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种流传了300多年的古老婚俗,在塘河古镇被有心人重新“复活”,不但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也成为当地人生活中的新婚选择。
9月的塘河,依旧青山碧水。骄阳下,老街上的行人寥寥。寻常日子来到这里,并无多少热闹的景象。只是街头悬挂的大红横幅还提醒着人们,这里刚举办过一场别开生面的“七夕东方爱情节”。其中“塘河婚俗” 因其礼节繁琐,场面盛大,具有浓郁的渝、川、黔乡土风情,浓缩了西南地区古代婚俗文化,无疑是最为动人的内容。
复活古老婚俗
塘河镇位于重庆江津西南65公里,过去由于交通不畅,信息闭塞,人们的社交范围多限于本地,传统习俗文化在塘河有着较强的群众基础。特别是兴于明代的“塘河婚俗”,流传了300多年,一场婚礼要办三天三夜!
2007年,比利时国家电视台为了拍摄北京奥运会的宣传片,在中国挑选了4个地方拍摄民俗文化,塘河婚俗就是其一。
提起当时的拍摄情景,现年46岁的罗江荣显得很兴奋,“比利时方面来了一个大型摄制组,央视与重庆台也派出了人员配合,那次把我们塘河婚俗拍得很精彩。”长期为塘河婚俗宣传奔走的罗江荣深知,这一切来得并不容易。
“塘河婚俗是2005年全区文物大普查发现的。”罗江荣说,他是外来干部,在走访掌握了基本情况后,意识到这项越来越只是传说的婚俗,应得到尽快的保护和传承。“于是,我开始找‘证人’,并提起录音机收录他们所记得的每句婚俗中的说、唱词,并大量记录和收集场景中所需的物什、妆颜、角色……”
还原该婚俗的工作比想象的难:“因该活动中如烧纸钱等环节,被大家认为是封建迷信,首先就被一些领导和同事阻拦。”但知道其文化价值的罗江荣并没有放弃,“担心被人斥责‘不务正业’,我就利用下班、周末的时间,提起录音机到处找人。”
知情人家属的不理解,也令罗江荣遭遇了被驱逐出门的尴尬。“当时,我找到一位70多岁的老大娘,她会哭嫁。”在录音的过程中,因被老人悲伤的唱腔和情绪感染,其子女认为罗江荣上门弄得老娘哭哭啼啼,要染霉运,硬是将其赶出家门。没法,我只有在后来偷偷利用晚上的机会,把老人接到办公室,才完成了‘哭嫁’的录制和保存。”
“天下第一媒婆”
在镇上,记者见到了现年57岁的谭东方,她做过塘河乡政府播音员,喜欢唱川剧。26岁继承母亲的媒婆“衣钵”,成为现实生活中远近闻名的媒婆,被当地人戏称为“天下第一媒婆”。三十年来,她已不记得自己到底撮合了多少对新人。由于媒婆是传统婚俗中的重要角色,从2005年开始,谭东方自觉地与川剧票友何贵银,以及该镇时任广播电视中心主任的罗江荣一起,为拯救塘河婚俗而奔波。
为了“复活”塘河婚俗,除了母亲的言传身教,谭东方也大量走访当年健在、熟悉塘河婚俗的老人,“甚至连走路姿态、表情、手势、滑稽语言,我都是向很多老辈子印证后,才在表演中还原的。”
2005年8月,经过罗江荣、谭东方、何贵银等人的努力,在塘河古镇首次举办了完整的塘河婚俗的全过程。既是一次展示,也是一次记录。因为婚俗文化跟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罗江荣他们要做的不仅是简单地文字、图片、录音资料的收集整理,而是要对塘河婚俗进行活态的传承和运用。
于是在申报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成功以后,塘河婚俗又成为“中国重庆江津七夕东方爱情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体验环节。
在塘河镇政府的会议室里,罗江荣为记者播放了首次恢复塘河婚俗全过程的纪录片。再次回顾当时的情景,谭东方边看边介绍,“新娘家就是在我家拍的,当时还没有装修。”不时看到片中有熟悉的老人,不过“某某现在已经过世了。”
塘河婚俗流程繁琐,总的来讲包括说媒、做相、开庚、男方办接妆、女方办嫁妆、出阁、送亲(迎娶)、拜堂、办宴席酒、闹茶、参厨、谢媒和回门13道程序。
