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谷歌在朝鲜落地?这是短期内根本不可能实现的事。施密特访问朝鲜仅仅是为了一睹平壤真容吗?
“如果你们希望发展经济,就必须放弃阻止国民访问全球互联网的做法。”
在与美国新墨西哥州前州长比尔·理查德森结束对朝鲜为期四天的访问后,全球最大的互联网搜索服务供应商谷歌的执行董事长埃里克·施密特说,自己对朝鲜官员表达了这样的看法。
如今,谷歌高管的朝鲜之旅暂时告一段落,如《大西洋月刊》的评论所言,不会“使得 Google.kp出现”。但有些事情也在意料之外:理查森不顾此前的“完全私人性质访问”的姿态,称代表团向朝鲜施压,要求其暂停导弹的发射和核试验,拿出资金让更多的人使用手机和互联网,同时要求朝方以人道方式对待去年12月被朝方逮捕的美籍韩裔商人裴俊浩(音译),后者因在朝鲜罗先市犯下“反朝敌对罪行”而被朝方扣留。
一个是打着信息自由和“不作恶”旗号的互联网巨头,一个是被西方称为网络黑洞的封闭国家,双方的接触怎么看都显得拧巴。
一心去朝鲜
施密特准备访问朝鲜的消息最早出现在2013年1月3日。美联社称,谷歌执行董事长将随同一个由美国新墨西哥州前州长比尔·理查德森率领的人道主义团体前往朝鲜。
消息一出,外界纷纷开始猜测施密特的朝鲜之行将有怎样的内容和目的。谷歌公司否认了施密特的举动是公司商业行为,称对他个人的旅行不予置评。而目前朝鲜与美国没有建立外交关系,两国也几乎没有生意往来,美国还禁止进口产自朝鲜的任何商品。
可以预见,白宫对施密特的访朝计划十分不满,国务院发言人维多利亚·纽兰第二天就表达了官方态度:“坦率地说,我们不认为访问的时机特别适宜。”
对此,施密特的“带路人”理查德森在接受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今晨》栏目采访时表示,他和施密特访问朝鲜是出于“私人人道主义”目的,随行人员包括亚洲事务专家、美联社顾问托尼,谷歌智库“谷歌理念”主管贾里德·科恩以及施密特的女儿索菲,没有媒体记者。理查森说:“这跟谷歌没关系,施密特对外交政策感兴趣,他只是我的朋友。”
尽管如此,施密特的特殊身份,仍然让外界将此行与之前朝鲜力图发展科技和网络的消息联系到了一起:金正恩在今年向全国发表新年致辞时说,他将大力推动科技作为朝鲜这个贫穷国家的经济发展之路,“力求所有学校都能用上计算机,所有工厂都实现机械数字化。”据洛杉矶时报报道,2011年4月曾有12名低级别的朝鲜官员访问了谷歌公司的总部。
但很明显,上述发展战略并不包括向朝鲜民众开放互联网。所以,施密特访问朝鲜并不意味着谷歌打算在朝鲜开展商业活动。华盛顿国际关系与战略研究中心的高级专家维克多·查就认为,施密特仅仅是为了去见识下朝鲜。
不过,这也不是施密特头一次拜访敏感国家了。2010年末,艾瑞克·施密特就秘密访问了军事管制中的伊拉克。《纽约时报》爆出这一消息,就立刻引起了世界范围内的关注:施密特既不是政府高层管理人员,也不是军需产业人士,一位著名IT企业的首席执行官为何要冒险访问伊拉克呢?
这与如此施密特拜访朝鲜的论调几近。事实上,施密特拜访伊拉克的目的地竟然是伊拉克的国立博物馆。伊拉克国立博物馆里收藏了很多古代亚洲和美索不达米亚文明时代的稀有物品,伊拉克战争后,大部分文物都收藏在秘密仓库里,记者、学者等人也只能参观其中一部分,普通人是几乎不可能参观到那些文物的。
施密特当年的伊拉克之行,后来被解读为谷歌在为建立虚拟博物馆制造声势。那么,这一次,施密特拜访朝鲜,背后显然不仅仅是观光那么简单。
施密特在想什么?
