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对小切口无张力疝修补术在腹股沟疝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 将64例腹股沟疝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2例,治疗组采用小切口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对照组应用常规的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在治疗完成之后,对于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后复发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都已经完全治愈,治疗组没有并发症出现,且手术中出血以及手术时间相对于减少。结论 应用小切口无张力疝修补术可以提高腹股沟疝手术治疗效果,并且减少复发与并发症的出现。
【关键词】 小切口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疗效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4.04.257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4-2018-01
腹股沟疝是常见的临床外科疾病,对于腹股沟疝来说,主要分为:腹股沟直疝、腹股沟斜疝及股疝。其中腹股沟斜疝是主要的类型,并且患腹股沟斜疝主要为男性患者,大约占整体比例的95%,病患部位以右侧为主。对于腹股沟疝的治疗主要以手术为主,我国每年进行此类手术的患者数量很多,整体治疗方法经过多年的研究得到了很大的进步,取得了相对令人满意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笔者对于本院从2012年1月——2013年1月所收治的64例腹股沟疝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并且随机对患者进行分组,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为32例。治疗组采用小切口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对照组应用常规的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治疗组的男性患者为24例,女性患者为8例,年龄为23-83岁,平均年龄为52.5岁,病程为10-40个月,平均病程为20.5个月,腹股沟斜疝26例,腹股沟直疝6例(其中,双侧疝6例,单侧疝22例,巨大疝3例,复发疝1例)。对照组的男性患者为22例,女性患者为10例,年龄为22-82岁,平均年龄为51.0岁,病程为11-41个月,平均病程为21.5个月,腹股沟斜疝26例,腹股沟直疝6例(其中,双侧疝7例,单侧疝22例,巨大疝1例,复发疝2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病程等不同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治疗组 采用小切口无张力疝修补术:常规的无张力疝修补术手术切口大约在6-8厘米左右,而局部麻醉的小切口为2-3厘米,皮下组织与腹外斜肌腱膜被切开,游离精索,寻找疝囊后,高位游离疝囊颈部直至暴露腹膜前脂肪。游离出的疝囊不采用高位结扎的方式,如果疝囊过大可以采用横断缝合。对于完全游离的疝囊需要将其回纳入腹腔,并且将补片进行修剪,保证其腹股沟管后壁缺损与补片大小相同。将补片一端修剪成为圆钝形,另一端的内环处,剪成圆形的缺口,保证精索顺利通过。精索放于补片上,依次缝合腹外斜肌腱膜、深筋膜及皮肤。小切口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手术时间大约在30-60分钟之间,平均为40分钟,一般手术之后6小时,就可以进行下床活动,不需要使用止痛剂,观察24-72小时后即可出院。
1.2.2 对照组 采取常规无张力疝修补术:患者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游离精索采用常规的方式,将疝囊游离直至疝囊颈部,对于较小的疝囊以及内环缺损不大的情况采用高位结扎。如果若疝囊过大将疝囊横断则要关闭近端回纳,远端旷置止血,将补片置于内环口,并缝合固定。
1.3 观察指标 在治疗完成之后,对于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后复发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数据进行比较。
1.4 统计学方法 本文中的所有实验数据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组间比较经t检验,期间比较以x2检验并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已经获得痊愈,但是观察组中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较对照组更低,恢复时间更短,治疗有效率更高。整体数据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见表1。
3 讨 论
腹股沟疝是一种常见的临床外科疾病,由于其发病位置的腹壁较为薄弱,腹横筋膜胶原纤维异常、内环括约肌机制障碍以及腹股沟内环关闭机制等原因的影响,会使得腹壁的强度发生降低的现象,进而随着腹内的压力增高,导致腹壁抵御腹压失去平衡,从而产生疝[1]。一般来说,现有的外科手术主要是应用无张力修补、前路张力修补以及腹腔镜技术修补三种手术方式,而无张力修补则是主要临床应用的方式[2]。三种修补方式,都具有自身的优势和缺点。无张力修补的方式其自身手术时间较短,并且可以有效的减少手术中出血现象,加强对于术后并发症的控制,减少复发率。前路张力修补方式,由于修补过程存在张力,对于不相称的结构与组织上造成一定的影响,有产生术后并发症的可能性[3],并且难以有效的控制术后复发。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作为近期逐渐发展的新技术,对于技术要求较高,并且需要全身麻醉,费用较为昂贵,并且对于并发症的发生率难以明显的进行控制,难以在临床实践中被广泛的采纳[4]。
经过本研究证明,小切口无张力修补术可以实现微创手术,并且手术过程较为简便,切口小、出血少、创伤小、恢复快、疗效更佳,是临床手术的良好选择,可以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康复治疗。
参考文献
[1] 郑华.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52例[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35):4487-4488.
[2] 李忠阳,姚仕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90例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國卫生产业,2011(Z3):12-13.
