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提升学生就业能力为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做贡献

来源 :世界教育信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bkiller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当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大,矛盾日益突出,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是应对措施的关键。文章简要分析了就业能力的定义和内涵,介绍了北京林业大学在引导和培养学生提升就业能力方面的实践和经验。
  [关键词] 大学生 就业能力 北京林业大学 实践经验
  
  当前中国大学毕业生就业面临两大挑战:一是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逐渐凸显,主要是由经济结构与劳动力结构性矛盾所导致。结构性矛盾解决的根本在于调整结构,主要是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就业结构的调整,具体到高校,一方面要求高校有适应社会变迁的调整能力,另一方面是在主观上引导大学毕业生适应结构性矛盾,进行就业观的调整。二是从供给角度看,大学毕业生就业能力不足造成大学生就业难。应对这一矛盾,主要是提升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能力。
  
  一、 关于就业能力的定义、内涵及理解
  
  就业能力就是获得和保持工作的能力。它是一种能满足职业要求的综合能力,包括专业技术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表达沟通能力、开拓创新能力、道德修养、团队精神和责任意识等方方面面。
  2005年,北京林业大学曾对218家用人单位进行问卷调查,请用人单位对招聘毕业生时主要考虑的因素,包括思想道德、责任感、专业知识、适应能力、创新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团队协作精神、交流沟通能力、继续学习能力、实践经历10项内容,按重要程度排序。得出的数据见表1。
  
  我们把这10项能力按提及率50%以上、10%~50%、10%以下,划分为3个层次,即基本就业能力、核心就业能力、创新及持续发展能力。
  基本就业能力即毕业生就业的基本素质,包含专业知识、思想道德修养、责任感等。可以理解为只有具备了这些基本素质和能力,用人单位才认可其为合格的大学毕业生。
  核心就业能力即毕业生就业的中层素质,包括团体协作精神、继续学习能力、适应能力等因素,这些因素是构成毕业生顺利就业的决定性因素。具备了这些素质中的一项或几项的毕业生,用人单位招聘时才会进一步将其列入候选范围进行考虑。
  创新及持续发展能力即毕业生就业的精英素质,包括创新精神、实践经历、交流沟通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等因素。精英素质是学生顺利走向社会后的可持续发展因素,具备了这些因素中的一项或多项的毕业生,就有可能被用人单位列入录用人员的范畴。
  从分析可以看出,以上三个能力层次为逐级递进关系。
  
