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3.1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1-0051-02
依法治国口号响,公平法治正气扬,各种法律包围你,权利义务放心上。法律不仅在课堂,时时刻刻心中想,法治教育意义大,遵纪守法才最棒。
2016年6月28日,教育部、司法部、全国普法办共同印发了《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9月,《道德与法治》教材取代《品德与生活》走进了小学低年级课堂,不难发现,这次“更名”突出了法治教育在青少年思想品德教育中的地位,同时也意味着法治教育已经成为小学品德一线教师所面临的重要课题。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守法意识呢?小学生虽然难以对法治有深入的认识,但在家庭、学校和社会生活中,都不难感知身边的规则和法治。最新颁布的《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法治教育以基础性的行为规则和法律常识为主,侧重法治意识,尊法守法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基于北师大版小学《品德与社会》3-6年级教材内容,我认为可以在教学中从以下三个方面循序渐进地展开法治教育,渗透法治意识。
一、合作探究,养成规则认识
孟子曰:“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人类从古至今都一直都敬畏规则,规则是保证群体生活顺利运行的基石,也是现代社会良性发展的基本元素。因此,规则意识是现代社会每个公民必备的一种意识。
新《小学生守则》在第四条中规定小学生应“遵守国法校纪,自觉礼让排队,保持公共卫生,爱护公共财物。”同样,《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在课程内容中明确指出,要求学生“初步形成规则意识,遵守活动规则和学校纪律”。现在的孩子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以自我为中心倾向较严重,使得一部分孩子规则意识淡薄。而在学校的集体生活中,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规则意识,这是儿童成长成为社会人的前提,也是保证学生在集体生活中愉快生活、学习、交往的前提。
对学生在集体生活中规则意识的培养,可根据規则意识的几个层次展开教学,达成由“知”到“行”的目标。
以“生活中处处有规则”(三年级上册)为例,本课以规则意识为主题,重点是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规则,生活需要规则。在教学安排上,我们可以按照规则意识的三个层次设计教学:明晰规则——探究规则——应用规则。教学伊始,我们可以根据学生中有人认为遵守规则麻烦谈起,组织学生分组进行合作讨论,发表意见,阐明观点。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明确:一切规则都是为了保证社会中个体生活的幸福愉快。学生在思维的碰撞中,明确了遵守规则首先是为了自己,进而是为了他人,懂得遵守规则的重要性。接着,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结合具体的生活情境,如插队、闯红灯、公共区域大声吵闹等,交流应如何正确对待这些违反规则的行为,并适时谈一谈“生活中还有哪些不和谐的行为给我们造成了麻烦?”以此让学生认识到规则的实用性。最后,为达到“习性使然”的效果,设计现场制定“班规”的环节,旨在让学生通过对他人行为的评价落实到自身行为的表率,促使学生从他律中转向自律。
二、交流对话,树立公民意识
我们来到这个世界的第一声啼哭,就是我们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宣言”。社会主义国家的公民既是享受权利的主体,又是履行义务的主体。因此,增强权利观念,正确行使公民权利,增强义务观念,自觉履行公民义务,是学习法律常识的落脚点。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再“课程目标”开篇就提出要“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公民奠定基础”。“知识目标”部分也明确要求:“了解未成年人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懂得规则、法律对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意义。”小学生进入高年级之后,随着能力的提高,自我意识不断增强,与社会的接触也不断增加。在学生建立我是“社会人”的这一过程中,要让学生深入了解权利和义务,就需要先建立“我是公民的概念”,明确自己也拥有法律所赋予的权利和义务。
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仅仅让学生知晓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远远不够的,应充分利用学生自身的资源,让他们在亲身经历的生活情形中去感受和体会。