在此之前,艾瑞克·施密特留给世人的印象,似乎只是“谷歌三驾马车”之一,或者说更多地印象是“作为谷歌两位联合创始人的调停者,是个好好先生、职业经理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甚至有点枯燥无味的人”。除了作为谷歌的CEO广为人知,他并没有像苹果的乔布斯一样留下那么多传奇故事。甚至直到这次的朝鲜之行,世人才知道他还有一个叫索菲的女儿。
正因为如此,没有人会想得到,这样四平八稳的施密特竟然会出现在朝鲜,并发表了督促朝鲜开放互联网自由这样的声明,俨然一名来自谷歌的“外交大使”。
不过,媒体并没有忽略此前谷歌释放的信息。早在2010年,就有一批美国学者提出,谷歌和Facebook这样的互联网公司也需要外交政策。换句话说,市值2425亿美元、相当于一个中等国家GDP的谷歌,完全有必要在现实的国际市场中,承担类似“公共外交”这样的业务。只不过,对于这些公司来说,“外交”的内涵可不一定是适合于美国利益的公共外交。
媒体指称,谷歌近年来出现的“外交”动作,最原始的概念,应该来自谷歌自身的“不做恶”原则和现实国际市场的冲突。2010年谷歌宣布退出中国市场,就突显了这种冲突的后果。而Facebook在中东革命中充当的角色,也令其所在国面临尴尬的指责。当企业的危机公关已经上升国家主体与企业之间的直接对抗层面时,对媒体发言的角色再由公关主管和法律主管担当,就完全不合适了。
从这个角度去考虑,在总裁职位上退下的施密特,开始主要负责谷歌与全球各地决策者、商业伙伴以及政府机构的对外关系。由他来亲自充当谷歌实际上“外交部长”的角色,也就没有什么可惊讶的了。
这一次与施密特同行的,还有公司内智库“Google Ideas”科恩(Jared Cohen)。2010年,28岁的科恩加盟谷歌。在这之前,他任职于美国国务院政策规划部,是希拉里著名《21世纪网络治国方略》的起草者之一。科恩更出名的一件事,就是劝服了Twitter不要在2009年伊朗大选后关闭网站维护。众所周知,科恩本人是“利用数字化工具推荐外交”的狂热鼓吹者,这大概也是施密特青睐科恩的理由之一。2010年,马上要从CEO位置退下的施密特马上拜访了科恩,力邀他离开国务院,加盟谷歌。
“如果你们希望发展经济,就必须放弃阻止国民访问全球互联网的做法。”
在与美国新墨西哥州前州长比尔·理查德森结束对朝鲜为期四天的访问后,全球最大的互联网搜索服务供应商谷歌的执行董事长埃里克·施密特说,自己对朝鲜官员表达了这样的看法。
如今,谷歌高管的朝鲜之旅暂时告一段落,如《大西洋月刊》的评论所言,不会“使得 Google.kp出现”。但有些事情也在意料之外:理查森不顾此前的“完全私人性质访问”的姿态,称代表团向朝鲜施压,要求其暂停导弹的发射和核试验,拿出资金让更多的人使用手机和互联网,同时要求朝方以人道方式对待去年12月被朝方逮捕的美籍韩裔商人裴俊浩(音译),后者因在朝鲜罗先市犯下“反朝敌对罪行”而被朝方扣留。
一个是打着信息自由和“不作恶”旗号的互联网巨头,一个是被西方称为网络黑洞的封闭国家,双方的接触怎么看都显得拧巴。
一心去朝鲜
施密特准备访问朝鲜的消息最早出现在2013年1月3日。美联社称,谷歌执行董事长将随同一个由美国新墨西哥州前州长比尔·理查德森率领的人道主义团体前往朝鲜。
消息一出,外界纷纷开始猜测施密特的朝鲜之行将有怎样的内容和目的。谷歌公司否认了施密特的举动是公司商业行为,称对他个人的旅行不予置评。而目前朝鲜与美国没有建立外交关系,两国也几乎没有生意往来,美国还禁止进口产自朝鲜的任何商品。
可以预见,白宫对施密特的访朝计划十分不满,国务院发言人维多利亚·纽兰第二天就表达了官方态度:“坦率地说,我们不认为访问的时机特别适宜。”
对此,施密特的“带路人”理查德森在接受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今晨》栏目采访时表示,他和施密特访问朝鲜是出于“私人人道主义”目的,随行人员包括亚洲事务专家、美联社顾问托尼,谷歌智库“谷歌理念”主管贾里德·科恩以及施密特的女儿索菲,没有媒体记者。理查森说:“这跟谷歌没关系,施密特对外交政策感兴趣,他只是我的朋友。”
尽管如此,施密特的特殊身份,仍然让外界将此行与之前朝鲜力图发展科技和网络的消息联系到了一起:金正恩在今年向全国发表新年致辞时说,他将大力推动科技作为朝鲜这个贫穷国家的经济发展之路,“力求所有学校都能用上计算机,所有工厂都实现机械数字化。”据洛杉矶时报报道,2011年4月曾有12名低级别的朝鲜官员访问了谷歌公司的总部。
但很明显,上述发展战略并不包括向朝鲜民众开放互联网。所以,施密特访问朝鲜并不意味着谷歌打算在朝鲜开展商业活动。华盛顿国际关系与战略研究中心的高级专家维克多·查就认为,施密特仅仅是为了去见识下朝鲜。
不过,这也不是施密特头一次拜访敏感国家了。2010年末,艾瑞克·施密特就秘密访问了军事管制中的伊拉克。《纽约时报》爆出这一消息,就立刻引起了世界范围内的关注:施密特既不是政府高层管理人员,也不是军需产业人士,一位著名IT企业的首席执行官为何要冒险访问伊拉克呢?
