的结束,后续资金匮乏,这些化验室绝大部分也随之停止使用直至报废;第二次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全省土肥系统充分利用国家各项惠农政策,重点加强县级土肥基础设施和检测手段建设。截止2008年末,全省所有农业县(市、区)都完成了土肥专业化验室的改扩建工作,61个土肥专业化验室基本可满足现阶段全省土肥工作的需要。
省级化验室也于2007年9月通过国家计量认证和机构审查认可,晋升为“农业部肥料监督检验测试中心
(长春)”。
三.主要工作成就
1.开展了全省第二次土壤普查工作。此次普查规模巨大,成果显著。基本查清了全省土地利用现状,主要土壤类型、面积、分布及理化性状,土壤主要障碍因素等。出版了《吉林土壤》、《吉林省土种志》、《吉林省第二次土壤普查专题研究文集》及市、县级《土壤志》共56册,出版编绘各种图件6万余幅。
2.大面积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目前,一场大规模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工作正在全省轰轰烈烈展开。仅2008年,全省就累计采集、测试土样30.9万个,化验分析132.2万项次,完成各种肥料试验1571个,发放施肥技术指导卡136.6万张,指导配方施肥面积3320万亩,增产粮食6.52亿公斤,节省肥料7.1万吨,农民增收节资12.10亿元。
3.大力发展旱作节水农业。一是每年在中部雨养农业区推广土壤蓄水保墒技术1000万亩,在西部干旱区推广节水灌溉技术1500万亩;二是建立起一批示范区,幅射带动节水技术推广。协助前郭、乾安两县建立了具有国际领先、国内先进的720公顷现代农业膜下滴灌示范区,在伊通、洮北、梨树、大安4个县(市、区)建设节水示范区20万亩。三是在全省建立52个省级土壤墒情与旱情监测点,为领导决策和农民耕种提供科学依据。
4.强化肥料市场监管。首先,依据《肥料登记管理办法》和《吉林省肥料管理办法》严把肥料市场准入关;其次,每年对全省肥料生产企业和经营单位的检查覆盖率达95%以上,有效净化了肥料市场,优化了市场环境。另外,积极开展肥料质量监督检验工作。
四.进一步发挥土壤肥料技术的优势
1.积极开展耕地质量建设与保护工作。一是促进《吉林省耕地质量保护条例》早日出台,使耕地质量保护工作尽快步入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的管理轨道;二是全面开展耕地地力调查与评价;三是积极参与土地整理、中低产田改造、标准粮田建设等项工作。
2.探索新的耕作制度。随着大型农机具保有量的不断增加,建立以协调水肥关系为目标的新的耕作制度成为可能。大垄覆膜、保护性耕作、宽窄行轮作、垄侧栽培、深松深翻等都是不同种植区域新耕作制的主要技术模式。要在不断探求的基础上,加大对新耕作制的示范推广力度。
3.旱作节水。水是制约我省粮食生产的“瓶颈”。要充分利用各种项目组合,扩大节水示范面积和影响,积极探索在大面积推广情况下推广节水技术的有效运行机制。
4.农业节能减排。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提高了肥料利用率,减少了损失,降低了污染。因此,要建立测土配方施肥的长效机制,保持全省每年推广面积在2500万亩以上。要积极引导农民积造施用有机肥,积极探索农民积造施用有机肥的有效运行机制。
全省土肥工作将充分发挥技术推广职能和优势,努力为全省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做出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