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分权下的超级机会

来源 :管理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kf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商业模式的初设条件上,社会化媒体带来的最大改变就是,企业面对的客户同时变成了供应商。这就打破了传统企业集权生产、销售的格局。换言之,任何客户都可以成为供应商,任何供应商也可以变成客户,而这将从两方面扩展整个市场的份额:超级充沛的内容生产和超级充沛的产品消费。这两方面同时作用,结果就是超级的企业价值。社会化媒体的代表Facebook于2004年初上线,短短七八年时间,估值就已经逼近1000亿美元。更让人激动的是,这个数字还在持续增长,或许天空才是它的极限。
  
  用户=供应商
  社会化媒体和传统企业的最大区别在于分权的程度不同。传统企业,即使存在生产环节外包、外协,销售环节加盟、特许等分权手段,但在整体上,集权还是多过分权。在社会化媒体下,任何一个用户都可以产生内容,都可以为社会化媒体贡献可销售的产品;任何一个用户也可以几乎零成本地选择和消费任何产品。社会化媒体实质上变成了为用户生产、销售和消费产品的大平台。
  任何赢利模式,都要讲清楚收入来自哪些利益主体,成本又由哪些利益主体承担。在以往的赢利模式中,这两部分的利益主体一般是分离的。比如,电视台的赢利模式,商家投放广告,为电视台贡献收入;绝大部分电视台的观众免费观看节目(收费频道才需付费,这是另一部分收入来源),成本则由电视台承担。社会化媒体却可能将收入和成本的利益主体合一化。因此,有必要先罗列出社会化媒体的利益主体。并不严格地,我们可以把任何一个用户可以接触到的其他用户分级为:普通用户、名人(在社会化媒体上有一定话语权的用户,可以是现实中的明星、企业家、运动员等,也可以是网络上的达人)、商家,等等。把他们分别放在水平轴的收入主体和垂直轴的成本主体,我们就得到有可能的多样化的赢利模式。如图1所示,这可以作为社会化媒体具体业务赢利模式设计的指南针。
  例如,PM3,从商家获取收入,由普通用户承担成本,可以想到什么赢利模式?
  首先是品牌投票,商家可以在社会化媒体上发动消费者调查问卷,向用户支付奖品,向社会化媒体缴纳调查费;用户发动亲友们去投票,付出时间成本。
  其次是商家主页,发布产品,引导消费,用户注册成为粉丝,参与活动。商家可以给用户折扣,而社会化媒体则按照粉丝量或者交易量收取一定的费用。活动营销、互动营销等也在此列。
  甚至,商家还可以因此改变自己的设计、生产流程,从销售环节去倒逼设计环节和生产环节。在推出新产品之前,发问卷,搞投票,用户的贡献可以折算成一定的消费券等,然后这些调查数据可以反过来指导新产品的设计、生产。所谓的大规模定制、新“以销定产”都不是什么难题。
  还可以建立创意超市,商家提出待解决的难题,普通用户通过“众包”解决问题。大家熟知的维基百科就属于这种模式。操作方向也可以相反,普通用户通过社会化媒体提供自己的创意或者设计,卖给商家,交由商家生产、销售。
  再比如植入广告,用户贡献自己的页面空间,商家做广告,用户还可能从中获得一定的广告收益,这都是可以设计的。
  例如,PM6,从商家获取收入,由名人承担成本,有什么赢利模式?
