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活动课怎样才能“活”

来源 :教育管理与艺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yj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你经过我们教室,如果你听到愉快的歌声,你也许会以为是在上音乐课;如果你看到学生们在摆弄着剪刀,你也许会以为是在上手工课;如果你看到学生们在讲台上尽情展示,你或许会以为我们在上表演课……
  你可以猜测种种的可能,但其实我们是在上数学活动课。也许你会以为这种课堂形式,是在为学生提供一个可以在课堂上玩的理由和机会,而且这种教学活动可有可无,甚至会影响正常的学科教学。如果作为新世纪教师的你也有这种想法的话,那么请你赶快扭转你那守旧的思想,正视活动课在新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因为在国家教委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课程计划》中规定“课程包括学科和活动两部分”,这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大突破,也是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重大举措。把小学数学活动课列入新的课程计划并强调学科课与活动课相辅相成,这样有利于在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中发挥其整体功能,落实素质教育的目标,整体提高教育质量。虽然学科课教学也重视知识和能力的协调发展,但由于学生素质存在差异程度不同,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发展,光靠学科课是不够的,而活动课为学生提供了进一步学习的条件和环境,让学生在愉快和谐的气氛中学习,以学生的活动为主,以学生解决各种问题为重要内容,使学生在课堂中学到的知识得以巩固、拓宽,让学生通过活动课扩大视野,培养兴趣、爱好、个性特长,发展数学能力。
  那么怎样才能使数学活动课“活”起来呢?
  一、多方面多角度地为学生创设活动空间,让全体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参与进来
  灵活地选择活动空间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拓展学生的思维。活动空间的选择可以根据所学的需要定在教室里,校园内,也可以在校外。无论活动空间在哪里,都要考虑学生是否能参与活动,大家是否都真正地动起来了。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们必须要有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把自主权交给学生,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地选择参加。在开放、宽松的活动中,极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做活动的小主人。
  二、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动性
  (一)让学生尽兴地“玩”
  玩是儿童的天性,学是儿童的天职。创设宽松,自由的活动氛围,寓教于乐,是数学活动课的“生命线”。我在数学活动课中,经常让学生通过“玩”来掌握知识,增强学习能力。例如,在“20以内进位加法练习”的活动中,我要求每个学生准备两个棱长为3厘米的正方体。每个正方体的六个面分别写上4、5、6、7、8、9和3、4、5、6、7、8。上课时学生自抛自做,或同桌合作甲抛乙做,或同桌每人抛1个两人争做等等。如果学生没有这样的正方体,那么我就让同桌学生互出手指进行合作计算,这一来一往的互动中,不但让学生学会了合作学习,也促进了他们的感情交流,懂得了互相帮助。虽然学生“玩”得很起劲,但也学得很有趣,练得很灵活,因此练习的正确率和速度也就会明显提高。
  (二)让学生愉快地说
  数学活动课的最大特点是摆脱一般课堂教学中惯用的教师讲例题、学生做习题的模式,通过启发引导,让学生愉快地“说”起来。教学中不但要求学生会说,而且要求学生说得好;不但要求学生对老师说,而且要求学生间进行辩说。
  如有一道这样的习题:请你在下面的平面图中画出小红上学的路线。
  学生们马上找出彩色笔动起手来。画完以后我让学生叙述他们所画的路线。
  甲生:小红从家出发,往东北走到水电公司,再往东一直走到学校。
  话音刚落,乙生马上接话:这样太远了,我画的是小红先往东一直走到百货商场,再往北就到学校了,这样的路线比较近。
  丙生马上发言:我觉得乙画法是比较近,但这段路车辆比较多,走起来不是很方便,而甲的画法虽然比较远,但道路畅通、安静,走起来顺畅多了,所以我愿意走甲的路线。
  丁生:我还有不同的走法……
  这样的辩论多有意义,多有深度呀!而且这种说的训练,不仅活跃了活动课的气氛,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是一种乐趣,而且逐步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促进了思维品质的提高。
  三、教师在活动课中要做好引导、组织和指导的工作
  在设计一个数学活动之前,教师必须明确这一活动的出发点是什么,也就是必须明确学生通过活动,应达到教学目标的哪一项以及哪一级水平。设计教学时就要紧紧围绕目标,使活动的针对性强,内容集中,以便于组织教学,使较多的学生达到这一节课的学习要求。因此教师在一开始就要做好活动定向的引导,但是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仍有可能会偏离教学的目标或发现活动进行得不那么有效,甚至进行不下去的情况。因此,教师必须及时地了解学生学习的情况,通过观察和适时的提问,收集反馈信息,并找到相应的对策加以组织和指导。例如,有这样一道思考题:3:00时,钟敲了3声用了6秒,6:00时,钟敲了6声,用了多少秒?学生经过一番思考后得出:6÷3=2(秒)6×2=12(秒)。当我宣布这是错误的答案时,学生面面相觑,并不由自主地质疑起来:“怎么会错呢?”于是我组织他们进行小组讨论,在讨论不到位时,我适时地提醒他们在草稿本上用小圆点表示钟声画一画,找一找其中的奥秘。有的学生画了并很快找到了正确的思路,而有的学生还在迷茫中,我就适机提醒:我们要上3楼,只需要上2层楼梯就到了,因为第一层不用上就已经在一楼了。同学们能不能联想到钟敲响3声,只隔了几次时间?那么敲响6声,需要隔几次时间?其实,当我提到上楼的问题时就有一些学生马上想到了解题思路并能正确解答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当好学生学习上的指路人、明路灯,为学生的发展而服务。
  总之,一节有效的数学活动课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强调学生的个性发展。通过数学活动,手脑并用,获得直接经验,扩大视野,增长才干,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和特长,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从而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其他文献