有一位老师在执教“法在我身边”(五年级下册)这一课时,设计了一个“辨析说理”的体验环节,出示书中的“游戏厅风波”、“上学风波”等几个事例,让学生说一说这些事例当中的行为,有没有侵害到学生的合法权利?在你的生活中还遇到过什么侵害到你权利的行为?学生通过查找相关资料,充分结合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学习运用身边的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正当权益。
此外,教师还创设了一个生活情境:语文老师有时会用体育课的时间来为学生补作业,A同学认为这是侵犯了同学们活动的权利,B同学则认为老师这是为我们好。就此话题,学生以正反方展开辩论,激发所有学生主动参与对话,并在此过程中提升了法律与自我关系的认识,培养了他们的权利意识。
三、实践参与,促进守法认同
品德与社会课程强调本课程的学习是知行统一的过程。仅仅掌握一定的法律常识是远远不够的,还应将法治作为一种行为习惯,一种精神操守,做到知行合一,精神兼备。应引导学生将法治意识外化为行动指南和行为习惯,形成践行法治精神的有力行动。在教学中,我们可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引导学生通过实践参与,认同规则与法治,以此指导自身生活,践行法治精神。
在教学“珍爱生命遵守规则”(四年级下册)一课时,为让学生体会交通规则的重要性。我让学生以“交通安全”为关键词,展开探究活动。课前,学生分为“行人组”、“乘客组”以及“驾驶员组”展开相关的资料搜集,课堂上交流、汇报、讨论,我适时地出示《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管理条例》深化学生的认识。学生在此过程中对自己应遵守的交通规则有了深刻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我让学生进行“换位思考”:假如你是事件当中的他,你会这么做吗?出事故的原因有多少条件是你能控制的?学生指出,自己不会这么做,唯一能控制的就是我们的行为,因此,遵守交通法规最重要的是靠自觉。课后,学生将课堂上学习所得,制成宣传册、手抄报等,或向低年级的弟弟妹妹宣传,或走进家庭教育自己的家人,宣传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意义,将法治意识融入自己的生活实践。
《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指出,青少年法治教育要以宪法教育为核心,以权利义务教育为本位。我们在教学中可积极争取国家机关与社会力量的参与,为学生创设自主体验和参与法治实践的平台,以更好地引导学生将法治意识融入到自身生活。
依法治国口号响,公平法治正气扬,各种法律包围你,权利义务放心上。法律不仅在课堂,时时刻刻心中想,法治教育意义大,遵纪守法才最棒。
2016年6月28日,教育部、司法部、全国普法办共同印发了《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9月,《道德与法治》教材取代《品德与生活》走进了小学低年级课堂,不难发现,这次“更名”突出了法治教育在青少年思想品德教育中的地位,同时也意味着法治教育已经成为小学品德一线教师所面临的重要课题。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守法意识呢?小学生虽然难以对法治有深入的认识,但在家庭、学校和社会生活中,都不难感知身边的规则和法治。最新颁布的《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法治教育以基础性的行为规则和法律常识为主,侧重法治意识,尊法守法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基于北师大版小学《品德与社会》3-6年级教材内容,我认为可以在教学中从以下三个方面循序渐进地展开法治教育,渗透法治意识。
一、合作探究,养成规则认识
孟子曰:“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人类从古至今都一直都敬畏规则,规则是保证群体生活顺利运行的基石,也是现代社会良性发展的基本元素。因此,规则意识是现代社会每个公民必备的一种意识。
新《小学生守则》在第四条中规定小学生应“遵守国法校纪,自觉礼让排队,保持公共卫生,爱护公共财物。”同样,《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在课程内容中明确指出,要求学生“初步形成规则意识,遵守活动规则和学校纪律”。现在的孩子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以自我为中心倾向较严重,使得一部分孩子规则意识淡薄。而在学校的集体生活中,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规则意识,这是儿童成长成为社会人的前提,也是保证学生在集体生活中愉快生活、学习、交往的前提。
对学生在集体生活中规则意识的培养,可根据規则意识的几个层次展开教学,达成由“知”到“行”的目标。
