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之一:关爱老年人健康
2007年的“两会”上,人口老龄化成为一个重要话题。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今年将发展老龄事业,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人口老龄化问题使老年人及老年人的生活品质、养老保障、物质与精神产品需求等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老龄社会的到来,尤其要处理好老年人与社会、经济、自然等的和谐关系,让每个老年人都享受到健康、幸福、美满的晚年生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
老龄社会应成为老年人的“天堂”
当一个社会60岁以上的人口占到10%,这个社会就步入了老龄社会。20世纪以来,由于生育率的下降和存活率的提高,绝大多数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的老年人口无论是绝对数还是相对比例都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增加,相继迈入人口老龄社会;进入21世纪,人口老龄化趋势更加迅猛,据联合国有关数据显示,全球目前65岁及以上老人每门净增75万,而未来20年,每月将净增200万。到2050年,除非洲外,全球其他各洲的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的比例将超过或接近20%,欧洲将接近30%。与人口老龄化相伴随的是人口高龄化。据预测,2050年,全球80岁及以上人口增至3.7亿,占65岁及以上人口的25.4%。
至1999年10月,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占总人口的10%,中国正式步入老龄社会。截止到2006年,我国老年人占全国总人口的10.5%,占世界老年人口总量的20%以上,这就意味着世界上每五个老人中就有一个是中国老人。预计到2010年,我国老年人口将达到1.74亿,约占全国总人口的12.78%,其中,80岁以上高龄老年人将达到2132万,占老年人口总数的12.25%。根据预测,我国人口老龄化高峰期将在2030年到来。
增长速度加快、数量增大、高龄化更加显著这三大特征代表了全球以及中国老年人口的发展趋势。目前,全世界60岁以上老年人口近6亿,预计到2050年将增加到20亿,每年以2.4%的速度递增;中国目前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约1.43亿,预计到2050年将达到2.8亿,每年以3%以上的速度递增。
当一个社会以“老龄”命名时,意味着老年人群体在这个社会中占有很大的比重,他们的生命质量、生活状态在某种意义上反映着社会的整体文明程度,他们在社会生活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对于现阶段的中国,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尤其不能忽视老人群体,老年人是社会的宝贵财富,同时蕴藏着巨大的消费潜力。一个完美的社会,应该成为儿童和老年人的天堂:让小孩受到最好的教育,让老年人享受最好的福利、过上最好的生活,而青年以及中年人则应担负起家庭的重任,成为社会的脊梁。从个体生命成长的规律看,谁都会有老的一天,关注老年人的今天就是关注中年人以及青年人的明天!一个人奋斗一生、辛劳一辈子,能有一个安详、美好的晚年,是个人之福、家庭之幸、社会和谐、美好的重要象征。
中国传统文化中,孝为百善之首。《论语》中说,孝为仁之本。孝敬长辈是中国人最基本的品德。在新的时代中、新的经济社会环境下,怎样“孝”、怎样“敬”,怎样养老,这不仅是个体家庭的事情,同时也是社会大家庭共同面对的命题。因为我们已经不是农业时代、封建社会,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迁,生命形态、生活结构也随之变化。最突出的一点,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化,而人的独立性越来越强,青年人有青年人的生活,中年人有中年人的生活,老年人也有老年人的生活。老年人不仅需要家庭生活,也需要社会生活;老年人的物质、文化需求越来越多样化、个性化,满足这些需求需要引入市场机制、走产业化道路,加强养老的基础设施和完备功能建设。因此,让和谐社会成为老年人的天堂需要个人、家庭、社会、政府等各方力量的共同努力!
健康长寿是高品质老年生活的标志
什么是高品质的老年人生活?其中有两个重要指标:一是长寿,一是健康,两者缺一不可。仅仅延长生命而不增加生活质量是没有意义的。长寿并不是最终目标,健康长寿才是人类追求的目标。这一点已成为共识。健康长寿实际上是“成功老龄化”、“健康老龄化”的代名词。健康长寿就是指在寿命延长同时亦延长健康期,或者在增加寿命的同时也使健康期相应增加甚至健康期增加更多,健康长寿研究越来越受到广泛重视。
20世纪以来,由于公共卫生、营养、饮用水和医疗条件的改善、疫苗和接种的普及、抗菌素的应用、慢性病药物治疗的发展,人类预期寿命有了很大幅度的增长。仅仅一百年内增加的预期寿命就等于或大于人类从青铜器时代到19世纪末4千年增加的总和。老年人的预期寿命也有了很大幅度的提高,特别是发达国家。比如,美国目前男女65岁老人的预期寿命分别为16和19年,而在20世纪初分别为11和12年,男女65岁老人的预期寿命分别增长约40%和60%。
然而,老年人口的增多和人类寿命的延长是否必然伴随着老年人健康状况的改善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呢?通过对有关资料的搜集,我们发现,目前对老年人健康长寿的研究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一个方面是健康预期寿命研究。要研究健康长寿,研究者首先要解决健康长寿的测度问题。较为常用的就是健康预期寿命。健康预期寿命可以基于一般生命表或多状态生命表从健康的不同维度得到反映不同维度的健康预期寿命,比如,无残障预期寿命、无病预期寿命等;也可以基于隶属等级模型同时计算出反映健康多个维度的预期寿命。人类在20世纪的寿命确实延长了很多,但寿命延长的同时,残障期是否延长了?目前有三种理论。一是Fries等(1980)提出的疾病期缩减理论,即随着存活率的改善,残障的患病率将降低,从而导致残障期或患病期缩短;第二种理论与此正相反,认为由于死亡率的下降,残障期将增加。这种理论认为人类整体存活率的提高主要是由于健康较差群体存活率提高的缘故,而那些健康比较差的人群的残障率或患病率较高,因此,最终导致残障和带病比例增加从而使残障期和带病期的增加;第三种理论是混合理论。这种理论认为由于医疗技术的进步,从慢性病到严重残障的演变进程会放慢,因此,严重残障比例会减少,但低度或中度残障的比例会增加,从而在寿命增加的同时,低度或中度残障的时期也会增加。哪一种理论更好地反映了目前或未来的变化还有待于进一步考证。
另一个角度是考察生命最后阶段的生活质量,缩短老年人生命最后阶段的痛苦期也是健康长寿的目标之一。
再有是对百岁老人的研究。百岁老人是研究健康长寿的好素材。平均而言,百岁老人虽然各种生活自理能力和老年痴呆的比例比非百岁老人高,但百 岁老人之间的健康异质性也很大。研究表明,确有一些百岁老人的健康状况很好。比如,Hagberg等的研究表明,日本百岁老人中有15%的人的认知功能很健全,瑞典的比例则更高,芬兰的研究也显示了这一点。
以上三个领域中,除研究健康长寿状况及其变化外,更为主要的是健康长寿影响因素的研究。众多研究结果显示健康长寿的预测因子包括:保持良好的预防疾病的行为、乐观、有经济保障和社会、家庭支持,以及人类在生物医学、生物人口学、基因学等方面研究取得的重要突破等。
从以上影响老年人健康长寿的因素看,让世界以及中国的老年人享受高品质的老年生活,涉及到经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它与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社会保障、科技水平、文化程度等紧密相关,进而深刻影响到老年人群体的心理、生理状况以及精神面貌等,实现“健康、长寿”的美好愿望,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以老年人为本,集合方方面面的要素,为老年人服好务,让老年人享受到最好的待遇、福利,以及科技文明成果等。
关注老年人的生命质量与生活质量
让全社会关注老年人的长寿与健康问题,重在提高老年人的生命质量与生活质量。
“生命质量”是指生命体的结构、形态和功能的优劣程度及其生存、繁衍、发展的能力,是一个生理学概念;“生活质量”是指人在社会环境中生存的状态以及享受物质文化生活的程度、实现自我需要的层次高低等,它是一个社会学概念。
生命质量与生活质量密切相关,或者说生活质量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生命质量,所谓健康自然长寿,但长寿未必健康。从年龄上划分,60~70岁、70~80岁、80~90岁以及90~100岁的老年人,在同等条件下其生命状况有着明显差异,但实践表明,通过改变生活质量可以优化生命质量。因此,从实际入手,我们最应关注的是老年人每一天、每一日的生活质量。
国际上对生活质量的评价多数倾向于使用与“健康”相关一系列指标,主要包括有无某种疾病诊断结果、生理功能(如血压)、心理和认知功能、躯体功能(如生活自理能力)、健康感受(如健康自评)、社会功能(比如社会交往的性质和范围)等等。
这其中又分为主观方面和客观方面。绝大多数学者认为,生活质量既应包括主观感受也应包括客观评价,两者缺一不可。环境、社区、邻里、家庭、收入都决定着生活质量,但这些客观指标不能充分揭示老年人对生活是否满意、是否顺心。同时,仅仅知道主观感受对于制定何种政策和如何实施干预介入也是不够的。在两者之间的比重方面,越来越多的人认为,主观感受应在生活质量评估中占相对较大权重。
关于老年人生活质量的研究,西方学者介入得比较早。Lawton(1991)强调生活质量在结构上应包括评估、个人标准、社会规范、人与环境、时空等五个方面;而在内容上应包括行为能力、感知、环境、心理四个方面。Kahneman等(1999)提出了生活质量应包括五个层次的内容:外部条件(比如收入、邻里、住房等)、福康的主观评价(比如自评满意不满意)、一贯的情绪状态(乐观/悲观)、行为的生化和神经基础。
目前,尽管生活质量应该包括哪些内容仍没有一致意见,但许多研究者认为生活质量应该是一个多维概念,至少应包括躯体健康、自理能力、认知功能、心理健康、社会交往、家庭情感支持、生活满意度、健康服务可获性、经济状况、业余生活、幸福感等方面。生活质量的多维性同时也促进了交叉学科的研究。
在我国,身体健康状况下降是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与此相关的心理、膳食和社会因素也不容忽视。随着年龄增高,老年人大脑功能减弱,心智功能需要改善,膳食结构也亟需调整。研究表明,我国有1/3左右老年人存在失落、孤独、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需要调适。调查发现,老年人能量摄入偏高,是标准的121%,脂肪摄入量占能量的34%,而微量营养素则摄入不足。城市部分老年人体重超重,农村部分老年人则存在营养不良。不合理的膳食还导致了冠心病、高血压及糖尿病的发生。忽视个体在体力和智力上的差异,“一刀切”的退休制度,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老年人才的丧失和社会参与率低,使老年人过早处于被“养”起来的生活状态。庞大的老年人群,漫长的老年期,单调的闲散生活,应引起全社会关注。
生活方式对我国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影响也非常大。据科学研究表明,在老年期,那些具有上进心、参加健身锻炼、饮食平衡、良好心态的老年人具有较好的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而且老年人只要坚持这种良好行为,躯体功能是可以得到改善的。经常吸烟的人的死亡率高,每天少量饮酒的人比从不饮酒的人更健康、更容易长寿等等。这些研究显示改变老年人的生活方式有利于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在我国,打造高品质的老年人生活以“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为基本原则,将之落到实处,需要从老年人的物质生活、精神文化生活、健康水平、生活环境、享有的权益和权利、老年人自身素质等方面进行研究和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这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也是一个系统工程。
中国城市老年人群生活质量现状分析
2005年,一份名为“中国老年人生活质量指数”的研究报告,通过对我国京沪穗在内七个大中城市两千多名60岁以上老年人进行实地调研,以量化的形式描绘了我国城市老年人群的生活质量现状,其中的几个主要结论值得我们关注。
结论一:平静满足,乐观期待未来是我国老年人的主要情绪。
调查显示,有八成老年人表示自己目前平静满足或积极乐观;77.8%的受访者满足于现状,并且有6成的受访者对个人未来经济状况变化持乐观态度。
在幸福感方面,78.4%的受访者感觉幸福或比较幸福。受访者认为幸福的含义包括拥有健康的身体(38.7%)、幸福美满的家庭(19.7%)和良好的个人经济状况(16.6%)。
结论二:个人经济状况和社会安全感的重视程度与现状满足之间的差距是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的主要负面因素。
调查显示,目前制约老年人总体生活满意度升高的最主要的负面因素是个人经济状况和社会安全感评价。
安全感对于老年人来说不仅仅意味着治安安全还包括对社会性事务的适应能力带来的安全感以及经济充裕带来的安全感等等。老人的社会安全感缺乏主要源于居住区域人口素质低、外来人口多等问题带来的不安全感受,这个比例达到28.1%,其次是个人的经历,社会风气变差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占到9.7%。而经济安全感缺乏主要表现在对未来经济状况的忧虑。在对未来的忧虑中,有17.8%表示忧虑未来经济状况恶化不能 支付医疗费用,有17.6%的人忧虑疾病导致的经济困难。对经济状况的忧虑使得他们转向对社会保障的强烈关注并寄予很高的期望。
结论三:老年人“重子女,轻自己”,在家庭中的权威性角色弱化。
在老龄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家庭代际重心已经发生转移,现代尽孝已经逐渐向社会意义转变。为了给子女创造社会竞争条件,老年人对家庭提供各种服务,付出了较多的财力、物力和体力、精力。这次调查显示,老年人和家人的交流频率不高,并且大部分老年人(91.5%)都或多或少会给子女进行经济支持,而且其中有1/4(25.1%)的受访者认为压力较大。尽管如此,老年人对于子女孝顺程度的评价却比较高,略高于比较满意。说明老年人“重子女,轻自己”,对子女的压力比较理解,甘愿为子女牺牲。在对家庭付出的同时,老年人考虑问题也是围绕子女转。表现在对待养老问题、再婚问题上多会为子女考虑。有66%的受访者对于第三方赡养老人的方式表示理解,在再婚问题上3成表示反对,其中1/3是担心会给子女丢脸而反对再婚。
在家庭生活中,调查显示老年人的家庭权威性角色正在弱化。主要表现在家庭话语权方面,能够征求老人意见并听取意见的晚辈仅4成左右。同时也有数据说明,老年人的家庭权威角色正在向社会性的角色转变,83.6%的老年人表示受周围人尊重的程度较高,同时他们对于社会的尊老爱老风气也比较肯定,分值超过3分(5分满分)接近于比较满意。在一定程度上,社会尊老风气的良好程度也许可以弥补自身角色在家庭地位中的转变带给老年人的心理失落。但是从提升老年人自身价值人手,鼓励“老有所学、老有所用”,提升老年人的社会地位、家庭地位也应被重视起来,这不仅是老龄化社会的要求也是解决老年人心理问题的一个有效途径。
结论四:自我养老信心不足,抑制型消费为主。
目前60岁以上的老年人出生于建国前,在建国后经历过大锅饭的时代,在改革过程中又很少有收入高速增长的经历,生活来源主要依靠“死工资”,因此这一代老年人自我供养能力低,在经济上仍然处于社会的弱势地位,通常依赖思想较为严重,缺乏自我养老意识,多数把希望寄托在社会或是家庭上。
调查显示,对于受访者来说在生活上目前帮助最大的是家人(56.4%);未来最应依靠的人也是家人(65.5%);除了家人和自己以外,也有13.6%的人认为最应该依靠政府。
经济上的信心不足,除了表现为对家人和政府的依赖还决定了老年人的消费观仍然是抑制型消费为主,表现在34%的受访者基本上只买生活必需品,7.1%的受访者是“尽量储蓄,有能力也不消费”,而仅有9%的受访者是“能花就花,不考虑储蓄”。
结论五:关注社会事务,但多为被动参与;生活内容单一,存在数字鸿沟。
调研数据显示,老年人除了对保障以及安全问题比较关注以外,对于下岗就业、环保、经济发展水平等问题也都给予了一定程度的关注,说明这一代城市老年人对于社会热点问题的敏感度和关注度都是比较高的。但是他们的生活内容比较单一、被排斥在社会生活之外的状况比较严重,表现在85%的老年人每天最重要的事情是看电视,61.8%的老年人的生活中家务劳动成为主要内容。这说明老年人的休闲生活过分依赖媒体,被动接受多,对文化娱乐活动和公益活动参与得较少;也说明他们还缺乏休闲的心理准备和休闲技巧的储备,还不会享受闲暇。