  所谓名人,意味着在社会化媒体有一定的影响力,他的一举一动,大家都感兴趣。互联网上,关注度就是利润,这自然具有商业价值。
  首先,名人发布的内容,社会化媒体可以整理成为数据卖给商家,当然,这里面要注意到知识产权的保护,是否征求名人的同意,是否表明作者,是否做第二手的整理后再发布,等等。
  其次,名人有话语权,可以帮商家发布隐蔽性的广告。例如,某美容产品网购达人,就可以现身说法地讲什么产品用了之后有什么效果,发布体验总结,等等。
  第三,某些商家观点,也可以通过名人的空间发布,收集转发者和评论者的反馈,分析他们的特征,这都能为商家带来价值。这种表面上独立第三方的效果比商家直接发布将会更好。
  其他的赢利模式都可以从图1中得到启示,就不一一列举了。值得指出的是,按照普通用户、名人和商家来分析利益主体只是其中一种分类,社会化媒体完全可以开发出自己的用户分类,或许,这种分类的不同最终会导致赢利模式的分野。
  有人会问,这上面有一些赢利模式,是传统互联网媒体也可以做到的,那么社会化媒体的优势又在哪里呢?奥秘在于用户生产内容,在这过程中,用户将不可避免地泄露自己的爱好、生活习惯等等。
  直接地运用,可以为精准性的营销埋下伏笔,从商家到用户,可定向推介产品;从用户到商家,则可以在用户页面做精准的广告(看其习惯和粉丝受众而定)。比如,名人发布某条消息,就可以从转发的用户构成(年龄、性别、职业、关注圈子等,社会化媒体完全可以发布相关的分析工具或者提供相应的分析服务)得到一些有用的分析结论。
  间接地运用,这些数据通过整理后就可以产生价值,相应的商家、研究机构、政府部门等,应该会很感兴趣。
  
  保护正反馈性
  社会化媒体可以从中做什么呢?获得直接的收入当然是最方便快捷的,但社会化媒体应该要有更高的追求。事实上,所谓社会化媒体,其关键词在于社会化,这意味着该企业可以成为一个社会,一个国家。事实上,Facebook的活跃用户数早就超过了5亿,假如它是一个独立的国家,人口数将列全球前三。这么大的一个平台,似乎干啥都行,但事实上,把自己的触角只局限在平台才是最好的选择。这意味着,社会化媒体应该把精力放在繁荣平台、促进平台的生产和消费上,而不是去参与这个过程。
  说到底,社会化媒体是一种平台型商业模式,最大的特点在于正反馈性。具体分为两类:第一,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交叉正反馈性,例如Facebook上面的普通用户越多,对商家的吸引力就越大,反之亦然;第二,同一类利益主体之间的内部正反馈性,例如Facebook内部的普通用户越多,对后来的普通用户的吸引力也越大,因为大家都已经形成了网上社交关系,如果一起迁移到另外一个平台,转换成本是很大的。对平台型商业模式来说,维持和保护平台的正反馈性是至关重要的,这样才能使平台形成良性循环。
  首先,社会化媒体可以为生产和消费建设基础设施或提供工具,当然,工具本身也是产品,可以让独立第三方开发,社会化媒体定规则、监督管理就行了。
  其次,社会化媒体的终极赢利模式应该是类似于国家的税收模式。说到底,不管是内容生产还是消费,这都是这个大平台下的经济行为,社会化媒体从中收取很小的比例分成即可。这样,参与交易的各方利益基本无损,积极性持续高涨,社会化媒体积少成多,集腋成裘,不难壮大。
  第三,社会化媒体可以为二次交易、三次交易等创建交易场所,创意超市、账号超市、数据超市,等等。
  最后,社会化媒体可以通过公司风投、创业基金等培育平台上的中小企业,促进平台上其他利益主体的成长和壮大,最终推进整个平台的良性循环。
  
  超级分权:其他利益主体的赢利机会
  传统企业偏重集权化,因此,同一个利益主体的角色定位是相对固定的,客户永远是客户,供应商永远是供应商,不同利益群体之间泾渭分明。社会化媒体则是超级分权,意味着供应商也可以变成客户,消费产品;客户也可以变成供应商,贡献智慧,获得收益。这些对其他利益主体来说,无疑都是赢利机会。
