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倾听、共情化解课间纠纷

来源 :北京心理卫生协会学校心理卫生委员会学术年会论文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ediou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描述了利用心理咨询中的倾听与共情两种技术,成功处理了一起课间学生纠纷,收到良好效果。
  关键词:共情;倾听;课间纠纷
  共情与倾听是心理咨询中常用的两种基本技术。共情,指的是一种能深入他人主观世界,了解人与人交往中发生的一种积极的感觉的能力。倾听技术又包含鼓励、澄清、释义、情感反映、归纳总结。共情与倾听不仅仅是心理咨询中常用的有效技术,其实涉及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这两种技术都可以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笔者作为心理教师应用这两种技术,成功处理了一次课间纠纷,收到很好效果。
  一次课间,我正在做上课前的准备,座位之间的一场骚动引起了我的注意。就在我走向事发现场时,一个同学伸出脚踢了另一名同学。我赶紧上前制止,并把两人带到教室外。
  一、直接批评,以失败告终
  两人站定,我看着他们,询问为何打架。两人眼里冒着火,扬着下巴,谁也不服谁,几乎是同时对我说“老师,是他先打我的”“老师,是他先骂我的”。两个同学,谁也没有想要承认错误的态度。上课时间临近,两人还在互相指责。
  我的第一反应,立即吓止“课间,老师还在教室,公然打架,错了没有?”二人丝毫没有认错的态度,还在为自己辩解着。从他们的反应我知道,他们不打算在“强权”下面低头。
  二、软硬不吃,如何是好
  我怕耽误上课时间,于是对他们进行了简单的安抚:同学之间,没有什么大不了的,马上就上课了,给互相道个歉,好吧?话落,两个同学谁也没有想要道歉的意思,反而激起了新一轮攻击和指责。其中一个同学A说:“凭什么要我道歉,是他先把我的作业本给扔了的”,这时B同学接着说:“你还先冲我做鬼脸,骂我了呢!”……
  三、倾听之下,了解原委
  我并没有急于打断,而是静静的听着他们两个的互相指责,就在这指责声中,我也了解到了事情的经过:A同学在发作业本的时候,把B同学的作业本扔过去了。B同学不高兴了,冲着A同学做了一个鬼脸,嘴里还嘟囔了两句。A同学以为B同学在骂人,就骂回去了。B同学不甘示弱,骂了回去,A同学被激怒了,跑过去,打了B同学一拳,B同学同样还手了……之后两人撕扯在一起了。
  四、利用共情,化解纠纷
  就在他们的一言一语之间,我的情绪得到了平复,没有了刚看见他们打架时急于解决的情绪。当我自己冷静下来之后,我知道他们的情绪也要得到平复。于是,我语气缓和,对他们说:老师从你们的话语中,好像知道了到底发生了什么。紧接着我把事情经过复述了一遍,两个孩子纷纷点头。在复述的过程中,我重点表达了他们当时的感受。
  我对B同学说:他扔了你的作业本,你心里一定很不舒服,为什么就扔我的作业啊!所以就冲他做鬼脸了是吗?
  B同学点点头。
  我转过来对A说:他对你做鬼脸,并且嘴还在动,你以为他在骂你,心里很生气,所以就骂了回去对吗?
  A同学同样点头说是。
  接着我又求证了他们互相动手的事,同时着重表达了这个过程当中他们的情绪体验:委屈,愤怒,不服气……当我开始表达对他们的理解之后,他们不再扬着下巴,而是把头低下,气焰全无,开始承认自己打人、骂人确实是不对的。最终两个孩子面向彼此,真诚的鞠躬道歉。
  五、处理纠纷很简单,抓住情绪很关键
  作为一名小学教师,经常会遇到同学们因为小事而发生纠纷甚至打闹。遇到孩子害怕的老师,他们在老师的威严之下,也许会认错。但是,这时孩子们往往是表面服气,心里不服。更有甚者,孩子心里已经埋下了另一起纠纷的种子。遇到温柔的老师,会跟学生讲道理,告诉他们这样做不对。但是,在孩子们的情绪没有平复之前,他们往往不会接受这样的劝说。
  孩子们出手相对,其实是在用简单直接的方式宣泄着自己的情绪。此时解决问题的根本不在于谁对谁错,而是他们的情绪是否得到了合理的释放。每一个打人的孩子,其实他们在理智上都知道自己的做法是错误的,但是碍于情绪的阻碍,没人愿意在此時承认自己的错误。当我们抓住孩子的情绪,让他们感受到自己被理解,他们的情绪自然而然的就得到了释放。此时,再去说问题就容易的多。在这两个孩子认错之后,我又教给他们,如何表达愤怒,而不是愤怒的表达。两个孩子欣然接受。
  处理孩子们之间的矛盾,落脚点在于让孩子们从错误中学习和成长,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前提是有良好的沟通氛围,让孩子愿意听,听得进,学得会。利用倾听,适时打断和反馈,们可以让我们了解事情真相;利用共情,让孩子感受被理解,情绪得到平复和释放,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最终的教育目的,让孩子心服口服,在犯错中实现真正的成长。
  参考文献
  [1]低段小学生倾听能力培养策略研究——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为例[J]. 李瑞娥. 科教文汇(上旬刊). 2017(07)
  [2]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热点问题及解决策略[J]. 方芳. 新课程学习(上) 2014年05期
