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分别处在地球两端,如果说南极是世界尽头,一个唯美梦幻的白色圣境;那么北极就是世界之巅,一个冒险家的乐园。
位于北极圈内的斯瓦尔巴群岛,在挪威语中意为“寒冷海岸”,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被人们称为“地球上最北的城市”、“世界上最寒冷的地方之一”,这里是人类向北推进的最后一个定居地,也是探险家探索北极的门户。这里杜绝生与死,是一座常年处于日不落或夜无边的城市……
一切闻所未闻的惊奇体验,听上去难免遥远而虚无,直到飞机真正降落在那建立在永久冻土之上的朗伊尔机场,你才能开始切身体会到“寒冷海岸”的含义。
“这片土地神秘莫测,有时白天充裕得似乎没有尽头,有时尽是漫漫黑夜,几乎使人发疯。其严寒能使醋凝固,能冻裂包括石头的所有东西。这是一片地图上无标记、无人宣称主权的区域。”——巴里·洛佩茨《北极梦》
接下来,让我们背上行囊,一路向北,迎接你们的是比任何一个冬天都剧烈的寒冷,狂风、暴雪、险峻、寂寥,恶劣的环境却伴随着冰原、幻日、暮色、极光这样绝世的美景。位于斯瓦尔巴群岛上的朗伊尔城,一个把死亡列入违法的城市,一个北极熊比人数量还多的地方,那是人类文明的北方边界。
杜绝生与死,人类文明的极北之地
跨出机舱门的一刹那,我被大风吹得后退了一步,定了定神,如战前的士兵般检查了下自己的帽子、围巾、手套、羽绒裤都已装备妥当,我才小心翼翼地走下舷梯。朗伊尔城的机场很袖珍,最多只能允许一架飞机停靠,从下飞机走去到达大厅不过两分钟的路程,近处是“斯瓦尔巴德欢迎你”这样象征人类文明的字样,而不远处,雪山和冰洋渲染出一种原始的冷酷感,像极了《星际穿越》里主角到达的冰雪大陆。行李传送带上方有一头1:1原比例大小的北极熊摆件安静地趴着,似乎在检查着不速之客带来的大包小包,眼神中充满好奇。
朗伊尔城位于斯瓦尔巴群岛(Svalbard),以北纬78°13’的位置成为全世界最北的城市。它距离北极点仅有1300千米,拥有多项世界地理纪录,如全世界最北大学(斯瓦尔巴大学),最北的博物馆,最北的邮局等等。
朗伊尔城居民约有1800人,当中挪威人居多,俄罗斯人次之。这里是世界上唯一的一个判定死亡违法的城市。由于医疗资源极其有限,加上地表下的冻土层导致尸体不会自然腐烂,病毒会永远留存在这里。除非猝死,否则病人和年龄大的老人必须离开朗伊尔城,去挪威的其他医院治疗和养老。而且,法律禁止人们在岛上生孩子,孕妇在临产前一个月也必须离开这里。
然而,这个遥远的极北之地的岛屿,却与中国有着奇妙的历史渊源。最早发现和命名它的是荷兰探险家、航海家巴伦支,他希望寻找一条通往中国和东方的捷径。当时除了绕过北美洲的“西北航线”和绕过欧亚大陆的“东北航线”之外,他于1596年另辟蹊径取道北极点,经过并命名了斯瓦尔巴群岛,意为“寒冷的海岸”。在他死后275年,即1871年,人们才在新地岛的棚屋中,找到了巴伦支藏在烟囱里的遗书,其中还有一封写给中国的信,证明了他当年探险的意图。
机场大巴缓缓地开在雪地道路上,两边的雪山庄严肃穆,大地一片银白,而雪花如鹅毛般大片地从天空飘飘洒洒。天、地、山、海,清纯洁净,容不得一点泥潭。这里的纬度已是北极圈内陆地的极北位置,每年十月末至二月中旬皆为极夜,四月中旬至八月中旬则变为极昼。
