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人文素养教育的目的在于教会学生做人的道理,帮助学生正确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他人之间的关系和自身的理性、感情、意志等方面的问题。而高中阶段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阶段,高中语文教师通过结合学生的特点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三观,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相关人文素养的目的。
关键词: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人文素养培养
语文作为一门语言学科,其教授的是我们的母语,对学生的人生发展有重要的导向作用。语文还具有强烈的人文特性,包含了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来形成的文化底蕴和精神。在高中阶段通过让学生学好语文,体会相关文章所表达的含义,可以帮助学生体会到民族精神,进而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三观和高尚的人格。所以如何在高中阶段的语文教学中,采用合适的手段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发展,已经成为高中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的重点。针对这一情况,笔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结合学科特点,培养学生人文素养
人文素养是一个相对较为抽象的概念,也无法被具体的数据量化。所以其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其往往会被教师所忽视。语文作为一个实际应用价值很大的学科,其除了作为工具被使用之外,还具备人文性的特征,但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由于很多教师过于重视知识性教学,强调读与背,导致其忽视了语文中所具备的人文特性。在高中语文教材中,有很多文章都渗透了人文性,可以通过对相关文章的研读,从中找到其想要传达的人文精神和做人道理。但是一些教师在进行文章讲解时,过分地强调词与字的用法,从而导致忽视了文本中的人文精神。虽然这样教师可以给学生讲解更多实际的语文应用知识,但这种过于偏重知识性教学的方式不一定能像教师所期望的那样,提升学生的语文成绩。反而由于过多地进行枯燥的知识讲解,导致学生学习热情消退,对语文教学产生厌恶感。所以,为了能够在教学中发掘教材中的人文精神,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教师需要结合语文的特点,对自己的教学进行修正,在进行知识性教学的同时也发挥出语文的人文精神。
例如,在学习《陈情表》时,教师不能在学生了解完课文大意后,就专注于让学生学习字词用法,而是要带领学生通过对文章相应文本的细细品读,结合文章作者的写作背景,品味文章体现出的至情至孝,使学生体会其中体现出的品德,从而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二、深入研究教材,挖掘教材人文内涵
高中语文也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其要进行学习的文章都是专家组筛选出来的,文章的选择很有深意,其文章中大多能体现出浓厚的人文情怀。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注意提前对教材进行细致发掘,结合在网络上搜集的资料,发挥自己的教学素养,找出文章中所隐含的人文素养,并通过合适的教学手段,将其传达给学生,进而增强学生的人文素养,这样不仅能提升教学的效果,还是实现语文素质教育所必须的途径。而在实际的教学中如何通过解读课文,找出其中的人文精神就成为教学的一大难点。
例如,在学习《蜀道难》这一课时,语文教师要能够通过细读文章找到作者通过对蜀道难走的描写而抒发的情感。并让学生找出其中描寫蜀道之难的语句,结合作者所使用的比喻方法,让学生感受到作者的真情,体会文章所表现出的感慨。又比如,在《将进酒》中,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结合作者当时所处的环境,将作者受到的遭遇对学生进行展示。再结合李白自比陈王的诗句,让学生体会出诗人狂放不羁,蔑视权贵的姿态,再让学生通过对文章的通读来感受“诗仙”李白的人格魅力。像这样通过对文章的深入发掘,让学生体会作者的高尚品德,可以塑造语文课堂的人文气息,从而增强学生的人文素养。
三、开展教学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对学生语文人文精神的培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其途中需要教师的耐心和学生的长久配合。所以单纯借助课堂教学的形式是无法顺利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的,这就要求教师需要借助其他教学手段,开创多样的教学活动,从而让学生能够投入其中,使学生能够长期保持语文学习的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除此之外,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还可以促进学生与他人思想的对碰,拓宽学生的视野,使学生在交流中提升自己,培养人文素养。
例如,在进行《鸿门宴》这一课的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扮演文章中出场的人物,进行场景再现,通过角色扮演,将学生代入历史人物之中,使学生猜测人物的心理活动。教师可以提供给学生有关人物的历史资料,进而让学生结合资料文本了解项羽的人物性格,进而理解为什么项羽不杀刘邦。教师还可以通过放映电影的方式,让学生在银幕上的展示体会文章的剧情,进而加深学生对故事的理解。
综上所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通过适当的方法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可以帮学生建立正确的三观,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和正确的是非观念。同时教师也要能认识到人文素养的作用,明白如何通过适当合理的方式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曾国志.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人文素养的培养途径[J].课程教育研究,2017(13):53.