以“生活中处处有规则”(三年级上册)为例,本课以规则意识为主题,重点是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规则,生活需要规则。在教学安排上,我们可以按照规则意识的三个层次设计教学:明晰规则——探究规则——应用规则。教学伊始,我们可以根据学生中有人认为遵守规则麻烦谈起,组织学生分组进行合作讨论,发表意见,阐明观点。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明确:一切规则都是为了保证社会中个体生活的幸福愉快。学生在思维的碰撞中,明确了遵守规则首先是为了自己,进而是为了他人,懂得遵守规则的重要性。接着,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结合具体的生活情境,如插队、闯红灯、公共区域大声吵闹等,交流应如何正确对待这些违反规则的行为,并适时谈一谈“生活中还有哪些不和谐的行为给我们造成了麻烦?”以此让学生认识到规则的实用性。最后,为达到“习性使然”的效果,设计现场制定“班规”的环节,旨在让学生通过对他人行为的评价落实到自身行为的表率,促使学生从他律中转向自律。
二、交流对话,树立公民意识
我们来到这个世界的第一声啼哭,就是我们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宣言”。社会主义国家的公民既是享受权利的主体,又是履行义务的主体。因此,增强权利观念,正确行使公民权利,增强义务观念,自觉履行公民义务,是学习法律常识的落脚点。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再“课程目标”开篇就提出要“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公民奠定基础”。“知识目标”部分也明确要求:“了解未成年人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懂得规则、法律对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意义。”小学生进入高年级之后,随着能力的提高,自我意识不断增强,与社会的接触也不断增加。在学生建立我是“社会人”的这一过程中,要让学生深入了解权利和义务,就需要先建立“我是公民的概念”,明确自己也拥有法律所赋予的权利和义务。
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仅仅让学生知晓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远远不够的,应充分利用学生自身的资源,让他们在亲身经历的生活情形中去感受和体会。
有一位老师在执教“法在我身边”(五年级下册)这一课时,设计了一个“辨析说理”的体验环节,出示书中的“游戏厅风波”、“上学风波”等几个事例,让学生说一说这些事例当中的行为,有没有侵害到学生的合法权利?在你的生活中还遇到过什么侵害到你权利的行为?学生通过查找相关资料,充分结合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学习运用身边的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正当权益。
此外,教师还创设了一个生活情境:语文老师有时会用体育课的时间来为学生补作业,A同学认为这是侵犯了同学们活动的权利,B同学则认为老师这是为我们好。就此话题,学生以正反方展开辩论,激发所有学生主动参与对话,并在此过程中提升了法律与自我关系的认识,培养了他们的权利意识。
三、实践参与,促进守法认同
品德与社会课程强调本课程的学习是知行统一的过程。仅仅掌握一定的法律常识是远远不够的,还应将法治作为一种行为习惯,一种精神操守,做到知行合一,精神兼备。应引导学生将法治意识外化为行动指南和行为习惯,形成践行法治精神的有力行动。在教学中,我们可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引导学生通过实践参与,认同规则与法治,以此指导自身生活,践行法治精神。
在教学“珍爱生命遵守规则”(四年级下册)一课时,为让学生体会交通规则的重要性。我让学生以“交通安全”为关键词,展开探究活动。课前,学生分为“行人组”、“乘客组”以及“驾驶员组”展开相关的资料搜集,课堂上交流、汇报、讨论,我适时地出示《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管理条例》深化学生的认识。学生在此过程中对自己应遵守的交通规则有了深刻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我让学生进行“换位思考”:假如你是事件当中的他,你会这么做吗?出事故的原因有多少条件是你能控制的?学生指出,自己不会这么做,唯一能控制的就是我们的行为,因此,遵守交通法规最重要的是靠自觉。课后,学生将课堂上学习所得,制成宣传册、手抄报等,或向低年级的弟弟妹妹宣传,或走进家庭教育自己的家人,宣传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意义,将法治意识融入自己的生活实践。
《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指出,青少年法治教育要以宪法教育为核心,以权利义务教育为本位。我们在教学中可积极争取国家机关与社会力量的参与,为学生创设自主体验和参与法治实践的平台,以更好地引导学生将法治意识融入到自身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