我们有幸在它难得的日夜交替时段赶赴这里,此时大雪仍未落幕,浮冰开始慢慢融化。朗伊尔城的天空中漂浮着大量冰晶,整齐地折射着太阳光线,幻日、日晕、闪耀着彩虹色彩的荚状云,变幻莫测的天象,给蓝白色的冰原和宁静的城市增加了一丝妩媚。
北极圈内的旅馆:“煤炭工人的小屋”
斯瓦尔巴特群岛多山地,最高点海拔1712米,沿岸多峡湾。地处北极圈内,沿岸生活着海象、海豹、北极狐、鲸等。矿藏有煤、磷灰石、铁、石油和天然气等,斯瓦尔巴65%的地区都被作为自然公园保护,以维护其独特的动植物资源。
20世纪初,彼时煤炭是工业发展的重要资源,斯瓦尔巴群岛丰富的煤藏让欧美列强垂涎,加上当时群岛主权未定,各国开始争论群岛主权的归属。
1925年,中国、前苏联、德国、芬兰、西班牙等51个国家签署了《斯瓦尔巴条约》,这使斯瓦尔巴群岛成为北极地区第一个非军事区。条约承认挪威“具有充分和完全的主权”,该地区“永远不得为战争的目的所利用”。各缔约国的公民可以自由进入,在遵守挪威法律的范围内从事正当的生产和商业以及科学考察等活动(通行权和经济开发权为签署条约国家共享),无需得到挪威政府的签证许可。
如今的朗伊尔城依然以煤炭开采作为主要经济来源,采矿业至今仍是朗伊尔城的重要一环,目前全城的居民绝大部分都是采礦工人。就连我们住的旅馆,也取名叫“煤炭工人的小屋”,最初就是给开矿工人居住的。近年,由于基础建设完备,当地的研究活动与旅游正在急速增长。研究以电离层与磁性层设施为主,如EISCAT雷达、北极光基地及一个属于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IMAGE系列的磁力计。
如果说白天的北极是纯净的冰雪世界,夜晚的朗伊尔城则更显绚烂。由于高纬度的地域特征,太阳从早到晚都在围着天边打转,原本稍纵即逝的暮光,仿佛可以凝固在地平线上,在足足一个小时里,将冰雪大地覆盖上紫色的金丝绒。同样的,即使进入午夜,最暗时天边虽不见太阳,但仍有一线天际光——曙光与暮光无缝衔接,属于这座城市的光芒永不谢幕。
当然,在北极的门户,自然少不了天空那不期而遇的北极光,更是此次旅程中最具诱惑的吸引。虽然这几乎成了极地最“老套”的卖点,但只有亲眼见到北极光,才能明白为何世人总会前仆后继地追逐这道光芒。眼前的震撼美景让人不得不陶醉,原来极光并不是静止的,而像舞动的旗帜一样在天空中飘扬;原来极光并不只有蓝绿色,它如此多变,像是上帝打翻了颜料盒。
北极壮丽秀美,身处其中只觉得人类渺小又坚韧,这里的一切很陌生,却如那位德国摄影师所言,能让人产生一种终于回家的感觉。所谓的回归本源、和谐相处,大概就是这样的状态吧。
你可以用书籍全面地了解斯瓦尔巴的历史,但却替代不了亲身住进朗伊尔城“煤矿工人小屋”的体验;你可以用搜索引擎找到绚烂无边的极光照片,但终究敌不过亲眼见到这份自然奇迹的感动;你可以通过纪录片看到更清晰的北极驯鹿影像,但永远不会知道它们在镜头背后战栗害怕的姿态……如果不去北极,你不会知道干爽纯净的空气,可以清新得让人沉醉;如果不去北极,你不会听到万年蓝冰融化,远古的水冲破枷锁发出的声音。
想來每一位曾到过斯瓦尔巴群岛的人,都会在离别那天感到不舍,机窗外的美景像是为了缓解离别的伤感故意出现在你眼前,湛蓝的天空和海洋,崇山峻岭覆盖着茫茫冰雪,金色的阳光洒在冰山上,北冰洋的浮冰在阳光下闪烁着钻石般璀璨的光芒,浮冰点点,白云悠悠,美得超越一切语言。