  [3]试论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程梅. 文理导航(中旬) 2014年05期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是一篇关于师生沟通方面的案例分析。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典型问题的提出。我在接手一个新班时,一个随班就读的残疾学生遇到了烦恼。二是采取的教学措施和实施过程。消除孩子的自卑心理并自信的融入集体。三是结果与分析。通过对这个“特殊学生”的教育进行思考,并得出相应结论。  关键词:自信;融入;鼓励;塑造;关爱  一、典型问题的提出:2015年9月,因工作需要中途接手了四年级五班的班主任工作。 
期刊
摘要:本文对中学生在学习方法中培养团队精神的问卷调查进行了综述,提出了学好生物学的一些建议。结合生物教学的实际情况,对彰武二中八年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从小组合作学习中团队精神的培养方面进行了分析和应对措施。让学生在学习遇到问题时,勇敢面对,学会师生、生生合作,让其研究解决,体验解题的成功,才会在以后的学习中,能以一种顽强的意志去战胜困难。但怎样巧妙地鼓励学生在生物课堂上有效地进行合作探究,培养团
期刊
摘要:行为塑造在小学阶段,也就是小学养成教育,起到了全方位影响、受益终生作用。其核心行为习惯就包括三个方面:学习习惯、生活习惯、交往习惯。行为习惯是自动化的行为方式、是在一定时间内逐步养成的,满足了人們的某种需要,任何的行为习惯都有可能起到积极、消极的双重作用。  在学校文化引领下,将小学阶段学生的和美发展解读为“健康、习惯、能力”三要素的和谐共进,结合小学生行为习惯的核心内容,我们利用行为塑造R
期刊
摘要:在我们的教育工作中,经常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其中单亲家庭孩子的情况尤为特殊。父母的关系为孩子的生活、学习都造成很大的影响,使孩子失去了生活的方向和学习的兴趣。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走进孩子的心灵。用“爱”的钥匙开启他那封闭的心灵;用宽容、理解、尊重和信任去关怀每一位学生,永不言弃;用先进的教育思想去引领学生。为他们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氛围,让他们健康茁壮的成长!  关键词:晓之以理
期刊
摘要:教师的不正确做法会使学习成绩、行为习惯较差的学生失去自信心,从而造成心理的荒漠。只要教师能用良好的言行滋润学生的心田,不让带刺的“手”触摸到孩子的心,把爱的阳光遍撒每一个心灵的角落,并用欣赏的态度对待这些孩子,就会点燃他们生命的火焰,使他们走出心理荒漠,走向绿洲!  关键词:心理荒漠;绿洲  “我知道我是一个坏学生!我不可救药!”这个震耳的声音时时回荡在我的脑海中。他学习成绩不好,行为习惯较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班主任和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入手,用自己对学生的关爱和尊重,让学生学会感恩,健康成长。  关键词:热爱学生;尊重学生  时光流逝,不知不觉中我在班主任的岗位上也送走了一届学生。这里既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的遗憾。正如“教无定法”一样,我认为班主任管理也无定法。情感激励关键是一个“爱”字,即热爱学生。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教师热爱学生、对学生寄予希望,学生在心理上就会得到满足,
期刊
摘要:在学校里,我们总能看到一些优秀的班干部,成熟、稳重、做事有分寸,同学们都以他们为榜样,是老师眼中的得力助手。然而,就是这些小干部,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也会有“委屈”,他们有时候不得不做出表率。通过本案例,我们可以理解小干部坚强外表下的内心沉重,尊重每一个孩子的生命,真心接纳孩子的每一面,鼓励孩子勇于面对自己的脆弱。  关键词:理解;尊重;接纳  【案例背景】  小萱,女,13岁,初一年级学生。
期刊
摘要:新时代的班主任要通过寓教于乐的活动、科学的班级管理、三个紧密结合来营造一个健康的教育格局,让学生在其中不断地锻造、体验、升华,从而培养学生对善良、乐观、光明、正直的追求,实现自己在各个年龄段独特的生命价值,向幸福的人生一步一步地坚实迈进!  关键词:健康格局;寓教于乐;科学管理;三个紧密结合  作为新时代的班主任,我们应该深刻地认识生命,理解人性,不去苛求学生,难为学生,而是用一颗滚烫的爱心
期刊
摘要:一年级孩子从幼儿园进入小学的学习存在很多的心理问题,有入学困难,人际交往困难,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等。针对一年级孩子入学存在的诸多心理问题,本文从做好幼小衔接,营造轻松地环境、树立榜样和恰当评价来提出相关对策。  关键词:入学适应;心理问题;对策  一年级新生从幼儿园进入小学,学习环境、学习方式、师生关系、社会期望等 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这可能导致一些学生的学习兴趣低落、考试焦虑恐惧、厌学情绪
期刊
摘要:本文简述了良好班级氛围对学生学习适应性的重要影响,并提出了营造良好班级氛围,尤其是良好课堂氛围的三种方法:建立有秩序的教室规范;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注重合作过程的学习活动。  关键词:班级氛围;学习适应性  在班级制度下,班级是学校的基本组织单位,班级环境是学生在校生活的基本环境。班级氛围亦称“班级社会氛围”,是指班级成员共同的心理特质或心理倾向。主要由教师领导方式、班级物质环境、及班级成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