和年轻人相比,老年人的数字鸿沟比较明显,表现在老年人的家庭现代化设备的拥有率和使用率都比较低,除了电视以外,电脑、手机、数码相机等的拥有率都不高,最高的手机拥有率是40%左右,但是会使用的比例不高。
对社会事务的参与性较少、生活内容的单一以及较深的数字鸿沟使得老年人的适应能力不高。调查显示,在对于新理念、新意识的适应性以及对于社会变迁速度的适应性上都有近1/3的受访者表示适应比较困难。
以上一些调研结论均侧重于我国城市老年人对生活质量的主观评价和感受,如幸福感、安全感、对未来生活的信心以及在家庭中的地位角色、参与社会事务的程度等等。综合而言,在外部环境方面,我国的社会保障(医疗、保险、退休金等)、养老体系亟待大力完善,在为老年人提供一个安全、舒心的生活环境时,解决老年人在养老方面的后顾之忧。而最为关键的还是内部因素。如用质量来衡量,我国城市老年人已解决“温饱”等基本物质生活需要,虽然大部分人表现出“知足常乐”的平静态度,但从老年人“健康”的综合评价指标看,还有很多缺失,最突出的莫过于我国老年人精神生活单调、社会活动稀少、缺乏自主、自立精神及对老年生活完整、科学的规划。这也意味着我国大部分老年人仍处于被动“养老”的阶段,被动地接受生命一天一天老去,而在当下的环境中很难有主动作为和根本改变,这也尤其暴露出我国专业养老机构的匮乏,如上所述,打造高品质的老年人生活是个系统工程,而传统意义上家庭养老和福利性质的社会养老,很难全方位、个性化满足老年人的生活需求。
以老年人为本,全面认识老年人多样性需求
构建健康、高品质的老年人生活,需要以老年人为本,综合分析老年人的各种需求。
总的来说,老年人的需求具有多样性,既有个体性,又有社会性;既有物质的,又有精神的。美国著名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把人的各种需求归纳为五个层次,这就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尊重需求、归属与爱的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老年人也有这五个层次的需求,根据老年心理的特殊性,有关专家将之总结如下。
第一,生理需求。这是一切需求中最基本、最优先的一种需要。它包括人对食物、水、空气、衣服、排泄等的需要,如果这一类需要不能得到满足,人类将无法生存下去。老年人也有这些基本的需要,但以“健康”为标准,老年人的生理需要有其特殊之处。例如,在食物方面,老年人更注重保健,对饮水和空气环境的需求也更讲求洁净、新鲜、卫生;在服装方面,老年人需要与自己年龄相符的服饰,讲求宽松、轻便、保暖、透气和适用;由于其身体机能的衰退,老年人更需要方便、舒适、无障碍的卫生间。
第二,安全需求。在人们的生理需要相对满足后,就会产生保护自己的肉体和精神,使之不受威胁、免于伤害、保证安全的欲求,如防御生理损伤、疾病,预防外来的袭击、掠夺、盗窃,避免战乱、失业的危害,以及在丧失劳动力之后希望得到依靠等等。老年人的安全需要较之其他人群更为迫切,尤为集中在医、住和行这三个方面。在医疗康复保健方面,老年人希望老有所医、老有所乐、健康长寿。一旦生病,希望能 及时得到治疗,能就近看病和看好病;还希望生病期间身边有人护理和照顾;另外就是希望有人指导他们加强平时的健康保健,使其不生病或少生病。老年人的居室要求稍宽敞一些,以便于行走和活动,室内要求通风、干燥、透光;内部设施要便于老年人使用和行动,比如卫生间要有扶手和坐便器之类,楼道要安装栏杆和扶手,以防其摔倒;居住楼层不宜太高,以便于老年人进出和下楼活动。老年人出行的安全尤其重要,一般需要有人伴护,以防途中摔倒或突发病情,公共场所和交通工具也需设老人专座或老人通道,保障老年人出行的安全。
第三,归属与爱的需求。一个人在社会生活中,总希望在友谊、情爱、关心等各方面与他人交流,希望得到他人或社会群体的接纳和重视,如交结朋友、互通情感,追求爱情、亲情,参加各种社会团体及其活动等等。老年人的这些需求也是非常强烈的。首先,他们需要家庭的温暖、子女的孝顺、享受天伦之乐;其次,老年人也需要参与社会活动,渴望与邻里、亲朋好友的接触和交流,害怕孤寂;还有,老年人也有爱情需求,特别是一些丧偶老人,希望能有一个伴侣与之相濡以沫、共度晚年。
第四,尊重需求。一个人在社会上总希望自己有稳定、牢固、强于他人的社会地位,需要自尊和得到他人的尊重。老年人特别爱面子,自尊心强,特别需要别人对他的尊重,对于他人对自己的态度尤为敏感。这种尊重需求往往也会延伸为老年人注重自己在知识和修养方面的提高,对自身形体、衣着装扮的关注等等。
第五,自我实现的需求。人们希望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充分发挥个人的聪明才智和潜在能力,取得一定的成就,对社会有较大的贡献。老人年也希望为社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和余热,实现自身的价值或未完成的心愿,也从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和成就感。
综合以上,五个层次概括了老年人从生理到心理以及精神层面的各种需求,以“健康、长寿”为核心理念,老年人需要健康的身体、健康的心理、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进取精神,尽量延长健康预期寿命。从“活着”到“享受生活、创造生活、体验更美好的生活”,老年人应有更多的选择、更多的期许,更重要的是以一种全新的姿态重新融入社会、融入自然、融入到自我生命的再造之中,实现身心和谐、人际和谐、天人和谐。
构建和谐的老龄社会,同时也需要我们全社会关注老年人的健康生活!而当务之急就是大力发展专业养老机构,深入开发银色产业,紧紧围绕老年人多方面、多层次的需求提供全方位、高品质的服务、产品以及解决方案。
参考文献:
1.《中国老年人生活质量指数报告》;
2.《老年人生活质量研究的国际动态》;
3.《老年需求:社区养老助老服务的取向、问题与政策研究》。
人口老龄化数字点击
60岁:按照国际通行标准,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10%以上,是一个国家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标志。
1.44亿:2005年,我国60岁以上人口已达1.44亿,占全国人口的11%。我国也是世界上惟一一个60岁以上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
3%:目前,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正以每年3%的速度递增。
30%:据预测,大概到2045年左右,我国60岁以上人口将占总人口数的30%。
1500万:据调查,目前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空巢老人家庭占到了总数的30%至50%。这些家庭中,生活不能自理的高龄老年人达到了1500多万。
之二:探索新型养老方式
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带来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更深一层是生活方式的改变,对于老年人而言,特别体现为养老方式的优化与升级。
老年人生存的基本需求得到解决后,养老方式针对的内容将体现在提高老年人生命质量和生活质量上,其中健康预期寿命、老年人的社会参与和精神文化享受等将是未来一段时期内社会关注的焦点。
满足更高层面的养老需求,对我国传统的养老方式提出了新的挑战,同时也促使我们探索符合中国社会特色的新型养老体系。
养老方式随社会进步不断变迁
养老抚幼是人类再生产和繁衍发展的共同规律,任何民族的生存和发展都必须遵循这一客观规律。由于各民族的生产方式和生活习俗不同,其养老方式有不同的特色。养老方式是指老年人同谁生活在一起、由谁供养和由谁提供服务。养老方式是由一定的生产力和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的,它必然随着社会生产力和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生相应的变化。
养老的具体形式多种多样,但从社会关系上划分,可并为两大类: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家庭养老主要是指配偶、子女、孙子女和其他亲属等为老年人提供养老资源;社会养老的提供者主要包括各级国家机关与组织机构、企业、社区等正式组织,还包括邻居、朋友、志愿者等一部分非正式关系组成的人群。
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社会,子承父业、养儿防老是社会道德体系中的重要信条之一,家庭养老成为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特色。中国有尊重、关心、帮助老人的优良社会风尚,数千年来都把敬老、爱老、养老作为传统美德世代相传,老年人不仅能在物质生活上享受优于家庭的人均生活水准,而且在精神上受到儿孙们的敬重、爱戴,享受天伦之乐。在养老方式上,老年人基本上是同子孙后辈们一起生活,由子女们赡养、照料。
而今,我们已经迈入了现代化社会,工业、服务业成为经济的主导力量,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化,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传统的生活方式、生活习俗随之发生根本转变,养儿防老、天伦之乐等传统理念逐步淡化,养老方式也悄然发生变化:单一由家庭养老的局面开始打破,社会化养老已逐渐发展,并已开始从以家庭养老为主、社会养老为辅,向以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并重的养老模式过渡。
确切地讲,我国从20世纪50年代就已经形成了具有鲜明二元特征的养老制度,在城市地区主要借鉴苏联和其他国家的离退休制度;在农村,困难家庭老人可享受五保制度。
80年代中期,一些家庭方面的研究表明中国家庭规模小型化,同时,由于人口流动和迁移,我国家庭养老能力受到削弱,关于家庭养老的现状、问题和影响因素的增多,主张社会养老的呼声越来越高。最初关于社会养老的探讨是养老院和养老设施机构,随后是社区养老、养老保险和社会化养老服务。这一发展过程似乎较多地受到国际上老年问题研究的影响。
着眼于未来的发展趋势,在我国,养老方式之间的关系概括起来有“结合”说、“主辅”说、“替代”说等几种观点。
“结合”说认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要结合是我们的历史选择而且别无选择。但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相结合的程度主要取决于生产力 的发展水平,取决于生活方式的变化。家庭构成怎样,现在还未能作结论,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生活方式的变化,这种结合将有更好、更进步的形式。
“主辅”说认为居家养老是未来的主流。所谓居家养老,就是以家庭养老为主、社会养老为辅的养老模式的总称。
“替代”说认为家庭养老功能逐渐减弱、社会养老功能逐渐加强的社会发展大趋势无法逆转。在未来的我国老龄化社会中,老年人的供养方式无论经济还是日常生活照料方面,传统的、分散的、以家庭中子女为主要承担者的养老,将逐渐被现代的、统一的、以社会力量为主的养老方式所替代。
针对以上三种学说,我们认为,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有互补的部分,也有不可替代之处。从养老资源供给的角度分析,社会养老与家庭养老,二者缺一不可,完全依靠社会养老不符合我国国情,单一的家庭养老则与社会进步方向相违背。但是,从养老服务功能上分析,社会化养老显然大大优于家庭养老,并且代表了先进的养老方式,有助于提高老年人的生活品质。
适应新形势,养老照顾期待重点突破
进一步,从服务功能上分析养老方式,我们还可将之分为正规养老照顾和非正规养老照顾。正规照顾是指机构内照顾,如敬老院、福利院、老年公寓、老人日托中心、老人家务助理、老人社区医院等。有病、年高或丧偶老人特别需要这种正规照顾。
非正规照顾是指由家人、亲友、邻里、同事或其他社区志愿者提供的照顾。非正规照顾也同样需要一定的专业度,它的优点在于,一方面成本低廉,提供的服务快捷灵活,提供服务者又多为熟悉的邻里朋友,所以较容易为老人所接受;另一方面,非正规照顾能增加社区的关怀感、安全感和归宿感,能培养社区成员相濡以沫的互助精神。
在当前阶段,走正规照顾和非正规照顾相结合的道路,是满足我国老年人不同层次服务需要的最佳途径。
完备服务功能的社区养老是非正规照顾的主流方向;市场化运作的机构养老则是正规照顾的先进模式。
推行社区养老,惠及广大老年人群体
老龄社会的到来,伴随着家庭小型化及“421”家庭、“空巢”老人、独居老人、病残老人、高龄老人家庭日益增多,对家庭养老功能提出了巨大挑战,传统的家庭养老方式已不能满足或保障那些特殊家庭老人的养老需求,家庭养老弊端日显。
另一方面,我国是在经济尚不发达的条件下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的,完整的社会保障体系尚未建立起来,国家没有足够的财力来应对众多老年人的养老需求。因此,建立以居家为基础、依托社区的养老服务体系是我国的必然选择;发展老人社区照顾,成为解决我国老人养老困难的一条现实可行的道路。
一项由专业机构开展的城市居民生活抽样调查显示:“社区养老”赢得了众多市民的欢迎,中国城市中有近七成居民愿意选择这种方式养老。进一步研究还发现,最愿意接受“社区养老”的人群为初高中文化程度、中低或中等收入水平的36~55岁的中老年人。这部分人的经济压力较大,个人积蓄不多,享受社保的水平也较低,因此对未来养老问题往往信心不足。而“社区服务”在收费方面以福利为主,根据老人的生活条件适当交一定的费用,对于生活十分困难的老人则实行无偿服务。因此,这种形式对一些收入水平较低、生活较为拮据的老人来说无疑是一大福音。这部分人对“社区养老服务”寄予了更高的希望,是“社区养老”主要支持者和未来服务和消费的主要对象。
发展社区养老还具有良好的社会效应。例如,通过有效利用社区内的闲置资源,可解决下岗职工和低龄老人的再就业问题。目前我国各城市社区中,都有不少刚从工作岗位上退休下来的低龄老年人和下岗工人,他们是社区照顾老人的重要资源。许多地方实行的时间储蓄就是一种利用闲置资源的有效尝试。时间储蓄就是让社区中身体状况良好的退休人员、下岗工人和有闲暇时间的年轻人,自愿到社区为那些需要照顾的老人提供劳动服务,社区内的年轻老人照顾年老老人,每位为他人提供服务的老人,将来也能享受到他人的服务。这一服务模式,既为低龄老年人发挥余热提供条件,也使那些下岗后暂没有找到合适工作的人员得到就业的机会。
然而,我们同时也应看到,我国的“社区养老”还处在一个刚刚起步的阶段,尤其是很多地区在资金来源和人力资源服务方面还有很多困难,无法完全做到以福利为主,实现低收费甚至无偿服务,这很容易使“社区养老”背离大众服务的本意,成为远离平常人的“贵族服务”。因此,如何解决好这种养老方式的资金与服务问题就成为关键,也只有解决了这些问题,社区养老才是面向社区内所有有需要的老年人,而不只是少数老年人或一些民政对象的“特殊服务”,从而真正做到让每个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
值得欣喜的是,新近出台的《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中,中央政府明确指出,“十一五”期间,要“以满足老年人生活、娱乐、健身需要为目的,以社区街道和基层村镇为重点,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加强老龄事业基础设施建设,为老年人的社会活动创造良好的条件,为老龄事业的发展打牢基础。”这让我们对我国的社区养老发展前景充满信心和期待。
发展专业机构,走市场化、产业化道路
作为正式老年照顾的机构养老,专门为老人提供护理、食宿、照料等服务,其主要形式包括社会福利机构、敬老院和各种形式的老年公寓。随着老年群体的扩大和高龄化,部分老人经济条件的变化和自主意识的增强,选择到老年福利机构,如养老院、托老所和老年公寓的人日益增多。
老年人在养老机构里会得到良好的照顾,及时获得医疗救助,减轻老年人独居的孤独感,儿女也能放心父母的生活起居。特别是高龄老年人,生活逐步不能自理,需要有专人照料,老年机构能担负起这一功能,而具有临终关怀性质的老年机构更是受到越来越多人的欢迎。
但是,当前我国机构养老面临一些问题也亟待解决。首先,我国现有的养老机构严重缺乏,据《中国老龄事业的发展》白皮书的权威统计数据,目前我国城乡建有养老床位数149.7万张,稍微高出老年人口总数的1%,而发达国家则为5%至7%,两相比较差距甚大;另一方面,按照国家统计局2002年发布的有关资料,我国老年人口的失能率约为8.81%(中国老龄科研中心2006年追踪调查得出的数据则高出14%),这样我国就有约1260万失能老人需要不同形式的长期护理,由此可明显看出目前专为老年人提供护理服务的社会机构和设施严重不足。此外,养老机构的规模、服务方式、管理水平也存在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尤其是传统福利机构单一粗放的服务形式已难以适应现实的需要。