位于北极圈内的斯瓦尔巴群岛,在挪威语中意为“寒冷海岸”,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被人们称为“地球上最北的城市”、“世界上最寒冷的地方之一”,这里是人类向北推进的最后一个定居地,也是探险家探索北极的门户。这里杜绝生与死,是一座常年处于日不落或夜无边的城市……
一切闻所未闻的惊奇体验,听上去难免遥远而虚无,直到飞机真正降落在那建立在永久冻土之上的朗伊尔机场,你才能开始切身体会到“寒冷海岸”的含义。
“这片土地神秘莫测,有时白天充裕得似乎没有尽头,有时尽是漫漫黑夜,几乎使人发疯。其严寒能使醋凝固,能冻裂包括石头的所有东西。这是一片地图上无标记、无人宣称主权的区域。”——巴里·洛佩茨《北极梦》
接下来,让我们背上行囊,一路向北,迎接你们的是比任何一个冬天都剧烈的寒冷,狂风、暴雪、险峻、寂寥,恶劣的环境却伴随着冰原、幻日、暮色、极光这样绝世的美景。位于斯瓦尔巴群岛上的朗伊尔城,一个把死亡列入违法的城市,一个北极熊比人数量还多的地方,那是人类文明的北方边界。
杜绝生与死,人类文明的极北之地
跨出机舱门的一刹那,我被大风吹得后退了一步,定了定神,如战前的士兵般检查了下自己的帽子、围巾、手套、羽绒裤都已装备妥当,我才小心翼翼地走下舷梯。朗伊尔城的机场很袖珍,最多只能允许一架飞机停靠,从下飞机走去到达大厅不过两分钟的路程,近处是“斯瓦尔巴德欢迎你”这样象征人类文明的字样,而不远处,雪山和冰洋渲染出一种原始的冷酷感,像极了《星际穿越》里主角到达的冰雪大陆。行李传送带上方有一头1:1原比例大小的北极熊摆件安静地趴着,似乎在检查着不速之客带来的大包小包,眼神中充满好奇。
朗伊尔城位于斯瓦尔巴群岛(Svalbard),以北纬78°13’的位置成为全世界最北的城市。它距离北极点仅有1300千米,拥有多项世界地理纪录,如全世界最北大学(斯瓦尔巴大学),最北的博物馆,最北的邮局等等。
朗伊尔城居民约有1800人,当中挪威人居多,俄罗斯人次之。这里是世界上唯一的一个判定死亡违法的城市。由于医疗资源极其有限,加上地表下的冻土层导致尸体不会自然腐烂,病毒会永远留存在这里。除非猝死,否则病人和年龄大的老人必须离开朗伊尔城,去挪威的其他医院治疗和养老。而且,法律禁止人们在岛上生孩子,孕妇在临产前一个月也必须离开这里。
然而,这个遥远的极北之地的岛屿,却与中国有着奇妙的历史渊源。最早发现和命名它的是荷兰探险家、航海家巴伦支,他希望寻找一条通往中国和东方的捷径。当时除了绕过北美洲的“西北航线”和绕过欧亚大陆的“东北航线”之外,他于1596年另辟蹊径取道北极点,经过并命名了斯瓦尔巴群岛,意为“寒冷的海岸”。在他死后275年,即1871年,人们才在新地岛的棚屋中,找到了巴伦支藏在烟囱里的遗书,其中还有一封写给中国的信,证明了他当年探险的意图。
机场大巴缓缓地开在雪地道路上,两边的雪山庄严肃穆,大地一片银白,而雪花如鹅毛般大片地从天空飘飘洒洒。天、地、山、海,清纯洁净,容不得一点泥潭。这里的纬度已是北极圈内陆地的极北位置,每年十月末至二月中旬皆为极夜,四月中旬至八月中旬则变为极昼。
我们有幸在它难得的日夜交替时段赶赴这里,此时大雪仍未落幕,浮冰开始慢慢融化。朗伊尔城的天空中漂浮着大量冰晶,整齐地折射着太阳光线,幻日、日晕、闪耀着彩虹色彩的荚状云,变幻莫测的天象,给蓝白色的冰原和宁静的城市增加了一丝妩媚。