近几年,教学的新理念、教学的新模式、教学的新经验也应运而生。教师才识俱佳,讲课到位、清晰、精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主动地发现规律,总结方法,探索思路,解决问题,所有的这一切都给历史课堂教学注入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促进了教学的蓬勃发展。但是,历史课堂教学仍然面临着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教育者放慢脚步,静心宁神,重新审视我们所走过的课改之路,辩证地思考我们的课堂教学改革。现在就历史课的教学
期刊
一、问题的提出  在英语的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的训练中,老师们普遍反映学生“听”的能力是最难训练的。学生也认为听力的训练无从下手,因为这一能力综合了学生多方面的知识和能力的因素:是否有充足广泛的英语背景知识,是否有足够庞大的词汇量作保证,是否能抓住重要信息并做出快速准确的判断等等。  在英语的听力练习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这种情况:学生明明是听到了一个关键信息,但马上就遗忘了,而且越是对于对英语
期刊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物理实验是人类认识世界了解世界的一种重要的活动,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基础。大量的物理概念、规律等都是建立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的归纳总结得出的结论。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地位和实验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它在物理教学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从目前教材使用的情况看,在进行同步实验的基础上如果师生能利用身边的物品进行创造性的趣味实验,效果会非同凡响。  一、意义  科学开发和建立
期刊
文言文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我们祖先集体智慧的结晶。它语言生动丰富,用词精练准确,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多不胜数。文言文教学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一个重要介质,能让学生继承祖国优秀的文化遗产。但就目前而言,中学文言文教学普遍面临着一个无法回避的尴尬局面:学习者感到吃力,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厌学,教学者感到棘手与烦恼。  为何学生面对文言文的学习,大多提不起兴趣,不想学,不乐学?又怎样在文言文教学中实现新
期刊
物理实验及其教学是物理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方法和手段;实验教学与理论讲授相配合,有利于学生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正确建立,深刻理解和巩固掌握;实验教学有利于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是发展学生智能的重要途径;实验教学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观点,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作风的有效措施。  一、实验验证规律,突破教学难点  物理概念的形成和规律的建立,离不开实验事实的探讨和验证。物理实验能够创造出确实的,排除干扰的物理
期刊
诗歌,做为我们中华文明的优秀遗产,不仅值得我们用心学习、继承,而且在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今天,更值得我们用心揣摩,进一步挖掘诗歌的潜在价值。本人认为利用诗歌这一特殊形式作为开发中学生想象力的手段,不仅能加深学生对诗歌本身意义的理解,同时也是一种有效的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重要途径。  在中学阶段的诗歌教学中,注重学生想象力的培养,把诗歌作为发展中学生想象力的重要载体,有着以下几个便利条件。  第一,中
期刊
语文新课标提出: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合理、恰当地运用信息技术手段,不仅能丰富教学内容,优化课堂教学结构,而且还能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热情,使
期刊
新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体验品味。”因此,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就应该努力地培养学生的朗读水平,增强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体会阅读的兴趣。现结合个人的教学实践,就如何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浅谈自己的体会。  一、要充分激起学生朗读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充分激起学生朗读的兴趣,使学生形成从“要我读”转为“我要读”
期刊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是知识经济、信息时代的重要标志,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因而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就成为当代教育的核心,我们要培养学生的知识素质,更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有创新精神的人才,由此,教育必须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  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这是时代的需要,是能否实现
期刊
新课程改革的实施,给传统教学带来强烈的冲击。无论是学科本位,还是教师角色以及课堂教学的手段都会彻底改变,尤其是课堂教学,“创新”是教学追求的最高境界,特别是教师的教学也要更新传统的教育模式,教学中要显现创新的意境,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培养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合格人才。  一、对创新能力的理解  创新能力是指能够创造出具有社会价值的新理论和新事物的各种心理特点的总和,是能够独创性解决问题的能力。江泽民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