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文章以桂林漓江风景名胜区重点景区内的桂林阳朔县高田龙潭村为例,通过对龙潭村的现状分析,找到其主要治理措施,并提出对桂林漓江风景名胜区内传统村落具有普遍性的适用办法,大量留白,坚持“保护优先、开发服从保护”的原则;空间控制,还原传统村落风貌;精品改造,充分利用“桂林元素”;整村租让/搬迁,保护与发展新模式.意在做到“保护中理性发展和发展中有效保护”,同时,使当地村民生活得到改善,对当地经济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机 构】
:
桂林漓江风景名胜区战略发展处,广西 桂林 541004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章以桂林漓江风景名胜区重点景区内的桂林阳朔县高田龙潭村为例,通过对龙潭村的现状分析,找到其主要治理措施,并提出对桂林漓江风景名胜区内传统村落具有普遍性的适用办法,大量留白,坚持“保护优先、开发服从保护”的原则;空间控制,还原传统村落风貌;精品改造,充分利用“桂林元素”;整村租让/搬迁,保护与发展新模式.意在做到“保护中理性发展和发展中有效保护”,同时,使当地村民生活得到改善,对当地经济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其他文献
[目的]持续稳定的养分供应是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的重要措施.研究不同种类缓控释肥对甜玉米鲜穗产量与品质的调控效应,为优质甜玉米生产中缓控释肥的施用提供依据.[方法]于2020年在河北省秦皇岛、石家庄和保定3地进行田间试验.供试品种为\'万甜2000\'.共设置5个处理,即控释掺混肥料(T1)、控失聚能网复合肥(T2)、聚天门冬氨酸缓释复合肥(T3)、常规尿素(T4)和不施氮(CK).在玉米关键生育时期,测定植株干物重和全氮含量;在鲜穗采收期,测定鲜穗产量和籽粒营养品质,并进行品质评价.[结果]与T4
[目的]研究增温对不同作物秸秆在土壤中分解速率的影响.[方法]于2019年11月至2020年10月进行两个生长季的田间填埋试验,观测增温和对照处理下玉米、红薯、大豆秸秆在夏熟作物生长季的分解率以及冬小麦、大蒜、油菜秸秆在秋熟作物生长季的分解率,并以秸秆初始碳含量、氮含量、碳氮比、木质素含量模拟不同处理下不同作物秸秆的分解速率系数.利用模型模拟得到的分解速率系数k值进一步模拟增温和对照处理下不同作物在填埋后不同天数的剩余秸秆质量,将剩余秸秆质量的模拟值与观测值进行回归分析以评估模型模拟效果.[结果]增温对玉
文章从“安居乐业”的古文字投影角度对传统乡村进行溯源,探析其形态原始面貌,并从生活和人本层面考察了传统与当代乡村空间在追求“安居乐业”目标时两种存在形态的特点与区别,希望从中透析出其中有益的部分,贡献给未来乡村空间的改造中,使乡村空间形态更加符合人们的物质与精神生活需要,更加宜居.
文章介绍了模块化建筑的分类与特征,对现有模块化建筑在灾后运用进行简单分析研究,根据灾情的不同,从不同角度探讨其特点,并吸取经验,自主设计小型适用装配式单元体,研究其在测温及灾后临时住宅中的运用,提出对模块化建筑未来的建议与希望.
基于老龄化社会以及“健康中国”战略的背景,以及老年人对康养产业的多样化需求,结合我国特色小镇建设的热潮,文章对当前特色小镇规划建设中存在的基本问题进行阐述与分析.以江西省贵溪市塘湾镇为例,分析塘湾镇康养特色小镇建设的特点及其存在的问题,从老年友好角度提出规划策略,以期为类似特色小镇的规划建设提供参考.
[目的]研究土壤改良、作物调控和土壤作物系统综合管理措施对玉米生长和土壤盐碱特性的影响,为滨海盐渍地区玉米生产和土壤改善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方法]田间试验于2016年开始在山东省垦利区进行,土壤改良剂为脱硫石膏30 t/hm2加牛粪15 t/hm2,共设4个处理,其中两个处理为农户习惯使用土壤改良剂处理(ISM)和不使用土壤改良剂处理(FP),作物品种为\'郑单958\',播种密度为7.5×104株/hm2,N、P2O5、K2O用量分别为280、90、60 kg/hm2;另外两个处理为综合作物管
吉林省历史沧桑与社会变迁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地域性和典型性,文章通过分析乡村聚落地名的语源渊源为基础技术路线,以吉林近现代史迹所承载的历史内涵与文化征象为切入点,通过探究吉林省乡村聚落地名的产生和演变,研究乡村聚落发展与其所处地理环境要素的关系,揭示吉林省乡村聚落的空间演变过程与演变特征的基本规律.
通过调研福州历史文化街区,以上下杭为例,主要研究在城市化进程中历史文化街区商业的发展.探讨在商业利益巨大的当今社会,对历史文化街区实施动态性保护避免其成为城市新发展的绊脚石以及如何使历史文化街区进行可自发性的有机更新.
随着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城市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城乡之间的差距日益增大,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基于此战略并结合“乡建”探索了一种在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全新的农村书屋.农村书屋的使用人群主要为乡村居民,农村居民的思想理念与城市居民存在一定差异,并不能完全直接套用城市建筑设计理念,再加上建设地点位于农村,设计者更应该因地制宜.文章以白马藏族为例,分析白马藏族聚居地的自然条件和民族文化,对如何因地制宜地建造书屋,如何将民族文化元素与农村书屋相结合作出探讨,打造出具有白马藏族特色的农村书屋.
城镇环境是历史积淀的成果,在历史街区保护与复兴中,城镇历史遗产的保护利用问题是备受关注的热点.在历史街区城市设计中,注重个性化和人性化的塑造,街区整体面貌的一致性、功能的融合性、空间形态的延续性和历史资源的多样性,对环境品质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文章结合泗阳县天后宫历史片区的城市设计,在凸显妈祖文化和运河文化、传承与创新街巷肌理、塑造山水形态框架方面进行探索,以期提升小城镇历史片区环境品质,在小城镇的更新过程中,实现历史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