  首先,可以直接成为上文提到的普通用户、名人或者商家中的一类,通过销售广告位、参与投票、转发帖子、参加游戏等,获得相应的收益。这里面衍生一点就是账号的交易,不管是个人还是企业,都可以培育专业性强的账号,当这个账号的粉丝数量达到一定级别,它就变成了名人账号,就可以通过发布消息、活动营销等行为,从所在专业中获取一定的收益。针对游戏应用,也可以养账号,这种模式在网络游戏已经很流行,照样可以嫁接到社会化媒体。
  其次,可以参与建设社会化媒体的基础设施,或者为社会化媒体提供赚钱工具,例如支付平台、游戏设计、应用开发,等等。最近一段时间来,几乎所有的社会化媒体都提出开放式平台的理念,强调对软件开发商开放应用,曾经低迷的独立软件开发也似乎迎来了枯木逢春的时代,大家都挤破头,期待成为下一个《愤怒的小鸟》。的确,社会化媒体的爆炸式传播,让软件的受众一下子成几何级数膨胀。这无疑是最好的时代。
  但同时,这也有可能是最坏的时代。独立软件开发作为一个金矿,已经涌进了太多的淘金者,激化了竞争,也更进一步推高了社会化媒体的谈判地位。事实上,这反而为软件开发商指出了另外一条路,第三种赢利机会。
  第三,为游戏设计、应用开发的公司提供服务。美国西部的淘金热,最终赚到钱的不是淘金的,而是卖水的,卖铁锹的,还有,卖耐磨的牛仔裤的(这家公司后来成长为鼎鼎大名的Levi' s)。游戏设计、应用开发的需求这么旺盛,需要相关的培训、基础工具、中间件平台自然不少,这都是不小的市场。很多软件开发商完全可以介入这部分市场,卖水、卖铁锹给他们。二次大战,美国参与战争不积极,卖军火很在行,最终成为了最强大的国家,其商业模式是值得借鉴的。比如,上一轮的网络狂潮,也成长起了很多软件工程培训机构。如果针对第三方软件开发的从业人员提供一些特设培训,培训出来的学生可以派遣到开发公司当实习生,从学生收取培训费,从开发公司收取劳务费等,形成一个产业链运作,相信会有不错的市场前景。
  
  超级分权与超级集权:社会化媒体的“反”正反馈性机会
  由于连接多方利益主体,形成超级分权,社会化媒体的平台似乎做得越大越好——连接的利益主体种类越多,每一类利益主体的数量越多,平台的价值越大。但是,用户越多,信息越多,寻找想要的精确信息就越难,交流信息的成本就越大,因此,这里面存在“反”正反馈性机会,简言之,是超级集权和规模小的必要性。
  超级分权带来的是信息的爆炸和无序,作为平台的社会化媒体,如何加强信息的搜索、整理和再加工生产就成为一个极端重要的事情,毕竟,没有任何用户希望打开页面后看到一堆杂乱无序的内容无从下手。搜索引擎、内容编集(可以个性化)、数据再提炼发布……这些都有可能产生新的赢利机会,同时又通过数据、服务的超级集权把超级分权所带来的混沌、杂乱局面导入有序、井然,形成杂而不乱、丰富而高效的新媒体。
  另外一个是大平台下的小圈子。社会化媒体在于用户产生内容、交流,参与者越多,贡献的信息就越多,但实质上交流的效率就越低。这实质上是平台型商业模式正反馈性必然带来的最大消极效应。如何引导利益主体建立高效的小圈子,在提升交流效率(小圈子)和方便信息获取(大平台)之间达到一个平衡,可能是社会化媒体下一个提升的机会。
其他文献
在中国古代管理思想史上,孔子的思想是值得深入探讨的。关于孔子与儒学的研究,以汗牛充栋形容也毫不为过,然而,从管理学角度看,依然有进一步发掘的必要。作为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孔子对后世的国家治理和社会观念都有着极为重大的影响;作为教育家,孔子的教育方法和教育实践奠定了中国古代的知识形成、转化和传承的基本路径。大概孔子自己也没有料到,他在后来会变成“大成至圣先师”,头顶有了“圣人”的光环,当然,更不会料到
期刊
“你们为什么不捐款?”  2008年5·12地震后,各大论坛、QQ群以及手机短信大量传播“铁公鸡”榜,诺基亚、可口可乐等跨国巨头赫然在列。一些经销商给诺基亚打电话,劈头盖脸地质问道。而诺基亚员工也愤愤不平:“我们为灾区捐了那么多款,公司为什么还不对外说?”  实际上,在地震发生的当天,诺基亚中国区企业社会责任的负责人已经决定捐款100万元人民币,而第二天、第三天,随着灾区情况的不断传来,诺基亚捐款
期刊