微观层面,我国现行的养老院、敬 老院主要以孤寡老人养老为主,带有政府、社会福利性。由于大多数养老院、敬老院的居住环境不完善,生活设施不齐全,专业护理水准欠缺,老年人没有家庭亲情感,没有家庭生活感,大部分老年人不愿意去居住。同时,子女也不愿意把自己的长辈送到养老院、敬老院。
宏观层面,我国仍处于发展中国家,这一基本国情决定了单靠政府出资解决养老保障、养老居所、养老设施、养老服务是不现实的。让更多的老年人得到专业化的正式老年照顾必须走政府支持、企业参与、市场化、产业化运作的道路,以达到高效整合各种社会资源,为不同层次的老年人提供公共以及个性化方面的完备、高品质服务。
老年公寓(或老年社区)是正规化养老机构的一种先进运营模式,代表了未来的发展方向。不过,在我国,老年公寓被很多人误解为少数人的“奢侈品”,不具有普遍推广意义。实质上,真正意义上的老年公寓在我国还未成形,目前大多数项目都是房地产开发商借助“老年公寓”的概念进行市场炒作,一方面钻政策空子,从政府低价获取土地、高价出售房子,中间赚取暴利。另一方面,开发商并未完全按照老年人住宅的标准设计建造老年公寓,也未周全考虑老年人入住公寓后的养老服务和社区持续经营问题。房地产开发商运作老年公寓,更多关注的是房子本身,而非老年人以及养老问题,可谓本末倒置。
养老机构以及养老服务的市场化、产业化发展必须以老年人为本,围绕老年人的住房、医疗保健、精神文化等需求提供人性、科学、专业、职业的服务型产品。
完备的老年公寓应围绕老年人养老需要,整合房地产、医疗、食品、旅游、金融、文化等各行业优质资源,共同打造健康的老年人生活。它是一个家,也是一个社区,既能针对每个老年人生理、心理、精神等状况提供持续的健康生活方案,又能针对老年人不同方面的生活需求提供专项服务。
老年公寓的开发与经营应是一个持续性的老年事业,它面对的受众也应是多层面的,包括不同年龄段的老龄人、不同消费层次的老龄人、现在以及未来的老龄人等等。只要是老年人面对的问题,在这里都能得到最好的解决,而所有的一切又都是按照高效、高质的市场化方式运作,各种社会资源得到最优化配置,并且始终以价值为核心,不断创新养老理念、养老内容和养老形式。
成熟的老年公寓项目中应涵盖社区养老的所有功能,并且更加正规化、体系化。“公寓”是对个性化养老需求的满足;“社区”则是对公共性养老需求的满足,如果两者能够完美结合在一起,并纳入到城市整体发展规划体系之中,从社会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系统设计、全面实施,政府搭台、企业运作、全社会参与,那么我国老龄化社会面对的养老难题将很可能从根本上得到缓解,同时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服务质量的全面提升。
健全养老保障需要大胆创新
养老方式的不断变迁、养老照顾的逐步成熟为老年人养老提供了优越的外部环境和条件,但最让老年人以及即将步入老年人行列的中年人、甚至是青年人深深忧虑的,还不是在哪儿养老、提供什么养老服务等问题,而是谁来养老,养老资源从何处来,我们是否有足够的财富能享受高品质的老年生活。
据《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的一份调查显示,人们对仅靠养老金维持退休后的生活普遍缺乏信心;57%的人觉得养老还得“靠自己另外攒钱”;92.1%的受访者对自己“走不动以后”的生活感到焦虑;而37%的人认为退休后自己生活水平将“严重下降”。
在“未富先老”的国情下,如何切实解决好老龄人老有所养、确保他们的生活质量是摆在我国政府以及全社会面前的一个重大问题。养老保障与养老方式同样需要观念与制度创新,开拓养老新思路,增加新的养老资源,加固我国当前还较为脆弱的养老保障体系。
以下我们介绍一些发达国家实践成功的新型养老方式。
以房养老,反向住房抵押贷款
城市中很多老年人,辛苦一辈子所得的财富几乎只换来了一幢可以居住的房子,但终于拥有房子的老年生活却变得不那么轻松。由于要居住,不可能出售或出租,只能留给后人。然而,对于下一代来说,以独生子女居多的年轻人,可能要面临赡养四个老人,这样的负担也是相对较重的。老龄化的社会里,年轻人的养老负担过重已经是不争的事实,而如果一套房子能提前变现,上对老人,下对儿女都可算是一种折中又可以欣然接受的方式,这就是“以房养老”的新型养老方式。
“以房养老”可描述为“60岁前人养房、60岁后房养人”,主要表现方式为“反向住房抵押贷款”(还有如售房养老、房产置换等形式)。在60岁之前,通过储蓄存款、按揭贷款等形式购买住宅,并在60岁之前还清房款,取得该住宅的全部产权。再在60岁退休养老之时,将该住宅的价值予以流动化。具体的操作方法为:房屋产权的拥有者,把自有产权的房子抵押给银行、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后者在综合评估借款人年龄、生命期望值、房产现在价值以及预计房主去世时房产的价值等因素后,在一定年限后,每月给房主一笔固定的钱,房主继续获得居住权,一直延续到房主去世;当房主去世后,其房产出售,所得用来偿还贷款本息,其升值部分亦归抵押权人所有。
“以房养老”具有多方面的积极意义:一是老年人出售自有住房以养老,有效解决养老资金来源,减轻家庭养老负担,有利于调节家庭经济生活,为家庭拥有资源的优化配置、效用提升提供一种新的思路,二是将养老保险、社会保障与购房养老相结合,为巨额保险资金寻找到安全、收益稳定可靠的投资出路,实现保险金“从养老中来,到养老中去”的新型循环模式,三是激活房地产交易市场,刺激内需,增强中老年人购建住宅、晚年幸福生活的积极性,形成国民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四是倡导老人自我保障,儿女独立自强,不依赖父母的遗产讨生活,减轻老人和儿女的养老负担,将我国两代人间的过度依赖改进为相对自立,组建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型代际关系。
“以房养老、反向抵押贷款”不仅在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被证明是一种成熟的融资方式,而且也是国际上解决老年人养老问题的一种有效方法,已经在很多国家运行十多年,因此,非常值得我国相关机构大胆尝试与借鉴。
护理保险,现代养老保险的新方式
老人护理保险发起于德国,在日本得到广泛而深入的推行。
护理保险的服务对象一般是40岁以上的人,在这个保险群体中,按不同年龄顺序划分出两种保险类型:65岁以上的人为第一类保险对象,这类老人群体年龄高,总体投入的服务劳动量大,但保险期相对短,第二类保险对象是40~64岁的人,这类人在整个保险对象中年龄偏低,其中有相当一部分还在岗工作,因此,总体投入的服务劳动量少, 但保险时间相对长。护理保险费一般由公费和保险对象交纳的保险费组成,各占50%。
护理保险的服务内容主要由直接护理、社会福利与医疗保健等综合性指标构成。在日本,这些服务按两个系列进行,一个是对居家老人的服务,另一个是在养老院的服务。居家养老服务包括“访问护理服务”、“日间护理服务”和“短期托付服务”等。访问护理服务是护理员亲自进入老人家庭中,提供各种养老服务,并按照小时计算服务费用。日间护理服务是接送老人到老年护理中心为老人提供洗浴、就餐、体检和安排康复训练等,这种护理服务主要提供给65岁以上老人,这部分老人只要简单办理手续,每月象征性交付一定的“活动娱乐设施费”就可享受健身服务。短期托付服务则可随时随地将老人托付给有短期服务业务的养老院,为老人提供短期护理服务。此外,在日本护理保险制度中还对护理自家老人的人支付适当慰问金,从而把家庭护理和社会护理有机结合起来。
作为现代化的养老方式,护理保险是在筹划安排好老年人养老生活的同时,把养老保险与老年产业开发和扩大就业等有机结合,从而形成养老保险事业与其它经济活动协调并进、共同发展的局面。在日本,护理保险制度的推行,打开了老年需求市场的新格局。“让老年人同青年人一样享受现代生活”、“将服务首先提供给最有服务需求的老年人”等已成为日本开发老年市场的口号。
我国与日本都是以传统的家庭养老方式为基础的国家,在人口老龄化和家庭小型化发展趋势方面也有相同之处。因此,可参考日本养老保险的思路,结合我国的实际,创新养老保险制度,以应对老龄化社会的挑战。
参考文献:
1.《日本家庭经济制度变迁与养老方式冼拯的思考》。
之三:大力发展老龄产业
关注老年人的健康、关注老年人的养老问题,最终的着眼点应放在满足老年人方方面面的需求上。老年人因其特殊的生活形态、生命特征需要与之相符的产品以及服务,它涉及衣、食、住、行、精神、文化等各个行业,同时又统一于“老年人”这个核心诉求点,因此,它是一个以老年人为本,对各个行业的重新整合以及聚集过程,发展老龄产业大有可为,但同时也是一次全新的探索,是对以人为本、构建和谐老龄社会的创新型实践。
国外商界有句名言:“19世纪发现了女人,20世纪发现了孩子,21世纪发现了老人。”在老龄社会的大背景下,我国的老龄产业因其巨大的市场、优良的盈利性和良好的社会效益,正像初升的朝阳,焕发出勃勃生机。
老龄产业顺应社会发展而生
老龄产业,又称银色产业,是为满足老年人特殊需求而提供相关产品和服务的产业。老龄产业的出现和形成不是偶然的,它是适应社会需求的产物,是由反映这种社会需求的市场需求所带动和形成的,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趋势。
首先,人口老龄化为老龄产业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客观需要和外在的基础条件。老龄化是随工业化、城市化以及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而出现的。工业化、城市化导致生产力水平和社会化程度的提高,人们的生育观开始转变,由过去追求多生多育,变为少生优育;同时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使人口的死亡率降低,平均寿命延长,老年人在人口中的比重上升。可见,人口老龄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产物。老年人对所需商品和服务有着特殊的要求,要求商家能够专门为其设计和生产。如果老年人的数量很少,商家从成本效益考虑,往往不愿意生产,即使有少数商家生产,也难以形成市场规模。而人口老龄化所导致的老年人口比重的上升和数量的增多,造就了一个庞大的老年消费群体,从而为老年市场的形成和老龄产业的兴起创造了条件。
第二,家庭结构的变迁呼唤社会大力发展老龄产业。在传统社会里,供养和照料老年人,是家庭的一个重要功能。但是,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传统的家庭发生了深刻变化。一是多数家庭不再是生产单位,从而导致老年人家庭地位的下降和家庭对老年人照料的困难;二是家庭规模开始变小,家庭代数开始减少,随之,老年人单独生活的家庭即所谓“空巢”家庭增多,这也意味着越来越多的老人往往难以得到家庭的照料。即使是与子女一起生活的老人,也不一定能够得到很好的照料,因为即使子女有孝心,也会由于工作生活担子重,照料老人往往力不从心。家庭结构的变化,要求社会必须承担起照料老人的责任,老年服务的社会化势在必行,家庭变迁呼唤老龄产业的建立。
第三,老年人收入的不断提高,为老龄产业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空间。一个产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其服务对象购买力水平的制约,而购买力是以收入作保证的。发达国家老年人的购买力在社会各年龄段群体中是比较强的。当前,我国老年人所具有的购买力,不仅无法与发达国家的老年人相比,而且与国内在职人员相比也较低。但是,作为一个日益庞大的社会群体,其购买力总和还是相当大的。以城市老年人为例,一是领取退休金的人数占有相当的比例,1999年我国离退休人员退休金总额就已达到2068亿元;二是有相当一部分老年人退休后又重新找到工作,有关机构研究表明,我国城市60~65岁的老年人口中约有45%的人还在业,他们除有退休金之外,还有另外的收入;三是一部分老年人或多或少从子女那里得到一部分赡养费;四是一部分老年人拥有一定的储蓄,据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的一项调查,城市老年人中有42.8%的人拥有储蓄存款。我们还应该看到,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老年人的收入将呈不断增长之势。有人预测,仅退休金一项到2010年就将增加到8383亿元,2020年为28145亿元,2030年为73219亿元。这将为厂商提供巨大的商机,使老龄产业的发展前途无量。
老龄产业应社会文明进步而生,同时对社会经济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发展老年产业能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增进老年人晚年生活的幸福。老年人由于生理心理的变化,有着与其他年龄段人群不同的特殊需求。这种需求突出反映在六个“老有”上,即“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乐”,需要社会提供适合其需要的特殊产品和特殊服务,以使其生活质量不断提高。而这些需要的满足,都与老龄产业的发展密切相关,也就是说,发展老龄产业,对于老年人的晚年幸福至关重要。
发展老年产业有利于刺激需求,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老年产业的发展对国民经济的促进作用,首先表现为增加了商品的种类,扩展了服务的领域,促进了市场的繁荣,增加了社会的财富,扩大了就业的渠道,推动了经济的增长;其次表现为通过发展老年产业的关联效应和连锁效应,促进了其他产业的发展,比如说要做老年教育,需要有 教育设施;要做老年医疗,需要有医疗卫生设施等等,这刺激了生产资料市场,给经营生产资料的厂商带来商机,促进生产资料生产的发展。
发展老年产业有助于扩大就业领域,缓解就业压力,维护社会稳定。我国在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就业压力很大。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劳动年龄人口的绝对量还会增加,每年都有数量很大的新生劳动力需要就业;经济体制改革要求国有企业必须实行下岗分流,减员增效,导致一大批职工下岗,这些人需要重新就业;发达国家一般每千人平均有50个企业,而我国即使把个体户按每10个折为1个中小企业计算,每千人平均企业数仍不到9个。中小企业数量少,使得就业岗位增加困难;我国的城市化程度低,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展,有大批农业剩余劳动力需要转移出来就业,导致就业形势十分严峻。要解决就业问题,就需要创造就业岗位。而老年产业作为一个新兴行业,涉及的范围广、层次多、产业链长,可为社会创造大量的就业岗位。
发展老年产业有助于增进社会的文明程度和推进社会进步,更好地建设和谐社会。社会的文明、和谐社会的构建,体现为老年人平等地享受经济发展的成果和充分参与社会生活的权利。联合国“1999年国际老人年”的主题就确定为“建立不分年龄,人人共享的社会”。在当今社会里,老年人既是发展的参与者,也应是发展的受益者,他们的传统地位应得到尊重。和谐的老龄社会,应满足老年人的交通、住房和通讯等方面的特殊需要,实现资源的共享,共享包括生存资源的共享、发展机会的共享、社会成果的共享。要实现这些共享,都离不开老年产业的发展。只有发展老年产业,才能为老年人的发展提供机会、创造成果,使共享成为可能。
发展老年产业有利于减轻和克服老龄化带来的负面影响。例如,通过开发老年人力资源,不仅可满足老年人老有所为的需要,而且缓解了劳动力的不足,降低了社会负担,同时还可以增加老年人的收入,减轻其他劳动人口的负担,使社会可以拿出更多的资金用于发展生产。对因养老而加重社会负担问题,我们不能只看到负担,还应看到因老年消费扩大所带来的巨大商机。从已经进入老龄化的国家来看,通过开发老年人力资源,延长人均劳动时间,以及由老年消费市场的扩大所带动的老年产业的发展,能够减少和消除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不利影响。
老龄产业蕴藏巨大金色商机
老年人经济收入的不断提高必然带来购买力、消费品质的逐步升级。据国家相关部门统计数据表明,老年人中年收入在5000~8000元为温饱型消费,其购买能力相对不足;年收入在8000元~1.2万元,由温饱型向小康型过渡,具有一定的购买力,开始对品种、质量、品牌、档次关注;年收入在1.2万元以上的属于小康型消费,他们要求生活舒适,对服饰品牌、饮食、休闲保健以及生活质量等有着较高的追求。目前,我国大部分城市中的老年人已经开始步入小康型消费。
专家预测,几年之后,当现在50多岁的人进入60岁以后,老年市场的巨大购买力将会充分地显现出来。这批人中有许多人事业有成,退休金和储蓄存款比现在60岁以上的老年人有很大的提高,现在所谓的老年人高档消费如旅游、休闲购物、保健、敬老院等在10年之后将变成普通消费。
随着老年人购买力的日趋增强,我国庞大的老龄人群已经形成一个结构多元、规模可观的消费需求。据有关专家估计,目前每年我国老年人市场需求为4000亿-6000亿元,2010年将达到1万亿元。
然而,与巨大的市场需求相比较,我国目前每年为老年人提供的产品不足1000亿元,这意味着我国老年人市场蕴藏着高达5000亿元的巨大商机!
