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动画电影用美好纯真的故事为我们编织出一幅幅关于世界的美丽图画,那些角色看似是轻而易举地虚构出来的,事实上却真实地反映了现实生活。从1932年到2013年的几十年间,动画电影中女性形象的不断发展反映出现实生活中女性社会地位的提升。
迪士尼公司在2013年推出了改编自安徒生童话《白雪皇后》的3D动画电影《冰雪奇缘》,但我们熟悉的故事情节被重新诠释:阿伦黛尔王国两位公主安娜和艾莎两姐妹之间的矛盾代替了想帮助好朋友加伊解除诅咒的小女孩格尔达与白雪皇后之间的矛盾。艾莎天生具有制造冰雪的神奇能力,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她的能力越来越强,甚至险些夺走妹妹的生命。艾莎从此变得自我封闭,一直隐藏着自己的这个秘密,但最终还是因失控露出了马脚被人识破。此后她便逃到山中,构建了属于自己的冰雪宫殿,而阿伦黛尔王国也就此陷入了可怕的寒冷之中(艾莎也因此被称作“冰雪女王”)。勇敢的安娜为了拯救姐姐和阿伦黛尔王国,决定去寻找姐姐,劝说她解除诅咒,开启了一段奇幻之旅。这仍然是一部关于魔法、公主、王子的动画电影,但它在演绎女性成长的同时,也反映了深刻的社会问题:新时代的女性已经在意识上觉醒。
勇敢、自信,为了实现目标重返艰难的道路,并且没有借助男性的帮助,这样的女性形象成了现今动画作品的主要角色。无论是在荧幕上,还是在现实生活中,女性能够塑造出这样的形象都走过了漫长的道路。苏联国立电影学院教授、艺术学博士娜塔莉亚·科里乌娅将为我们解说女性形象是如何在动画作品中一步步得到解放的。
1932-1959年:温顺、美丽
1932年,依据漫画家麦科斯和费雪创造出的人物原型,电影公司出品了一部电影短片,名为《贝蒂娃娃》——一个“永远16岁的女孩儿”。这个可爱迷人的贝蒂娃娃以善用睫毛膏妆点的大眼睛,一头浪漫的俏皮短卷发,穿着低胸、短裙、吊带袜的性感造型出现在荧幕上。但当时的美国社会深受清教思想影响,这个动画形象的产生一度遭到质疑。1934年美国颁布了电影制作章程,规定了哪些可以、哪些不可以在电影中出现。贝蒂暴露、肤浅的着装不符合新的规章,电影制作人被要求加长贝蒂的裙子,并把这个无暇顾及厨房的自由女性形象改为传统的家庭主妇形象。
1937年,迪士尼公司出品的第一部大型彩色动画电影《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塑造出了符合清教徒审美价值观的理想女性形象。一眼看去这只是将经典童话故事搬上了荧幕而已,但事实上迪士尼是在通过动画电影强调:这是完全被困在父权制社会中尚未得到解放的女性的缩影。尽管只是在虚拟的动画中,白雪公主还是什么都做不了,她完全屈从于命运。白雪公主受到继母皇后的虐待,从城堡逃到森林。她没有试图回到亲人身边,没有寻到能恢复公主地位、权利的方法,而是住进了小矮人的屋子。刚来到小矮人的屋子时,她并没有惊慌失措,而是开始做饭、擦洗、收拾房间,做所有那个时代女性“应该做的事”。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女性的处境有所转变。1950年,动画电影《灰姑娘》登上荧幕。首先令人耳目一新的是:女主人公灰姑娘是一位白肤金发的女人!二战后,女性嫁人上升为一个社会问题,因为许多男性死于战场,男女比例失衡。女性们开始寻找吸引男性的方法,也就是从这个时期开始大范围地流行烫发,白肤金发的女性开始套用一种“美丽模板”,她们无一例外的追求时尚、性感,我们最为熟知的著名美国演员玛丽莲·梦露就是这个时期女性形象的典型代表。
此外,动画电影《灰姑娘》中第一次出现了通过嫁人来搭乘“社会地位的直升梯”的主题。灰姑娘并非出身名门望族,但她爱上了王子,也因王子的地位最终成为了王妃。灰姑娘遇到自己王子的方式不同于白雪公主,这次关于爱情的情节不再是昙花一现,而是将女主人公对一位具体男性对象的感情作为主要篇幅进行讲述,尽管这个故事中男性仍然是女性命运的主宰者:王子在童话故事的末尾出现时只做了一件事——拯救灰姑娘,灰姑娘的命运最终还是靠王子才得到了转变。女性又一次被灌输“给予爱是一个女人的最大荣耀”的思想,她们再次被要求等待一个王子,不论她是否爱他,她一定会有一个接她走并和她建立家庭的王子。但这部动画电影中的女主人公身上已经体现出女性反抗的权利:灰姑娘想要去参加舞会,并且成功地去了,摆脱了被困在家中的命运。
动画电影《灰姑娘》所要体现的是:女性在现实生活中开始工作,并且她们有了发言权和选举权,女性明显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解放。但当时社会在允许灰姑娘走出家门的同时,也要求她负担家务。就是说如果你能胜任家务,那么就没人会阻挠你的自由;但如果你不能胜任呢?
随着时代的进步,女性获得的自由权利也越来越明显,1959年动画电影《睡美人》又一次证明了这一点。尽管故事用大篇幅引出女主人公的主要行为——沉睡,但值得提到的是,在这部动画电影中女性不再是男人的附属——为了得到公主,男主人公需要为之努力。但男主角仍不需要征服女主角的心:王子一路上遇到的所有困难并非是女性的选择所造成。
1961-1964年:第一个“造反派”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