顾名思义,有些程序比较好理解,有些就需要解释了。“比如做相,其实就是男方到女方家送礼订亲;开庚就是双方合八字,决定婚礼的日子。”谭东方说,在男方置办的接妆礼盒中,不但要有鸡鸭糖酒,还有为新娘准备的从头到脚的一身装扮。当然还少不了两块“离妈肉”,即是带猪乳的两块猪肉,寓意新娘要离开母亲跟随丈夫一起生活了。
哭嫁
而每一道流程也都包含了诸多内容和细节。“就拿出阁来说,就有哭嫁、踩斗、丢筷子、骂媒、父亲压轿、哥哥背上轿六个内容。”特别是哭嫁,是最具塘河婚俗特色的重要环节。新娘出嫁的前一天晚上,要办出阁酒,先烧纸化钱辞别祖宗,直到第二天早上拜别父母上轿。这期间,新娘见一个亲戚哭一个,称为“哭嫁”。
“哭嫁”有专门的唱腔和唱词,“是个儿子是香炉脚哟,是个女儿是香炉灰哟。你生女儿一慈母呀,你养女儿长成人哟……”新娘哭嫁的感恩词和悲伤的腔调,令旁观者无不动容,更有甚者还热泪盈眶。
在出阁当天,新娘在保持哭嫁的同时,要完成“踩斗”,即坐在板凳上,用一只脚踩在装有剪刀尺子等用具的斗上,寓意今后精明能干;然后有兄弟背靠新娘,新娘要朝背后“丢筷子”,边做动作边哭嫁:“一把筷子十二双,我的娘啊,丢给我兄弟买田庄啰。”寓意新娘把财富留在家里,不要带走。
新娘出阁上轿后,就随着长长的送亲迎娶队伍嫁往夫家。迎娶队伍的顺序也有讲究:最前面是大锣开道,然后是旗队、礼盒队、乐队,之后是媒婆轿、新郎骑马或坐轿、轿伞、马灯、新娘花轿、送亲轿、嫁妆、押礼。这一套下来,100多人的队伍,不但场面热烈,讲究礼仪,也充满了浓郁的地方特色。
如此繁复的传统婚俗,在塘河不但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形式保留了下来,而且当地人在现实生活中也选择了按塘河婚俗举办婚礼。谭东方就是身体力行者。2008年,谭东方给儿子娶媳妇,就是结合传统婚俗举办的婚礼。谭东方亲自置办各种道具,安排各种礼仪流程。婚礼当天,新娘坐在花轿上,随着迎亲队伍浩浩荡荡围着古镇走了一圈。亲朋好友和附近的居民们都被热烈喜庆的场面所感染。“稀奇,好看,耳闻不如一见!”喜宴开席了,新郎新娘退场,宾客们在开怀畅饮中,对耳目一新的仪式大加赞赏。
谭东方笑着对记者说:“我还有一个女儿。等她出嫁时,我也要为她办传统婚礼,让她坐坐轿子。”看得出来,说这番话时谭东方充满了喜悦跟期待。
9月的塘河,依旧青山碧水。骄阳下,老街上的行人寥寥。寻常日子来到这里,并无多少热闹的景象。只是街头悬挂的大红横幅还提醒着人们,这里刚举办过一场别开生面的“七夕东方爱情节”。其中“塘河婚俗” 因其礼节繁琐,场面盛大,具有浓郁的渝、川、黔乡土风情,浓缩了西南地区古代婚俗文化,无疑是最为动人的内容。
复活古老婚俗
塘河镇位于重庆江津西南65公里,过去由于交通不畅,信息闭塞,人们的社交范围多限于本地,传统习俗文化在塘河有着较强的群众基础。特别是兴于明代的“塘河婚俗”,流传了300多年,一场婚礼要办三天三夜!
2007年,比利时国家电视台为了拍摄北京奥运会的宣传片,在中国挑选了4个地方拍摄民俗文化,塘河婚俗就是其一。
提起当时的拍摄情景,现年46岁的罗江荣显得很兴奋,“比利时方面来了一个大型摄制组,央视与重庆台也派出了人员配合,那次把我们塘河婚俗拍得很精彩。”长期为塘河婚俗宣传奔走的罗江荣深知,这一切来得并不容易。
“塘河婚俗是2005年全区文物大普查发现的。”罗江荣说,他是外来干部,在走访掌握了基本情况后,意识到这项越来越只是传说的婚俗,应得到尽快的保护和传承。“于是,我开始找‘证人’,并提起录音机收录他们所记得的每句婚俗中的说、唱词,并大量记录和收集场景中所需的物什、妆颜、角色……”
还原该婚俗的工作比想象的难:“因该活动中如烧纸钱等环节,被大家认为是封建迷信,首先就被一些领导和同事阻拦。”但知道其文化价值的罗江荣并没有放弃,“担心被人斥责‘不务正业’,我就利用下班、周末的时间,提起录音机到处找人。”
知情人家属的不理解,也令罗江荣遭遇了被驱逐出门的尴尬。“当时,我找到一位70多岁的老大娘,她会哭嫁。”在录音的过程中,因被老人悲伤的唱腔和情绪感染,其子女认为罗江荣上门弄得老娘哭哭啼啼,要染霉运,硬是将其赶出家门。没法,我只有在后来偷偷利用晚上的机会,把老人接到办公室,才完成了‘哭嫁’的录制和保存。”
“天下第一媒婆”