[3] 周江,孟春林.局麻下小切口无张力疝修补术96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25):6212-6212.
[4] 王基.无张力疝修补术与传统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1(17):90-91.
【关键词】 小切口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疗效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4.04.257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4-2018-01
腹股沟疝是常见的临床外科疾病,对于腹股沟疝来说,主要分为:腹股沟直疝、腹股沟斜疝及股疝。其中腹股沟斜疝是主要的类型,并且患腹股沟斜疝主要为男性患者,大约占整体比例的95%,病患部位以右侧为主。对于腹股沟疝的治疗主要以手术为主,我国每年进行此类手术的患者数量很多,整体治疗方法经过多年的研究得到了很大的进步,取得了相对令人满意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笔者对于本院从2012年1月——2013年1月所收治的64例腹股沟疝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并且随机对患者进行分组,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为32例。治疗组采用小切口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对照组应用常规的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治疗组的男性患者为24例,女性患者为8例,年龄为23-83岁,平均年龄为52.5岁,病程为10-40个月,平均病程为20.5个月,腹股沟斜疝26例,腹股沟直疝6例(其中,双侧疝6例,单侧疝22例,巨大疝3例,复发疝1例)。对照组的男性患者为22例,女性患者为10例,年龄为22-82岁,平均年龄为51.0岁,病程为11-41个月,平均病程为21.5个月,腹股沟斜疝26例,腹股沟直疝6例(其中,双侧疝7例,单侧疝22例,巨大疝1例,复发疝2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病程等不同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治疗组 采用小切口无张力疝修补术:常规的无张力疝修补术手术切口大约在6-8厘米左右,而局部麻醉的小切口为2-3厘米,皮下组织与腹外斜肌腱膜被切开,游离精索,寻找疝囊后,高位游离疝囊颈部直至暴露腹膜前脂肪。游离出的疝囊不采用高位结扎的方式,如果疝囊过大可以采用横断缝合。对于完全游离的疝囊需要将其回纳入腹腔,并且将补片进行修剪,保证其腹股沟管后壁缺损与补片大小相同。将补片一端修剪成为圆钝形,另一端的内环处,剪成圆形的缺口,保证精索顺利通过。精索放于补片上,依次缝合腹外斜肌腱膜、深筋膜及皮肤。小切口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手术时间大约在30-60分钟之间,平均为40分钟,一般手术之后6小时,就可以进行下床活动,不需要使用止痛剂,观察24-72小时后即可出院。
1.2.2 对照组 采取常规无张力疝修补术:患者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游离精索采用常规的方式,将疝囊游离直至疝囊颈部,对于较小的疝囊以及内环缺损不大的情况采用高位结扎。如果若疝囊过大将疝囊横断则要关闭近端回纳,远端旷置止血,将补片置于内环口,并缝合固定。
1.3 观察指标 在治疗完成之后,对于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后复发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数据进行比较。
1.4 统计学方法 本文中的所有实验数据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组间比较经t检验,期间比较以x2检验并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已经获得痊愈,但是观察组中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较对照组更低,恢复时间更短,治疗有效率更高。整体数据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见表1。
3 讨 论
腹股沟疝是一种常见的临床外科疾病,由于其发病位置的腹壁较为薄弱,腹横筋膜胶原纤维异常、内环括约肌机制障碍以及腹股沟内环关闭机制等原因的影响,会使得腹壁的强度发生降低的现象,进而随着腹内的压力增高,导致腹壁抵御腹压失去平衡,从而产生疝[1]。一般来说,现有的外科手术主要是应用无张力修补、前路张力修补以及腹腔镜技术修补三种手术方式,而无张力修补则是主要临床应用的方式[2]。三种修补方式,都具有自身的优势和缺点。无张力修补的方式其自身手术时间较短,并且可以有效的减少手术中出血现象,加强对于术后并发症的控制,减少复发率。前路张力修补方式,由于修补过程存在张力,对于不相称的结构与组织上造成一定的影响,有产生术后并发症的可能性[3],并且难以有效的控制术后复发。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作为近期逐渐发展的新技术,对于技术要求较高,并且需要全身麻醉,费用较为昂贵,并且对于并发症的发生率难以明显的进行控制,难以在临床实践中被广泛的采纳[4]。
经过本研究证明,小切口无张力修补术可以实现微创手术,并且手术过程较为简便,切口小、出血少、创伤小、恢复快、疗效更佳,是临床手术的良好选择,可以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康复治疗。
参考文献
[1] 郑华.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52例[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35):4487-4488.
[2] 李忠阳,姚仕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90例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國卫生产业,2011(Z3):12-13.
[3] 周江,孟春林.局麻下小切口无张力疝修补术96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25):6212-6212.
[4] 王基.无张力疝修补术与传统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1(17):9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