除了数量上巨大的发展空间外,我国老年产业在细分产品(服务)上也尤为紧缺。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会长李宝库指出,老龄产业是涉及医药、房地产、金融、保健、食品、服装、保险、旅游等十多个行业的综合产业,我国老龄产业在医药、医疗、保健品方面有所发展,但在其它很多方面还处于起步阶段,几乎还没有一个细分产品和服务分离出来。
通过调查,我们还发现,目前在市场上,老年人日常生活所需的商品品种较单一,有的甚至短缺。比如适合老人穿的轻便布鞋、粗线袜、适合老人体型的服装等,一般商场极少能够见到。房屋设计和装饰装修也没有考虑到老年人的特殊需求,房门偏小,有的甚至连轮椅都不能通过……而在一些发达国家,老年人则是市场的“宠儿”。厂商为了迎合老年人的需要,千方百计发展老年人商品和服务市场,像适合老年人假牙咀嚼的口香糖、自动配药服药定时器、配备特大按钮的老年专用手机等。在不少地方,满头银发的老人代替了妙龄女郎,成为品尝酸奶的模特,老年人商店,老人玩具公司、老人旅游公司等也相继出现。
此外,我国老年人最关心的养老服务行业也频频告急。据调查,在物质基础较为雄厚、“银色产业”发展较早的上海,共有养老机构近400个,而床位仅能满足现有老年人口1%的需要,而且规模小、设备简陋;天津市约10万名老人有入住老年公寓的愿望,而床位只有4000多张;而在首都北京,更是存在着近10万张床位的巨大缺口。另据统计资料表明,我国约有3250万老年人需要不同形式的长期护理,但目前专业的老年人护理机构及护理服务还不成气候,一是数量少,二是服务质量差强人意,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透过以上信息数据,我们可看出,虽然我国老龄产业面临着巨大的发展机遇,但目前仍处于初始发展阶段:一方面,老年人的需求十分庞大,也十分迫切;另一方面,老年产品和服务的有效供给严重不足,整个产业尚未在国民经济中形成一定的产业规模和产业链。这预示着,我国老年产业是名副其实的“朝阳产业”,其中蕴藏着巨大的金色商机。
如果说过去的30年开发最成功的市场之一是少儿产业,那么21世纪将会是老龄产业和少儿产业并驾齐驱的时代。
以人为本,大力发展老龄产业
老龄产业是以年龄以及由年龄决定的消费特征为标志而划分的产业,它包括传统老年产业如服装、食品、特殊商品、交通、保健、老年福利设施,以及现代老年产业如娱乐、旅游、住宅、保险、医疗护理、社区服务业、老年教育、咨询服务、老年人再就业等多种行业。
大力发展老年产业,首先要了解老年人的市场群体构成、消费特征以及消费规律等。
依据年龄阶段划分,老年消费市场的构成大体可分为三类,一是高龄老人市场。主要指80岁以上生活自理能力较差或不能自理的老人,他们的主要需求包括护理服务、特需商品、医疗、精神慰藉等产品及服务;二是健康老年人市场。他们的主要需求有自助生活辅助 用品、保健品和相关服务,如电子呼救器、代步器,以及提供医疗康复场所、心理咨询场所等;三是低龄老年人市场,他们更多需要的是适合自身特点的消遣、休养、娱乐产品和服务等,以及发挥余热,学习和再就业的服务场所。
老年人消费特征不同于其他社会群体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自主消费占主导,以生存必须的客观需求或服务为主,老年消费品市场的价格弹性较低;二是消费人格成熟化。表现为成熟的消费动机、理性的消费观念、稳重的消费性格、节俭的消费作风和务实的消费行为等,三是消费的主动性。老人一般都有自己的积蓄,因此,可自主选择消费的产品和服务类型;四是消费对象的高度专注。老人消费专注更多地倾向于健康导向,“健康”是老年人消费的核心主题;五是消费时间的自由性。
老年人的消费规律主要与年龄阶段紧密相关。随着年龄的变化,老年人的需求层次差异显著,消费结构表现为明显的非同质性。一般情况下,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一方面,对家庭和社会的依赖程度增强,自我满足需求的综合能力趋于弱化,其中,自我满足需求的生理能力和心智能力呈绝对下降的趋势,经济能力情况复杂多样;另一方面,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需求范围扩大、需求取向多元化、需求更加趋向于专业化。每个老年人的生理、心理、精神状况在不同的年龄段的情况也不尽相同,因此需求的产品与服务也表现为多样性、个性化,这就需要量身定做、科学匹配。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在现实世界中,个人有许多需要”,“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由于老年人需求的多样性、变化性,使得老年产业所涉及的领域十分广泛。老年产业涉及到各行各业。如与老年人医疗保健相关的医疗保健业;为老年人居家生活提供服务的家庭服务业,专为老年人休闲娱乐服务的旅游业和娱乐业;专为老年人继续学习提供服务的教育业。老年人的需求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而变得越来越细,越来越多。如何满足老年人的这些需求,将是老龄产业发展的强大驱动力。
多层次、多样性的老年人需求及衍生而出的相关产业,包括急迫需求的、特殊需要的,传统的、现代的等等,那么应如何处理好它们之间的发展关系呢?
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主任台恩普指出,目前我国老龄产业正处在起步阶段,各地情况也不尽相同,应该先满足老年人最为迫切的需要,做好与他们生活最为贴切的几项工作。“空巢”家庭、高龄老人的家庭照料和医疗护理是老年人,特别是高龄老人的第一需要,而且随着人口老龄化,这种特殊需要将会越来越突出;其次,为老年人特需的用品,包括老年人饮食、起居、衣着、旅游、文化娱乐等方面;之后,再带动整体老龄产业的发展。”
而对于传统老年产业与现代老年产业之分,实质上是一个老年产业不断升级的过程。传统是基础,多集中于物质需求方面;现代是拓展,逐步涉及精神文化层面,但他们的核心是同一个,这就是老年人,因此重点是以老年人为本,发挥彼此之间的集聚效应,从整体概念出发,无论是什么行业,萃取其精华,最大化为老年人服务。例如在为老年人提供住宅产品的同时,结合老年人的需求,向其提供人性化的社区服务、医疗服务、娱乐健身甚至旅游、金融等相关产品和服务。这其中涉及到房地产、医疗医药、旅游、金融等各个行业,但又不是独立地发展这些行业,而是将之纳入到老年产业的统一体系之中,在一个共同的事业平台上,明确市场定位和核心价值诉求,以形成统一的产业形象和品牌凝聚力。
走有政府支持的市场化之路,不断将我国老年产业推向深入
老龄产业前景广阔、普遍看好,但我们对它的认识却需要一个过程,理想与现实之间还有一段很大的差距。当前,制约我国老年产业发展的因素依旧存在。主要方面有,一是认识缺陷。很多企业认为老年产业投入大、风险高、资金回收周期长、回报低,从而采取观望态度,制约了产业的发展;二是政策“不落地”。政府只有原则性的政策,在老年产业所涉及到的生产、流通、经营、消费等各个环节,缺少配套的、可操作性的政策支持;三是规模层次“小而低”。现阶段传统老年产业涉及的产品及服务单一、层次低,主要在衣食、居住和医疗保健方面提供低层次的服务,而现代老年产业涉及的老年人的文化娱乐和精神享受方面的产品和服务没有得到很好开发;四是产业标准缺失。目前市场尚未实现规范化和标准化的运作模式,例如家庭服务业中的服务标准等问题大量存在。
如何克服这些制约因素,很多专家学者给出了积极建议,概括起来可以表述为“走有政府支持的产业化、市场化发展道路”,在外部环境与条件方面,以下两点尤为重要。
一是要转变观念,认识市场,强化老龄服务业的产业性质。老龄产业是我国老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老龄社会事业、老龄福利事业、老龄慈善事业等主要依靠国家、企事业单位、社区、慈善机构等进行投入的老龄事业有着本质的不同,它主要依靠市场力量满足老年人的物质和文化需要,是老龄事业中利用市场机制运作的一种制度安排。因此,我们首先应改变计划经济时期仅仅把老龄服务当作社会福利事业的旧观念,明确老龄服务业所具有的产业性质,努力推进其产业化、市场化和社会化的进程;改变老年事业由政府独家包揽的局面,允许、鼓励民间和社会的广泛参与,促使老年产业主体多元化;除政府外,应鼓励社区、集体、个人合资和集资兴办。要改变由政府单一拨款的投资方式,建立全方位、多层次、多渠道的投资机制,为老龄产业的发展筹集更多的资金。
兴办老龄产业起步艰难,尤其是场所、资金问题是兴办老龄产业不可逾越的障碍。在起步阶段,国家的投入必不可少,政府应向筹措养老保险金一样通过各种渠道建立老龄产业发展基金,提供必要的土地场所,建设一些必要的服务设施。同时也要改变政府单一的投资模式,把国家投资与社会投资有机地结合起来,鼓励社会团体和个人通过股份制、股份合作制、会员制等方式,投资兴办老龄产业。
第二,国家应制定必要优惠政策,大力扶持老龄产业发展。老龄产业作为新兴产业,在我国目前还仅仅处于起步阶段,还是一种幼小产业。虽然其发展潜力很大,但在其幼小阶段,一方面,由于人们对该产业的产品有个认识过程,产业成长会受到市场初期需求不大的限制;另一方面,由于产品刚刚推出,各项费用高、成本大,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需求。这样,其利润往往比较低,甚至有的企业还会出现亏损。如果没有政策上的扶持,就难以吸引人们对该产业进行投资,该产业也就难以发展起来。同时老龄产业由于其服务对象的特殊性,特别强调社会效益,企业除了必须考虑自身利益外,还要重视所提供产品和服务的公益性,这就容易导致开发成本上升,而经济回报降低。如果没有政策优惠,企业无利可图,就难以为继,产业的发展就会受到影响。因此,老龄产业,特别是在其起步的幼小阶段,需要从政策上给予培育、扶植,以促使其成长、壮大。政策优惠包括多个方面,如项目审批、用地审批、信贷优惠、税收减免、公用事业收费等。在项目审批方面,应在法律和政策许可的范围内,简化立项和审批手续;在税收方面,可根据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的有关文件精神,对新开办的从事老年产品生产和服务的企业实行减免;对利润偏低的企业,可享受照顾性税率;对提供养老服务的机构,免征营业税等;在信贷方面,银行对从事老年产品生产和服务的企业应放宽贷款条件,并给予低息照顾。在公用事业收费方面,应努力降低从事老龄产业的企业的支出费用,尽量减免有关行政部门征收的各种杂费。
市场化、产业化、国际化运作是我国老年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在初级阶段,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扶持、积极引导、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老龄产业,既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社会事业,同时蕴藏着巨大商业价值,投入其中的组织机构,一方面要有远大的事业理想,真正想为我国的老龄社会作一些具有探索性、挑战性和创新性的事情;另一方面应善于高效整合各种社会资源,参照国际先进标准和运营模式,围绕着老年人的需求,一点切入、全盘规划、重点培育消费观念、推行整合式营销,实现产业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银色产业与经济发展》。
2007年的“两会”上,人口老龄化成为一个重要话题。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今年将发展老龄事业,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人口老龄化问题使老年人及老年人的生活品质、养老保障、物质与精神产品需求等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老龄社会的到来,尤其要处理好老年人与社会、经济、自然等的和谐关系,让每个老年人都享受到健康、幸福、美满的晚年生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
老龄社会应成为老年人的“天堂”
当一个社会60岁以上的人口占到10%,这个社会就步入了老龄社会。20世纪以来,由于生育率的下降和存活率的提高,绝大多数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的老年人口无论是绝对数还是相对比例都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增加,相继迈入人口老龄社会;进入21世纪,人口老龄化趋势更加迅猛,据联合国有关数据显示,全球目前65岁及以上老人每门净增75万,而未来20年,每月将净增200万。到2050年,除非洲外,全球其他各洲的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的比例将超过或接近20%,欧洲将接近30%。与人口老龄化相伴随的是人口高龄化。据预测,2050年,全球80岁及以上人口增至3.7亿,占65岁及以上人口的25.4%。
至1999年10月,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占总人口的10%,中国正式步入老龄社会。截止到2006年,我国老年人占全国总人口的10.5%,占世界老年人口总量的20%以上,这就意味着世界上每五个老人中就有一个是中国老人。预计到2010年,我国老年人口将达到1.74亿,约占全国总人口的12.78%,其中,80岁以上高龄老年人将达到2132万,占老年人口总数的12.25%。根据预测,我国人口老龄化高峰期将在2030年到来。
增长速度加快、数量增大、高龄化更加显著这三大特征代表了全球以及中国老年人口的发展趋势。目前,全世界60岁以上老年人口近6亿,预计到2050年将增加到20亿,每年以2.4%的速度递增;中国目前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约1.43亿,预计到2050年将达到2.8亿,每年以3%以上的速度递增。
当一个社会以“老龄”命名时,意味着老年人群体在这个社会中占有很大的比重,他们的生命质量、生活状态在某种意义上反映着社会的整体文明程度,他们在社会生活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对于现阶段的中国,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尤其不能忽视老人群体,老年人是社会的宝贵财富,同时蕴藏着巨大的消费潜力。一个完美的社会,应该成为儿童和老年人的天堂:让小孩受到最好的教育,让老年人享受最好的福利、过上最好的生活,而青年以及中年人则应担负起家庭的重任,成为社会的脊梁。从个体生命成长的规律看,谁都会有老的一天,关注老年人的今天就是关注中年人以及青年人的明天!一个人奋斗一生、辛劳一辈子,能有一个安详、美好的晚年,是个人之福、家庭之幸、社会和谐、美好的重要象征。
中国传统文化中,孝为百善之首。《论语》中说,孝为仁之本。孝敬长辈是中国人最基本的品德。在新的时代中、新的经济社会环境下,怎样“孝”、怎样“敬”,怎样养老,这不仅是个体家庭的事情,同时也是社会大家庭共同面对的命题。因为我们已经不是农业时代、封建社会,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迁,生命形态、生活结构也随之变化。最突出的一点,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化,而人的独立性越来越强,青年人有青年人的生活,中年人有中年人的生活,老年人也有老年人的生活。老年人不仅需要家庭生活,也需要社会生活;老年人的物质、文化需求越来越多样化、个性化,满足这些需求需要引入市场机制、走产业化道路,加强养老的基础设施和完备功能建设。因此,让和谐社会成为老年人的天堂需要个人、家庭、社会、政府等各方力量的共同努力!
