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可能与这个社会经济的发展有关,电视发展到今天也变得越来越浮躁。打开电视,浮现眼前的是争奇斗妍的娱乐节目、板块节目,它们占据着各自电视台的黄金时段。偶尔能看到一些发人深省的纪录片也是在寂静的深夜,可能这种时间安排也是煞费苦心的,只有在这寂静的夜里人们才能静下心来思考,这正是纪录片的魅力所在。然而作为一名纪录片的创作者不免有一些悲哀,纪录片真的只能生存在这边缘时刻吗?
纪录片能够走到今天的确很不容易,应该说它是目前电视领域最纯粹沿用电影起源形态的作品,同时也是最具创新精神和实验精神的手段。这样讲是因为在电影的发明之初就实践着纪录片的真实性原则,然而今天,这种真实性正在靠着各种各样的新的手段来实现着。
"1895年3月,在巴黎召开振兴法国工业的会议上,路易·卢米尔用短片《工厂的大门》在现场表演了他的发明"(《世界纪录电影史》(美)埃里克·巴尔诺著),于是,电影诞生了,是纪录片。随后,人们开始区分出故事片和先锋派电影。电影的表现形式不断增多,花样日益翻新,所有的都被故事片导演用过了,越来越多的导演开始向纪录片的表现形式回归,实际上是电影自身的回归。纪录片是电影艺术的本原,所有的电影艺术形式都是它的派生者,它不依赖于各种形式而客观存在。毕加索曾经画过一幅画,他用现代派技法描绘的正面、侧面于一体的少女像与中国汉代画像石上的少女像完全一致,并不是他抄袭了古代东方艺术,他只不过是换了一种思维方式去创作,而这种思维方式和两千年前的中国艺术家们的思维方式有着惊人的巧合。这种类比也许不太恰当,但目前纪录片的创作者的确到了应该换一种思维方式的时候了。
纪录片不是一个让人名利双收的东西,而且对纪录片本体的认识容易给人造成误解,认为它只是形式上比较特殊、新巧。其实,纪录片是需要花很大精力、功夫才能完成的东西。做纪录片无法名利双收,投机取巧也是不可能的,市场是一个很大的问题。然而,电视纪录片的创作者首先是传媒中人,其次才可能是一名艺术家。大众传播的追求是再明确、再实用不过了,那就是获取商业上的利润和实施意识形态方面的影响。大众传播无疑会将这一基本原则贯彻给传媒中的每一位成员,落实在每一档节目之中,电视纪录片创作人员、电视纪录片当然也不例外。而相应的,电视纪录片所能承载的艺术理想与艺术品格,以及电视纪录片创作者所能拥有的创作自由,也就必然因此而被大大地打上折扣。
我所面对的纪录片首先是一个栏目,一个每星期必须准时与观众见面的栏目。身处传媒之中,生存永远是第一位的。作为媒体中人你能不按媒体要求去想方设法投合观众的口味,以使传媒从中获取商业与意识形态方面的利益吗?企图自由自在地、无所约束地发挥自己的个性,单纯强调和追求所谓"情感的表现",在传媒之中是万万行不通的。而且,不仅在传媒那里,就是在观众中也难免不碰壁。所谓纯粹的艺术观赏应该建立在对于现实的超越之上。然而大范围的影像传送技术将电视引入家庭,直接造成了电视观众的众多与不可限定。在这种氛围与环境之中电视纪录片创作者所苦心孤诣完成的作品,难免在极其随意的状态下进入不同生活阅历、不同艺术修养、不同文化层次的众多人物的视野,经受他们带有各种倾向性的审视与品评。这样的审视与品评已不仅仅限于艺术的、人性的观照之上了,而是视角更丰富。现在大众传播时代,要使电视放弃原则,调整机制,改变运行方式与轨迹,去适应于艺术创作的规律,这是不可能的,改变的只能是艺术自身。我曾观摩过一位留学生从日本带回来的曾经在日本电视台播出过的反映日本女性婚姻状况的一部日本电视纪录片。说它是一部片子,倒不如称它是一个节目更确切些。因为它在播出时已经被人为地剪割成了几个段落,段落之间插入了广告和有明星和现场观众出场的演播室部分。