北极圈内的旅馆:“煤炭工人的小屋”
斯瓦尔巴特群岛多山地,最高点海拔1712米,沿岸多峡湾。地处北极圈内,沿岸生活着海象、海豹、北极狐、鲸等。矿藏有煤、磷灰石、铁、石油和天然气等,斯瓦尔巴65%的地区都被作为自然公园保护,以维护其独特的动植物资源。
20世纪初,彼时煤炭是工业发展的重要资源,斯瓦尔巴群岛丰富的煤藏让欧美列强垂涎,加上当时群岛主权未定,各国开始争论群岛主权的归属。
1925年,中国、前苏联、德国、芬兰、西班牙等51个国家签署了《斯瓦尔巴条约》,这使斯瓦尔巴群岛成为北极地区第一个非军事区。条约承认挪威“具有充分和完全的主权”,该地区“永远不得为战争的目的所利用”。各缔约国的公民可以自由进入,在遵守挪威法律的范围内从事正当的生产和商业以及科学考察等活动(通行权和经济开发权为签署条约国家共享),无需得到挪威政府的签证许可。
如今的朗伊尔城依然以煤炭开采作为主要经济来源,采矿业至今仍是朗伊尔城的重要一环,目前全城的居民绝大部分都是采礦工人。就连我们住的旅馆,也取名叫“煤炭工人的小屋”,最初就是给开矿工人居住的。近年,由于基础建设完备,当地的研究活动与旅游正在急速增长。研究以电离层与磁性层设施为主,如EISCAT雷达、北极光基地及一个属于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IMAGE系列的磁力计。
如果说白天的北极是纯净的冰雪世界,夜晚的朗伊尔城则更显绚烂。由于高纬度的地域特征,太阳从早到晚都在围着天边打转,原本稍纵即逝的暮光,仿佛可以凝固在地平线上,在足足一个小时里,将冰雪大地覆盖上紫色的金丝绒。同样的,即使进入午夜,最暗时天边虽不见太阳,但仍有一线天际光——曙光与暮光无缝衔接,属于这座城市的光芒永不谢幕。
当然,在北极的门户,自然少不了天空那不期而遇的北极光,更是此次旅程中最具诱惑的吸引。虽然这几乎成了极地最“老套”的卖点,但只有亲眼见到北极光,才能明白为何世人总会前仆后继地追逐这道光芒。眼前的震撼美景让人不得不陶醉,原来极光并不是静止的,而像舞动的旗帜一样在天空中飘扬;原来极光并不只有蓝绿色,它如此多变,像是上帝打翻了颜料盒。
北极壮丽秀美,身处其中只觉得人类渺小又坚韧,这里的一切很陌生,却如那位德国摄影师所言,能让人产生一种终于回家的感觉。所谓的回归本源、和谐相处,大概就是这样的状态吧。
你可以用书籍全面地了解斯瓦尔巴的历史,但却替代不了亲身住进朗伊尔城“煤矿工人小屋”的体验;你可以用搜索引擎找到绚烂无边的极光照片,但终究敌不过亲眼见到这份自然奇迹的感动;你可以通过纪录片看到更清晰的北极驯鹿影像,但永远不会知道它们在镜头背后战栗害怕的姿态……如果不去北极,你不会知道干爽纯净的空气,可以清新得让人沉醉;如果不去北极,你不会听到万年蓝冰融化,远古的水冲破枷锁发出的声音。
想來每一位曾到过斯瓦尔巴群岛的人,都会在离别那天感到不舍,机窗外的美景像是为了缓解离别的伤感故意出现在你眼前,湛蓝的天空和海洋,崇山峻岭覆盖着茫茫冰雪,金色的阳光洒在冰山上,北冰洋的浮冰在阳光下闪烁着钻石般璀璨的光芒,浮冰点点,白云悠悠,美得超越一切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