健康长寿是高品质老年生活的标志
什么是高品质的老年人生活?其中有两个重要指标:一是长寿,一是健康,两者缺一不可。仅仅延长生命而不增加生活质量是没有意义的。长寿并不是最终目标,健康长寿才是人类追求的目标。这一点已成为共识。健康长寿实际上是“成功老龄化”、“健康老龄化”的代名词。健康长寿就是指在寿命延长同时亦延长健康期,或者在增加寿命的同时也使健康期相应增加甚至健康期增加更多,健康长寿研究越来越受到广泛重视。
20世纪以来,由于公共卫生、营养、饮用水和医疗条件的改善、疫苗和接种的普及、抗菌素的应用、慢性病药物治疗的发展,人类预期寿命有了很大幅度的增长。仅仅一百年内增加的预期寿命就等于或大于人类从青铜器时代到19世纪末4千年增加的总和。老年人的预期寿命也有了很大幅度的提高,特别是发达国家。比如,美国目前男女65岁老人的预期寿命分别为16和19年,而在20世纪初分别为11和12年,男女65岁老人的预期寿命分别增长约40%和60%。
然而,老年人口的增多和人类寿命的延长是否必然伴随着老年人健康状况的改善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呢?通过对有关资料的搜集,我们发现,目前对老年人健康长寿的研究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一个方面是健康预期寿命研究。要研究健康长寿,研究者首先要解决健康长寿的测度问题。较为常用的就是健康预期寿命。健康预期寿命可以基于一般生命表或多状态生命表从健康的不同维度得到反映不同维度的健康预期寿命,比如,无残障预期寿命、无病预期寿命等;也可以基于隶属等级模型同时计算出反映健康多个维度的预期寿命。人类在20世纪的寿命确实延长了很多,但寿命延长的同时,残障期是否延长了?目前有三种理论。一是Fries等(1980)提出的疾病期缩减理论,即随着存活率的改善,残障的患病率将降低,从而导致残障期或患病期缩短;第二种理论与此正相反,认为由于死亡率的下降,残障期将增加。这种理论认为人类整体存活率的提高主要是由于健康较差群体存活率提高的缘故,而那些健康比较差的人群的残障率或患病率较高,因此,最终导致残障和带病比例增加从而使残障期和带病期的增加;第三种理论是混合理论。这种理论认为由于医疗技术的进步,从慢性病到严重残障的演变进程会放慢,因此,严重残障比例会减少,但低度或中度残障的比例会增加,从而在寿命增加的同时,低度或中度残障的时期也会增加。哪一种理论更好地反映了目前或未来的变化还有待于进一步考证。
另一个角度是考察生命最后阶段的生活质量,缩短老年人生命最后阶段的痛苦期也是健康长寿的目标之一。
再有是对百岁老人的研究。百岁老人是研究健康长寿的好素材。平均而言,百岁老人虽然各种生活自理能力和老年痴呆的比例比非百岁老人高,但百 岁老人之间的健康异质性也很大。研究表明,确有一些百岁老人的健康状况很好。比如,Hagberg等的研究表明,日本百岁老人中有15%的人的认知功能很健全,瑞典的比例则更高,芬兰的研究也显示了这一点。
以上三个领域中,除研究健康长寿状况及其变化外,更为主要的是健康长寿影响因素的研究。众多研究结果显示健康长寿的预测因子包括:保持良好的预防疾病的行为、乐观、有经济保障和社会、家庭支持,以及人类在生物医学、生物人口学、基因学等方面研究取得的重要突破等。
从以上影响老年人健康长寿的因素看,让世界以及中国的老年人享受高品质的老年生活,涉及到经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它与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社会保障、科技水平、文化程度等紧密相关,进而深刻影响到老年人群体的心理、生理状况以及精神面貌等,实现“健康、长寿”的美好愿望,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以老年人为本,集合方方面面的要素,为老年人服好务,让老年人享受到最好的待遇、福利,以及科技文明成果等。
关注老年人的生命质量与生活质量
让全社会关注老年人的长寿与健康问题,重在提高老年人的生命质量与生活质量。
“生命质量”是指生命体的结构、形态和功能的优劣程度及其生存、繁衍、发展的能力,是一个生理学概念;“生活质量”是指人在社会环境中生存的状态以及享受物质文化生活的程度、实现自我需要的层次高低等,它是一个社会学概念。
生命质量与生活质量密切相关,或者说生活质量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生命质量,所谓健康自然长寿,但长寿未必健康。从年龄上划分,60~70岁、70~80岁、80~90岁以及90~100岁的老年人,在同等条件下其生命状况有着明显差异,但实践表明,通过改变生活质量可以优化生命质量。因此,从实际入手,我们最应关注的是老年人每一天、每一日的生活质量。
国际上对生活质量的评价多数倾向于使用与“健康”相关一系列指标,主要包括有无某种疾病诊断结果、生理功能(如血压)、心理和认知功能、躯体功能(如生活自理能力)、健康感受(如健康自评)、社会功能(比如社会交往的性质和范围)等等。
这其中又分为主观方面和客观方面。绝大多数学者认为,生活质量既应包括主观感受也应包括客观评价,两者缺一不可。环境、社区、邻里、家庭、收入都决定着生活质量,但这些客观指标不能充分揭示老年人对生活是否满意、是否顺心。同时,仅仅知道主观感受对于制定何种政策和如何实施干预介入也是不够的。在两者之间的比重方面,越来越多的人认为,主观感受应在生活质量评估中占相对较大权重。
关于老年人生活质量的研究,西方学者介入得比较早。Lawton(1991)强调生活质量在结构上应包括评估、个人标准、社会规范、人与环境、时空等五个方面;而在内容上应包括行为能力、感知、环境、心理四个方面。Kahneman等(1999)提出了生活质量应包括五个层次的内容:外部条件(比如收入、邻里、住房等)、福康的主观评价(比如自评满意不满意)、一贯的情绪状态(乐观/悲观)、行为的生化和神经基础。
目前,尽管生活质量应该包括哪些内容仍没有一致意见,但许多研究者认为生活质量应该是一个多维概念,至少应包括躯体健康、自理能力、认知功能、心理健康、社会交往、家庭情感支持、生活满意度、健康服务可获性、经济状况、业余生活、幸福感等方面。生活质量的多维性同时也促进了交叉学科的研究。
在我国,身体健康状况下降是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与此相关的心理、膳食和社会因素也不容忽视。随着年龄增高,老年人大脑功能减弱,心智功能需要改善,膳食结构也亟需调整。研究表明,我国有1/3左右老年人存在失落、孤独、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需要调适。调查发现,老年人能量摄入偏高,是标准的121%,脂肪摄入量占能量的34%,而微量营养素则摄入不足。城市部分老年人体重超重,农村部分老年人则存在营养不良。不合理的膳食还导致了冠心病、高血压及糖尿病的发生。忽视个体在体力和智力上的差异,“一刀切”的退休制度,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老年人才的丧失和社会参与率低,使老年人过早处于被“养”起来的生活状态。庞大的老年人群,漫长的老年期,单调的闲散生活,应引起全社会关注。
生活方式对我国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影响也非常大。据科学研究表明,在老年期,那些具有上进心、参加健身锻炼、饮食平衡、良好心态的老年人具有较好的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而且老年人只要坚持这种良好行为,躯体功能是可以得到改善的。经常吸烟的人的死亡率高,每天少量饮酒的人比从不饮酒的人更健康、更容易长寿等等。这些研究显示改变老年人的生活方式有利于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在我国,打造高品质的老年人生活以“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为基本原则,将之落到实处,需要从老年人的物质生活、精神文化生活、健康水平、生活环境、享有的权益和权利、老年人自身素质等方面进行研究和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这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也是一个系统工程。
中国城市老年人群生活质量现状分析
2005年,一份名为“中国老年人生活质量指数”的研究报告,通过对我国京沪穗在内七个大中城市两千多名60岁以上老年人进行实地调研,以量化的形式描绘了我国城市老年人群的生活质量现状,其中的几个主要结论值得我们关注。
结论一:平静满足,乐观期待未来是我国老年人的主要情绪。
调查显示,有八成老年人表示自己目前平静满足或积极乐观;77.8%的受访者满足于现状,并且有6成的受访者对个人未来经济状况变化持乐观态度。
在幸福感方面,78.4%的受访者感觉幸福或比较幸福。受访者认为幸福的含义包括拥有健康的身体(38.7%)、幸福美满的家庭(19.7%)和良好的个人经济状况(16.6%)。
结论二:个人经济状况和社会安全感的重视程度与现状满足之间的差距是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的主要负面因素。
调查显示,目前制约老年人总体生活满意度升高的最主要的负面因素是个人经济状况和社会安全感评价。
安全感对于老年人来说不仅仅意味着治安安全还包括对社会性事务的适应能力带来的安全感以及经济充裕带来的安全感等等。老人的社会安全感缺乏主要源于居住区域人口素质低、外来人口多等问题带来的不安全感受,这个比例达到28.1%,其次是个人的经历,社会风气变差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占到9.7%。而经济安全感缺乏主要表现在对未来经济状况的忧虑。在对未来的忧虑中,有17.8%表示忧虑未来经济状况恶化不能 支付医疗费用,有17.6%的人忧虑疾病导致的经济困难。对经济状况的忧虑使得他们转向对社会保障的强烈关注并寄予很高的期望。
结论三:老年人“重子女,轻自己”,在家庭中的权威性角色弱化。
在老龄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家庭代际重心已经发生转移,现代尽孝已经逐渐向社会意义转变。为了给子女创造社会竞争条件,老年人对家庭提供各种服务,付出了较多的财力、物力和体力、精力。这次调查显示,老年人和家人的交流频率不高,并且大部分老年人(91.5%)都或多或少会给子女进行经济支持,而且其中有1/4(25.1%)的受访者认为压力较大。尽管如此,老年人对于子女孝顺程度的评价却比较高,略高于比较满意。说明老年人“重子女,轻自己”,对子女的压力比较理解,甘愿为子女牺牲。在对家庭付出的同时,老年人考虑问题也是围绕子女转。表现在对待养老问题、再婚问题上多会为子女考虑。有66%的受访者对于第三方赡养老人的方式表示理解,在再婚问题上3成表示反对,其中1/3是担心会给子女丢脸而反对再婚。
在家庭生活中,调查显示老年人的家庭权威性角色正在弱化。主要表现在家庭话语权方面,能够征求老人意见并听取意见的晚辈仅4成左右。同时也有数据说明,老年人的家庭权威角色正在向社会性的角色转变,83.6%的老年人表示受周围人尊重的程度较高,同时他们对于社会的尊老爱老风气也比较肯定,分值超过3分(5分满分)接近于比较满意。在一定程度上,社会尊老风气的良好程度也许可以弥补自身角色在家庭地位中的转变带给老年人的心理失落。但是从提升老年人自身价值人手,鼓励“老有所学、老有所用”,提升老年人的社会地位、家庭地位也应被重视起来,这不仅是老龄化社会的要求也是解决老年人心理问题的一个有效途径。
结论四:自我养老信心不足,抑制型消费为主。
目前60岁以上的老年人出生于建国前,在建国后经历过大锅饭的时代,在改革过程中又很少有收入高速增长的经历,生活来源主要依靠“死工资”,因此这一代老年人自我供养能力低,在经济上仍然处于社会的弱势地位,通常依赖思想较为严重,缺乏自我养老意识,多数把希望寄托在社会或是家庭上。
调查显示,对于受访者来说在生活上目前帮助最大的是家人(56.4%);未来最应依靠的人也是家人(65.5%);除了家人和自己以外,也有13.6%的人认为最应该依靠政府。
经济上的信心不足,除了表现为对家人和政府的依赖还决定了老年人的消费观仍然是抑制型消费为主,表现在34%的受访者基本上只买生活必需品,7.1%的受访者是“尽量储蓄,有能力也不消费”,而仅有9%的受访者是“能花就花,不考虑储蓄”。
结论五:关注社会事务,但多为被动参与;生活内容单一,存在数字鸿沟。
调研数据显示,老年人除了对保障以及安全问题比较关注以外,对于下岗就业、环保、经济发展水平等问题也都给予了一定程度的关注,说明这一代城市老年人对于社会热点问题的敏感度和关注度都是比较高的。但是他们的生活内容比较单一、被排斥在社会生活之外的状况比较严重,表现在85%的老年人每天最重要的事情是看电视,61.8%的老年人的生活中家务劳动成为主要内容。这说明老年人的休闲生活过分依赖媒体,被动接受多,对文化娱乐活动和公益活动参与得较少;也说明他们还缺乏休闲的心理准备和休闲技巧的储备,还不会享受闲暇。
和年轻人相比,老年人的数字鸿沟比较明显,表现在老年人的家庭现代化设备的拥有率和使用率都比较低,除了电视以外,电脑、手机、数码相机等的拥有率都不高,最高的手机拥有率是40%左右,但是会使用的比例不高。
对社会事务的参与性较少、生活内容的单一以及较深的数字鸿沟使得老年人的适应能力不高。调查显示,在对于新理念、新意识的适应性以及对于社会变迁速度的适应性上都有近1/3的受访者表示适应比较困难。
以上一些调研结论均侧重于我国城市老年人对生活质量的主观评价和感受,如幸福感、安全感、对未来生活的信心以及在家庭中的地位角色、参与社会事务的程度等等。综合而言,在外部环境方面,我国的社会保障(医疗、保险、退休金等)、养老体系亟待大力完善,在为老年人提供一个安全、舒心的生活环境时,解决老年人在养老方面的后顾之忧。而最为关键的还是内部因素。如用质量来衡量,我国城市老年人已解决“温饱”等基本物质生活需要,虽然大部分人表现出“知足常乐”的平静态度,但从老年人“健康”的综合评价指标看,还有很多缺失,最突出的莫过于我国老年人精神生活单调、社会活动稀少、缺乏自主、自立精神及对老年生活完整、科学的规划。这也意味着我国大部分老年人仍处于被动“养老”的阶段,被动地接受生命一天一天老去,而在当下的环境中很难有主动作为和根本改变,这也尤其暴露出我国专业养老机构的匮乏,如上所述,打造高品质的老年人生活是个系统工程,而传统意义上家庭养老和福利性质的社会养老,很难全方位、个性化满足老年人的生活需求。
以老年人为本,全面认识老年人多样性需求
构建健康、高品质的老年人生活,需要以老年人为本,综合分析老年人的各种需求。
总的来说,老年人的需求具有多样性,既有个体性,又有社会性;既有物质的,又有精神的。美国著名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把人的各种需求归纳为五个层次,这就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尊重需求、归属与爱的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老年人也有这五个层次的需求,根据老年心理的特殊性,有关专家将之总结如下。
第一,生理需求。这是一切需求中最基本、最优先的一种需要。它包括人对食物、水、空气、衣服、排泄等的需要,如果这一类需要不能得到满足,人类将无法生存下去。老年人也有这些基本的需要,但以“健康”为标准,老年人的生理需要有其特殊之处。例如,在食物方面,老年人更注重保健,对饮水和空气环境的需求也更讲求洁净、新鲜、卫生;在服装方面,老年人需要与自己年龄相符的服饰,讲求宽松、轻便、保暖、透气和适用;由于其身体机能的衰退,老年人更需要方便、舒适、无障碍的卫生间。