在镇上,记者见到了现年57岁的谭东方,她做过塘河乡政府播音员,喜欢唱川剧。26岁继承母亲的媒婆“衣钵”,成为现实生活中远近闻名的媒婆,被当地人戏称为“天下第一媒婆”。三十年来,她已不记得自己到底撮合了多少对新人。由于媒婆是传统婚俗中的重要角色,从2005年开始,谭东方自觉地与川剧票友何贵银,以及该镇时任广播电视中心主任的罗江荣一起,为拯救塘河婚俗而奔波。
为了“复活”塘河婚俗,除了母亲的言传身教,谭东方也大量走访当年健在、熟悉塘河婚俗的老人,“甚至连走路姿态、表情、手势、滑稽语言,我都是向很多老辈子印证后,才在表演中还原的。”
2005年8月,经过罗江荣、谭东方、何贵银等人的努力,在塘河古镇首次举办了完整的塘河婚俗的全过程。既是一次展示,也是一次记录。因为婚俗文化跟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罗江荣他们要做的不仅是简单地文字、图片、录音资料的收集整理,而是要对塘河婚俗进行活态的传承和运用。
于是在申报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成功以后,塘河婚俗又成为“中国重庆江津七夕东方爱情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体验环节。
在塘河镇政府的会议室里,罗江荣为记者播放了首次恢复塘河婚俗全过程的纪录片。再次回顾当时的情景,谭东方边看边介绍,“新娘家就是在我家拍的,当时还没有装修。”不时看到片中有熟悉的老人,不过“某某现在已经过世了。”
塘河婚俗流程繁琐,总的来讲包括说媒、做相、开庚、男方办接妆、女方办嫁妆、出阁、送亲(迎娶)、拜堂、办宴席酒、闹茶、参厨、谢媒和回门13道程序。
顾名思义,有些程序比较好理解,有些就需要解释了。“比如做相,其实就是男方到女方家送礼订亲;开庚就是双方合八字,决定婚礼的日子。”谭东方说,在男方置办的接妆礼盒中,不但要有鸡鸭糖酒,还有为新娘准备的从头到脚的一身装扮。当然还少不了两块“离妈肉”,即是带猪乳的两块猪肉,寓意新娘要离开母亲跟随丈夫一起生活了。
哭嫁
而每一道流程也都包含了诸多内容和细节。“就拿出阁来说,就有哭嫁、踩斗、丢筷子、骂媒、父亲压轿、哥哥背上轿六个内容。”特别是哭嫁,是最具塘河婚俗特色的重要环节。新娘出嫁的前一天晚上,要办出阁酒,先烧纸化钱辞别祖宗,直到第二天早上拜别父母上轿。这期间,新娘见一个亲戚哭一个,称为“哭嫁”。
“哭嫁”有专门的唱腔和唱词,“是个儿子是香炉脚哟,是个女儿是香炉灰哟。你生女儿一慈母呀,你养女儿长成人哟……”新娘哭嫁的感恩词和悲伤的腔调,令旁观者无不动容,更有甚者还热泪盈眶。
在出阁当天,新娘在保持哭嫁的同时,要完成“踩斗”,即坐在板凳上,用一只脚踩在装有剪刀尺子等用具的斗上,寓意今后精明能干;然后有兄弟背靠新娘,新娘要朝背后“丢筷子”,边做动作边哭嫁:“一把筷子十二双,我的娘啊,丢给我兄弟买田庄啰。”寓意新娘把财富留在家里,不要带走。
新娘出阁上轿后,就随着长长的送亲迎娶队伍嫁往夫家。迎娶队伍的顺序也有讲究:最前面是大锣开道,然后是旗队、礼盒队、乐队,之后是媒婆轿、新郎骑马或坐轿、轿伞、马灯、新娘花轿、送亲轿、嫁妆、押礼。这一套下来,100多人的队伍,不但场面热烈,讲究礼仪,也充满了浓郁的地方特色。
如此繁复的传统婚俗,在塘河不但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形式保留了下来,而且当地人在现实生活中也选择了按塘河婚俗举办婚礼。谭东方就是身体力行者。2008年,谭东方给儿子娶媳妇,就是结合传统婚俗举办的婚礼。谭东方亲自置办各种道具,安排各种礼仪流程。婚礼当天,新娘坐在花轿上,随着迎亲队伍浩浩荡荡围着古镇走了一圈。亲朋好友和附近的居民们都被热烈喜庆的场面所感染。“稀奇,好看,耳闻不如一见!”喜宴开席了,新郎新娘退场,宾客们在开怀畅饮中,对耳目一新的仪式大加赞赏。
谭东方笑着对记者说:“我还有一个女儿。等她出嫁时,我也要为她办传统婚礼,让她坐坐轿子。”看得出来,说这番话时谭东方充满了喜悦跟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