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观念,改变课堂——谈道德与法治教师的学生观与教材观

来源 :福建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gwx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16年9月统编《道德与法治》教材使用以来,一线教师积极投入实践,取得一定的教学成效。作为一线教研员,笔者听取了大量道德与法治课,迫切感受到只有高素养的道德与法治教师才能引领学生在道德实践活动中获得乐趣,得到发展。那么,高素养的道德与法治教师应具有什么样的精神气质呢?笔者认为他们在学生观、教材观上都应该有鲜明的特质。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抗-EBV检出情况及临床分析.[方法]采用酶标法检测血清抗-EBVIgM和IgG;血凝试验法检测嗜异性抗体.[结果]30例患儿血清抗-EBV IgM阳性率86.
背景血管性认知障碍(VCI)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给患者的全面功能康复带来较大困难。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在神经系统和精神性疾病治疗方面的应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研
新型产业基地生成与发展需要市场和制度共同作用,因此,应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视角对市场和制度两要素的适度性做具体的指标化,进而用这些测度指标判定新型产业基地的运行水平,
以分级诊疗的实施与成效来考核院长或有失公允,但纳入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则具备一定的合理性。
目的:探讨不同损伤类型的有效修复方法。方法:对136例因创外伤所致的前牙及牙周组织损伤进行分析,将损伤分为5类,对各类型提出了相应的治疗修复方法。结果:136例创外伤前牙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