第二,安全需求。在人们的生理需要相对满足后,就会产生保护自己的肉体和精神,使之不受威胁、免于伤害、保证安全的欲求,如防御生理损伤、疾病,预防外来的袭击、掠夺、盗窃,避免战乱、失业的危害,以及在丧失劳动力之后希望得到依靠等等。老年人的安全需要较之其他人群更为迫切,尤为集中在医、住和行这三个方面。在医疗康复保健方面,老年人希望老有所医、老有所乐、健康长寿。一旦生病,希望能 及时得到治疗,能就近看病和看好病;还希望生病期间身边有人护理和照顾;另外就是希望有人指导他们加强平时的健康保健,使其不生病或少生病。老年人的居室要求稍宽敞一些,以便于行走和活动,室内要求通风、干燥、透光;内部设施要便于老年人使用和行动,比如卫生间要有扶手和坐便器之类,楼道要安装栏杆和扶手,以防其摔倒;居住楼层不宜太高,以便于老年人进出和下楼活动。老年人出行的安全尤其重要,一般需要有人伴护,以防途中摔倒或突发病情,公共场所和交通工具也需设老人专座或老人通道,保障老年人出行的安全。
第三,归属与爱的需求。一个人在社会生活中,总希望在友谊、情爱、关心等各方面与他人交流,希望得到他人或社会群体的接纳和重视,如交结朋友、互通情感,追求爱情、亲情,参加各种社会团体及其活动等等。老年人的这些需求也是非常强烈的。首先,他们需要家庭的温暖、子女的孝顺、享受天伦之乐;其次,老年人也需要参与社会活动,渴望与邻里、亲朋好友的接触和交流,害怕孤寂;还有,老年人也有爱情需求,特别是一些丧偶老人,希望能有一个伴侣与之相濡以沫、共度晚年。
第四,尊重需求。一个人在社会上总希望自己有稳定、牢固、强于他人的社会地位,需要自尊和得到他人的尊重。老年人特别爱面子,自尊心强,特别需要别人对他的尊重,对于他人对自己的态度尤为敏感。这种尊重需求往往也会延伸为老年人注重自己在知识和修养方面的提高,对自身形体、衣着装扮的关注等等。
第五,自我实现的需求。人们希望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充分发挥个人的聪明才智和潜在能力,取得一定的成就,对社会有较大的贡献。老人年也希望为社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和余热,实现自身的价值或未完成的心愿,也从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和成就感。
综合以上,五个层次概括了老年人从生理到心理以及精神层面的各种需求,以“健康、长寿”为核心理念,老年人需要健康的身体、健康的心理、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进取精神,尽量延长健康预期寿命。从“活着”到“享受生活、创造生活、体验更美好的生活”,老年人应有更多的选择、更多的期许,更重要的是以一种全新的姿态重新融入社会、融入自然、融入到自我生命的再造之中,实现身心和谐、人际和谐、天人和谐。
构建和谐的老龄社会,同时也需要我们全社会关注老年人的健康生活!而当务之急就是大力发展专业养老机构,深入开发银色产业,紧紧围绕老年人多方面、多层次的需求提供全方位、高品质的服务、产品以及解决方案。
参考文献:
1.《中国老年人生活质量指数报告》;
2.《老年人生活质量研究的国际动态》;
3.《老年需求:社区养老助老服务的取向、问题与政策研究》。
人口老龄化数字点击
60岁:按照国际通行标准,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10%以上,是一个国家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标志。
1.44亿:2005年,我国60岁以上人口已达1.44亿,占全国人口的11%。我国也是世界上惟一一个60岁以上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
3%:目前,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正以每年3%的速度递增。
30%:据预测,大概到2045年左右,我国60岁以上人口将占总人口数的30%。
1500万:据调查,目前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空巢老人家庭占到了总数的30%至50%。这些家庭中,生活不能自理的高龄老年人达到了1500多万。
之二:探索新型养老方式
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带来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更深一层是生活方式的改变,对于老年人而言,特别体现为养老方式的优化与升级。
老年人生存的基本需求得到解决后,养老方式针对的内容将体现在提高老年人生命质量和生活质量上,其中健康预期寿命、老年人的社会参与和精神文化享受等将是未来一段时期内社会关注的焦点。
满足更高层面的养老需求,对我国传统的养老方式提出了新的挑战,同时也促使我们探索符合中国社会特色的新型养老体系。
养老方式随社会进步不断变迁
养老抚幼是人类再生产和繁衍发展的共同规律,任何民族的生存和发展都必须遵循这一客观规律。由于各民族的生产方式和生活习俗不同,其养老方式有不同的特色。养老方式是指老年人同谁生活在一起、由谁供养和由谁提供服务。养老方式是由一定的生产力和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的,它必然随着社会生产力和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生相应的变化。
养老的具体形式多种多样,但从社会关系上划分,可并为两大类: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家庭养老主要是指配偶、子女、孙子女和其他亲属等为老年人提供养老资源;社会养老的提供者主要包括各级国家机关与组织机构、企业、社区等正式组织,还包括邻居、朋友、志愿者等一部分非正式关系组成的人群。
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社会,子承父业、养儿防老是社会道德体系中的重要信条之一,家庭养老成为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特色。中国有尊重、关心、帮助老人的优良社会风尚,数千年来都把敬老、爱老、养老作为传统美德世代相传,老年人不仅能在物质生活上享受优于家庭的人均生活水准,而且在精神上受到儿孙们的敬重、爱戴,享受天伦之乐。在养老方式上,老年人基本上是同子孙后辈们一起生活,由子女们赡养、照料。
而今,我们已经迈入了现代化社会,工业、服务业成为经济的主导力量,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化,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传统的生活方式、生活习俗随之发生根本转变,养儿防老、天伦之乐等传统理念逐步淡化,养老方式也悄然发生变化:单一由家庭养老的局面开始打破,社会化养老已逐渐发展,并已开始从以家庭养老为主、社会养老为辅,向以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并重的养老模式过渡。
确切地讲,我国从20世纪50年代就已经形成了具有鲜明二元特征的养老制度,在城市地区主要借鉴苏联和其他国家的离退休制度;在农村,困难家庭老人可享受五保制度。
80年代中期,一些家庭方面的研究表明中国家庭规模小型化,同时,由于人口流动和迁移,我国家庭养老能力受到削弱,关于家庭养老的现状、问题和影响因素的增多,主张社会养老的呼声越来越高。最初关于社会养老的探讨是养老院和养老设施机构,随后是社区养老、养老保险和社会化养老服务。这一发展过程似乎较多地受到国际上老年问题研究的影响。
着眼于未来的发展趋势,在我国,养老方式之间的关系概括起来有“结合”说、“主辅”说、“替代”说等几种观点。
“结合”说认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要结合是我们的历史选择而且别无选择。但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相结合的程度主要取决于生产力 的发展水平,取决于生活方式的变化。家庭构成怎样,现在还未能作结论,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生活方式的变化,这种结合将有更好、更进步的形式。
“主辅”说认为居家养老是未来的主流。所谓居家养老,就是以家庭养老为主、社会养老为辅的养老模式的总称。
“替代”说认为家庭养老功能逐渐减弱、社会养老功能逐渐加强的社会发展大趋势无法逆转。在未来的我国老龄化社会中,老年人的供养方式无论经济还是日常生活照料方面,传统的、分散的、以家庭中子女为主要承担者的养老,将逐渐被现代的、统一的、以社会力量为主的养老方式所替代。
针对以上三种学说,我们认为,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有互补的部分,也有不可替代之处。从养老资源供给的角度分析,社会养老与家庭养老,二者缺一不可,完全依靠社会养老不符合我国国情,单一的家庭养老则与社会进步方向相违背。但是,从养老服务功能上分析,社会化养老显然大大优于家庭养老,并且代表了先进的养老方式,有助于提高老年人的生活品质。
适应新形势,养老照顾期待重点突破
进一步,从服务功能上分析养老方式,我们还可将之分为正规养老照顾和非正规养老照顾。正规照顾是指机构内照顾,如敬老院、福利院、老年公寓、老人日托中心、老人家务助理、老人社区医院等。有病、年高或丧偶老人特别需要这种正规照顾。
非正规照顾是指由家人、亲友、邻里、同事或其他社区志愿者提供的照顾。非正规照顾也同样需要一定的专业度,它的优点在于,一方面成本低廉,提供的服务快捷灵活,提供服务者又多为熟悉的邻里朋友,所以较容易为老人所接受;另一方面,非正规照顾能增加社区的关怀感、安全感和归宿感,能培养社区成员相濡以沫的互助精神。
在当前阶段,走正规照顾和非正规照顾相结合的道路,是满足我国老年人不同层次服务需要的最佳途径。
完备服务功能的社区养老是非正规照顾的主流方向;市场化运作的机构养老则是正规照顾的先进模式。
推行社区养老,惠及广大老年人群体
老龄社会的到来,伴随着家庭小型化及“421”家庭、“空巢”老人、独居老人、病残老人、高龄老人家庭日益增多,对家庭养老功能提出了巨大挑战,传统的家庭养老方式已不能满足或保障那些特殊家庭老人的养老需求,家庭养老弊端日显。
另一方面,我国是在经济尚不发达的条件下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的,完整的社会保障体系尚未建立起来,国家没有足够的财力来应对众多老年人的养老需求。因此,建立以居家为基础、依托社区的养老服务体系是我国的必然选择;发展老人社区照顾,成为解决我国老人养老困难的一条现实可行的道路。
一项由专业机构开展的城市居民生活抽样调查显示:“社区养老”赢得了众多市民的欢迎,中国城市中有近七成居民愿意选择这种方式养老。进一步研究还发现,最愿意接受“社区养老”的人群为初高中文化程度、中低或中等收入水平的36~55岁的中老年人。这部分人的经济压力较大,个人积蓄不多,享受社保的水平也较低,因此对未来养老问题往往信心不足。而“社区服务”在收费方面以福利为主,根据老人的生活条件适当交一定的费用,对于生活十分困难的老人则实行无偿服务。因此,这种形式对一些收入水平较低、生活较为拮据的老人来说无疑是一大福音。这部分人对“社区养老服务”寄予了更高的希望,是“社区养老”主要支持者和未来服务和消费的主要对象。
发展社区养老还具有良好的社会效应。例如,通过有效利用社区内的闲置资源,可解决下岗职工和低龄老人的再就业问题。目前我国各城市社区中,都有不少刚从工作岗位上退休下来的低龄老年人和下岗工人,他们是社区照顾老人的重要资源。许多地方实行的时间储蓄就是一种利用闲置资源的有效尝试。时间储蓄就是让社区中身体状况良好的退休人员、下岗工人和有闲暇时间的年轻人,自愿到社区为那些需要照顾的老人提供劳动服务,社区内的年轻老人照顾年老老人,每位为他人提供服务的老人,将来也能享受到他人的服务。这一服务模式,既为低龄老年人发挥余热提供条件,也使那些下岗后暂没有找到合适工作的人员得到就业的机会。
然而,我们同时也应看到,我国的“社区养老”还处在一个刚刚起步的阶段,尤其是很多地区在资金来源和人力资源服务方面还有很多困难,无法完全做到以福利为主,实现低收费甚至无偿服务,这很容易使“社区养老”背离大众服务的本意,成为远离平常人的“贵族服务”。因此,如何解决好这种养老方式的资金与服务问题就成为关键,也只有解决了这些问题,社区养老才是面向社区内所有有需要的老年人,而不只是少数老年人或一些民政对象的“特殊服务”,从而真正做到让每个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
值得欣喜的是,新近出台的《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中,中央政府明确指出,“十一五”期间,要“以满足老年人生活、娱乐、健身需要为目的,以社区街道和基层村镇为重点,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加强老龄事业基础设施建设,为老年人的社会活动创造良好的条件,为老龄事业的发展打牢基础。”这让我们对我国的社区养老发展前景充满信心和期待。
发展专业机构,走市场化、产业化道路
作为正式老年照顾的机构养老,专门为老人提供护理、食宿、照料等服务,其主要形式包括社会福利机构、敬老院和各种形式的老年公寓。随着老年群体的扩大和高龄化,部分老人经济条件的变化和自主意识的增强,选择到老年福利机构,如养老院、托老所和老年公寓的人日益增多。
老年人在养老机构里会得到良好的照顾,及时获得医疗救助,减轻老年人独居的孤独感,儿女也能放心父母的生活起居。特别是高龄老年人,生活逐步不能自理,需要有专人照料,老年机构能担负起这一功能,而具有临终关怀性质的老年机构更是受到越来越多人的欢迎。
但是,当前我国机构养老面临一些问题也亟待解决。首先,我国现有的养老机构严重缺乏,据《中国老龄事业的发展》白皮书的权威统计数据,目前我国城乡建有养老床位数149.7万张,稍微高出老年人口总数的1%,而发达国家则为5%至7%,两相比较差距甚大;另一方面,按照国家统计局2002年发布的有关资料,我国老年人口的失能率约为8.81%(中国老龄科研中心2006年追踪调查得出的数据则高出14%),这样我国就有约1260万失能老人需要不同形式的长期护理,由此可明显看出目前专为老年人提供护理服务的社会机构和设施严重不足。此外,养老机构的规模、服务方式、管理水平也存在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尤其是传统福利机构单一粗放的服务形式已难以适应现实的需要。
微观层面,我国现行的养老院、敬 老院主要以孤寡老人养老为主,带有政府、社会福利性。由于大多数养老院、敬老院的居住环境不完善,生活设施不齐全,专业护理水准欠缺,老年人没有家庭亲情感,没有家庭生活感,大部分老年人不愿意去居住。同时,子女也不愿意把自己的长辈送到养老院、敬老院。
宏观层面,我国仍处于发展中国家,这一基本国情决定了单靠政府出资解决养老保障、养老居所、养老设施、养老服务是不现实的。让更多的老年人得到专业化的正式老年照顾必须走政府支持、企业参与、市场化、产业化运作的道路,以达到高效整合各种社会资源,为不同层次的老年人提供公共以及个性化方面的完备、高品质服务。
老年公寓(或老年社区)是正规化养老机构的一种先进运营模式,代表了未来的发展方向。不过,在我国,老年公寓被很多人误解为少数人的“奢侈品”,不具有普遍推广意义。实质上,真正意义上的老年公寓在我国还未成形,目前大多数项目都是房地产开发商借助“老年公寓”的概念进行市场炒作,一方面钻政策空子,从政府低价获取土地、高价出售房子,中间赚取暴利。另一方面,开发商并未完全按照老年人住宅的标准设计建造老年公寓,也未周全考虑老年人入住公寓后的养老服务和社区持续经营问题。房地产开发商运作老年公寓,更多关注的是房子本身,而非老年人以及养老问题,可谓本末倒置。
养老机构以及养老服务的市场化、产业化发展必须以老年人为本,围绕老年人的住房、医疗保健、精神文化等需求提供人性、科学、专业、职业的服务型产品。
