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音乐是听觉、视觉、情感上的艺术,同时,它又是一门特殊的听觉艺术。每一首乐曲、每一个音符传递到学生心中,都使学生获得不同的收获。正是由于音乐的这种特点,注定了“多听”是学习音乐的好方法。而节奏作为重要的音乐要素之一,是教学实践中不容忽视的重要内容。掌握好节奏这一要素对乐曲整体风格的理解有很大帮助。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学生对节奏的听力训练,下面我就谈谈自己工作中的几点做法。
一、听辨基本节奏型的训练
听辨节奏能力是指学生听辨节奏技巧的能力。
在教学中,首先要让学生熟悉各种基本的节奏型,从最基本的节奏型开始,逐一进行讲解,例如,两个八分音符、四个十六分音符、前八后十六、前十六后八、小切分、大切分、附點等等。通过听、念、拍等方法熟悉各种基本节奏型,可以做多小节重复练习,加深学生的印象,为以后的混合节奏型练习打下基础。
二、听辨混合节奏型的训练
通过对基本节奏型的训练,学生可以熟练地掌握各种节奏型,接下来将各种基本节奏型混合编排,进一步巩固并加大难度,检验学生对单一的节奏型是否已经熟练掌握,将学生分成几组分别检查,这一环节熟练掌握后就可进行下一步的节奏训练。
三、双声部节奏训练
经过以上两步的训练,可进一步加大难度,进行双声部节奏训练,将学生分成两组,分别负责不同的节奏声部,这样既能训练学生对节奏的听辨能力,又能培养学生相互之间的配合能力,让学生在双声部节奏练习中体会节奏的韵律。需要注意的一点是,不进行难度过大的节奏练习,以免打击一些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积极性,让全体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通过以上的练习,学生对节奏型有了很熟练的掌握,为了更好地发挥主观能动性以及学生的创编能力,让学生分组自主创编节奏练习,发挥想象,将节奏练习变换多种音色,或者加入舞蹈动作,也可加入旋律声部,将单一的节奏练习加以丰富和扩展。
四、节奏与速度的结合
节奏与速度的结合也是很必须的,节奏是音乐的骨架,对音乐含义和情绪的表达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往往可以通过感受节奏而感受到音乐的情绪内涵。因此,让学生通过感受音乐作品的速度节奏而探索音乐作品的内涵是非常有效的,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的节奏意识,增强节奏感。
五、打击乐器“走进”课堂
把打击乐器引进课堂,学生易于接受,打击乐器演奏起来清脆、响亮,各具特色,对学生有较强的吸引力。敲敲打打,本来就是孩子的天性,把从前嘴里念、手上拍、脚下走的节奏过渡到三角铁、沙球、双响、快板等简单的打击乐器的演奏。出示演奏谱后,我先让学生对各个声部做徒手练习,然后把乐器分给他们,让他们反复练习所在声部的节奏。合奏时,要听听自己的节奏是否正确,自己所在的一拍是否与别人所在的一拍相吻合,自己的情绪、力度是否与别的同学大致相同,学生的合奏渐渐体现出配合默契、和谐动听,课堂气氛活跃。
总之,学生学习节奏时,教师要教法得当,要做到不急、不忘,从课堂各个细节入手,循序渐进,潜移默化。只有这样才能确切地提高学生的节奏感,培养能伴随学生终身的音乐审美能力。因此,作为一名音乐教师的我,将会更加努力地发掘他们自身感受节奏的条件,探索以最快速度取得最高效益的教学方法,为培养全面发展、有较高艺术修养的人才而努力。
(作者单位 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青山区一机二中)
一、听辨基本节奏型的训练
听辨节奏能力是指学生听辨节奏技巧的能力。
在教学中,首先要让学生熟悉各种基本的节奏型,从最基本的节奏型开始,逐一进行讲解,例如,两个八分音符、四个十六分音符、前八后十六、前十六后八、小切分、大切分、附點等等。通过听、念、拍等方法熟悉各种基本节奏型,可以做多小节重复练习,加深学生的印象,为以后的混合节奏型练习打下基础。
二、听辨混合节奏型的训练
通过对基本节奏型的训练,学生可以熟练地掌握各种节奏型,接下来将各种基本节奏型混合编排,进一步巩固并加大难度,检验学生对单一的节奏型是否已经熟练掌握,将学生分成几组分别检查,这一环节熟练掌握后就可进行下一步的节奏训练。
三、双声部节奏训练
经过以上两步的训练,可进一步加大难度,进行双声部节奏训练,将学生分成两组,分别负责不同的节奏声部,这样既能训练学生对节奏的听辨能力,又能培养学生相互之间的配合能力,让学生在双声部节奏练习中体会节奏的韵律。需要注意的一点是,不进行难度过大的节奏练习,以免打击一些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积极性,让全体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通过以上的练习,学生对节奏型有了很熟练的掌握,为了更好地发挥主观能动性以及学生的创编能力,让学生分组自主创编节奏练习,发挥想象,将节奏练习变换多种音色,或者加入舞蹈动作,也可加入旋律声部,将单一的节奏练习加以丰富和扩展。
四、节奏与速度的结合
节奏与速度的结合也是很必须的,节奏是音乐的骨架,对音乐含义和情绪的表达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往往可以通过感受节奏而感受到音乐的情绪内涵。因此,让学生通过感受音乐作品的速度节奏而探索音乐作品的内涵是非常有效的,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的节奏意识,增强节奏感。
五、打击乐器“走进”课堂
把打击乐器引进课堂,学生易于接受,打击乐器演奏起来清脆、响亮,各具特色,对学生有较强的吸引力。敲敲打打,本来就是孩子的天性,把从前嘴里念、手上拍、脚下走的节奏过渡到三角铁、沙球、双响、快板等简单的打击乐器的演奏。出示演奏谱后,我先让学生对各个声部做徒手练习,然后把乐器分给他们,让他们反复练习所在声部的节奏。合奏时,要听听自己的节奏是否正确,自己所在的一拍是否与别人所在的一拍相吻合,自己的情绪、力度是否与别的同学大致相同,学生的合奏渐渐体现出配合默契、和谐动听,课堂气氛活跃。
总之,学生学习节奏时,教师要教法得当,要做到不急、不忘,从课堂各个细节入手,循序渐进,潜移默化。只有这样才能确切地提高学生的节奏感,培养能伴随学生终身的音乐审美能力。因此,作为一名音乐教师的我,将会更加努力地发掘他们自身感受节奏的条件,探索以最快速度取得最高效益的教学方法,为培养全面发展、有较高艺术修养的人才而努力。
(作者单位 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青山区一机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