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以深沟球轴承为研究对象,从轴承组件的几何关系、载荷约束关系入手,建立了一种可用于分析深沟球轴承-转轴系统回转运动精度的拟静力学模型.模型综合考虑了零部件结构参数、材料的物理属性及工况载荷等因素对于轴系回转运动的影响,并着重分析了载荷的大小与位置对轴承-转轴系统回转运动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对于轴承对称布置的双轴承支承结构轴系,轴向载荷与径向载荷的变化对轴系的轴向位移误差影响较大,当载荷施加位置位于转轴中间时,轴系的回转精度最佳.
【机 构】
:
大连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辽宁大连116024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深沟球轴承为研究对象,从轴承组件的几何关系、载荷约束关系入手,建立了一种可用于分析深沟球轴承-转轴系统回转运动精度的拟静力学模型.模型综合考虑了零部件结构参数、材料的物理属性及工况载荷等因素对于轴系回转运动的影响,并着重分析了载荷的大小与位置对轴承-转轴系统回转运动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对于轴承对称布置的双轴承支承结构轴系,轴向载荷与径向载荷的变化对轴系的轴向位移误差影响较大,当载荷施加位置位于转轴中间时,轴系的回转精度最佳.
其他文献
以开发收藏币币面品相检测系统为目标,研究了图像滤波、变换、类型识别及配准等技术.通过预处理初步分割出币面区域,采用多目标相关性模板匹配法,识别出收藏币类型及币面特征在图像中所处的位置,然后根据匹配结果将目标图像与参考图像进行配准,在配准的基础上进行差分,实现对收藏币币面缺陷区域的提取.再根据不同类型缺陷的灰度、几何、形状特征的不同对缺陷区域进行分类识别,然后统计缺陷区域的面积、坐标等参数.实验数据表明,收藏币币面图像识别配准高效准确,能够有效提取出缺陷区域并准确统计缺陷参数.
以STM32单片机系统为核心控制芯片,对智能小车的车速进行实时监控,并控制其显示在OLED液晶显示屏,采用CCD线性传感器采样,返回单片机进行分析处理,控制小车循迹.通过此次设计,能够在智能寻迹小车的TSL1401线性传感器上提高光感,以适应范围更广的光度.使用了STM32控制系统,提供一种中线差值采样的寻迹方法,选用MG995电动机进行驱动,使智能小车转向更加灵敏.该次优化包含光电测速显示模块,运行效率较高.
针对三坐标检测中轴向同轴度延伸误差提出几种控制方法,经过多次试验和分析,证明该方法切实有效,可以解决三坐标质检人员在此项检测内容上的技术短板,提高检测精度,避免检测误差.
针对火箭尾翼封闭腔体难操作的问题,开展单面抽芯铆接可行性试验研究.通过剪切、拉脱和剥离试验的验证,将φ3.2单面抽芯铆钉与φ3铝合金铆钉的载荷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发现,采用单面抽芯铆钉连接的试件最大剪切拉载荷高于尾翼现用铆钉的连接试件.尾翼在使用过程中主要承受飞行法向压力载荷和飞行过载,单面抽芯铆钉的连接强度和铆接质量能够满足使用要求.
应用于精密物理实验的薄壁平面构件具有径厚比大、刚性差等特点,加工过程中极易在应力的作用下产生较大的变形.为提高薄壁平面件的制造精度,文中首先提出了一种基于局部粘接的低应力装夹策略,并给出了局部粘接装夹稳定性判定方法,考虑材料非均匀去除过程,建立了薄壁平面件精密加工多次切削变形预测模型,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
利用FANUC系统的宏指令与寄存器输入的刀沿方向来实现数控车加工中的刀具偏移自动判断功能,防止操作者在加工时因输入错误而导致的超差及废品.
为了获得液压伺服激振系统更准确的系统模型和控制性能,开展了“阀-缸”一体化模型与控制特性研究.首先,根据伺服阀基本原理,从衔铁射流管组件运动方程出发,建立了伺服阀输入信号至阀芯位移的传递函数模型,进而将伺服阀模型与液压缸模型结合,得到“阀-缸”一体化模型.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种由三状态反馈与四状态前馈相结合的混合控制模型,并基于模糊理论完成了控制参数的修正.然后,对系统性能进行了数值仿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设计的混合控制模型能够实现液压伺服激振系统的有效控制,控制参数修正后能够较大程度上改善控制效果.
以渐开线直齿轮为例,基于实测的误差值,依据基本的运动几何学理论建立齿轮传动模型.根据齿面误差、齿距误差和齿轮轴线误差的测量原理,将误差信息添入到模型中;通过判断两齿面距离最短点所在位置,实现齿面接触类型的辨识,综合考虑了齿面啮合和各类边缘接触的情况;通过判断多对齿面接触时传递速度最快的齿面,实现了齿面交替传动.该模型实现了考虑误差时的齿轮接触传动分析,并可推广应用到其他类型的齿轮传动分析中,为考虑误差时的齿轮传动分析提供了新方法.
采用基于产品特征的向量化方法,将壳段的有关制造特征信息转译为数字,将每种壳段用不同向量表示.通过计算不同向量之间的距离来衡量壳段的相似程度,采用层次聚类法对壳段进行成组分类,为制造单元的构建、工艺布局设计、生产组织模式的建立提供输入条件.
以铁道车辆主动悬挂系统为研究对象,建立其两自由度分段非线性悬挂系统的垂向振动模型.基于MATLAB/SimuIink仿真模块模拟了美国6级轨道谱,以此作为激励作用在车辆系统上.以车体垂向加速度和加速度功率谱为评价指标,对比分析了被动悬挂系统和基于模糊控制的主动悬挂系统对载荷激励的响应.研究表明,模糊控制下的主动悬挂系统能够有效抑制外载荷激励对铁道车辆产生的垂向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