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假若你幻想中有个微古的老城,没有睡着了的大城楼,却有老街狭窄的古石路,有西炮台宽厚的土墙,环城流着一条辽河,倒映着西炮台的创伤,夕阳下的炮台边站着一个北方的大男生,你的幻想中要是这么个境界,那便是我居住的小城,我脚下的历史了。
去西炮台,最好的时节应当是秋日。此时,寒露未寒,霜降未降,溽热已散,很适宜像我这样生于夏秋的男生。仲秋的第七个午后,怀揣历史,我再一次走近西炮台,忽然就想起了满清词人纳兰容若的词:“已是十年踪迹十年心”。这次的到来,算是为了赎回我十年前孩童时为寻幽探胜而第一次登临炮台的游心吧,因为长大后更能触动我心的,是它的历史,并非名华。在滨海小城的西缘,西炮台,依旧不是粉墙黛瓦的堂皇,依旧不是环佩琉璃的排场,它是一帧茶色的透着斑驳印痕的旧照,这就是那座黄米筑就写实的西炮台了。
尽管,西炮台的整体已被当年日寇和俄兵摧残成落迹,修复后的面貌也不能弥补、甚至无法慰藉那段历史的创伤。多数人也因此淡漠了游览的逸致,只偶尔节假日携亲伴友来拍照留念。炮台四周环绕着被《诗经》称作蒹葭的芦苇,它们还没来得及长成书中苍苍的样子。不远处的西海大堤依然有人漫步、有人坐看夕阳,他们既没读过《诗经》,也没想起近代史,眼神中也没有二者书中诗句淡淡的国殇。可是,巨龟卧岸,守望西郊的遗迹犹存,历史也就犹存。这台基,这土墙,最是粗犷而坚毅,那些环墙荒生的,一岁一枯的野草以及野草中那只被日寇吓瘦了的蟋蟀后裔,依然生息着,偶尔还会传来城市的咳嗽声,偶尔把寂静的芦花蓬蒿惊起。
遗址总是关联着历史,或者说,更多的是苍桑史,西炮台也不例外。炮台的构图及游径自不必说了,即便是小儿碎步,也会在半日踏遍此处的土墙台基。而今,它更多的是反抗外夷的历史见证和爱国教育基地,起到唤醒群伦的作用,它是一部近代史滴落给这座城市的胎记。
此刻,我站在这里,大炮台的制高点,秋日的午后,海水并不蓝,无边浥淡,阳光浓而不烈,一些透怀的风,伸手可触。这风声仍飒飒如百年前吹扬起爱国大旗的朔风,吹散了的光年遗落在岁月的风中,只缺失了那撼人心肌的枪炮声、呐喊声,缺褪了那血染残阳的颜色。好在,仍可凭海临风,仍是大好的河山。触目的护台壕,空却了战士,充盈着赤胆,总让人有种俯身跳下的冲动。在这里行走,草木葳蕤沉默,我生怕噪音太大,会惊醒了某枚沉睡的炮弹。
台上,曾经的一些人跌落了,一座城池半壁沦陷了,却不会伦落。正如这炮台,百年的历史翻过,竟如何也不曾忘过。 “人随雁落西风,莫叫泪洒英雄”,是的,这里没有泪水,一个人流血的时候,往往就不再流泪。血脉贲张,英雄的怒目已然开裂,将坚硬的炮台夜敲碎的是将军于小城的孤灯下咳出的一滩浓血,郁结于心头的一切都被凝固,岁月,空间,海洋。
在这里,炮台是景色,也是目光。它孤零零地站在历史的风口处,古旧的光线在风中明灭,天下所有的战事仿佛都已装进它的炮筒。它站在那儿,在诗人的句行里叠合着,在摄影师的胶片中清寂着,一个世纪的眼睛斜横在心头。劝说六千遍,刀剑才愿回到鞘里。然而,那个被列强的船坚炮利写满历史书页的二十世纪,用枪炮再次摧残无数生灵无数心灵。炮台更像是这滨城的无形盾牌,盾牌也会锈蚀的,只是,锈蚀的盾牌,一样坚不可摧。
滨城的秋天,悲壮的炮台,本就是同样叫人伤怀、感怀的。看到那些威然站立的炮筒、台池,风雨飘摇,满心思绪,国破山河的呜咽,后人绵延的忧伤,可资借镜的历史……此时,纵然身边有那么多游人拍照,追跑,你还是会觉得悬荡在炮口上的历史凝重得无法忍受。“耻辱、热血、侵略、战火、精魂耿耿……”一些些词语在我上空和心空均漫字而去,不曾也不会回头。百年前的炮火已入土,而百年来的伤口,现在才渗出土来,炮筒下最后一个憔悴的清兵也擦不亮他御寇的铁衣。将军啊,令在腰,长缨在握,在小城炮台上瞬间进入二十四史。
和自己说好了,不要惆怅。和平、富庶、安居、乐业,如今承平岁月的沿海小城环抱着炮台,历百年风蚀,巍然长存,悲怆浓郁,沉静的怆楚中含着宽容的仁慈,大地还有盐味,使近代史不至于绝望地死去。 这个仲秋,我的一行脚印把一条小城的道路找回,一座炮台把一个朝代的生死放下。
有人说过,将二十世纪的战争让每一个人分担,每一个人仍痛不欲生。重温或深或浅烽火不断的世界史,何尝不是一种思考:有见猎心喜,就有起而力抗,有手段冷血,就有意志如铁。和平年代,国有其利器,开合以安邦,小城有一方断简颓垣的炮台,足以慰后人。
以史为鉴,背半斤使命感,让历史照映生活,把和平献给时光。请允许我,允许我这样一个小城的高中生用这些并不豪壮磅礴的文字,来细碎地感受这样一个历经中日甲午战争仍昂然挺立的——西炮臺。
