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的新“回归”

来源 :东方艺术·大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xiaoxiao8805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论在西方,还是在东方,“绘画死亡”的观点都曾一度困扰着手持画笔奋斗于艺术创作的艺术家们。从19世纪摄影技术的诞生,剥夺了绘画继续写实记录的作用,到20世纪初杜尚“泉”的问世,直接将现成品带入了艺术的领域,在不断变化的艺术表现形式的过程中,1965年美国极少主义雕塑家唐纳德·贾德干脆宣布“看来绘画已经完了”的论断。绘画彻底被“反艺术”的艺术家们抛弃,“绘画死亡”论也在之后的几十年里甚嚣尘上,取而代之的是装置、行为、影像等各种观念艺术。然而这种思维随着艺术进程的进一步展开,也被艺术界视为仅仅是在一种“艺术逻辑”下的单一观点,处于特定情况下的“急切”变革愿望中的艺术家需要一种极端行为来为他们所要确立的内容建立锋利的框架,但随着进程的不断发展和展开,事物的发展在其进程中很有可能在大逻辑下看到局部小逻辑及其有效期。
  就装置、行为和新媒体等新型媒介艺术而言,在中国这个半路才上车的大军也同样如此,坐上车片刻的眩晕过后,就以为到了终点,开始了“大张旗鼓”、“大跃进”式的观念艺术的创作。然而,面对扑面而来的影像与装置艺术,特别是那些经历过大型展览策划和多次全球性新媒体艺术三年展的策展人看来,艺术界对于沉于头脑中被植入的僵化“逻辑”已经不再盲目,特别是在那些被影像、装置包围了时下,有大量艺术家发现了绘画的艺术质感和价值,这在一个被“冷技术”所笼罩的时代,重新通过知觉-知识和手感-行动,去激发人的价值和“温度”,成为21世纪很多艺术家的一种自觉。
  本次研究室计划是自王萌寺上美术馆实验室计划“今日绘画中的媒介与方法”之后,对于绘画过程中的图像、观念、语言、媒介、方法的“五个概念”中的“观念”与“语言”的讨论。从整个被“规划”为“研究室”的展厅结构来看,展厅给人更多的是一种研究和探讨的气氛,而不是对一种“结果”式的宣言。面对一个高速飞驰,日日更新的数字网络、充满诱惑的时代,艺术家还能依然坚守在架上绘画的艺术道路上,用最“能传达手感”的方式诉说自身的“情怀”,给这个日益“机器化”的时代带入了更多人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完全可以在当代的视觉范式下进行,而不仅仅是文艺复兴时代开启的再现性的“写实”方法,这次展览给我们一个启示:绘画自身的方法和观念也是在不断进行的。今年4月5日,在美国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闭幕的聚焦绘画近况的大展—“永远的现在:非时间性的当代绘画”,也在西方世界引发了“绘画回归”的关注。这或许也是对一直坚守在绘画创作的艺术家们的一种激励。而这个展览似乎也正符合了回归绘画的主题。
  艺术应该按照适宜的节奏去自然生长,太多的喧闹带来了太多的泡沫,需要策展人打破“媒介”在后现代和仿像理论所制造的幻觉垄断,穿过这些,回到艺术家工作语境的地平线,至少对于新一代艺术家们崛起的事实来讲,是一种亟需的策展和态度的转型。
其他文献
在高中体育教学中,足球学习是该阶段针对部分体育项目而言比较重要的教学方向,这主要是由于足球作为团体性和对抗性加强的运动类别一直受到关注,而高中生此时加强对足球的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