这与如此施密特拜访朝鲜的论调几近。事实上,施密特拜访伊拉克的目的地竟然是伊拉克的国立博物馆。伊拉克国立博物馆里收藏了很多古代亚洲和美索不达米亚文明时代的稀有物品,伊拉克战争后,大部分文物都收藏在秘密仓库里,记者、学者等人也只能参观其中一部分,普通人是几乎不可能参观到那些文物的。
施密特当年的伊拉克之行,后来被解读为谷歌在为建立虚拟博物馆制造声势。那么,这一次,施密特拜访朝鲜,背后显然不仅仅是观光那么简单。
施密特在想什么?
在此之前,艾瑞克·施密特留给世人的印象,似乎只是“谷歌三驾马车”之一,或者说更多地印象是“作为谷歌两位联合创始人的调停者,是个好好先生、职业经理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甚至有点枯燥无味的人”。除了作为谷歌的CEO广为人知,他并没有像苹果的乔布斯一样留下那么多传奇故事。甚至直到这次的朝鲜之行,世人才知道他还有一个叫索菲的女儿。
正因为如此,没有人会想得到,这样四平八稳的施密特竟然会出现在朝鲜,并发表了督促朝鲜开放互联网自由这样的声明,俨然一名来自谷歌的“外交大使”。
不过,媒体并没有忽略此前谷歌释放的信息。早在2010年,就有一批美国学者提出,谷歌和Facebook这样的互联网公司也需要外交政策。换句话说,市值2425亿美元、相当于一个中等国家GDP的谷歌,完全有必要在现实的国际市场中,承担类似“公共外交”这样的业务。只不过,对于这些公司来说,“外交”的内涵可不一定是适合于美国利益的公共外交。
媒体指称,谷歌近年来出现的“外交”动作,最原始的概念,应该来自谷歌自身的“不做恶”原则和现实国际市场的冲突。2010年谷歌宣布退出中国市场,就突显了这种冲突的后果。而Facebook在中东革命中充当的角色,也令其所在国面临尴尬的指责。当企业的危机公关已经上升国家主体与企业之间的直接对抗层面时,对媒体发言的角色再由公关主管和法律主管担当,就完全不合适了。
从这个角度去考虑,在总裁职位上退下的施密特,开始主要负责谷歌与全球各地决策者、商业伙伴以及政府机构的对外关系。由他来亲自充当谷歌实际上“外交部长”的角色,也就没有什么可惊讶的了。
这一次与施密特同行的,还有公司内智库“Google Ideas”科恩(Jared Cohen)。2010年,28岁的科恩加盟谷歌。在这之前,他任职于美国国务院政策规划部,是希拉里著名《21世纪网络治国方略》的起草者之一。科恩更出名的一件事,就是劝服了Twitter不要在2009年伊朗大选后关闭网站维护。众所周知,科恩本人是“利用数字化工具推荐外交”的狂热鼓吹者,这大概也是施密特青睐科恩的理由之一。2010年,马上要从CEO位置退下的施密特马上拜访了科恩,力邀他离开国务院,加盟谷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