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利用1981~2011年华东地区132站逐日气象观测资料、国家气候中心整编的逐月环流特征指数和NCEP/NCAR再分析资料,统计分析华东地区冬季5种降水相态的时空变化特征,发现:华东地区的雨、雪地理分界线在29°N、120°E附近,在分界线的西北区为主雪区,而东南区为主雨区;同时,沿该分界线附近是雨夹雪的多发区。华东地区冬季不同降水相态都有明显的年际波动。亚洲区极涡指数与华东地区冬季降水相态站日数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1981~2011年华东地区132站逐日气象观测资料、国家气候中心整编的逐月环流特征指数和NCEP/NCAR再分析资料,统计分析华东地区冬季5种降水相态的时空变化特征,发现:华东地区的雨、雪地理分界线在29°N、120°E附近,在分界线的西北区为主雪区,而东南区为主雨区;同时,沿该分界线附近是雨夹雪的多发区。华东地区冬季不同降水相态都有明显的年际波动。亚洲区极涡指数与华东地区冬季降水相态站日数的相关性好,特别是亚洲区极涡面积指数与雪、雨夹雪、冻雨、冰粒的相关系数均通过了0.05的信度检验。
其他文献
高要地区特殊的地理环境与气候条件造成了历来严重的洪涝灾害。其历史洪水淹浸区和历史堤防范围等历史地理环境与该地区的"八卦"形态聚落分布存在着特殊的"同构"现象。通过图解分析与逻辑推理,解读了"同构关系"的内在成因:"八卦"形态是聚落防洪的最优形态;由于民国以前的高要地区区域防洪未完善,因此位于西江南岸缺乏堤防保护的洪涝区域内大量聚落采用了"八卦"形态的聚落被动防洪方式。高要地区"八卦"形态聚落分布与
基坑工程监测是指在基坑施工及使用期限内,对基坑及周边环境实施的检查、监控工作。本文结合阳江百利广场基坑工程的特点,介绍了基坑监测方案和实施情况,对重点区域(OU段)的变形信息等基本特征进行分析,确保了在基坑施工过程中能够实时提供基坑及周边建构筑物的动态变形信息,达到动态设计与信息化施工的目的[1]。
周振鹤先生主编的《中国行政区划通史》,涵盖先秦至民国,共分十二卷,部分卷次已陆续出版。2012年,终于等到了由郭声波教授执笔的"唐代卷"的问世。陶潜有句,"奇文共赏",阅读之余,有几点想法与学界诸君共享。
中国地理学会2013年华南地区学术年会于11月29日至12月1日在广州隆重召开,来自全国2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115家地理科研单位和教育机构的380多名专家学者、研究生和基础地理教育工作者与会。本次学术年会由中国地理学会主办,中国地理学会华南地区代表处、广州地理研究所、广东省地理学会承办,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广州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广西地理
王开队博士的专著《康区藏传佛教历史地理研究》,已由四川大学出版社出版,全书约30万字,该书是国家出版基金项目,是藏传佛教研究方面的一项有意义的新成果。他选取"康区藏传佛教历史地理"作为研究课题,对于中国历史宗教地理研究有补充作用,同时这也是目前中国大陆学界唯一正式出版的藏传佛教历史地理研究专著,在藏传佛教研究领域另辟蹊径,对于进一步推进康区历史研究,尤其是藏传佛教史研究,以及历史文化
灰色模型GM(1,1)中主要有3个参数,其中积分参数直接影响着灰色模型的短期预报,对其求解需要一个约束条件。给出了灰色模型中基于一次累加序列约束和基于原始序列约束条件下积分参数的确定方法,并通过实际算例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总体而言,不同准则下获取的c值对短期预报结果相差较小,实际应用中可以采用最常用、最简单的过第一点准则来确定。
作为地球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植被对全球物产估计、碳循环评估等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然而常规的植物学研究方法很难在全球尺度下获取植被结构信息。作为主动传感器的代表,合成孔径雷达(SAR)能够提供全球实时观测的能力。而更为高级的干涉合成孔
天文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学科之一,与测绘学有着密切联系。本文从素质教育和专业基础两个方面论述测绘工程专业开设天文学课程的必要性,并结合笔者所在单位天文学教学经验,对测绘工程专业天文学课程的设置和课程内容进行探讨,为完善测绘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利用1986~2006年PATMOS-x、ISCCP总云量和低云量产品与中国区域地面台站观测的总云量、低云量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对比不同来源、不同观测方法造成的云量数据在时间、空间上的差异,为资料使用者提供参考。结果表明,与台站观测资料相比,无论PATMOS-x还是ISCCP其总云量数据的空间分布、与站点观测数据的格点相关性均好于低云量数据;PATMOS-x总云量、低云量多年平均的空间分布较ISCC
通过对2010年7月27-29日吉林省一次较大范围的冷涡暴雨、大暴雨过程进行诊断分析,建立了此类暴雨的天气概念模型:200hPa呈现"两脊一槽"型,高空急流呈辐散状位于吉林上空,急流中心最大风速≥60m/s;500hPa东北冷涡强烈发展,鄂海阻高稳定维持是此次强降水发生的重要天气系统,中心最大风速≥20m/s的偏西风急流带横穿吉林中部;850hPa风速≥12m/s三条急流带在吉林中东部地区交汇,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