广告自然牵连着媒体的经济利益,而明星与现场观众的设置也无非是讨取观众欢心,吸引观众收看罢了。据那位留学生介绍,上述做法现在在日本的一些电视台是很普遍的。曾经鼎盛一时的日本纪录片而今沦落到如此境地,惋惜之余,发人深思。大众传播时代,谁为"刀俎",谁为"鱼肉",从此可以不言自明了。以前我认为观众是需要培养的,让他们学会欣赏,然后自己欣赏。后来发现归根结底还是自身的文化问题,无论纪录片的接受还是发展,我们不具备发展的条件,纪录片市场取决于受众的大小,现在的情况一目了然,社会越来越喧嚣、浮躁,让人看纪录片是很艰难的。
这个时候出现一批"独立制片"应该是不足为奇的,他们抱着创造纯粹艺术作品的态度创作了一批纪录片,我相信一件新事物出现伊始总是单纯而美好的,而一旦被推而广之便夸大、变形、演化直至衰落。我并不是在否定"独立制片",因为我也一直对它满含企盼。一位老师说得好:一旦我们开始搞电视,我们就戴上了所谓专业的有色镜片,这个世界在我们眼中还能还原得那么光鲜亮丽吗?但是不管是"独立制片"还是媒体中的从业人员最终选择纪录片的原因恐怕总是一种使命感,这种使命感不是后天强加的而是与生俱来的。他们看到的不是纪录片作为电视节目的形式而是对于历史的承载,在这方面,是否"独立制片"已不再重要,重要的是你的思想和良心,是你是否不辱使命。有人做过预测,21世纪,纪录片将成为最有市场潜力的影视艺术形式,杨澜"阳光卫视"的开通不也证明了她先行一步的远见吗?中国在这个特定历史条件下的民俗、民情、民风,值得我们关注、挖掘的东西太多太多了!
这时我忽然觉得自己对于纪录片的担心是多余的,纪录片从诞生之时就是静静的,没有任何狂躁,让观众从中得到片刻心灵的安宁,所以它所处的边缘时刻也只是让那些浮躁之人为之担心罢了。纪录片的这种特性对从事纪录片的创作者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要求纪录片的创作者要具备丰富的生活阅历和人生感悟,怀有美好的艺术理论与艺术追求,富有献身精神……现在看来不是纪录片还能走多远而是我们的从业人员还能沿着纪录片这条路走多远。
纪录片能够走到今天的确很不容易,应该说它是目前电视领域最纯粹沿用电影起源形态的作品,同时也是最具创新精神和实验精神的手段。这样讲是因为在电影的发明之初就实践着纪录片的真实性原则,然而今天,这种真实性正在靠着各种各样的新的手段来实现着。
"1895年3月,在巴黎召开振兴法国工业的会议上,路易·卢米尔用短片《工厂的大门》在现场表演了他的发明"(《世界纪录电影史》(美)埃里克·巴尔诺著),于是,电影诞生了,是纪录片。随后,人们开始区分出故事片和先锋派电影。电影的表现形式不断增多,花样日益翻新,所有的都被故事片导演用过了,越来越多的导演开始向纪录片的表现形式回归,实际上是电影自身的回归。纪录片是电影艺术的本原,所有的电影艺术形式都是它的派生者,它不依赖于各种形式而客观存在。毕加索曾经画过一幅画,他用现代派技法描绘的正面、侧面于一体的少女像与中国汉代画像石上的少女像完全一致,并不是他抄袭了古代东方艺术,他只不过是换了一种思维方式去创作,而这种思维方式和两千年前的中国艺术家们的思维方式有着惊人的巧合。这种类比也许不太恰当,但目前纪录片的创作者的确到了应该换一种思维方式的时候了。
纪录片不是一个让人名利双收的东西,而且对纪录片本体的认识容易给人造成误解,认为它只是形式上比较特殊、新巧。其实,纪录片是需要花很大精力、功夫才能完成的东西。做纪录片无法名利双收,投机取巧也是不可能的,市场是一个很大的问题。然而,电视纪录片的创作者首先是传媒中人,其次才可能是一名艺术家。大众传播的追求是再明确、再实用不过了,那就是获取商业上的利润和实施意识形态方面的影响。大众传播无疑会将这一基本原则贯彻给传媒中的每一位成员,落实在每一档节目之中,电视纪录片创作人员、电视纪录片当然也不例外。而相应的,电视纪录片所能承载的艺术理想与艺术品格,以及电视纪录片创作者所能拥有的创作自由,也就必然因此而被大大地打上折扣。
