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位教育家曾说过:“教育不仅是文化的传递,更是人格、心灵的唤醒。”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不仅要教好书,更要教会学生怎样做人。当今的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全体,也正是面向有差异的每一名个体,促进他们全体发展。因此,坚持面向全体学生,更应侧重“问题学生”的转化工作。
所谓“问题学生”,无非是指那些纪律涣散或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如何实现学生群体素质的提高,是摆在每位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而不容忽视的是:优生毕竟是少数,出现的问题也是轻的,而“问题学生”一旦出现问题就是严重的。由此看来,教育者如何对待“问题学生”,“问题学生”的境遇和状况如何,关系着教育工作者是否在全面育人,是否在进行实质性的素质教育。为此,凭借自己担任班主任工作的有利条件和多年的教育教学工作,对“问题学生”的成因进行了初步探究。
为了探究“问题学生”的成因,笔者对所教的鸡东县第一中学的52名学生进行了调查。通过调查,发现:家庭教育不良是“问题学生”形成的最主要因素。为此,通过对“问题学生”的成因及对策加以分析和研究,试图为做好“问题学生”的成因和转化工作提供依据。
家庭环境不佳是孩子成为“问题学生”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所调查的问题学生中,大约48%与家庭环境不佳有关。这类家庭的父母大多自身修养很差,往往因为一点小事就大打出手,吵架、摔东西成为家常便饭。在这种家庭环境中成长的孩子,由于对父母的反感发展到对自己的不负责任,逐渐开始厌学、旷课、打架,甚至离家出走。
家庭缺陷与再婚家庭导致孩子成为“问题学生”。在所调查的“问题学生”中,有26%的“问题学生”生活在缺父少母的家庭中,大多数人缺少母爱。17%的“问题学生”是再婚家庭的子女,他们不愿与父母有情感交流,也不愿听父母的话,继而也不愿听老师的话 ,一切以自己的好恶为出发点,无心学习,放任自流。
从上述“问题学生”成因中可以看到,不同的家庭问题都可能导致孩子成为品德、学习方面的后进生。可见,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中起着巨大的作用,是任何其他教育所不可取代的,提高和完善家庭教育能力是减少乃至杜绝“问题学生”的根本。
学校作为育人的专门机构,有责任、有义务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健康向上的发展。因此,要想从根本上消除问题学生,我们教师必须帮助家长提高教育子女的水平,使其掌握正确的教育原则,从而使家庭教育真正达到促进孩子成长的目的。
热爱而不溺爱。父母爱自己的孩子,这是不言而喻的。问题是许多父母不会爱孩子,还有的家长对孩子的爱是溺爱,使孩子养成了许多不良习性。因此,要通过家长学校,使家长理解“爱”的真正含义,学会理解、尊重、信任孩子。这样,家长才可能真正地了解孩子,针对孩子的 问题进行教育。
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对待后进的孩子,家长要通过正面的人和事讲道理,循循善诱,唤醒孩子内心的纯真与善良,使他们认识错误,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在对孩子进行正面教育的同时,家长还要用纪律来约束他们。
长善救失,因势利导。在生活中,家长要有意识地观察孩子,寻找孩子的优点和特长,以便及时地加以鼓励,使其增强自尊心、自信心,从而将之迁移到其他的学习活动中。
循序渐进,持之以恒。“问题学生”的形成乃“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不良行为习惯的克服也非一日之功。因此,家长对待孩子不仅要有一颗真挚的爱心,还要有顽强的毅力,持之以恒地进行引导教育。同时,家长还要给孩子相应的指导和帮助。只要家长在付出一片爱心的同时,能持之以恒地对孩子进行正确的教育,再差的孩子最终也会以一个崭新的形象出现在父母的面前。
加强家访制度。家访是一项比较辛苦的工作,既费时间又费精力,而讯访则不同了,它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很方便地与家长取得联系。在目前的学校问题学生教育中,讯访的具体形式主要表现在通信、电话、以及上网,随着电脑广泛进入家庭以及电脑的联网,讯访将会更加密切学校与家庭的联系。
大量事实说明:今天的“尖子”明天不一定就是“尖子”,今天的“问题学生”不一定明天还是差生,更何况所谓“优生”与“问题学生”的评判标准本身就有局限性和片面性。对于“问题学生”我们教师必须对他们倾注爱心,帮助家长耐心地说服教育他们,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并注意调动学校、家庭、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形成合力,这样教师的热心、细心,家长的爱心、耐心,加上学生的自信心、进取心,定能溶化坚冰,促使“问题学生”转化,使教育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编辑/张铁辉