稻盛和夫曾经将企业比喻为一间房子,“京瓷的经营哲学是地基,会计学和阿米巴是支撑房子的两根柱子。”柱子当然不可或缺,但地基才是根本;有了柱子而地基不牢,那么房子迟早会坍塌;地基牢固而没有柱子,就压根儿不存在房子。稻盛的经营哲学,概括起来就是“以心为本”。  基于“以心为本”的经营哲学,稻盛和夫认为规章制度是必要的,但规章制度并不能解决一切问题。《论语》有言:“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
期刊
出生于日本鹿儿岛市药师町。  在鹿儿岛西田小学学习。  从西田小学毕业。  患肺结核;考入私立鹿儿岛中学;8月13日,家中房屋因美军轰炸而尽毁。  从鹿儿岛中学毕业,升入鹿儿岛高中第三部。  考入鹿儿岛大学应用化学系。  毕业于鹿儿岛大学应用化学专业;进入位于京都的松风工业公司,从事特种陶瓷研发。  正式离开松风工业公司,决定创办新公司;12月14日同“韩国近代农业之父”禹长春(日文名须永长春)的
期刊
为了让品牌具有个性和吸引力,很多知名企业花费了大量资金。那么,用什么来衡量品牌个性的吸引力?为了回答这一问题,德州大学阿灵顿分校的崔西·弗雷林、西弗吉尼亚大学的乔迪·柯若思、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的大卫 ·海纳德一起进行了研究,并开发出了一个可以衡量品牌个性吸引力的工具(他们的论文发表在《市场营销科学学会期刊》)。  研究者确定了对品牌个性吸引力有贡献的三个要素,分别是:喜好度(消费者积极看待品牌的程
期刊
在今天,提高企业创新能力方面,大多数中国企业步履蹒跚。在这些企业面前,湖北中烟脱颖而出,作为曾经在烟草行业排名中部靠后的企业,成长为行业排名第一创新型企业。黄鹤楼品牌由1996年几十箱发展到2011年过100万箱,占据全国低焦高档卷烟市场的70%以上份额,省外销量比例业已超过65%,被国家烟草专卖局领导肯定称为“势不可档,创造了中国烟草的奇迹”。初步统计,近年来,湖北中烟在天然香精香料(用于降焦油
期刊
社会管理创新已被中央政府一再强调,其核心思想是什么?比较世界各国在完成工业化,社会向后工业时期转型时,面对了相同的系列问题,其解决之道,我以为最简单的说,就是要发挥自组织治理在很多社会事务中的功能,因为这些事务己被证实是市场与政府都治理不好的,有赖于发展出新的治理模式。  层级治理是由上而下的控制,其权力来源是为集体所垄断的暴力,可以对成员进行奖惩,集体与成员之间是权力顺服关系,其运作逻辑就是权力
期刊
不论是在全球还是中国,商学院都在承受着质疑:商学院能否培养出优秀的管理人才?而《管理十律——商学院不教的管理法则》的作者刘澜则更加激进:“商学院往往不教管理。对于经理人所需要的最实际的、最关键的那些管理法则,商学院往往是不教的。因此,许多人虽然读了MBA,其实并不懂得管理。”  刘澜认为,美国商学院教的绝大部分东西侧重于“商”,而中国很多商学院则侧重于经济学。商学院至少忽视了对于管理者而言,非常重
期刊
社会化媒体,早期通常称为社会化软件(social software)。在互联网的发展进程中,以网络游戏、即时通信软件(IM)、博客、网络社区等为代表的社会化软件,在经历了本世纪初的互联网第一次泡沫后,成为互联网发展的第二次高潮。在这轮互联网发展的高潮中,社会化软件的发展居功甚伟。社会化软件的高速发展,以及前所未有的、大范围应用,不仅仅推动了互联网的发展和应用,同时,由于社会化软件的“嵌入”,使得网
期刊
斯坦福大学商学院教授David Larcker和Brian Tayan在最近的一篇文章中写道:人们形成了七个关于公司治理的迷思。  迷思一:董事会的结构=董事会的质量。公司治理专家在评估一个董事会的质量时,常常用一些显性的特质,比如,是否拥有一个独立的董事长和执行董事,外部董事的数量,董事们的相互独立性,各个专门委员会的独立性,董事会的规模、多样性,“繁忙”董事(即系多个公司董事会的成员,“繁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