  二、北京林业大学引导和培养学生提升就业能力的实践与经验
  
  1. 构建符合学校实际的科学就业能力观念
  围绕“三个需求”,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需求,高等教育发展和学校教育事业发展的需求,学生个体全面发展的需求,实现三个需求的和谐发展。
  注重“三个引导”,即引导大学生实现升学、就业、出国的合理分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就业观、成才观和职业道德观,引导大学生到西部、到基层、到祖国最需要和最能发挥自己才能的地方去建功立业。
  培养“四项能力”,即重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就业能力、创业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而以“积极就业、科学就业、安全就业”为宗旨,实现学校毕业生充分优质就业、人职匹配、人尽其才。
  2. 引导和培养学生提升就业能力的实践
  对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而言,应着眼大学生涯全程,从综合的维度入手,提高大学生的培养质量,提升毕业生的基本素质;加强大学生的素质教育和职业生涯指导与服务水平,提升毕业生的中层因素和精英素质。努力搭建大学生与社会联系的桥梁和平台。归结起来,主要从三个方面提升大学毕业生就业能力:一是从学校办学定位出发,明确培养目标,提高大学生的培养质量,提升毕业生的基本素质;二是加强学校和社会的联系,促进招生、培养和就业的联动,促进学校与社会发展相适应;三是提高就业指导和服务的有效性,使就业指导和服务全面化、专业化和个性化。
  提升学生就业能力具体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1)“知山知水、树木树人”的办学理念,为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营造了育人环境
  ①学校历史沿革
  北京林业大学的办学历史源于1902年京师大学堂的农业科林学目,历经北大、清华农学院森林系时期,于1952年正式建校。目前,学校已经发展成为一所以林学和生物学为特色的多科性重点大学,包含理学、工学、经济学、文学、法学等8个学科。经过百年的历史积淀,学校形成了“知山知水、树木树人”的办学理念,为持续推进学校的改革发展和人才培养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②办学理念
  “知山知水、树木树人”办学理念的核心是:人与自然的和谐,能力与素质的统一。“知山知水”是探索自然规律、开展科学研究的要求,是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是塑造高尚人格和情操的要求,是培养高素质林业人才的要求。“树木树人”是坚持专业教育与思想教育的统一,是坚持能力培养与素质养成的统一,是坚持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的统一。在人才培养模式上,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养成三者并重,坚持把毕业生的综合能力和社会认可度作为检验人才培养和教育水平的标尺,初步形成了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体系。培养了学生扎实的专业技术、朴实的人格和创新的精神。
  (2)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为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提供了教学保障
  学校在办学过程中,一直抓住两个核心,一是“培养什么样的人”,二是“怎样培养人”。
  “培养什么样的人”,就是要培养具有学习、实践、创新、创业能力的人;培养具有良好的道德、扎实的知识、健全的身心的人;培养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人。
  “怎样培养人”,就是要按照“强化基础、拓宽专业、重视实践、体现创新”的原则,适应发展,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如1994年方案提出宽专业、厚基础、活方向、两段制、双体系;2000年方案突出知识、能力和素质;2002年方案提出强基础、重实践,将第二课堂素质教育纳入教学计划;2007年方案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鼓励学生个性发展,帮助学生培养终生学习的能力。
  2007年新的培养方案体现了“五个结合”和“八个特色”,同时还有七项教学制度加以辅助,促进了学生基本素质的提高,提升了学生培养质量。“五个结合”,即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结合,促进文理渗透;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结合,发展学生个性;学科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结合,夯实基础;经典课程与现代课程结合,跟踪学科前沿;理论与实践结合,注重能力培养。“八个特色”,即结合社会需求使专业定位更加明确,特色更加鲜明,基础课设置更加科学合理,课程体系更加完善,课程内容进一步优化;注重专业特色,提升专业核心竞争力;优化课程体系,精选教学内容;注重基础,加强实践,强化能力培养;因材施教,尊重个性;加强通识教育;设置创新学分;设置名家讲堂。“七项教学制度”,即弹性学制、主辅修制度、跨校选课、双语教学、转专业制度、理科基地班和梁希实验班。
  (3)“红绿相映”的大学文化,为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奠定了精神基础
  以“红色理论”学习为引领,塑造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以“绿色教育”为重点,开展绿色实践,传播绿色文化,引领绿色文明;以文化讲坛为载体,拓宽人文素质,营造了良好的学术和文化氛围。优秀的校园文化,促进了学生在道德品质、实践经历、人文素质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塑造了大学生的职业品格。
  (4)完善的就业工作体系和就业工作队伍,为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其他文献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实行的教学表现性评价提升了入职教师资格认定的可靠性。文章对教学表现性评价的基本框架、具体内容和准备过程进行了介绍,以期对我国在教师资格认定实践中应
据加纳使馆经商处综合消息,加纳大学预计今年8月开设汉语语言与文学课程。加纳大学也将成为首个在加纳开设正规汉语课程的学校。  近几年来,中加外交、经贸、文化等交流日益频繁,加纳国民学习汉语的呼声日渐高涨,汉语课程的开设将进一步促进加纳人民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及双边友好交流与合作。  另据报道,在1月4日加纳大学举行的第59届新年学校开学典礼上,特邀嘉宾中国驻加纳大使于文哲表示,中国政府将向加纳大学派遣一
联合国官员日前表示,非洲每年需要80多亿美元资金援助,以补充教育发展支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助理总干事尼古拉斯·伯内特说,尽管援助国承诺支持非洲教育,但它们承诺的援
英国研究生教育近年来发展非常迅速.但是英国高等教育中重视本科教育的传统使研究生教育仍被边缘化。英国研究生教育要获得可持续发展必须建立专门的研究生培养和管理机构。由
要创设开放性的课堂教学环境,使学生感到教师和蔼可亲,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实现民主交流,从而培养较为开放的教学氛围,这需要教师提供开放性的探索材料,引发学生积极思维和
[摘 要] 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是当前社会非常关注的问题。文章分析了农村留守儿童面临的问题,介绍了同伴互助学习的涵义与特点,比较详细地阐述了农村留守儿童运用同伴互助学习的意义、组织策略及运用范围,以期对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所面临的问题有所裨益。  [关键词] 农村留守儿童 同伴互助学习    所谓“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
2007年3月26日,“世界汉学大会2007”在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召开。国务委员陈至立、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法国驻中国大使苏和出席了开幕式并致辞,教育部部长周济为“中国人民
随着布什政府第二任期届满,从2005年起出任美国联邦教育部部长的玛格丽特·斯佩林斯(Margaret Spellings)女士也随之卸任,她在卸任前夕接受了美国《高教纪事报》记者的独家专
[摘 要] 美国优秀教师资格认证制度虽然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如以传统的笔试作为考试的主要方式、教师缺乏教育教学的专门知识等,但其独特之处在成立之初就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为美国解决教师数量短缺和培养优秀教师作出了一定的贡献。文章试图从美国优秀教师认证委员会的提出背景、目标、内容、现状等要素进行分析,揭示其优点和不足,从而为我国的教师资格认证提供一定的参考借鉴。  [关键词] 教师资格认证 优秀教师认证
大学承担社会服务职能是现代美国大学最重要的特征之一,美国加州大学已故前校长克拉克·克尔因此把美国大学称为社会的“服务站”。正因为如此,教授校外兼职在美国大学司空