辽宁省实验中学营口分校
孙文骏
去西炮台,最好的时节应当是秋日。此时,寒露未寒,霜降未降,溽热已散,很适宜像我这样生于夏秋的男生。仲秋的第七个午后,怀揣历史,我再一次走近西炮台,忽然就想起了满清词人纳兰容若的词:“已是十年踪迹十年心”。这次的到来,算是为了赎回我十年前孩童时为寻幽探胜而第一次登临炮台的游心吧,因为长大后更能触动我心的,是它的历史,并非名华。在滨海小城的西缘,西炮台,依旧不是粉墙黛瓦的堂皇,依旧不是环佩琉璃的排场,它是一帧茶色的透着斑驳印痕的旧照,这就是那座黄米筑就写实的西炮台了。
尽管,西炮台的整体已被当年日寇和俄兵摧残成落迹,修复后的面貌也不能弥补、甚至无法慰藉那段历史的创伤。多数人也因此淡漠了游览的逸致,只偶尔节假日携亲伴友来拍照留念。炮台四周环绕着被《诗经》称作蒹葭的芦苇,它们还没来得及长成书中苍苍的样子。不远处的西海大堤依然有人漫步、有人坐看夕阳,他们既没读过《诗经》,也没想起近代史,眼神中也没有二者书中诗句淡淡的国殇。可是,巨龟卧岸,守望西郊的遗迹犹存,历史也就犹存。这台基,这土墙,最是粗犷而坚毅,那些环墙荒生的,一岁一枯的野草以及野草中那只被日寇吓瘦了的蟋蟀后裔,依然生息着,偶尔还会传来城市的咳嗽声,偶尔把寂静的芦花蓬蒿惊起。
遗址总是关联着历史,或者说,更多的是苍桑史,西炮台也不例外。炮台的构图及游径自不必说了,即便是小儿碎步,也会在半日踏遍此处的土墙台基。而今,它更多的是反抗外夷的历史见证和爱国教育基地,起到唤醒群伦的作用,它是一部近代史滴落给这座城市的胎记。
此刻,我站在这里,大炮台的制高点,秋日的午后,海水并不蓝,无边浥淡,阳光浓而不烈,一些透怀的风,伸手可触。这风声仍飒飒如百年前吹扬起爱国大旗的朔风,吹散了的光年遗落在岁月的风中,只缺失了那撼人心肌的枪炮声、呐喊声,缺褪了那血染残阳的颜色。好在,仍可凭海临风,仍是大好的河山。触目的护台壕,空却了战士,充盈着赤胆,总让人有种俯身跳下的冲动。在这里行走,草木葳蕤沉默,我生怕噪音太大,会惊醒了某枚沉睡的炮弹。
台上,曾经的一些人跌落了,一座城池半壁沦陷了,却不会伦落。正如这炮台,百年的历史翻过,竟如何也不曾忘过。 “人随雁落西风,莫叫泪洒英雄”,是的,这里没有泪水,一个人流血的时候,往往就不再流泪。血脉贲张,英雄的怒目已然开裂,将坚硬的炮台夜敲碎的是将军于小城的孤灯下咳出的一滩浓血,郁结于心头的一切都被凝固,岁月,空间,海洋。
在这里,炮台是景色,也是目光。它孤零零地站在历史的风口处,古旧的光线在风中明灭,天下所有的战事仿佛都已装进它的炮筒。它站在那儿,在诗人的句行里叠合着,在摄影师的胶片中清寂着,一个世纪的眼睛斜横在心头。劝说六千遍,刀剑才愿回到鞘里。然而,那个被列强的船坚炮利写满历史书页的二十世纪,用枪炮再次摧残无数生灵无数心灵。炮台更像是这滨城的无形盾牌,盾牌也会锈蚀的,只是,锈蚀的盾牌,一样坚不可摧。
滨城的秋天,悲壮的炮台,本就是同样叫人伤怀、感怀的。看到那些威然站立的炮筒、台池,风雨飘摇,满心思绪,国破山河的呜咽,后人绵延的忧伤,可资借镜的历史……此时,纵然身边有那么多游人拍照,追跑,你还是会觉得悬荡在炮口上的历史凝重得无法忍受。“耻辱、热血、侵略、战火、精魂耿耿……”一些些词语在我上空和心空均漫字而去,不曾也不会回头。百年前的炮火已入土,而百年来的伤口,现在才渗出土来,炮筒下最后一个憔悴的清兵也擦不亮他御寇的铁衣。将军啊,令在腰,长缨在握,在小城炮台上瞬间进入二十四史。
和自己说好了,不要惆怅。和平、富庶、安居、乐业,如今承平岁月的沿海小城环抱着炮台,历百年风蚀,巍然长存,悲怆浓郁,沉静的怆楚中含着宽容的仁慈,大地还有盐味,使近代史不至于绝望地死去。 这个仲秋,我的一行脚印把一条小城的道路找回,一座炮台把一个朝代的生死放下。
有人说过,将二十世纪的战争让每一个人分担,每一个人仍痛不欲生。重温或深或浅烽火不断的世界史,何尝不是一种思考:有见猎心喜,就有起而力抗,有手段冷血,就有意志如铁。和平年代,国有其利器,开合以安邦,小城有一方断简颓垣的炮台,足以慰后人。
以史为鉴,背半斤使命感,让历史照映生活,把和平献给时光。请允许我,允许我这样一个小城的高中生用这些并不豪壮磅礴的文字,来细碎地感受这样一个历经中日甲午战争仍昂然挺立的——西炮臺。
辽宁省实验中学营口分校
孙文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