我所面对的纪录片首先是一个栏目,一个每星期必须准时与观众见面的栏目。身处传媒之中,生存永远是第一位的。作为媒体中人你能不按媒体要求去想方设法投合观众的口味,以使传媒从中获取商业与意识形态方面的利益吗?企图自由自在地、无所约束地发挥自己的个性,单纯强调和追求所谓"情感的表现",在传媒之中是万万行不通的。而且,不仅在传媒那里,就是在观众中也难免不碰壁。所谓纯粹的艺术观赏应该建立在对于现实的超越之上。然而大范围的影像传送技术将电视引入家庭,直接造成了电视观众的众多与不可限定。在这种氛围与环境之中电视纪录片创作者所苦心孤诣完成的作品,难免在极其随意的状态下进入不同生活阅历、不同艺术修养、不同文化层次的众多人物的视野,经受他们带有各种倾向性的审视与品评。这样的审视与品评已不仅仅限于艺术的、人性的观照之上了,而是视角更丰富。现在大众传播时代,要使电视放弃原则,调整机制,改变运行方式与轨迹,去适应于艺术创作的规律,这是不可能的,改变的只能是艺术自身。我曾观摩过一位留学生从日本带回来的曾经在日本电视台播出过的反映日本女性婚姻状况的一部日本电视纪录片。说它是一部片子,倒不如称它是一个节目更确切些。因为它在播出时已经被人为地剪割成了几个段落,段落之间插入了广告和有明星和现场观众出场的演播室部分。广告自然牵连着媒体的经济利益,而明星与现场观众的设置也无非是讨取观众欢心,吸引观众收看罢了。据那位留学生介绍,上述做法现在在日本的一些电视台是很普遍的。曾经鼎盛一时的日本纪录片而今沦落到如此境地,惋惜之余,发人深思。大众传播时代,谁为"刀俎",谁为"鱼肉",从此可以不言自明了。以前我认为观众是需要培养的,让他们学会欣赏,然后自己欣赏。后来发现归根结底还是自身的文化问题,无论纪录片的接受还是发展,我们不具备发展的条件,纪录片市场取决于受众的大小,现在的情况一目了然,社会越来越喧嚣、浮躁,让人看纪录片是很艰难的。
这个时候出现一批"独立制片"应该是不足为奇的,他们抱着创造纯粹艺术作品的态度创作了一批纪录片,我相信一件新事物出现伊始总是单纯而美好的,而一旦被推而广之便夸大、变形、演化直至衰落。我并不是在否定"独立制片",因为我也一直对它满含企盼。一位老师说得好:一旦我们开始搞电视,我们就戴上了所谓专业的有色镜片,这个世界在我们眼中还能还原得那么光鲜亮丽吗?但是不管是"独立制片"还是媒体中的从业人员最终选择纪录片的原因恐怕总是一种使命感,这种使命感不是后天强加的而是与生俱来的。他们看到的不是纪录片作为电视节目的形式而是对于历史的承载,在这方面,是否"独立制片"已不再重要,重要的是你的思想和良心,是你是否不辱使命。有人做过预测,21世纪,纪录片将成为最有市场潜力的影视艺术形式,杨澜"阳光卫视"的开通不也证明了她先行一步的远见吗?中国在这个特定历史条件下的民俗、民情、民风,值得我们关注、挖掘的东西太多太多了!
这时我忽然觉得自己对于纪录片的担心是多余的,纪录片从诞生之时就是静静的,没有任何狂躁,让观众从中得到片刻心灵的安宁,所以它所处的边缘时刻也只是让那些浮躁之人为之担心罢了。纪录片的这种特性对从事纪录片的创作者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要求纪录片的创作者要具备丰富的生活阅历和人生感悟,怀有美好的艺术理论与艺术追求,富有献身精神……现在看来不是纪录片还能走多远而是我们的从业人员还能沿着纪录片这条路走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