完备的老年公寓应围绕老年人养老需要,整合房地产、医疗、食品、旅游、金融、文化等各行业优质资源,共同打造健康的老年人生活。它是一个家,也是一个社区,既能针对每个老年人生理、心理、精神等状况提供持续的健康生活方案,又能针对老年人不同方面的生活需求提供专项服务。
老年公寓的开发与经营应是一个持续性的老年事业,它面对的受众也应是多层面的,包括不同年龄段的老龄人、不同消费层次的老龄人、现在以及未来的老龄人等等。只要是老年人面对的问题,在这里都能得到最好的解决,而所有的一切又都是按照高效、高质的市场化方式运作,各种社会资源得到最优化配置,并且始终以价值为核心,不断创新养老理念、养老内容和养老形式。
成熟的老年公寓项目中应涵盖社区养老的所有功能,并且更加正规化、体系化。“公寓”是对个性化养老需求的满足;“社区”则是对公共性养老需求的满足,如果两者能够完美结合在一起,并纳入到城市整体发展规划体系之中,从社会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系统设计、全面实施,政府搭台、企业运作、全社会参与,那么我国老龄化社会面对的养老难题将很可能从根本上得到缓解,同时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服务质量的全面提升。
健全养老保障需要大胆创新
养老方式的不断变迁、养老照顾的逐步成熟为老年人养老提供了优越的外部环境和条件,但最让老年人以及即将步入老年人行列的中年人、甚至是青年人深深忧虑的,还不是在哪儿养老、提供什么养老服务等问题,而是谁来养老,养老资源从何处来,我们是否有足够的财富能享受高品质的老年生活。
据《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的一份调查显示,人们对仅靠养老金维持退休后的生活普遍缺乏信心;57%的人觉得养老还得“靠自己另外攒钱”;92.1%的受访者对自己“走不动以后”的生活感到焦虑;而37%的人认为退休后自己生活水平将“严重下降”。
在“未富先老”的国情下,如何切实解决好老龄人老有所养、确保他们的生活质量是摆在我国政府以及全社会面前的一个重大问题。养老保障与养老方式同样需要观念与制度创新,开拓养老新思路,增加新的养老资源,加固我国当前还较为脆弱的养老保障体系。
以下我们介绍一些发达国家实践成功的新型养老方式。
以房养老,反向住房抵押贷款
城市中很多老年人,辛苦一辈子所得的财富几乎只换来了一幢可以居住的房子,但终于拥有房子的老年生活却变得不那么轻松。由于要居住,不可能出售或出租,只能留给后人。然而,对于下一代来说,以独生子女居多的年轻人,可能要面临赡养四个老人,这样的负担也是相对较重的。老龄化的社会里,年轻人的养老负担过重已经是不争的事实,而如果一套房子能提前变现,上对老人,下对儿女都可算是一种折中又可以欣然接受的方式,这就是“以房养老”的新型养老方式。
“以房养老”可描述为“60岁前人养房、60岁后房养人”,主要表现方式为“反向住房抵押贷款”(还有如售房养老、房产置换等形式)。在60岁之前,通过储蓄存款、按揭贷款等形式购买住宅,并在60岁之前还清房款,取得该住宅的全部产权。再在60岁退休养老之时,将该住宅的价值予以流动化。具体的操作方法为:房屋产权的拥有者,把自有产权的房子抵押给银行、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后者在综合评估借款人年龄、生命期望值、房产现在价值以及预计房主去世时房产的价值等因素后,在一定年限后,每月给房主一笔固定的钱,房主继续获得居住权,一直延续到房主去世;当房主去世后,其房产出售,所得用来偿还贷款本息,其升值部分亦归抵押权人所有。
“以房养老”具有多方面的积极意义:一是老年人出售自有住房以养老,有效解决养老资金来源,减轻家庭养老负担,有利于调节家庭经济生活,为家庭拥有资源的优化配置、效用提升提供一种新的思路,二是将养老保险、社会保障与购房养老相结合,为巨额保险资金寻找到安全、收益稳定可靠的投资出路,实现保险金“从养老中来,到养老中去”的新型循环模式,三是激活房地产交易市场,刺激内需,增强中老年人购建住宅、晚年幸福生活的积极性,形成国民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四是倡导老人自我保障,儿女独立自强,不依赖父母的遗产讨生活,减轻老人和儿女的养老负担,将我国两代人间的过度依赖改进为相对自立,组建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型代际关系。
“以房养老、反向抵押贷款”不仅在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被证明是一种成熟的融资方式,而且也是国际上解决老年人养老问题的一种有效方法,已经在很多国家运行十多年,因此,非常值得我国相关机构大胆尝试与借鉴。
护理保险,现代养老保险的新方式
老人护理保险发起于德国,在日本得到广泛而深入的推行。
护理保险的服务对象一般是40岁以上的人,在这个保险群体中,按不同年龄顺序划分出两种保险类型:65岁以上的人为第一类保险对象,这类老人群体年龄高,总体投入的服务劳动量大,但保险期相对短,第二类保险对象是40~64岁的人,这类人在整个保险对象中年龄偏低,其中有相当一部分还在岗工作,因此,总体投入的服务劳动量少, 但保险时间相对长。护理保险费一般由公费和保险对象交纳的保险费组成,各占50%。
护理保险的服务内容主要由直接护理、社会福利与医疗保健等综合性指标构成。在日本,这些服务按两个系列进行,一个是对居家老人的服务,另一个是在养老院的服务。居家养老服务包括“访问护理服务”、“日间护理服务”和“短期托付服务”等。访问护理服务是护理员亲自进入老人家庭中,提供各种养老服务,并按照小时计算服务费用。日间护理服务是接送老人到老年护理中心为老人提供洗浴、就餐、体检和安排康复训练等,这种护理服务主要提供给65岁以上老人,这部分老人只要简单办理手续,每月象征性交付一定的“活动娱乐设施费”就可享受健身服务。短期托付服务则可随时随地将老人托付给有短期服务业务的养老院,为老人提供短期护理服务。此外,在日本护理保险制度中还对护理自家老人的人支付适当慰问金,从而把家庭护理和社会护理有机结合起来。
作为现代化的养老方式,护理保险是在筹划安排好老年人养老生活的同时,把养老保险与老年产业开发和扩大就业等有机结合,从而形成养老保险事业与其它经济活动协调并进、共同发展的局面。在日本,护理保险制度的推行,打开了老年需求市场的新格局。“让老年人同青年人一样享受现代生活”、“将服务首先提供给最有服务需求的老年人”等已成为日本开发老年市场的口号。
我国与日本都是以传统的家庭养老方式为基础的国家,在人口老龄化和家庭小型化发展趋势方面也有相同之处。因此,可参考日本养老保险的思路,结合我国的实际,创新养老保险制度,以应对老龄化社会的挑战。
参考文献:
1.《日本家庭经济制度变迁与养老方式冼拯的思考》。
之三:大力发展老龄产业
关注老年人的健康、关注老年人的养老问题,最终的着眼点应放在满足老年人方方面面的需求上。老年人因其特殊的生活形态、生命特征需要与之相符的产品以及服务,它涉及衣、食、住、行、精神、文化等各个行业,同时又统一于“老年人”这个核心诉求点,因此,它是一个以老年人为本,对各个行业的重新整合以及聚集过程,发展老龄产业大有可为,但同时也是一次全新的探索,是对以人为本、构建和谐老龄社会的创新型实践。
国外商界有句名言:“19世纪发现了女人,20世纪发现了孩子,21世纪发现了老人。”在老龄社会的大背景下,我国的老龄产业因其巨大的市场、优良的盈利性和良好的社会效益,正像初升的朝阳,焕发出勃勃生机。
老龄产业顺应社会发展而生
老龄产业,又称银色产业,是为满足老年人特殊需求而提供相关产品和服务的产业。老龄产业的出现和形成不是偶然的,它是适应社会需求的产物,是由反映这种社会需求的市场需求所带动和形成的,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趋势。
首先,人口老龄化为老龄产业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客观需要和外在的基础条件。老龄化是随工业化、城市化以及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而出现的。工业化、城市化导致生产力水平和社会化程度的提高,人们的生育观开始转变,由过去追求多生多育,变为少生优育;同时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使人口的死亡率降低,平均寿命延长,老年人在人口中的比重上升。可见,人口老龄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产物。老年人对所需商品和服务有着特殊的要求,要求商家能够专门为其设计和生产。如果老年人的数量很少,商家从成本效益考虑,往往不愿意生产,即使有少数商家生产,也难以形成市场规模。而人口老龄化所导致的老年人口比重的上升和数量的增多,造就了一个庞大的老年消费群体,从而为老年市场的形成和老龄产业的兴起创造了条件。
第二,家庭结构的变迁呼唤社会大力发展老龄产业。在传统社会里,供养和照料老年人,是家庭的一个重要功能。但是,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传统的家庭发生了深刻变化。一是多数家庭不再是生产单位,从而导致老年人家庭地位的下降和家庭对老年人照料的困难;二是家庭规模开始变小,家庭代数开始减少,随之,老年人单独生活的家庭即所谓“空巢”家庭增多,这也意味着越来越多的老人往往难以得到家庭的照料。即使是与子女一起生活的老人,也不一定能够得到很好的照料,因为即使子女有孝心,也会由于工作生活担子重,照料老人往往力不从心。家庭结构的变化,要求社会必须承担起照料老人的责任,老年服务的社会化势在必行,家庭变迁呼唤老龄产业的建立。
第三,老年人收入的不断提高,为老龄产业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空间。一个产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其服务对象购买力水平的制约,而购买力是以收入作保证的。发达国家老年人的购买力在社会各年龄段群体中是比较强的。当前,我国老年人所具有的购买力,不仅无法与发达国家的老年人相比,而且与国内在职人员相比也较低。但是,作为一个日益庞大的社会群体,其购买力总和还是相当大的。以城市老年人为例,一是领取退休金的人数占有相当的比例,1999年我国离退休人员退休金总额就已达到2068亿元;二是有相当一部分老年人退休后又重新找到工作,有关机构研究表明,我国城市60~65岁的老年人口中约有45%的人还在业,他们除有退休金之外,还有另外的收入;三是一部分老年人或多或少从子女那里得到一部分赡养费;四是一部分老年人拥有一定的储蓄,据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的一项调查,城市老年人中有42.8%的人拥有储蓄存款。我们还应该看到,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老年人的收入将呈不断增长之势。有人预测,仅退休金一项到2010年就将增加到8383亿元,2020年为28145亿元,2030年为73219亿元。这将为厂商提供巨大的商机,使老龄产业的发展前途无量。
老龄产业应社会文明进步而生,同时对社会经济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发展老年产业能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增进老年人晚年生活的幸福。老年人由于生理心理的变化,有着与其他年龄段人群不同的特殊需求。这种需求突出反映在六个“老有”上,即“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乐”,需要社会提供适合其需要的特殊产品和特殊服务,以使其生活质量不断提高。而这些需要的满足,都与老龄产业的发展密切相关,也就是说,发展老龄产业,对于老年人的晚年幸福至关重要。
发展老年产业有利于刺激需求,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老年产业的发展对国民经济的促进作用,首先表现为增加了商品的种类,扩展了服务的领域,促进了市场的繁荣,增加了社会的财富,扩大了就业的渠道,推动了经济的增长;其次表现为通过发展老年产业的关联效应和连锁效应,促进了其他产业的发展,比如说要做老年教育,需要有 教育设施;要做老年医疗,需要有医疗卫生设施等等,这刺激了生产资料市场,给经营生产资料的厂商带来商机,促进生产资料生产的发展。
发展老年产业有助于扩大就业领域,缓解就业压力,维护社会稳定。我国在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就业压力很大。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劳动年龄人口的绝对量还会增加,每年都有数量很大的新生劳动力需要就业;经济体制改革要求国有企业必须实行下岗分流,减员增效,导致一大批职工下岗,这些人需要重新就业;发达国家一般每千人平均有50个企业,而我国即使把个体户按每10个折为1个中小企业计算,每千人平均企业数仍不到9个。中小企业数量少,使得就业岗位增加困难;我国的城市化程度低,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展,有大批农业剩余劳动力需要转移出来就业,导致就业形势十分严峻。要解决就业问题,就需要创造就业岗位。而老年产业作为一个新兴行业,涉及的范围广、层次多、产业链长,可为社会创造大量的就业岗位。
发展老年产业有助于增进社会的文明程度和推进社会进步,更好地建设和谐社会。社会的文明、和谐社会的构建,体现为老年人平等地享受经济发展的成果和充分参与社会生活的权利。联合国“1999年国际老人年”的主题就确定为“建立不分年龄,人人共享的社会”。在当今社会里,老年人既是发展的参与者,也应是发展的受益者,他们的传统地位应得到尊重。和谐的老龄社会,应满足老年人的交通、住房和通讯等方面的特殊需要,实现资源的共享,共享包括生存资源的共享、发展机会的共享、社会成果的共享。要实现这些共享,都离不开老年产业的发展。只有发展老年产业,才能为老年人的发展提供机会、创造成果,使共享成为可能。
发展老年产业有利于减轻和克服老龄化带来的负面影响。例如,通过开发老年人力资源,不仅可满足老年人老有所为的需要,而且缓解了劳动力的不足,降低了社会负担,同时还可以增加老年人的收入,减轻其他劳动人口的负担,使社会可以拿出更多的资金用于发展生产。对因养老而加重社会负担问题,我们不能只看到负担,还应看到因老年消费扩大所带来的巨大商机。从已经进入老龄化的国家来看,通过开发老年人力资源,延长人均劳动时间,以及由老年消费市场的扩大所带动的老年产业的发展,能够减少和消除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不利影响。
老龄产业蕴藏巨大金色商机
老年人经济收入的不断提高必然带来购买力、消费品质的逐步升级。据国家相关部门统计数据表明,老年人中年收入在5000~8000元为温饱型消费,其购买能力相对不足;年收入在8000元~1.2万元,由温饱型向小康型过渡,具有一定的购买力,开始对品种、质量、品牌、档次关注;年收入在1.2万元以上的属于小康型消费,他们要求生活舒适,对服饰品牌、饮食、休闲保健以及生活质量等有着较高的追求。目前,我国大部分城市中的老年人已经开始步入小康型消费。
专家预测,几年之后,当现在50多岁的人进入60岁以后,老年市场的巨大购买力将会充分地显现出来。这批人中有许多人事业有成,退休金和储蓄存款比现在60岁以上的老年人有很大的提高,现在所谓的老年人高档消费如旅游、休闲购物、保健、敬老院等在10年之后将变成普通消费。
随着老年人购买力的日趋增强,我国庞大的老龄人群已经形成一个结构多元、规模可观的消费需求。据有关专家估计,目前每年我国老年人市场需求为4000亿-6000亿元,2010年将达到1万亿元。
然而,与巨大的市场需求相比较,我国目前每年为老年人提供的产品不足1000亿元,这意味着我国老年人市场蕴藏着高达5000亿元的巨大商机!