所谓“问题学生”,无非是指那些纪律涣散或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如何实现学生群体素质的提高,是摆在每位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而不容忽视的是:优生毕竟是少数,出现的问题也是轻的,而“问题学生”一旦出现问题就是严重的。由此看来,教育者如何对待“问题学生”,“问题学生”的境遇和状况如何,关系着教育工作者是否在全面育人,是否在进行实质性的素质教育。为此,凭借自己担任班主任工作的有利条件和多年的教育教学工作,对“问题学生”的成因进行了初步探究。
为了探究“问题学生”的成因,笔者对所教的鸡东县第一中学的52名学生进行了调查。通过调查,发现:家庭教育不良是“问题学生”形成的最主要因素。为此,通过对“问题学生”的成因及对策加以分析和研究,试图为做好“问题学生”的成因和转化工作提供依据。
家庭环境不佳是孩子成为“问题学生”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所调查的问题学生中,大约48%与家庭环境不佳有关。这类家庭的父母大多自身修养很差,往往因为一点小事就大打出手,吵架、摔东西成为家常便饭。在这种家庭环境中成长的孩子,由于对父母的反感发展到对自己的不负责任,逐渐开始厌学、旷课、打架,甚至离家出走。
家庭缺陷与再婚家庭导致孩子成为“问题学生”。在所调查的“问题学生”中,有26%的“问题学生”生活在缺父少母的家庭中,大多数人缺少母爱。17%的“问题学生”是再婚家庭的子女,他们不愿与父母有情感交流,也不愿听父母的话,继而也不愿听老师的话 ,一切以自己的好恶为出发点,无心学习,放任自流。
从上述“问题学生”成因中可以看到,不同的家庭问题都可能导致孩子成为品德、学习方面的后进生。可见,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中起着巨大的作用,是任何其他教育所不可取代的,提高和完善家庭教育能力是减少乃至杜绝“问题学生”的根本。
学校作为育人的专门机构,有责任、有义务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健康向上的发展。因此,要想从根本上消除问题学生,我们教师必须帮助家长提高教育子女的水平,使其掌握正确的教育原则,从而使家庭教育真正达到促进孩子成长的目的。
热爱而不溺爱。父母爱自己的孩子,这是不言而喻的。问题是许多父母不会爱孩子,还有的家长对孩子的爱是溺爱,使孩子养成了许多不良习性。因此,要通过家长学校,使家长理解“爱”的真正含义,学会理解、尊重、信任孩子。这样,家长才可能真正地了解孩子,针对孩子的 问题进行教育。
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对待后进的孩子,家长要通过正面的人和事讲道理,循循善诱,唤醒孩子内心的纯真与善良,使他们认识错误,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在对孩子进行正面教育的同时,家长还要用纪律来约束他们。
长善救失,因势利导。在生活中,家长要有意识地观察孩子,寻找孩子的优点和特长,以便及时地加以鼓励,使其增强自尊心、自信心,从而将之迁移到其他的学习活动中。
循序渐进,持之以恒。“问题学生”的形成乃“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不良行为习惯的克服也非一日之功。因此,家长对待孩子不仅要有一颗真挚的爱心,还要有顽强的毅力,持之以恒地进行引导教育。同时,家长还要给孩子相应的指导和帮助。只要家长在付出一片爱心的同时,能持之以恒地对孩子进行正确的教育,再差的孩子最终也会以一个崭新的形象出现在父母的面前。
加强家访制度。家访是一项比较辛苦的工作,既费时间又费精力,而讯访则不同了,它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很方便地与家长取得联系。在目前的学校问题学生教育中,讯访的具体形式主要表现在通信、电话、以及上网,随着电脑广泛进入家庭以及电脑的联网,讯访将会更加密切学校与家庭的联系。
大量事实说明:今天的“尖子”明天不一定就是“尖子”,今天的“问题学生”不一定明天还是差生,更何况所谓“优生”与“问题学生”的评判标准本身就有局限性和片面性。对于“问题学生”我们教师必须对他们倾注爱心,帮助家长耐心地说服教育他们,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并注意调动学校、家庭、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形成合力,这样教师的热心、细心,家长的爱心、耐心,加上学生的自信心、进取心,定能溶化坚冰,促使“问题学生”转化,使教育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编辑/张铁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