[2]李丽娜.浅谈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人文素养的培养[J].才智,2010(23):93.
关键词: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人文素养培养
语文作为一门语言学科,其教授的是我们的母语,对学生的人生发展有重要的导向作用。语文还具有强烈的人文特性,包含了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来形成的文化底蕴和精神。在高中阶段通过让学生学好语文,体会相关文章所表达的含义,可以帮助学生体会到民族精神,进而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三观和高尚的人格。所以如何在高中阶段的语文教学中,采用合适的手段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发展,已经成为高中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的重点。针对这一情况,笔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结合学科特点,培养学生人文素养
人文素养是一个相对较为抽象的概念,也无法被具体的数据量化。所以其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其往往会被教师所忽视。语文作为一个实际应用价值很大的学科,其除了作为工具被使用之外,还具备人文性的特征,但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由于很多教师过于重视知识性教学,强调读与背,导致其忽视了语文中所具备的人文特性。在高中语文教材中,有很多文章都渗透了人文性,可以通过对相关文章的研读,从中找到其想要传达的人文精神和做人道理。但是一些教师在进行文章讲解时,过分地强调词与字的用法,从而导致忽视了文本中的人文精神。虽然这样教师可以给学生讲解更多实际的语文应用知识,但这种过于偏重知识性教学的方式不一定能像教师所期望的那样,提升学生的语文成绩。反而由于过多地进行枯燥的知识讲解,导致学生学习热情消退,对语文教学产生厌恶感。所以,为了能够在教学中发掘教材中的人文精神,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教师需要结合语文的特点,对自己的教学进行修正,在进行知识性教学的同时也发挥出语文的人文精神。
例如,在学习《陈情表》时,教师不能在学生了解完课文大意后,就专注于让学生学习字词用法,而是要带领学生通过对文章相应文本的细细品读,结合文章作者的写作背景,品味文章体现出的至情至孝,使学生体会其中体现出的品德,从而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二、深入研究教材,挖掘教材人文内涵
高中语文也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其要进行学习的文章都是专家组筛选出来的,文章的选择很有深意,其文章中大多能体现出浓厚的人文情怀。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注意提前对教材进行细致发掘,结合在网络上搜集的资料,发挥自己的教学素养,找出文章中所隐含的人文素养,并通过合适的教学手段,将其传达给学生,进而增强学生的人文素养,这样不仅能提升教学的效果,还是实现语文素质教育所必须的途径。而在实际的教学中如何通过解读课文,找出其中的人文精神就成为教学的一大难点。
例如,在学习《蜀道难》这一课时,语文教师要能够通过细读文章找到作者通过对蜀道难走的描写而抒发的情感。并让学生找出其中描寫蜀道之难的语句,结合作者所使用的比喻方法,让学生感受到作者的真情,体会文章所表现出的感慨。又比如,在《将进酒》中,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结合作者当时所处的环境,将作者受到的遭遇对学生进行展示。再结合李白自比陈王的诗句,让学生体会出诗人狂放不羁,蔑视权贵的姿态,再让学生通过对文章的通读来感受“诗仙”李白的人格魅力。像这样通过对文章的深入发掘,让学生体会作者的高尚品德,可以塑造语文课堂的人文气息,从而增强学生的人文素养。
三、开展教学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对学生语文人文精神的培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其途中需要教师的耐心和学生的长久配合。所以单纯借助课堂教学的形式是无法顺利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的,这就要求教师需要借助其他教学手段,开创多样的教学活动,从而让学生能够投入其中,使学生能够长期保持语文学习的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除此之外,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还可以促进学生与他人思想的对碰,拓宽学生的视野,使学生在交流中提升自己,培养人文素养。
例如,在进行《鸿门宴》这一课的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扮演文章中出场的人物,进行场景再现,通过角色扮演,将学生代入历史人物之中,使学生猜测人物的心理活动。教师可以提供给学生有关人物的历史资料,进而让学生结合资料文本了解项羽的人物性格,进而理解为什么项羽不杀刘邦。教师还可以通过放映电影的方式,让学生在银幕上的展示体会文章的剧情,进而加深学生对故事的理解。
综上所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通过适当的方法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可以帮学生建立正确的三观,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和正确的是非观念。同时教师也要能认识到人文素养的作用,明白如何通过适当合理的方式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曾国志.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人文素养的培养途径[J].课程教育研究,2017(13):53.
[2]李丽娜.浅谈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人文素养的培养[J].才智,2010(23):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