除了数量上巨大的发展空间外,我国老年产业在细分产品(服务)上也尤为紧缺。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会长李宝库指出,老龄产业是涉及医药、房地产、金融、保健、食品、服装、保险、旅游等十多个行业的综合产业,我国老龄产业在医药、医疗、保健品方面有所发展,但在其它很多方面还处于起步阶段,几乎还没有一个细分产品和服务分离出来。
通过调查,我们还发现,目前在市场上,老年人日常生活所需的商品品种较单一,有的甚至短缺。比如适合老人穿的轻便布鞋、粗线袜、适合老人体型的服装等,一般商场极少能够见到。房屋设计和装饰装修也没有考虑到老年人的特殊需求,房门偏小,有的甚至连轮椅都不能通过……而在一些发达国家,老年人则是市场的“宠儿”。厂商为了迎合老年人的需要,千方百计发展老年人商品和服务市场,像适合老年人假牙咀嚼的口香糖、自动配药服药定时器、配备特大按钮的老年专用手机等。在不少地方,满头银发的老人代替了妙龄女郎,成为品尝酸奶的模特,老年人商店,老人玩具公司、老人旅游公司等也相继出现。
此外,我国老年人最关心的养老服务行业也频频告急。据调查,在物质基础较为雄厚、“银色产业”发展较早的上海,共有养老机构近400个,而床位仅能满足现有老年人口1%的需要,而且规模小、设备简陋;天津市约10万名老人有入住老年公寓的愿望,而床位只有4000多张;而在首都北京,更是存在着近10万张床位的巨大缺口。另据统计资料表明,我国约有3250万老年人需要不同形式的长期护理,但目前专业的老年人护理机构及护理服务还不成气候,一是数量少,二是服务质量差强人意,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透过以上信息数据,我们可看出,虽然我国老龄产业面临着巨大的发展机遇,但目前仍处于初始发展阶段:一方面,老年人的需求十分庞大,也十分迫切;另一方面,老年产品和服务的有效供给严重不足,整个产业尚未在国民经济中形成一定的产业规模和产业链。这预示着,我国老年产业是名副其实的“朝阳产业”,其中蕴藏着巨大的金色商机。
如果说过去的30年开发最成功的市场之一是少儿产业,那么21世纪将会是老龄产业和少儿产业并驾齐驱的时代。
以人为本,大力发展老龄产业
老龄产业是以年龄以及由年龄决定的消费特征为标志而划分的产业,它包括传统老年产业如服装、食品、特殊商品、交通、保健、老年福利设施,以及现代老年产业如娱乐、旅游、住宅、保险、医疗护理、社区服务业、老年教育、咨询服务、老年人再就业等多种行业。
大力发展老年产业,首先要了解老年人的市场群体构成、消费特征以及消费规律等。
依据年龄阶段划分,老年消费市场的构成大体可分为三类,一是高龄老人市场。主要指80岁以上生活自理能力较差或不能自理的老人,他们的主要需求包括护理服务、特需商品、医疗、精神慰藉等产品及服务;二是健康老年人市场。他们的主要需求有自助生活辅助 用品、保健品和相关服务,如电子呼救器、代步器,以及提供医疗康复场所、心理咨询场所等;三是低龄老年人市场,他们更多需要的是适合自身特点的消遣、休养、娱乐产品和服务等,以及发挥余热,学习和再就业的服务场所。
老年人消费特征不同于其他社会群体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自主消费占主导,以生存必须的客观需求或服务为主,老年消费品市场的价格弹性较低;二是消费人格成熟化。表现为成熟的消费动机、理性的消费观念、稳重的消费性格、节俭的消费作风和务实的消费行为等,三是消费的主动性。老人一般都有自己的积蓄,因此,可自主选择消费的产品和服务类型;四是消费对象的高度专注。老人消费专注更多地倾向于健康导向,“健康”是老年人消费的核心主题;五是消费时间的自由性。
老年人的消费规律主要与年龄阶段紧密相关。随着年龄的变化,老年人的需求层次差异显著,消费结构表现为明显的非同质性。一般情况下,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一方面,对家庭和社会的依赖程度增强,自我满足需求的综合能力趋于弱化,其中,自我满足需求的生理能力和心智能力呈绝对下降的趋势,经济能力情况复杂多样;另一方面,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需求范围扩大、需求取向多元化、需求更加趋向于专业化。每个老年人的生理、心理、精神状况在不同的年龄段的情况也不尽相同,因此需求的产品与服务也表现为多样性、个性化,这就需要量身定做、科学匹配。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在现实世界中,个人有许多需要”,“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由于老年人需求的多样性、变化性,使得老年产业所涉及的领域十分广泛。老年产业涉及到各行各业。如与老年人医疗保健相关的医疗保健业;为老年人居家生活提供服务的家庭服务业,专为老年人休闲娱乐服务的旅游业和娱乐业;专为老年人继续学习提供服务的教育业。老年人的需求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而变得越来越细,越来越多。如何满足老年人的这些需求,将是老龄产业发展的强大驱动力。
多层次、多样性的老年人需求及衍生而出的相关产业,包括急迫需求的、特殊需要的,传统的、现代的等等,那么应如何处理好它们之间的发展关系呢?
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主任台恩普指出,目前我国老龄产业正处在起步阶段,各地情况也不尽相同,应该先满足老年人最为迫切的需要,做好与他们生活最为贴切的几项工作。“空巢”家庭、高龄老人的家庭照料和医疗护理是老年人,特别是高龄老人的第一需要,而且随着人口老龄化,这种特殊需要将会越来越突出;其次,为老年人特需的用品,包括老年人饮食、起居、衣着、旅游、文化娱乐等方面;之后,再带动整体老龄产业的发展。”
而对于传统老年产业与现代老年产业之分,实质上是一个老年产业不断升级的过程。传统是基础,多集中于物质需求方面;现代是拓展,逐步涉及精神文化层面,但他们的核心是同一个,这就是老年人,因此重点是以老年人为本,发挥彼此之间的集聚效应,从整体概念出发,无论是什么行业,萃取其精华,最大化为老年人服务。例如在为老年人提供住宅产品的同时,结合老年人的需求,向其提供人性化的社区服务、医疗服务、娱乐健身甚至旅游、金融等相关产品和服务。这其中涉及到房地产、医疗医药、旅游、金融等各个行业,但又不是独立地发展这些行业,而是将之纳入到老年产业的统一体系之中,在一个共同的事业平台上,明确市场定位和核心价值诉求,以形成统一的产业形象和品牌凝聚力。
走有政府支持的市场化之路,不断将我国老年产业推向深入
老龄产业前景广阔、普遍看好,但我们对它的认识却需要一个过程,理想与现实之间还有一段很大的差距。当前,制约我国老年产业发展的因素依旧存在。主要方面有,一是认识缺陷。很多企业认为老年产业投入大、风险高、资金回收周期长、回报低,从而采取观望态度,制约了产业的发展;二是政策“不落地”。政府只有原则性的政策,在老年产业所涉及到的生产、流通、经营、消费等各个环节,缺少配套的、可操作性的政策支持;三是规模层次“小而低”。现阶段传统老年产业涉及的产品及服务单一、层次低,主要在衣食、居住和医疗保健方面提供低层次的服务,而现代老年产业涉及的老年人的文化娱乐和精神享受方面的产品和服务没有得到很好开发;四是产业标准缺失。目前市场尚未实现规范化和标准化的运作模式,例如家庭服务业中的服务标准等问题大量存在。
如何克服这些制约因素,很多专家学者给出了积极建议,概括起来可以表述为“走有政府支持的产业化、市场化发展道路”,在外部环境与条件方面,以下两点尤为重要。
一是要转变观念,认识市场,强化老龄服务业的产业性质。老龄产业是我国老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老龄社会事业、老龄福利事业、老龄慈善事业等主要依靠国家、企事业单位、社区、慈善机构等进行投入的老龄事业有着本质的不同,它主要依靠市场力量满足老年人的物质和文化需要,是老龄事业中利用市场机制运作的一种制度安排。因此,我们首先应改变计划经济时期仅仅把老龄服务当作社会福利事业的旧观念,明确老龄服务业所具有的产业性质,努力推进其产业化、市场化和社会化的进程;改变老年事业由政府独家包揽的局面,允许、鼓励民间和社会的广泛参与,促使老年产业主体多元化;除政府外,应鼓励社区、集体、个人合资和集资兴办。要改变由政府单一拨款的投资方式,建立全方位、多层次、多渠道的投资机制,为老龄产业的发展筹集更多的资金。
兴办老龄产业起步艰难,尤其是场所、资金问题是兴办老龄产业不可逾越的障碍。在起步阶段,国家的投入必不可少,政府应向筹措养老保险金一样通过各种渠道建立老龄产业发展基金,提供必要的土地场所,建设一些必要的服务设施。同时也要改变政府单一的投资模式,把国家投资与社会投资有机地结合起来,鼓励社会团体和个人通过股份制、股份合作制、会员制等方式,投资兴办老龄产业。
第二,国家应制定必要优惠政策,大力扶持老龄产业发展。老龄产业作为新兴产业,在我国目前还仅仅处于起步阶段,还是一种幼小产业。虽然其发展潜力很大,但在其幼小阶段,一方面,由于人们对该产业的产品有个认识过程,产业成长会受到市场初期需求不大的限制;另一方面,由于产品刚刚推出,各项费用高、成本大,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需求。这样,其利润往往比较低,甚至有的企业还会出现亏损。如果没有政策上的扶持,就难以吸引人们对该产业进行投资,该产业也就难以发展起来。同时老龄产业由于其服务对象的特殊性,特别强调社会效益,企业除了必须考虑自身利益外,还要重视所提供产品和服务的公益性,这就容易导致开发成本上升,而经济回报降低。如果没有政策优惠,企业无利可图,就难以为继,产业的发展就会受到影响。因此,老龄产业,特别是在其起步的幼小阶段,需要从政策上给予培育、扶植,以促使其成长、壮大。政策优惠包括多个方面,如项目审批、用地审批、信贷优惠、税收减免、公用事业收费等。在项目审批方面,应在法律和政策许可的范围内,简化立项和审批手续;在税收方面,可根据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的有关文件精神,对新开办的从事老年产品生产和服务的企业实行减免;对利润偏低的企业,可享受照顾性税率;对提供养老服务的机构,免征营业税等;在信贷方面,银行对从事老年产品生产和服务的企业应放宽贷款条件,并给予低息照顾。在公用事业收费方面,应努力降低从事老龄产业的企业的支出费用,尽量减免有关行政部门征收的各种杂费。
市场化、产业化、国际化运作是我国老年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在初级阶段,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扶持、积极引导、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老龄产业,既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社会事业,同时蕴藏着巨大商业价值,投入其中的组织机构,一方面要有远大的事业理想,真正想为我国的老龄社会作一些具有探索性、挑战性和创新性的事情;另一方面应善于高效整合各种社会资源,参照国际先进标准和运营模式,围绕着老年人的需求,一点切入、全盘规划、重点培育消费观念、推行整合式营销,实现产业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银色产业与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