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出现错误是十分正常的事情,并不可怕,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对待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并从学生可能出现错误的地方人手,来追求最佳的教学效果。这里,结合自己的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从三个方面谈谈我处理这个问题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一、善待“错误”。增强学生信心
布鲁纳曾说过:“探究是数学的生命线,没有探究,便没有数学的发展。”学生的错误是一种真实的、有价值的、不可或缺的探究资源。“正确,有可能是一种模仿;错误,却大凡是一种经历。”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关注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由于小学生受生理、心理特征及认知水平的限制,出错是不可避免的。作为教师,要本着以人为本的主体教育观,尊重、理解、宽容出错的学生,千万不能斥责、挖苦学生。我在教学中就用开“绿灯”的方式对待学生的错误,在课堂上提倡几个允许:错了允许重答;答得不完整允许再想;不同的意见允许争论。这盏、‘绿灯”使学生的自尊心得到了切实的保护,人格得到了充分的尊重。
例如在教学“千克的认识”时,我让一个学生上台指出弹簧秤上“1千克”的位置,但他指错了,我又另外叫了一个学生上来指但是并没有让他回座位,而是在第二位学生指对后,再让第一位学生指出“2千克”在哪,等他回答正确后才让他回到座位。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没有答错题被老师斥责的忧虑,更没有被同学耻笑的苦恼,他们在民主的气氛中学习,思维活跃,敢说、敢做、敢问,勇于大胆创新。
二、捕捉“错误”。优化課堂结构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不可能不出现错误。我们要善于捕捉错误中的“闪光点”,优化课堂结构,及时调整教学流程,利用“错误”资源,达到教学目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例如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的教学中,我首先让学生回忆已经学过的平面图形(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然后让学生猜想:“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怎样计算?”由于受负迁移的影响,不少学生认为是两边相乘,也就是底边乘底边。有的学生好像对这个猜想有意见,却说不出个所以然来。这时,我将错就错,因势利导,出示高各不相同,两组对边分别为5厘米和8厘米的三个平行四边形,让学生运用猜想来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结果,学生计算得到3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都是8x5=40(平方厘米)。这时,我问:“这3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積都相等吗?”学生经过观察,发现这3个图形的面积各不相同。这时,再用课件展示3个图形的变化过程,以及重叠图形,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明白底边乘底边不是求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方法。接下来,我进一步引导:“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到底应该怎样计算?”最后,通过运用直观图,加上学生的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方法的教学活动也就水到渠成了。
三、利用“错误”。培养探究能力
在学习有余数的小数除法应用题时,我让学生解答一道:“食堂有大米3.9吨,如果每天吃0.12吨,最多可以吃几天?还剩下几吨?”有好多学生是这样计算的,3.9÷0.12=32(天)……6(吨)。针对这一较为典型的错误,我把它作为一个判断题让学生自主探究,先判断答案是否正确,接着追问:你是怎样发现错误的?学生在富有启发性问题的诱导下。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索,很快找到了三种判断错误的方法:(1)比较余数6与除数3.9的大小,余数比除数大,显然是错误的。(2)验算:32x0.12+6=3.9,说明是错误的。(3)用我们的生活经验来判别:食堂原来只有3.9吨大米,吃了32天还剩下6吨,这不是越吃越多了吗?做错的学生恍然大悟。接着我“对症下药”,带着学生分析,找出正确的商和余数。由于计算时,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了100倍,商是不变的,但余数是被除数扩大100倍计算后余下的,所以余数也扩大了100倍,正确的余数应把6缩小100倍是0.06。从一个“错误”开始,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探究,使学生有了探究的目标,激发了学生探究的欲望,培养了.学生探究问题能力。
一、善待“错误”。增强学生信心
布鲁纳曾说过:“探究是数学的生命线,没有探究,便没有数学的发展。”学生的错误是一种真实的、有价值的、不可或缺的探究资源。“正确,有可能是一种模仿;错误,却大凡是一种经历。”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关注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由于小学生受生理、心理特征及认知水平的限制,出错是不可避免的。作为教师,要本着以人为本的主体教育观,尊重、理解、宽容出错的学生,千万不能斥责、挖苦学生。我在教学中就用开“绿灯”的方式对待学生的错误,在课堂上提倡几个允许:错了允许重答;答得不完整允许再想;不同的意见允许争论。这盏、‘绿灯”使学生的自尊心得到了切实的保护,人格得到了充分的尊重。
例如在教学“千克的认识”时,我让一个学生上台指出弹簧秤上“1千克”的位置,但他指错了,我又另外叫了一个学生上来指但是并没有让他回座位,而是在第二位学生指对后,再让第一位学生指出“2千克”在哪,等他回答正确后才让他回到座位。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没有答错题被老师斥责的忧虑,更没有被同学耻笑的苦恼,他们在民主的气氛中学习,思维活跃,敢说、敢做、敢问,勇于大胆创新。
二、捕捉“错误”。优化課堂结构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不可能不出现错误。我们要善于捕捉错误中的“闪光点”,优化课堂结构,及时调整教学流程,利用“错误”资源,达到教学目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例如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的教学中,我首先让学生回忆已经学过的平面图形(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然后让学生猜想:“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怎样计算?”由于受负迁移的影响,不少学生认为是两边相乘,也就是底边乘底边。有的学生好像对这个猜想有意见,却说不出个所以然来。这时,我将错就错,因势利导,出示高各不相同,两组对边分别为5厘米和8厘米的三个平行四边形,让学生运用猜想来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结果,学生计算得到3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都是8x5=40(平方厘米)。这时,我问:“这3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積都相等吗?”学生经过观察,发现这3个图形的面积各不相同。这时,再用课件展示3个图形的变化过程,以及重叠图形,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明白底边乘底边不是求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方法。接下来,我进一步引导:“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到底应该怎样计算?”最后,通过运用直观图,加上学生的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方法的教学活动也就水到渠成了。
三、利用“错误”。培养探究能力
在学习有余数的小数除法应用题时,我让学生解答一道:“食堂有大米3.9吨,如果每天吃0.12吨,最多可以吃几天?还剩下几吨?”有好多学生是这样计算的,3.9÷0.12=32(天)……6(吨)。针对这一较为典型的错误,我把它作为一个判断题让学生自主探究,先判断答案是否正确,接着追问:你是怎样发现错误的?学生在富有启发性问题的诱导下。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索,很快找到了三种判断错误的方法:(1)比较余数6与除数3.9的大小,余数比除数大,显然是错误的。(2)验算:32x0.12+6=3.9,说明是错误的。(3)用我们的生活经验来判别:食堂原来只有3.9吨大米,吃了32天还剩下6吨,这不是越吃越多了吗?做错的学生恍然大悟。接着我“对症下药”,带着学生分析,找出正确的商和余数。由于计算时,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了100倍,商是不变的,但余数是被除数扩大100倍计算后余下的,所以余数也扩大了100倍,正确的余数应把6缩小100倍是0.06。从一个“错误”开始,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探究,使学生有了探究的目标,激发了学生探究的欲望,培养了.学生探究问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